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招生办
内容
编辑推荐

高分≠录取?本书聚焦高考弊案,首席披露招生工作内幕!

现实批判实力派作家吴茂盛继《驻京办》之后,直指另一国人最关注最敏感的雷区——招生办。高考、读研、考博,可以说是所有比赛中最公平、最干净、最透明的。然而,干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生们经过金戈铁马、鼓角齐鸣的一路厮杀后,最后等待招生办的录取通知书……《招生办》会告诉我们什么?!

内容推荐

现实批判实力派作家吴茂盛继《驻京办》之后,笔刀直指另一个人们最关注最敏感的雷区——招生办。高考、读研、考博,可以说是所有比赛中最公平、最干净、最透明的。然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生们经过金戈铁马、鼓角齐鸣的一路厮杀后,最后等待招生办的录取通知书,果真如此吗,《招生办》会告诉我们,最阳光的地方也有无处不在的暗角。

高登科与陆青云是梅城一中的同班同学,高考同时考入省城鹤云市的两所名牌大学。毕业后,高登科分配到省招生办工作,他从青涩稚气的大学生到世俗圆滑的招生办主任的仕途,有过失意彷徨,有过春风得意,一波三折,但有惊无险。而陆青云被学校开除,为了找工作,他到火车站买假文凭无果,后来干脆干起办假证的营生,之后被判刑两年。出狱后,他从招生中介到注册树人教育培训机构,再到创办民办大学的经历,是从黑道到白道的华丽转身,可谓惊心动魄。

小说通过讲述高登科和陆青云完全不同的黑白两道跌宕起伏、动人心弦的故事,把点录、补录、高校子弟生、保送生、艺考、考研、读博、留学以及招生中介、招生骗子、中介院校等鲜为人知的内幕剥离得淋漓尽致、叹为惊奇。

目录

第一章 招生考试工作会议/001

第二章 欧珊珊投石问路/007

第三章 杨林的麻烦事/010

第四章 面试/018

第五章 双龙街煮酒/023

第六章 应聘/027

第七章 办假证/031

第八章 高登科与杨林/035

第九章 假文凭/039

第十章 晚宴之惑/042

第十一章 陆主任之托/046

第十二章 离登科惹了刘红旗/049

第十三章 陆青云的初恋/052

第十四章 七月的誓言/057

第十五章 看榜的日子/061

第十六章 一场虚惊/065

第十七章 父亲的来信/074

第十八章 假文凭出问题了/077

第十九章 招生录取/081

第二十章 办假证/091

第二十一章 高考移民军团/098

第二十二章 朱一鸣差点改名“猪八戒”/1D7

第二十三章 回家过年/114

第二十四章 招生处处长/123

第二十五章 陆青云结婚/130

第二十六章 市招生办/134

第二十七章 “孙猴子”改行/142

第二十八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152

第二十九章 高考弊案/156

第三十章 县招生办/164

第三十一章 陆青云与刘红旗的缘分/171

第三十二章 陆文涛气疯了/177

第三十三章 艺考/181

第三十四章 陆青云与“孙猴子”/193

第三十五章 点录/200

第三十六章 谁假冒了副省长的批示/216

第三十七章 招生骗术/226

第三十八章 鹤山寺/231

后记:高考招生为何猫腻重重/239

试读章节

过了三月,鹤云的春天早已是桃红柳绿,莺飞草长了。

高登科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这比什么都重要。就算头天晚上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照样毫不含糊——绝对记得开手机,这是他多年以来养成的雷打不动的习惯。

他认为这是个好习惯:至少不会误事。

当然不会误事,尤其对于一向谨小慎微的高登科来说。清早,他刚刚把手机打开,院长伍作舟的电话就急促地打进来了,要他在9点以前赶到桂园参加“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会议。

开会?高登科满腹疑惑。

像这样的会议,一般都是杨林参加。杨林是主任,招生办主任,如果说得更准确更全面的话,就是普通高校招生办公室主任,像这种招生工作方面的重要会议,理应杨林参加。

当然,是要在没有特殊情况的情况下。

杨林主任对高登科来说,用“顶头上司”这个词肯定没错,但绝对还不够分量,因为在高登科的内心深处,杨林是伯乐是恩人是朋友——且不说大学毕业时,是杨林独具慧眼到学校点名要人才进了招生处;也不说两年前副主任这个位子,当时多少双眼睛盯出了血啊!假如没有杨林的鼎力相助,能把它挪到自己的屁股底下?单说工作中吧,杨林言传身教,绝对称得上良师;生活中呢,也是益友。

高登科所在的单位,以前叫A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省委省政府考虑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后来把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及省高等院校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合并进来,组建成A省教育考试院。作为A省省教育厅所属副厅级事业单位,负责制订各类招生工作的实施办法,组织实施研究生、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自学考试、社会证书考试及高中毕业生会考工作。招生处以前只有几间办公室,十几个人,组建后,鸟枪换炮了——省财政拨专款修建了办公大楼:A省教育考试院。现如今已是七八十号人的教育考试院,下设综合处、普通高校招生办、成人高校招生办、自学考试办、社会考试办、信息办、检查办、命题办、省教育招生考试服务中心等工作机构,摊子铺得很大,绝不亚于那些正厅级的厅局机关了。

春天的鹤云是水做的,梅雨季节一来,天空中总是飘着细雨。鹤云春天里的小雨,像鹤云一样精致、优雅和婉约,别的城市很难看到这样的雨,它的细密,它的缠绵,它的晶莹剔透……是非常别致的。只有这样的雨,淅淅沥沥、洋洋洒洒、若有若无、朦朦胧胧……才会让人想起戴望舒想起《雨巷》想起油纸伞想起丁香一样哀怨的姑娘。

有什么特殊情况,使得杨主任不打电话通知而有劳伍院长大驾呢?高登科取了一把雨伞,一边下楼一边心里琢磨着。他左思右想都觉得不大对头,于是赶紧打杨林的手机。

“对不起,您拨的用户已关机。”

连拨三次,都是这样的语音提示。

“到了会场见面再说吧!”高登科自言自语。

今天的运气不错,一出门,高登科还没来得及招手,一辆的士就稳稳地停在了他的身旁,让他不得不佩服司机的好眼力。

桂园并不远,只有四五公里地。要是平时,高登科是不会打的的,因为反正起得早,骑自行车也不过花上二十几分钟的时间而已。

桂园和省教育考试院仅一墙之隔。

说到桂园,有必要先介绍一下鹤云。鹤云是A省省会,因鹤山而得名,鹤山书院闻名遐迩,引来历代名士高人闲云野鹤般在此挥毫泼墨、吟诗作赋。相传唐代诗人杜牧的名诗“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就与鹤云有关,表明鹤云那个时代就非常富饶和美丽,令人神往。现在,全国流行的那句话——“鹤云人第一会读书,第二会养猪”,就常常让鹤云人引以为傲:会读书,说明聪明!会养猪,说明勤劳!就说读书吧,和别的城市相比,用“鹤立鸡群”这句成语来形容,绝不为过,每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总是高出其他省份很多,往往比首都北京高出100多分呢!

再说桂园,乃明朝鹤云最富丽堂皇的状元府邸,主人并不姓桂,而姓归。亲爱的朋友,一定纳闷了吧,这里面又有什么故事?当然,当然有故事,说的是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自称“靖难”,四年后攻破京师南京,夺取帝位,登基后即明成祖。永乐19年,迁都北京,明成祖深谙“举贤任才,立国之本”之道,当年急忙举行大考。这正是明成祖朱棣的聪明之处,一是新政急需用人,可广纳良才;二是“靖难”后有“谋位”之嫌,须笼络人心。这种情况下,鹤云归姓举子过五关斩六将一举夺魁,自然受到明成祖的垂青。由于“归”与“桂”“贵”谐音,朱棣龙颜大悦,特赐归状元大量金银财物,在鹤云大造府第。P001-003

后记

后记:高考招生为何猫腻重重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高考是中国唯一公平的竞争。很多人认为,只有高考才是所有比赛中最公平、最干净、最透明的,然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生们经过金戈铁马、鼓角齐鸣的一路撕杀后,最后等待招生办的录取通知书,果真如此吗?NO!因为最阳光的地方其实也有无处不在的暗角,有人可以钻政策的空子可以打制度的擦边球。比如“点录”、“补录”、“高校子弟生”……等等,在普通家长看来肯定是雾里看花看不出子丑寅卯,但在招生部门工作人员那里却可以运作得天衣无缝,随随便便就搞定了。

何为“点录”?“点录”就是指名调取考生的档案录取,一般是针对考生达到了分数线,却不够填报学校录取线的情况。

何为“补录”?“补录”就是指某些院校在第一轮招生录取过程中没有录满,须在高招部门所限最后时间前补充录取。

何为“高校子弟生”?“高校子弟生”就是指某些高校的子弟当年参加高考,可以在最低控制分数线降分录取,一般可以降低20分。

这么大的空间!点谁不点谁,补谁不补谁,把谁以某院校子弟生的名义录取了,这里面究竟有多少名堂,恐怕是你我普通老百姓不可能知道的。据说,同样的分数到了关键招生录取时,就能够凸显出它的优势来。这时,录谁不录谁,问题是看谁说了算。当然了,省招生办说了算,省教育考试院说了算,高校的招生处说了算。

事实上,正是那些高招部门工作人员手中拥有的所谓的这种“特权”,才有了前“腐“后继的现象。

据报载,日前,某省招生办一名副处长单独或伙同他人帮助69名考生通过“点录”,收受考生家长和招生中介的贿赂280万元。看似不合理的“点录”政策,在很长时间内却是各省的通行法则。“副处长”每次收取钱财从1万到10余万不等,一般一次收取4万元左右,最高的一次,收受了某考生家长15万元,让其孩子被“点录”进了某重点大学。而某知名大学的一名招办主任,更是胆大包天,收受钱财近1000万元……

原因何在?某“副处长”说,“他们还算给面子”。他们,就是指高校招办的工作人员。而某大学招生办主任说,“他们打了招呼,不办不行啊”。他们,当然是指省招生办的工作人员了。某招生贩子(中介)说,“我里面有人,这是非常硬扎的关系,绝对没问题。如果办不好,拿不到录取通知书,一分钱不要。”里面,当然是指省招生办和高校招办的工作人员了。而某考生家长说,“我们本来对‘搞关系’、‘走后门’深恶痛绝,但又都希望自己能‘拉上关系’、‘走通后门’。你想,谁不想走捷径呢?”

现在该明白了吧,市场有了,暗箱操作的渠道有了,“一条龙服务”的潜规则便水到渠成地形成了。在这样一场关系考生和考生家长家庭切身利益的升学竞争中,很多人为了达到升学的目的,自然不择手段。而那些没有门路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和命运,往往会毫不犹豫该花钱时就花钱,哪怕花的是冤枉钱也要孤注一掷。这时,那些招生贩子打着能了难能摆平的旗号粉墨登场,自然倍受考生及家长的欢迎了。这好比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招生贩子为什么有如此能耐?因为他们和某省级招生办、某高校招办的工作人员狼狈为奸。

有人会问,为什么现在的高考招生录取越来越不如过去那样公正公平了呢?过去高校招生录取手段采取“招办负责、分段投档”的统一录取体制,即由省招生办统一组织录取,统一投放档案,统一审批录取名单,并负责处理录取后的遗留问题:其具体办法是:在政审与体检合格、统考成绩达到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分段,参照考生所填志愿顺序,按一定的比例逐段投档。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现在,五花八门的招生政策打破了过去“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格局,“点录”、“补录”、“高校子弟生”、“保送生”等等可以按低于投档线几十分的惯例,直接挑选指定的考生录取。这样以来,又有什么公平公正可言?

可是,我们的高校招生部门却看不到这些丑陋的现象,而大言不惭地标榜自己如何严肃了招生纪律,维护了公平竞争,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得到了领导和社会的双重肯定,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某省招生办还这样总结他们的招生监察工作:因为建立和健全了招生监察机构,狠抓宣传教育,做好防范工作:认真做到现场执法监察,彻底做好信访工作,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铁面无私查处一切违纪案件等等举措的实施,所以那些不正之风及违纪舞弊者早已无机可乘了。

不用说,这是睁眼说瞎话。

大家都知道,如果招生政策还存在漏洞,如果那些招生部门工作人员手中依然握有“点录”、“补录”、“高校子弟生”等特权的话,就永远不可能公平、公正,就不可能还招生录取一片纯净的天空。

《招生办》于我而言,如梗在喉多年,现在终于可以不吐不快矣。是,痛,就说出来。

作者

2009年·夏·长沙

书评(媒体评论)

“驻京办”、“接待办”、“法制办”、“信访办”、“街道办”……这一“办”那一“办”,中国有多少“办”?一“办”一世界,为小说家提供了丰富的说道。“招生办”把守的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前途和命门。因而,它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办”中之“办”。吴茂盛笔涉这一“办”,撩面纱,辨黑白,将真相示人。让我们共同关注吧!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阿丘

《招生办》讲述的是经过大学的分水岭后,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小说通过讲述高登科和陆青云黑白两道的跌宕起伏、动人心弦的故事,把高考、录取以及招生中介、招生骗子等鲜为人知的内幕剥离得淋漓尽致、叹为惊奇。《招生办》让我们看到一个曾经的少年诗人历练为一个成熟的小说家。

——语文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蔡智敏

《招生办》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黑幕小说,它有冷峻的批判和反思,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路数,但吴茂盛却赋予批判以诗意和激情。

——著名作家 邱华栋

官场小说也好,政经小说也罢,无论你怎么去命名,作为此类小说的策源地和根据地,湘军是不容小觑的力最。夸张地说,得湖南者得半天下。继《驻京办》之后,吴茂盛再麦出击,《招生办》能给湘军烧一把新火吗?

——文学博士 著名评论家 何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招生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茂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624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4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