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亚森·罗平探案集(共3册)
内容
编辑推荐

法国著名侦探小说家莫里斯·勒布朗撰写《亚森·罗平探案全集》出版以来,好评如潮,风靡世界,至今畅销不衰。亚森·罗平的故事不仅像福尔摩斯的一样惊险,而且情节更加曲析、富于悬念,其中的人物性格更加丰满,社会背景更加广阔,因而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内容推荐

勒布朗的侦探小说其实是“反侦探”,是对传统意义上的侦探形象的解构。他所创造的亚森·罗平是一个劫富济贫、仗义行侠的大盗。亚森·罗平从不鱼肉平民百姓,专门作弄利欲熏心的豪门贵族和愚蠢平庸的警官探长,惩恶扬善,伸张正义。亚森·罗平神出鬼没,入狱越狱,让警方柬手无策,伤透脑筋。后来亚森·罗平摇身一变,成了侦探,最后居然堂而皇之当上的法国警察厅长。这位勇敢机智、神秘莫测,具有浓厚浪漫色彩的侠盗式侦探的出现,与法兰西民族的性格特征正相契合,因而在法国土地上受到狂热的追捧,成为法国人心目中的传奇英雄,同时也为世界侦探小说史增添了一个别开生面、光彩四射的艺术形象。

目录

译序

第1卷

 亚森·罗平智斗福尔摩斯

 钟敲八点

 空心岩柱

第2卷

 八一三

第3卷

 回浪湾

 虎牙

试读章节

热尔布瓦先生是凡尔赛中学的数学老师。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他在一个旧货摊上发现了一张桃花心木的小书桌。书桌有好几个抽屉,他非常喜欢。他想:

“我得买下它送给苏珊娜做生日礼物!”

热尔布瓦先生收人微薄,但又想方设法让女儿高兴,还了半天价,最后付了六十五法郎。

就在他留地址让人送货上门的时候,一个仪表优雅的青年男子东张西望地走过来,也发现了这张书桌,问道:

“多少钱?”

“已经卖了。”

“哦!……大概是卖给这位先生了?”

热尔布瓦先生向他点了点头。看到别人也看上了这件家具,他很高兴,然后就离去了。

可是,他没走出几步,又碰上了那个年轻人。只见年轻人摘下帽子,十分客气地说:

“先生,请原谅……我冒昧问一句……您是特意来买这张书桌的吗?”

“不是。我本是想找架做物理实验用的旧天平。”

“因此,您并不是非要这张书桌不可?”

“找很想要。”

“也许因为这是古董?”

“因为它用起来方便。”

“既是这样,您能不能同意换一张同样方便,但更结实一点的?”

“这张就挺结实,似乎没必要换。”

“可是……”

热尔布瓦先生是个性格阴郁、容易气恼的人。他冷冷地答道:

“先生,您不必再谈了!”

陌生人还是不走。

“先生,我不知道您付了多少钱……我可以出双倍的价钱。”

“不卖!”

“三倍?”

“哎呀!别烦我了。”热尔布瓦先生厌烦了,叫起来,“这东西属于我,我绝不卖它!”

年轻人盯了他一眼,再没说话,转身就走了。那模样给热尔布瓦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个钟头以后,书桌送到了维罗弗莱路热尔布瓦先生家里。他招呼女儿:

“苏珊娜!这是送给你的,如果你喜欢的话。”

苏珊娜是个漂亮姑娘,性格外向,欢快活泼。她扑上来,抱着父亲的脖子,连连吻他,那股高兴劲儿,就好像他送了她一件王室的宝物似的。

当晚,保姆奥尔唐瑟帮助苏珊娜把书桌搬进她的卧房。她把抽屉抹干净,小心地把她的纸页、信匣、书信、收集的明信片和有关菲利普表兄的几件小纪念品放了进去。

第二天早上七点半,热尔布瓦先生去学校上课。十点,苏珊娜一如平日,在校门口等父亲。能在学校栅门对面的人行道上看到女儿优雅的身姿和天真的笑容,真是作父亲的一大乐事。

父女俩一块儿回家。

“那张书桌怎么样?”

“好漂亮!我和奥尔唐瑟把铜件擦得锃亮,像金子一样!”

“你满意吧?”  “岂止满意!我简直不知道从前没有它我是怎么过来的!”

他们走过房前花园时,热尔布瓦先生提议:

“午饭前,我们可以再去看一眼那张书桌吗?”

“哦!可以,这是个好主意!”

她先跑上楼,可是,刚到她的卧室门口就惊叫了一声。

“出了什么事?”热尔布瓦先生急切地问。他也进了房间:书桌不见了。

让预审法官觉得奇怪的,是作案方式极为简单。保姆到市场买东西去了,苏珊娜又不在家。一个帮人搬东西的人拿着营业牌——邻居们都看见了——把马车停在花园前面,按过两次门铃。邻居们并不知道保姆不在家,所以,看着那人不慌不忙地搬走书桌,也没产生丝毫怀疑。

这里要指出一点:所有的柜橱都完好无损,座钟挂钟都没有碰过,苏珊娜放在大理石桌面上的小钱包被移到旁边桌子上,里面的金币分文不少。盗窃的动机十分明确,但也更使人们想不明白:这样一件不值钱的东西值得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热尔布瓦先生能提供的线索就是头一天的那个插曲。

“我一拒绝,那个年轻人就变了脸。他是带着威胁的神气走开的,我有很深的印象!”

这个线索太空泛了。警察询问了旧货商:他既不认识热尔布瓦,也不认识那年轻人;至于书桌,他是用四十法郎在谢弗勒兹一次遗物拍卖中买进来的。他认为,卖价十分公平。调查毫无结果。

但是,热尔布瓦先生仍然相信他受了巨大损失。某个抽屉的夹层里肯定藏了一笔财产,那位年轻人知道这个秘密,他就是为此悍然下手的。

“可怜的父亲,我们拿那笔财产作什么用呢?”苏珊娜反复问父亲。

“怎么?有这样一笔嫁妆,你就能找个好婆家!”

苏珊娜只恋着菲利普表兄,他是个平民百姓。因此,听了父亲的话,她只是苦苦地叹了一口气。在凡尔赛这所小房子里,人们仍在过日子,只是少了欢乐,多了烦恼,因惋惜和失望而闷闷不乐。

两个月过去了,突然,一桩桩严重事件接踵而来,好运和灾祸意想不到地接连发生。

二月一日下午五点半,热尔布瓦先生刚刚回家,拿了一张晚报,坐下后戴上眼镜开始看起来。他对政治不感兴趣,翻过第一版。一篇文章立即引起他的注意。只见报上赫然印着:

“新闻协会第三次抽彩。”

“23组514号中奖,奖金一百万法郎。”

P5-8

序言

莫理斯·勒布朗于1864年11月11日出生于法国上诺曼底鲁昂市一个富裕家庭,1941年卒于佩皮尼昂。父亲是法国人,一说是造船老板,一说是船东,也兼做煤炭生意。母亲是意大利人,主持家政,抚儿育女,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可惜过世很早。莫理斯·勒布朗基本上是由父亲一手带大的。据说这位父亲是个大好人,只是受教育不多,尤其缺乏艺术素质,不过从两个儿女的成就来看,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作为世界著名作家,莫理斯·勒布朗的成就就不必说了。他妹妹乔吉特-勒布朗是个著名歌唱家,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比利时剧作家莫理斯·梅特林克的女友,亦是梅氏歌剧中的台柱子。兄妹俩都是世界级艺术英才,这样的家庭世上并不多见,这固然与父母的遗传基因有关,但与培育他们长大的父亲言传身教也不无关系。

鲁昂在法国西部,历来是个人文荟萃之地,出过许多大作家艺术家。众所周知的莫泊桑、福楼拜、左拉等的家乡都在那一带。世界文学长廊的名人包法利夫人,坐着马车与情夫在鲁昂兜风,是同名小说里非常引人的情节。受地方重文风气浸染,鲁昂人都以与作家名流相识为荣。而作为乡绅贤达的勒布朗老先生,当然与他们少不了来往。小莫理斯从娘肚里出来,就是由家庭私人医生、福楼拜的亲弟弟阿希尔·福楼拜接的生。由此可见两家关系的亲近。

小莫里斯·勒布朗上的是法国著名的高乃依公学,成绩优异,先后获得几十个奖项,是校长与老师们最喜爱的学生。由于拥有出众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想象力,师长们有意培养他的文学志向,引他朝文学方向发展。而得益于家族关系,小莫理斯早就见过福楼拜与莫泊桑,深为他们的辉煌成就所吸引,立志要像他们一样当大作家,一辈子“以写作为生”。由于父亲并不赞成他从事写作这种收入并不稳定的职业,他便悄悄地在阁楼摆放一张书桌,躲在那里写小说。有一年,大作家左拉、莫泊桑与龚古尔来鲁昂,出席福楼拜铜像的安放仪式,小莫理斯悄悄潜入他们返回巴黎的夜行火车,想向他们谈谈自己的文学志向,给他们朗读自己的习作。可惜一天活动下来,几个大作家累得够呛,莫泊桑直叫头疼,左拉抱怨胃病犯了,龚古尔早早睡了,都没有与小莫理斯说上几句话。

中学毕业以后,父亲把莫理斯·勒布朗安排在当地朋友开的一家大型纺织机械厂工作,但他不愿当个庸碌的小白领,过安稳的写字楼生活,毅然来到巴黎,准备靠一枝笔来“打天下”。在这里,他成了莫泊桑家的常客,得到他的保护;在这里,他也经常出入文化名人的社交中心——蒙马特的“黑猫”咖啡馆,结交了玛拉美、阿莱斯等文学名流,并成了多家报馆的撰稿人。

起初他受福楼拜与莫泊桑的影响,走的是自然主义文学路子,写了一些表现风俗与刻画心理的长中短篇小说,如1890年的《几对男女》、1893年的《一个女人》、1901年的自传体长篇小说《热情》,都曾引起包括大作家儒勒·列那尔和阿尔封斯·都德在内的作家圈子注意,并被誉为“福楼拜再世,莫泊桑第二”。另外,勒布朗还写过两部科幻小说:1919年的《三只眼》与1920年的《大事变》。前者叙述一个科学家与三眼金星人作影像联系;后者则描写一场大地震之后,在英法两国之间出现了一块新大陆。这些说明莫理斯·勒布朗的兴趣广泛,眼界开阔,具有驾驭多种体裁与题材的才华。

二十世纪初,柯南·道尔创作的侦探小说、厄恩斯特·威廉斯·霍努格创作的义盗小说在英国风靡一时,小说的主人公福尔摩斯和弗莱尔成了万人热议的人物。法国著名出版商皮埃尔·拉斐特在这时创办了通俗杂志《我无所不知》,看到这种盛况眼红不过,便向好朋友莫理斯·勒布朗约稿,要他写一部兼具侠盗与侦探这两种人物特色的新式小说,并名之为侦探/冒险小说。莫理斯·勒布朗此时仍然死抱传统观念,视这类通俗文学、亚文学为左道旁门,不屑为之,但是碍不过情面,只好不甚情愿地写了他的第一部侦探/冒险作品《亚森·罗平被捕》。谁知作品发表后,深受读者欢迎,好评如潮,拉斐特便恳请他接着往下写。但勒布朗仍然只想着纯文学,不肯让这种通俗东西写坏了手笔,硬顶了半年,说他都把亚森·罗平送进牢房了,还有什么好写的。可是拉斐特回答说,这有何难,让他越狱好了。勒布朗拗不过,写了《亚森·罗平坐牢》交差。谁知这部作品受到读者更加热烈的欢迎,勒布朗只好再写一部《亚森·罗平越狱》。就这样,在出版商的鼓动下,在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下,亚森·罗平的故事就一部接一部从他笔下源源流出。

……

当然,对于莫理斯·勒布朗来说,写作亚森·罗平系列小说并非没有思想上的反复。他曾经表示:“亚森·罗平不是我的影子,我才是亚森·罗平的影子。”流露出写作这个人物的无奈。甚至在晚年他还说:“与亚森·罗平相遇实在是一场意外。至于这场意外是否幸运,那就不得而知了。”的确,以他的家庭出身与所受教育,以及所接受的大作家的影响,他对亚森·罗平这个角色应该是有所保留、有所犹豫的。这种态度不仅表现在他一开始对写作侦探/冒险小说的抗拒上,还可以在作品中找到蛛丝马迹:在《八一三》里,他企图让亚森·罗平自杀,以此来结束这个人物的故事。还有好几次,他尝试着创造其他角色,比如私家侦探吉姆·巴内特,来取代亚森·罗平,但最终这个其他角色还是回到老路,成为亚森·罗平的化身。那么,究竟是什么促使他坚持把亚森·罗平这个人物写下来的呢?在笔者看来,原因无他,就是法国读者的热情,民众的大力支持。客观公正地说,亚森·罗平这个人物,不仅诞生自作者之手,更是从法国民众,法国读者之中获得了成长壮大的力量,因此,他既属于作者,也属于法国民众。

书评(媒体评论)

亚森·罗平的故事为什么这样引人人胜?因为它语言优美意思简洁,情节曲折,结构无懈可击,让人~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

——法国著名出版人,拉丰特出版公司总裁 让-弗朗索瓦·迈尔勒

亚森·罗平的故事是那样影响社会,深入人心,我那代读者就是通过亚森-罗平的故事开始阅读流行小说的。

——法国《世界报》专栏作者,著名报人兼出版人 多米尼克·居斯特

亚森·罗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的故事是地道的现代故事:一个年轻人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向全社会发出挑战。他用制度的腐朽来与腐朽的制度作斗争。

——法国著名电影导演 让-保尔·萨洛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亚森·罗平探案集(共3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国)莫里斯·勒布朗
译者 李筱轩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10060
开本 32开
页数 15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84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4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47.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09
147
6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