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康长运博士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主持的关于档案袋评价促进学习和教学方面的项目为依托,既有很宽阔的理论思考,同时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和一线教师开发了很多有效的、非常生动的教师的案例,使读者看到教师案例对教师发展的重要价值。
图书 | 档案袋伴我学--读写课堂中的档案袋探究之旅/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系列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康长运博士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主持的关于档案袋评价促进学习和教学方面的项目为依托,既有很宽阔的理论思考,同时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和一线教师开发了很多有效的、非常生动的教师的案例,使读者看到教师案例对教师发展的重要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和教师案例,讲述了历时三年的研究项目——“档案袋伴我学”发起和实施的过程。本项目表明,档案袋能够为学生学习和发展创造更大空间,极大促进教师教学。同时在学习共同体中,档案袋可以帮助教师实现从教育的消费者到教育知识和智慧的创造者这一全新教育角色的转变。 目录 第一章 缘起与历程 第一节 缘起 第二节 若博的档案袋历程 第三节 我们的研究历程 第四节 关于本书 第二章 读写档案袋:促进教学与学习 第一节 档案袋奏鸣曲 第二节 我们追求什么样的评价 第三节 读写档案袋促进学生学习 第四节 读写档案袋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三章 对话与行动:启动档案袋评价 第一节 起步 第二节 作品的收集与选择 第三节 神奇的“卡” 第四节 家长参与档案袋 第四章 档案袋实施:案例与评析 第一节 我的标准我做主 第二节 快乐分享 第三节 李赠华和王凡莲的“胖身”与“瘦身” 第四节 档案袋实施漫谈 第五章 一个学校团队的成长 第一节 和孩子们一起建档案袋 第二节 学校团队的成长 第三节 对话与反思 第六章 书“漂”起来 第一节 班内“漂书”和校内“漂书” 第二节 跨校“漂书” 第三节 改变,从“漂书”开始 第七章 档案袋评价促进学生读写 第一节 地震中的读和写 第二节 重新认识学生读和写 第三节 档案袋促进读写教学 第四节 促进教师读写教学 第八章 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 第一节 用作品介绍自己 第二节 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前提 第三节 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程序、策略与方法 第九章 “档案袋伴我学”:理念、实施与挑战 第一节 “档案袋伴我学”项目的目标与实施 第二节 “档案袋伴我学”项目的理念和原理 附录 构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的跨文化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后记 合奏与齐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档案袋伴我学--读写课堂中的档案袋探究之旅/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系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若博//康长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310431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0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32.0 |
丛书名 |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7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