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映庐编著的《谢映庐得心集医案》不仅有大量应用经方治验之案,也有大量应用时方治验之案,堪称继承创新的典范。正如该书序言中姜演对谢映庐先生的赞誉:“医学俎豆《内经》、鼓吹仲景,襟带李、刘、炉冶喻、薛,几于有书皆我,无古非今。”
本书点校以清咸丰十一年浒湾延寿堂刻本为底本,及上海科技出版社1962年版《谢映庐医案》为参校本。进行重新点校、校勘,订正了签署版本的个别讹误。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研究人员阅读。
图书 | 谢映庐得心集医案/快意读医案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谢映庐编著的《谢映庐得心集医案》不仅有大量应用经方治验之案,也有大量应用时方治验之案,堪称继承创新的典范。正如该书序言中姜演对谢映庐先生的赞誉:“医学俎豆《内经》、鼓吹仲景,襟带李、刘、炉冶喻、薛,几于有书皆我,无古非今。” 本书点校以清咸丰十一年浒湾延寿堂刻本为底本,及上海科技出版社1962年版《谢映庐医案》为参校本。进行重新点校、校勘,订正了签署版本的个别讹误。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研究人员阅读。 内容推荐 清代著名医学家谢映庐,为江西名医,著有《得心集》,后经其子廿澍整理编纂而成,并附己之《一得集》医案共十八篇,分别附于各门之下。 《谢映庐得心集医案》收载二百五十余案,分为二十一门,多为经他医误治失治,或久治不愈之疑难病症。 《谢映庐得心集医案》不仅有大量应用经方治验之案,也有大量应用时方治验之案,堪称继承创新的典范。[医学俎豆《内经》、鼓吹仲景,襟带李、刘,炉冶喻、薛,几于有书皆我,无古非今。] 目录 序 序 序 序 序 序 凡例 卷一 伤寒门 阳证似阴 误下呕泄 误下胀满 误治传经 阳邪入里 失表发黄 阴阳易症 汗不得法 风湿相搏 湿热内攻 同病异治 风温 夏伤于暑 温热传变 咳嗽失血 温热不治 述治 一得集 阳证似阴 水气头汗 伤暑自汗 中风门 虚风 肝风附 牙紧舌胀 牙紧咽肿 偏头风痛 脑鸣肢痹 肠风下血 喑厥风痱 四肢抽搐 肝风胎痫 肝风眩晕 ……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跋 跋 跋 跋 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谢映庐得心集医案/快意读医案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清)谢映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3705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4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5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49.49 |
丛书名 | |
印张 | 8.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4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