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是有汉一代文学的代表,是了解汉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佳途径,本书介绍的主要是汉赋这种文体在汉代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编者力图想透过此一载体去还原汉代人的精神世界,毕竟文学是人的文学,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折射。本书是一本普及性的小册子,内容深入浅出、文字通俗易懂。
图书 | 大汉威仪的颂歌(说汉赋)/中国古典文学大众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汉赋是有汉一代文学的代表,是了解汉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佳途径,本书介绍的主要是汉赋这种文体在汉代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编者力图想透过此一载体去还原汉代人的精神世界,毕竟文学是人的文学,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折射。本书是一本普及性的小册子,内容深入浅出、文字通俗易懂。 目录 总序 引言 (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汉赋 (二)汉赋兴盛的社会原因 (三)汉赋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 赋体物而浏亮——赋的文体特征与渊源流变 (一) “铺采摘文,体物写志”——赋的含义及文体特征 (二)原本诗骚,出入战国诸子——赋的渊源流变 (三)汉赋的几种类型 二 楚骚有遗韵 (一)休养生息,曹规萧随——汉初社会与骚体赋 (二)万古惟留楚客悲——贾谊赋作 (三)汉初藩国君臣赋作 (四)枚乘摘艳,首制《七发》——枚乘赋作 三 苞括宇宙,总览人物 (一)兴废继绝,润色鸿业——西汉盛世与汉赋鼎盛 (二)弹琴感文君,颂赋惊汉主——汉赋圣手司马相如 (三)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东方朔与《答客难》 (四)谁言雄主不多情——《悼李夫人赋》 (五)士人的盛世之悲——两篇“士不遇”赋 (六)音乐本无形,子渊妙赋之——王褒及其赋作 四 虽云模拟,不无新创 (一)从衰落到中兴 (二)扬雄词赋举天闻 (三)红颜未老恩先断——班婕好《自悼赋》 (四)情悠悠而哀长——刘歆与纪行赋 (五)京都赋的开创者——班固《两都赋》及其他 (六)歌以咏言,舞以尽意——傅毅《舞赋》 (七)藏身千年,始见天日——《神乌赋》 五 抒情小赋的崛起 (一)汉末衰世与赋风新变 (二)下笔绣辞,扬手文飞——张衡及其赋作 (三)文同三闾,孝齐参骞——蔡邕及其赋作 (四)散愤兰蕙,指斥囊钱——赵壹《刺世疾邪赋》 (五)汉大赋的殿军——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结语:汉赋功罪谁评说 (一)多识博物,有可观采——汉赋的认识价值 (二)巨丽之美——汉赋的美学风貌 (三)“雕虫小技”还是“雅颂之亚”——汉赋的评价问题 (四)汉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大汉威仪的颂歌(说汉赋)/中国古典文学大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马庆洲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08433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7 |
出版时间 | 2010-10-01 |
首版时间 | 2010-10-01 |
印刷时间 | 2010-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