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忏悔与自赎(贰臣人格插图本)/中国传统文化人格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忏悔是一种情感宣泄方式,也是灵魂的自我赎救与人格的自我修补的一种手段。忏悔当然也需要勇气,因为要把自我推上心目中的道德法庭,自陈罪过,自我鞭挞,自我宣判,以求得冥冥之神的宽恕,求得当世与后世人们的原谅,从而换取良心的平安。

本书从“庾信现象”切入而上下回溯,既坚持传统的人格道德,又秉持“了解之同情”,通过时空还原、作品解读、心理分析和历史评价,对贰臣文人的复杂心态及其忏悔文学,作了生动描述与系统分析。

内容推荐

本书是在中国文学史范畴内开展的一项专题研究。纳入视野的贰臣文人既是一个独特的创作主体序列,其忏悔之作亦构成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主题取向。由于中国历史上的南北对立与中国文化史上的“华夷之辨”往往呈叠合状态,所以本书重点论述的九个人物:李陵、庾信、颜之推、宇文虚中、方回、赵孟頫、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等,均为南人仕北者。庾信从前代历史人物中选取以自譬的人格典型是李陵,而后代贰臣文人几乎都会自然而然地自比庾信,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类聚而群分的贰臣文人序列。

忏悔是一种情感宣泄方式,也是灵魂自我救赎与人格自我修补的手段。那些良心不泯的贰臣文人失节之后的自责自讼与真诚忏悔,在展示人性心理的深层结构方面所达到的深度,可能是一般抒情文学所难以企及的;他们在屈辱孽海中的痛苦挣扎亦可引起后人灵魂的战栗与道德自警。本书从“庾信现象”切入而上下回溯,既坚持传统的人格道德,又秉持“了解之同情”,通过时空还原、作品解读、心理分析和历史评价,对贰臣文人的复杂心态及其忏悔文学,作了生动描述与系统分析。

目录

绪论:贰臣与中国的忏悔文学

 一、贰臣概念辨证

 二、贰臣与华夷之辨

 三、贰臣人格的两重性

 四、贰臣与中国的忏悔文学

汉家名将,贰臣之祖——论李陵

 一、汉家名将

 二、北地岁月

 三、人格内涵

南朝才子,北地羁臣——论瘐信

 一、名父之子

 二、羁留北周

 三、交让之树

 四、愧为李陵

 五、后代评价

乱离人生,谨重贰臣——论颜之推

 一、出身名门

 二、大难不死

 三、再仕北齐

 四、忧患余生

自持节去,三生望江南——论宇文虚中

 一、自许能肥北海羊

 二、流落天涯俱是客

 三、是非留与后人传

月旦须终定,阳秋岂易评——论方回

 一、桐江风

 二、“癸辛”事证

 三、忏悔与自辩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论赵孟頫

 一、帝王苗裔

 二、十年隐居

 三、钧天一梦

 四、重嗟出处

佹得佹失,进退失据——论钱谦益

 一、官海弄

 二、南都迎降

 三、遗老自居

 四、盖棺之后

苦敲人呼吴祭酒,自题圆石做诗人——论吴伟业

 一、晚明岁月

 二、甲申前后

 三、应诏出

 四、邓尉诗魂

 五、忏悔效应

栖巢如茧,游戏人生——论龚鼎孳

 一、明季才子

 二、我原欲死

 三、横波夫人

 四、栖巢如茧

 五、自赎行为

贰臣之评价

 一、道义与事

 二、行“权”与作伪

 三、物理与人情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忏悔与自赎(贰臣人格插图本)/中国传统文化人格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仲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36801
开本 16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3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1.42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