图书 | 国史大纲(上下)/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
内容 | 亮点展示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国史爱好者 《国史大纲》著于抗日战争时期,钱穆先生当时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战火纷飞中随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辗转大半个中国。在云南昆明,钱穆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中国通史的考证与写作之上。当时生活的窘困、物资的紧缺以及内忧外患的状况都使钱穆将对中国命运的思考贯穿于了全书始末。钱穆指出,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要务,在于能在国家民族内部自身求得其独特精神之所在。他希望作为抗战中流的精英分子能够从这样一部张扬士之人力的史纲里汲取力量前行。 《国史大纲》出版之后,即被列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教育部大学用书,风行全国。它是在民族危亡时期,用以唤醒国魂、御敌救国的佳作,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的深厚之爱情。 作者简介 钱穆(1895-1990),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字宾四。钱穆九岁入私塾,熟习中国的传统文献典籍。十三岁入常州府中学堂学习,1912年因家贫辍学,后自学。1913-1919年任小学教员。1923年后,曾在厦门、无锡、苏州等地任中学教员。1930年以后,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任院长,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至1964年退休为止,期间曾获得香港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名誉博士称号。1966年,钱穆移居台湾台北市,在“中国文化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任职,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 钱穆是一位将其学术研究与对国家民族存亡的关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代中国名士,其一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倾注了无限深厚之感情与关怀。举凡中国古代史学、文学、思想史、学术史、政治学、地理学、宗教学等方面的研究,他无不涉猎,成就斐然。其专著多达80种以上。他以其卓越著述和崇高人格被景仰者们尊为“最后一位国学大师”。 代表作有《劝读论语和论语读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国学概论》、《先秦诸子繫年》、《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史记地名考》、《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和《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等。此外还有结集出版论文集多种,如《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中国文化丛谈》等。 内容简介 钱穆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其所著《国史大纲》是一部简要的中国通史,因用大学教科书体例写成,不得不力求简要,仅举大纳,删其琐节。内容包括自上古三代以迄二十世纪中叶之中国历史的演变发展,尤其是经济与社会、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的状况及其相互影响。全书力求通贯,便于读者理解中国历史上治乱盛衰的原因和国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根据。本书代表了他对中国通史的研究成果,与其专题史研究相得益彰、相互发明。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了解钱穆先生所提倡的史心与史识、智慧与功力至互动。 百年前,张之洞尝劝学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裹在学。”是时,国势颓危,列强环伺,传统频遭质疑,西学新知亟亟而人。一时间,中西学并立,文史哲分家,经济、政治、社会等新学科勃兴,令国人乱花迷眼。然而,淆乱之中,自有元气淋漓之象。中华现代学术之转型正是完成于这一混沌时期,于切磋琢磨、交锋碰撞中不断前行,涌现了一大批学术名家与经典之作。而学术与思想之新变,亦带动了社会各领域的全面转型,为中华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时至今日,中华现代学术已走遇百余年,其间百家林立、论辩蜂起,沉浮消长瞬息万变,情势之复杂自不待言。 《国史大纲》成书于艰苦的抗战年代,因此,文中处处可见钱穆先生的忧患之情。该书于一九四〇年六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一时洛阳纸贵,成为各大学的历史教科书,风行全国,对学生积极抗战、增強民族凝聚力起了积极作用。 目录 第一编 上古三代之部 第一章 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中国史之间史虞夏时代 一 近代对上古史之探索 二 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 三 夏代帝系及年历 四 虞夏大事 第二章 黄河下游之新王朝殷商时代 一 殷代帝系及年历 二 殷人居地之推测 三 殷人文化之推测 四 殷周关系 第三章 封建帝国之创兴西周兴亡 一 西周帝系及年历 二 周初之封建 三 西周势力之继续东展 四 幽王见杀与平王东迁 第二编 春秋战国之部 第四章 霸政时期春秋始末 一 春秋年历及分期 二 霸前时期之形势 三 齐桓晋文之霸业 四 霸政衰微后之大夫执政 五 春秋时期之一般文化状态 第五章 军国鬬争之新局面战略始末 一 战国年历及分期 二 从宗法封建到新军国之种种变迁 第六章 民间自由学术之兴起先秦诸子 一 春秋时代之贵族学 二 儒墨两家之兴起 三 学术路向之转变 四 士气高张 五 贵族养贤 六 平民学者间之反动思想 第三编 秦汉之部 第七章 大一统政府之创建秦代兴亡及汉室初起 一 秦汉帝系及年历 二 国家民族之搏成 三 第一次统一政府之出现及其覆灭 四 平民政府之产生 第八章 统一政府文治之演进由汉武帝王莽 一 西汉初年之社会 二 西汉初年的政府 三 西汉初年的士人与学术 四 中央政府文治思想之开始末 五 汉武一朝之复古更化 六 士人政府之出现照宣元成一段 七 汉儒之政治思想 八 王莽受惮与变法 第九章 统一政府之堕落东汉兴亡 一 束汉诸帝及年历 二 东汉之王室 三 东汉之外戚与宦官 …… 第四编 魏晋南北朝之部 第五编 隋唐王代之部 第六编 两宋之部 第七编 无明之部 第八编 清代之部 精彩书评 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钱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国史大纲(上下)/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钱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7466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94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2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0 |
丛书名 | |
印张 | 3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4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