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王侯的种/王权博弈四部曲
内容
编辑推荐

同样的高位,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升迁途径;同样的政治起点,却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拉开地位的距离。在封建王国里,晋升的官阶上,给有“心”者留出了更广阔的空间。

无论民间还是皇廷,觊觎皇位者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将相本无种,王权亦可谋!

“择主而从”之种、“助纣为虐”之种、“韬光养晦”之种……本书告诉你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谋夺政治皇权的故事。

内容推荐

“天子”并非由天而定,而“君权神授”更只不过是为了障人耳目。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权力的顶峰是皇权。在夺取权力宝杖的博弈中,有的人在刀光剑影中脱颖而出,有的人则不动声色锋芒暗藏,所有有种的人各施诡计而殊途同归。无论民间还是皇廷,觊觎皇位者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将相本无种,王权亦可谋!

本书告诉你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谋夺政治皇权的故事。

目录

一、“名正言顺”之种——回避矛盾,暗中蓄势的夺权之法

二、“逼官禅让”之种——以实力为后盾的权力和平过渡之法

三、“宫廷政变”之种——权臣捷径夺权的最后之法

四、“揭竿起事”之种——乱世枭雄谋位夺权称霸天下之法

五、“骨肉相残”之种——不择手段同室操戈的夺位之法

六、“以曲为仲”之种——忍者龙飞九天爬上权力顶峰之法

七、“假行仁义”之种——沽名钓誉,伪君子以贤明篡位之法

八、“偷天换日”之种——实力派幕后垂帘掌权之法

九、“择主而从”之种——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掌权之法

十、“助纣为虐”之种——奸佞最擅长的控制权力之法

十一、“韬光养晦”之种——在逆境中保全自己是东山再起重掌权力之法

十二、“欲擒故纵”之种——因时造势,待价而沽的弄权之法

十三、“不惜代价”之种——权力奴仆的丧心病狂谋权之法

十四、“当机立断”之种——抓住机遇适时定夺的争权之法

试读章节

名不正则言不顺,名既正则无往而不胜。利用人们的正统观念和习惯思维方式,有志图王者可以成就自己的霸业。

古人最重“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名既正则无往而不胜。在改朝换代之际,各种政治势力在不断地进行着较量、分化和组合。无论是起于垄亩的布衣领袖,还是前朝拥有重兵的权臣,在谋夺九五尊位的过程中,如果拥立亡国之君的幼儿弱子为傀儡,打着前朝旗号去号令天下,利用人们的正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使朝野上下皆有所归,成感其德;自己却在暗中培植势力,“高筑墙,广积粮”,待水到渠成时再逼君禅让,体面地登基;或者找个机会让傀儡皇帝“意外”的非正常死亡,知趣的部下再闻风而动,上几道“劝进表”,自己大度慷慨地陈词一番,演上几出仁义戏,再黄袍加身,那才是最明智最省力的选择。刘秀假依刘玄,李渊立杨侑为帝,朱元璋遵奉小明王,李克用哭唐演戏都是借尸还魂妙计的成功运用。

恃强好胜的项羽,背弃其叔父项梁尊楚王后世的方针,擅杀“义帝”自立霸王,结果引火烧身,成为众矢之的,给了“报义帝之仇”的刘邦东出汉中争夺天下的借口,落个别姬弃马,自刎乌江的下场。一勇之夫终归比不得政治家的机谋权诈。

胤禛的谋位之策

胤禛是康熙皇帝第四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被封为贝勒。同时得到这一封爵的还有胤祺、胤佑、胤褆,比他年长一岁的胤祉获得郡王世爵。胤稹所得虽然还算显秩,但在诸兄弟中的位置并不算突出。更何况在此之前,康熙帝早已指定二贝勒胤礽为太子。因此,胤稹虽然对未来皇位不无觊觎之心,但一时也无可奈何。谁知那位皇太子胤礽自被册立之后,虽然也有过让康熙皇帝异常喜悦之时,但实质却渐渐地走向了康熙帝所期望的反面。他权势欲极度膨胀,并恶性发展,曾扬言:“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其欲早日登基的企图溢于言表。直到后来导致他与康熙帝的父子关系急剧恶化。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帝远征噶尔丹归途中生病,思念太子胤礽,命其驰驿来见,但胤礽拜见病中父皇时“略无忧伤之意”,康熙因而认为他“绝无忠爱君父之念”,即令他先回京师。到康熙四十七年夏,康熙帝出巡塞外,命胤初、胤祥等皇子从行,胤初每到夜晚就围着康熙帝的帐篷转,从缝隙中窥视其父皇的动静,这立即引起康熙帝的警觉。为预防发生谋害于己的政变,康熙便于归途中召见诸王和有关大臣,宣布皇太子胤初的罪状,并当场将其废黜,判处监禁,命皇长子胤褆看守。胤褆初以为太子之位将落到自己身上,但康熙帝早就看透了他,压根就没打算立他为太子。他一见无望,转而以相面人之说为借口支持八皇子胤褆为太子,并令手下人预谋杀害胤礽。这一行为激起了康熙帝的极大愤怒,称他“不谙君臣大意,不念父子至情”,是“乱臣贼子”。后来有人揭发其罪,康熙便将他革爵,严行监禁。后来,八皇子也因被斥为“妄蓄大志,阴谋夺嫡”而被锁拿,交议政处处理。皇四子胤稹此时尚置身事外,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他由太子被废事件想到要在其父皇百年以后得到大位,必须以愚诚迎合康熙,处处都不能表露出欲谋为太子的蛛丝马迹。因此,他开始以完全不同于他人的方式积极进取太子之位。胤礽被囚禁时,康熙命胤稹参与监视,但他和胤裎不同,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表示出对太子的援救之态。当胤礽在狱中提出“父皇若说我别样不是,事事都有,只弑逆之事,我实无此心,须代我奏明”时,胤褆仰仗康熙旨意,严辞拒绝,胤稹则对胤褆说,“你不奏,我就奏。”后来康熙听了所奏,对胤稹的做法颇为赞赏,并同意将废太子胤礽放了出来,迁至咸安宫安养。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康熙竞宣称太子之事已有成算,到时一切听他安排就是了。后来康熙帝又命除大阿哥之外众官均可举荐诸皇子为太子候选。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众人一致保举皇八子胤褆,所以康熙只得表示反对,复立胤礽,以平息诸子储位之争。同时晋封胤稹为亲王,不久又赐封号雍亲王,使胤稹一下子升到了臣子所能爬升的顶端。而胤稹把这一切欣喜都死死地按压在心底,从不外露显贵之相。当康熙因胤初不争气和诸皇子争储位而病倒时,胤稹决计从身体上对父皇加以体贴。他曾极为动情地说:“父皇圣容如此清减,不令医人诊视,徒自勉强耽延,万国何所依赖?”又请求由他择医护理。康熙帝接受了他的请求,并经过治疗和胤稹的精心照顾,恢复了健康。这样,胤稹进一步博得了康熙帝的极大好感。想起胤稹在太子废立中对待兄弟和封爵上的所有表现,康熙便传了一道谕旨,对胤稹加以表彰:“前拘禁胤礽时,并无一人为之陈奏,惟四阿哥性量过人,深知大义,屡在朕前为胤礽保奏,似此居心行事,洵是伟人。”胤稹听了,本应高兴,谁知他却表现出诚惶诚恐的样子,说他从来没有保过太子,“父皇褒嘉之旨,臣不敢仰承。”胤稹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不能随便承担这个责任和享受这个功绩,免得将来出事遭受牵连,也免遭众兄弟嫉妒。到了后来,胤礽复立又被废掉,胤稹便真正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进行有计划有纲领的经营。他决定:要进一步想方设法取得康熙帝的宠爱;要以废太子凌虐兄弟为戒,妥善处理好与诸位兄弟之间的关系;要加意笼络百官,即使地位低下汉官也谦恭相待,让他们自觉为其制造有利的舆论,对康熙考虑继承人选问题施加影响;大力培植雍邸人才,让他们谋求皇朝内外要职,为夺取江山奠定基础。胤稹就是按照这四条纲领,小心翼翼地经营未来的皇位。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病倒畅春园,他自知再起无望,便命召诚亲王胤祉、淳亲王胤礽、胤提、胤聩,怡亲王胤祥、原任理藩院尚书隆科多等人到其病榻前,谕日:“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说罢,康熙帝就在当夜戌时溘然长逝。随即由隆科多宣读康熙帝遗诏,胤稹终于继康熙之位登上了大清王朝皇帝的宝座。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王侯的种/王权博弈四部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秦义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28766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2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1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5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