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粉墨人生妆泪尽(母亲言慧珠与好爸俞振飞)
内容
编辑推荐

言慧珠是我国著名言派京剧艺术创始人言菊朋之女,先学程派,后跟梅兰芳大师学戏,是梅派嫡系传人,被公众称为“女梅兰芳”,四十年代被评为“京剧皇后”,同时也是位电影明星,其声名曾如日中天,但在文革初期不堪迫害自尽。

本书作者言清卿是言慧珠的独子,作者口述母亲风生水起的精彩一生,追述言慧珠精湛的艺术成就。同时,从亲历者的角度,对继父、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俞振飞的为人、与母亲的感情纠葛给出了自己的版本。

内容推荐

风华绝代的“平剧皇后”艺色俱全的“女梅兰芳”;最真实的血泪“伶人往事”。

四十三年前,一代京昆“皇后”言慧珠文革一开始就悬梁自尽,成为轰动海内外的一大新闻,丈夫俞振飞其间扮演何种角色?

四十多年来,有关言慧珠的自杀内情,见诸报端的唯有昆曲“泰斗”俞振飞的一家之言。作家章诒和在其著作《伶人往事·言慧珠》中写言的独子言清卿“挣扎求生,人在何方”?

四十三年后,言清卿打破沉默,口述《粉墨人生妆泪尽——母亲言慧珠和“好爸”俞振飞》一书,第一次向外界披露母亲自杀之谜,揭开鲜为人知的内情……

“女梅兰芳”言慧珠独子口述母亲风声水起的精彩一生,道出继父“好爸”俞振飞与母亲不为人知的内幕。

本书中采用了两百多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言慧珠的艺术、生活照,多数为首次刊登。

目录

纪念母亲九十诞辰(代序)

离婚真相

俞振飞对妈妈说:“我勿死,要死,侬去死!”

“托孤”之夜

双耳失聪?

李惠荣劝妈妈:“不要上老头子的当!”——李妈的两份原始材料

妈妈,你在哪里?

抱着妈妈的骨灰,我号啕大哭

可怕的抄家

妈妈的金银珠宝

咪咪姐姐收到妈妈的遗书

言家出了个“平剧皇后”

梅兰芳对妈妈说:“你演《巴黎圣母院》最合适了!”

许姬传眼中的“梅门弟子”

“才气过人,七窍玲珑”

“姚俪影·言丽影”

“百年京昆舞台独一无二的维纳斯女神!”

“自有大小姐风范”

妈妈的三次自杀

“公”了又“右”了

妈妈的“资产阶级思想”依旧

俞、言赴港表现之比较

俞振飞说:“言慧珠强奸了我!”

妈妈说:“我一生碰到两个‘拆白党’:一个白云,一个俞振飞!”

我是好爸的“弃儿”

我是妈妈的“宠儿”

看着弯曲的水管,我哭了

好爸要将我赶出上海

妈妈的钱,好爸真的“一分也不要吗?”

“一切求真,不容许一点点虚假!”

“热恋冯喆?”

磨却棱角为演戏

从“自绝于人民”到“含冤而死”

附录:言慧珠文章

回忆我父言菊朋

平易近人,博大精深——谈梅派唱腔的特点

我要演戏

给亲爱的观众的一封信

试读章节

二〇〇九年大年初一。

清晨七点十四分,烟雨蒙蒙。我离开笼罩在阴霾雨雾之中的都市,乘坐D478次列车,从上海赴合肥。

此时此刻,我有一种说不清的惆怅心情,如同这车窗外的雨雾……

此行,我要去见已有三十七年未见的生父薛浩伟;屈指算来,我的生父也有八十三岁高龄了。

我的血脉里流着妈妈言慧珠的血,也同样流着生父薛浩伟的血。

我是他们俩的爱情结晶,是他们的独子。

从我出生的那一天算起,到生父与妈妈离异,我和生父在上海华园(旧称海格园)——华山路1006弄11号,一座温馨、舒适的小洋楼里仅共同生活了六年时间,加上生父常年在外地演出,我与他在一起生活的时间至多两三年;而且当时我年幼,因此生父基本上在我的脑子里没有多少印象。

然而血浓于水,生父毕竟是生父啊!

同样在华园,我与“好爸”却前前后后一起共同生活了十四年,所以,我对好爸的印象比生父深刻得多。

年过半百了,生活的阅历多了,亲情的观念也浓郁了——这是我趁春节赴合肥去看我生父的主要动因。

生活如同落叶,春华秋实冬枯;岁月如同拉洋片,快捷得一页接着一页。生父也有八十三高龄了,今夕不知明夕。再不去看望,也许我会留下终生遗憾的。

春节,是中国最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是家家户户团圆的好日子,我也要赶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去感受人间的温情,领略这人生激动人心的一刻。

亲情是至高无上的,父子的心是相通的。

生父一家把我的来到,看作是一件很隆重的喜事。阿姨把我当成是她的儿子,子女把我看成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生父的两个儿子各带着他们的下一代,开着两辆私家车到火车站来接我,亲热地叫我“哥哥”;侄子们则连声叫“大伯”。

他们拿出丰盛的菜肴来招待我。

和我出发前预想的一样:我感受到了人间的亲情与温情。

这种温情在我的人生中得到太少了,但是我有过,那是很为遥远了——我妈妈在世的时候。

(回到上海,我想起和生父见面的一幕幕,回想起和妈妈在一起的温馨而遥远的日子,我在向朋友叙述的时候,一直流着泪……)

我也把生父接到了我下榻的宾馆,父子俩促膝长谈,话题却显得十分沉重。因为这要掀开老父亲半个多世纪前的心灵伤疤,让沉积于他心头的最隐秘的伤痛摆在儿子的面前——只有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他才会这样。

作为儿子,我当然最为关心的是生父是如何与妈妈相爱,又如何与妈妈离异的。

“清卿啊,你也这么大了,有些事你该知道了,我也有责任告诉你了。”生父望着我,长叹了一口气,开始了他痛苦与艰难的叙述。

“刚解放时,你妈妈是有自己的剧团的,也就是现在报纸上说的‘言慧珠剧团’,你妈妈是老板,自己组团,到处去演出,是剧团的‘班主’。你妈妈在解放前就已经是‘平剧皇后’了,红遍全国,‘言慧珠剧团’很受各地观众的欢迎,剧团很能赚到钱。她带着剧团到外地一次巡回演出,就能赚好几万的,华园的小洋房就是那个时候赚了钱买的。那时候买这幢洋楼你妈妈只用去了八干元,然后你妈妈做了豪华装修,装修费却用去了一万五,等于可以买两幢这样的楼。我当时在你妈妈剧团里唱老生,就住在华园的后楼,你妈妈为了提高我的技艺,还为我找了一位老师叫王瑞芝的,我跟她学戏。所以,我对你妈妈一直怀有感恩之情的,我也很听你妈妈的指导,一切很配合她。在合作中我们之间有了好感,在外地演出时同居了,有了你,1955年我和你妈妈登记结婚了。

“因为我与你妈妈当时一有感情,二有了你,所以在婚后的一两年时间里,我们过得很融洽,也能说得上幸福。”

“那后来怎么又离婚了呢?”我抽着烟,静静地听着。

“清卿,平时烟是不是抽得很多?健康要紧,少抽点。”父亲关切地对我说。

“好的,好的:”我应着,又问:“妈妈后来又怎么跟俞振飞好上了呢?”

父亲一听到俞振飞的名字,像触了电似的,放大声音,一声吼:“俞振飞不是人!”父亲稍为平静些,又说: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不开口,就是怕伤着你妈妈,你妈妈在艺术上帮助我提高,扶持我,对此,我始终是很感激她的。当然,她后来跟姓俞的好上了,我也很气恼。至于你妈妈和俞振飞最后走到一起,还得从五七年的反右说起。五七年,你妈妈成了右派边缘分子,差一点被打成右派。俞振飞不遗余力地帮助你妈妈,还发动了他和你妈妈共同的朋友、《解放日报》的记者许寅,最终帮你妈妈过了关。俞振飞一生小心,明哲保身,他能在这个时候去全力帮助一个‘向党猖狂进攻的右派分子’,他的用心是再清楚也不过了,你妈妈戏好,人又漂亮,俞当然想接近她。五七年反右的压力在你妈妈身上实在是太大了,她甚至对自己能否过关也失去了信心。你妈妈过关后,喜出望外,很是感激俞振飞的,俞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得寸进尺。同年,你妈妈被调任上海戏曲学校当副校长。从她的内心来说,是不太情愿当行政领导的,她一心想演戏。但你妈妈当时的处境并不好,京剧院贴她的大字报不少。”P5-10

序言

……本文初稿完成,香港一位杂志编辑看后,对我说:“编辑部都很想知道小清卿后来的情况。”

我马上给上海京剧院的一位副院长打电话,询问言清卿的下落,并想从他们的艺术档案里借用几张言慧珠的照片。对方非常遗憾地说:“事情过去了几十年。现在的上海京剧院根本不知道言清卿,也没有言慧珠的一张照片。”

梅兰芳儿媳屠珍女士闻讯后,主动帮助我寻找线索,毕竟不是公家是梅家!终于有了消息。原来言清卿在生母被迫害致死的二十年里,挣扎求生……

——章诒和:《伶人往事·言慧珠往事》

妈妈受迫害自尽于文化大革命开始的头一年,即一九六六年九月。

那年我才十一岁。

日子过得真快。妈妈离开人世、我离开妈妈已经有四十三年了。四十多年来,许许多多妈妈的生前好友、同事、学生找过我,有些找到了,有些至今还没有联系上。他们找我,我也想他们。

转眼,妈妈九十岁诞辰的日子就要来到了。

妈妈生于一九一九年阴历八月十二日。

要是没有文化大革命,要是没有“四人帮”,妈妈决不会这么早离开人世,我也不会在妈妈去世后的这么多年里,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确如章诒和大姐所写的那样‘‘挣扎求生”。

如今世道昌盛,和谐太平,九十岁的老人多的是,妈妈的许多朋友如今八九十岁了,都活得好好的。如果妈妈在,那该有多好啊!

“没妈的孩子像棵草”,四十多年了,从少年、青年,到如今年过半百,我是一个孤儿啊。

四十多年来,我流了多少泪?

我为妈妈的冤死流泪,妈妈在世的时候遭遇了太多的不公;她去世后,又被泼上了太多的污水。

我也为自己失去了妈妈,从此也失去了幸福的青少年时代而流泪。

孤儿,当然很苦;但妈妈更苦,妈妈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啊!

妈妈含恨、含冤离世,只有缄默;我忍气吞声,也缄默了四十多年。

在我的居舍,我设有妈妈的灵堂,灵堂上有妈妈生前最喜欢的照片,就像从前挂在华园客厅一样,高高地挂在灵堂的墙上;周边有鲜花、绿草,还有五大本妈妈生前各个时期的照片。我每天给妈妈点上心香一炷,祈祷妈妈的在天之灵安息。

妈妈和我朝夕相伴,我天天看着妈妈,天天和我亲爱的妈妈说话。

就这样和妈妈说了四十多年。四十多年来,我的所有的精神生活一直和妈妈在一起。这么多年来,我也一直有一个愿望:我要为妈妈写一本书。临近妈妈九十诞辰,这一愿望更加强烈。

这么多年来,报刊杂志刊登了许许多多有关我妈妈的文章、佚闻,有关我妈妈与我的“好爸”(我一直这样称呼我的继父)俞振飞的婚姻、华园的房子及我妈妈的遗产等等,而这些报道均出自于好爸俞振飞之口。今天,我想用书面的形式,将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将四十多年来我想为妈妈说的话公诸于世。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沉默着,如同妈妈沉默了四十多年一样。但我不能一直这样缄默下去——为了妈妈,为了社会公正,我要说,我必须说,我要为妈妈讨公道!

回忆与思考,是谁也不能剥夺的自由;回忆与思考,能让后来者更加看清历史,正视历史,面向未来。

我要努力写出一个我心目中的真实可爱的妈妈,我也要写出一个我眼中的真实的好爸俞振飞。  我要推开四十多年压在我身上的沉重的屏障,剥开长在我心头的老茧,让殷红的鲜血酣畅地流淌……

这本书,是一个儿子替妈妈说的话,也是儿子对妈妈的倾诉。

我谨以此书献给妈妈九十诞辰。

书评(媒体评论)

“你(言慧珠)演《巴黎圣母院》最合适了!”

——梅兰芳

“梅门子弟中,言慧珠是刻苦钻研、造诣较高的佼佼者。”

——许姬传

“言慧珠似花如玉,艺色俱全,娇媚艳丽,风流孤芳。”

——梁谷音

“我崇拜这样的女人:活得美丽,死得漂亮!”

——章诒和

“有人说:上海是张爱玲的上海、陆小曼的上海,我觉得言慧珠更象上海:精致、个性、张扬;正面是光彩夺目,背后是淡淡的忧愁。”

——蔡瑶铣

“百年京昆艺坛独一无二的维纳斯女神!”

——杨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粉墨人生妆泪尽(母亲言慧珠与好爸俞振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言清卿//余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16371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8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6
154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5: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