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玻璃/北村文集/博爱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当时诗坛有三大诗人像丰碑供人瞻仰,达特被誉为第四大诗人,这第四个是从校园走出来的。有诗评说,三大诗人的特征是控诉、歌唱、幻想,第四大诗人不同,他撒野。这种望文生义的评价对达特毫无意义,他从不参加文坛的任何集会,成天在校园打架和追逐女孩,但说他撒野倒是点到要害,不过他撒野并没有经典意义,他撒野就是打架。在用拳头更有效时,他不用诗说话,一般都用拳头说话。

这个来自农村的人粗鲁得像个流氓一样,动不动就挥拳头。有一次在食堂把一个来自新疆的维族大个子打在地上,两颗牙齿掉在饭盆里,从此声名大噪。他作为拳击手的名声远比他作为诗人的名气大。在他打架的时候,我就帮他拿衣服。他常常是为了李而打架,虽然李害怕打架,不喜欢达特用这种方式维护他,但达特还是义无反顾地为他出气。在食堂打新疆佬就是替李出气。

内容推荐

爱应该是对一种对象的重要价值的确认。这种确认到一个程度,就称为爱。而且这种价值有惟一性,所以爱是专一的。因此爱是真理。

爱有不同的深度,那么爱到最深的才是爱,要爱到那么深,只有舍已,别无他途。因此爱是信仰。

爱肯定是不求回报的,但爱真的有回应。如果没有回应,不是我们给出的爱并不是爱,就是爱得不够深切,那人(耶稣)爱拉擞路爱得何等深切,拉撒路就要活过来。因此爱是复活。

爱得真,不但对方得安慰.自己也得安慰,真是奇妙的事。一个深爱着的人是大无畏的。看来人类的主要职业就是爱,要一刻不停地爱,哪一刻停下来了,那种神圣的同在就要消失,爱里没有惧怕。因此爱是永生。

目录

试读章节

李-达特不是一个人,是两个人。李文和罗达特。二十年前我们在海边的一所大学读中文系。二十年后,这两个人都名声鹊起。我们三个形影不离,所以我也跟着有了臭名。我是老六,我看着他们长大,如何成为诗人,如何出名。我最有资格来讲述他们的故事,我姓曹,是讲故事的高手。我称他们叫李-达特,实在是出于无奈,这两个人只能当做一个人叙述,因为他们形同一人。两个脾气性格风马牛不相及的人会被人看成一个人,到现在我还不明白其中缘由。我手上有两张照片,一张是李的,另一张是达特的。李生得白净瘦小,男人女相。达特却不怒而威,两条眉毛往天上飞,就是因为这两根眉毛,达特常导致误会,与人动手,打碎过肋骨,掉过牙齿,脸上还拉出两寸长的伤口。他的一条腿有些瘸,右手尾指骨折,到现在仍无法弯曲。这一切都是为了李,他是李的保护者,为李打架打了四年。大学四年以至于毕业,达特一直充当这样的角色。当然,他头上有一处摔伤则与此无关,那是达特和李打架时摔伤的,他为了躲避李的反扑,竟然自己摔到墙根下面,头上摔出不规则的裂伤。这是一个笑话,一米八的达特会被一米六的李摔到墙下面,这是没一个人会相信的,除非他是傻瓜。不过连傻瓜都知道是达特在让着李。这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竟然成了密友,真是一个奥秘。我作为他们共同的朋友,见证了这一过程。有人管我们叫三剑客,但只有我知道,他们才是一窝里的蛇,我呢,最多不过是洞外边蹦跶的蚂蚱。

他们的交情在于写诗,这谁都知道,当时写诗可是时尚,会写诗可以勾引女人,写出好诗则可以勾引漂亮女人。李和达特都是写诗好手,但达特能勾到女孩,李却很少得好处。那时候学校的诗坛基本上由这两个人占据,不过没有人怀疑他们的才气,这是李和达特惺惺相惜的奥秘。达特是学校诗刊的社长,李是主编,他们把持大权,我凑上去做了个编务主任。不过大家很服气,李-达特在全国性的刊物发表的诗歌超过我们的老师,他们发表的数量如果换成教师的工作量,可以评副教授,这很让老师尴尬。当时达特首次发明阶梯式诗句,像是楼梯一样排列诗行,达到奇效。李的诗虽然也很不错,但从来没形成达特的影响,他写的诗缺乏效果,显得平淡深奥,我敢说如果没有达特,他将默默无闻。达特不论到哪里都带着李,这不由得让我妒忌,我喜欢达特几乎到爱慕的程度。我喜欢看他马鬃一样坚硬发臭的头发,敞开的破衣领,走路时潇洒的外八字。

P1-2

序言

若干年前,我在一次关于文学是否会死亡的电视辩论中称:文学不可能死亡,因为它意味着人的灭亡。那是一次无法展开和深入的辩论。今天重拾话题,我要说的是:文学的载体和宿主已经死亡,文学的境遇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天越来越少的人阅读纸媒体上的文学,人们只关心诺贝尔奖的奖金是否用于作家还债;读者大量吞咽动漫,海量汲取资讯垃圾,是浏览,而非阅读;网民在网上“集体”创作,无论作者还是读者在狂欢后都陷于更深的孤独。文学真的边缘化了,这是世界性的困境。试想,一个连信仰都不再尊崇的人类,还会相信文学吗?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确实“死了”。人们不再相信统一的知识,也不再用统一的价值来解读这个世界。这个世界被割裂,显现出一个基本特征:所有的价值判断都没有断案,仿佛延展无限可能,实际上尊崇的是偶然法则。如此,便无法整合世界的图像,人就碎片化了。从尼采宣布“上帝死了”、卡夫卡关于“人是甲虫”的宣告开始,文学就开始陷入无力,因为人再没有信心指证和呈现真实,一只甲虫是无法了解人的世界的。接下来除了有三次典型的垂死挣扎:海明威斗鱼的幻觉、福克纳的“苦熬”与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至此,文学正式终结为一个神话,意味着它不再干预人类、而成了与人类无关的聒噪。英语的荣耀和力量永远地失去了,只有以拉什迪等殖民化语境的英语创作来试图恢复这种光荣记忆。文学成了文物,或者影视改编的母本。文学如果真的死了,那么,继续创作和阅读的意义在哪里?

十几年前,一些出版商陆续开始找我出版个人文集,我一一婉拒。我觉得那时出版文集就是将我送入坟墓。今天我突然同意出版文集,因为境遇变了,我要借着这一次的总结告诉我自己,也告诉我的读者:文学到了什么关头。我的创作开始于中国浪漫主义、理想主义和自由主义最复兴的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世界性的文学已经式微的时候,中国却出现诗意盎然的理想主义黄金时期,是一种特殊错位。我作为所谓中国先锋作家之一登上文坛时,以一批“者说系列”加入了这场文本狂欢,代表性的作品如《聒噪者说》,它描述了语言的歧义导致真相沦陷的秘密过程。实际上当时的我并没有西方正在经历的所谓“异化”体验,我只是在文本上体验,但这部小说却像预言一样准确地描述了今天我身处的境遇——语言无法叙述真相,所以失去了前途。这就是文学的意义,语言即历史,文学即预言。但这场狂欢难以为继,进入90年代,我被自己描述的这种无意义的聒噪彻底淹没和解构,以至于几年写不出一个字来,完全失语。直到1992年我进入信仰,才重新获得信心和能力来描述我的存在,一种狂喜直接导致了《施洗的河》、《玛卓的爱情》、《水土不服》和《张生的婚姻》等作品的问世,它们用一种从信仰而来的神圣光辉穿透世道人心,我第一次进入了人性内部观察它的纠结和挣扎,我相信人是无法仅凭着有限的人性能够洞察另一种人性的,好比有两个茶杯放在桌上,让一个杯子说明另一个杯子是荒谬的,除非造它的人愿意告诉它。随着信仰道路的艰难挺进,我发现人性的复杂性在超越性力量介入时,会呈现同样复杂的过程和难度,也就是说一个作家如果以手写我心的话,他必须首先在自己的信仰道路上有一种个人史,才能描述人性在圣化过程中的所有难度,而信心又不因此被摧垮。这个时期我的代表作品是《周渔的喊叫》,日后改编为电影《周渔的火车》,已经基本脱离小说的本义。这个时期的我正在信心道路上接受试炼,所以周渔的精神困境被放大了。我意识到这种试炼几乎影响到我的信心,于是我创作了《望着你》这样的纯爱小说来安慰自己,但几乎同时我又写了《玻璃》这样描绘个人在追求终极目标的巨大困难的小说来否定《望着你》。我是多么矛盾!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我可能只是一个器皿,我的个人如果不再以光和盐的方式存在于世界,我的所有追问和纠结不但没有意义,还会被心思缠绕以至于陷入黑暗,最后令我信心陷落。这次转向直接导致了《公路上的灵魂》、《愤怒》和《我和上帝有个约》的写作。我现在确信,我是一个器皿,有生命的管道,我用我的信心而非聪明和才智解释我面对的世界。从我十六岁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开始,近三十年的创作我唯一能告慰自己的是:我的小说写作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个人体验,所以,我从来不曾因失语而结束我的创作,我会一直写下去,从不担心写不出或没东西可写,因为我写的是我自己,江郎才尽与我无缘,因为我从来不靠才华写作,我的写作皆来自启示和试炼,它与我个人寻找终极价值的道路紧密相随,以至于它成了我的个人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玻璃/北村文集/博爱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北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31756
开本 32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北村文集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8
153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