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沧桑散记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位年近八旬老人的呕心之作,零零星星的生活写照,点点滴滴的人生感悟!

本书选编的是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写的部分中短篇小说、随笔、散记、时评、报告文学以及名人专访等百余篇。

本书面向苍生百姓、弱势群体,启迪人们人至穷途末路该如何超越,因为我有这样的沧桑,才有这样的散记。

内容推荐

本书选编的是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写的部分中短篇小说、随笔、散记、时评、报告文学以及名人专访等百余篇,内容比较杂,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多数文章已在报刊发表,故只能像综刊那样随意编排,难成体系。总的表达“文以载道”、点点滴滴的人生感悟。自强、自信、坚韧、勇敢、智慧,对善的赏识、对恶的抗争和阳光下的诙谐欢乐是多数文章的亮点。

目录

走出无奈

浪子路路

中途下车

家庭内外

握手是可能的

好人冯雪峰

卑微的父亲

我的母亲我的“姐”

并非荒诞的怀念

草履虫,草履虫

让我听一回好话

也说“行走学校”

记者当“万能胶”好

《泰坦尼克号》观后琐记

也说《廊桥遗林》

小说就是小说

不想遭罪

“不能再低了”是审美意识问题

问题到底在哪儿?

难以摆脱的谎言

因为来了基辛格

死非死

离婚不要我批准

治病种种

奇特的人性

傻,招人喜欢

画句号

寻找初衷

普通人的另一种生存方式

沉重的尾巴

亚细亚爷爷

乃春

这里的战事静悄悄

难念的经

总也难忘丰盛的晚餐

人生如戏

让你快乐

南行记

未能完成的诉状

我的鱼事活动

浓浓故乡情

“金婚”之谜

银川长大了

我与宁夏同行

唯人所召

考考爱心

来点中庸

纵鼠记

永远的同学

念佛的外婆

在“鬼窝”蹲点

银川不相信眼泪

爱在哪里?

重读E氏

盖章子万岁

钱好

戒烟容易

嘉欣逸事

闹不明白也罢

天上地下

助人也是为了快乐自己

不借

不要脸面如何

谴责与救援同时到达

通灵的瞎子

致饕餮者

让王子再次“下放”

愿与聪明人生活在一起

豪猪的哲学意蕴

小女人的耐力

对方是狼我是狼

要把道理颠倒过来

断乳人生

家有妒妻

美丽的冷漠

“421家庭”白皮书

孩儿,你要画蛋

送您一只“幸福篮子”

乖就乖吧

遭遇老虎

鲶鱼哲学

欢庆凯旋

腰在哪里

为女儿代写情书的老爸

过来人的闲话

嫁女

欣赏小诗

骄傲是一种自信

养狗记

美丽的生活波澜

他会知道的

拨动一根神经的震颤

——东干渠青铜峡段决堤抢险救灾纪实

她要走向世界

——访李敏校长

张贤亮睁开四分之一眼睛

试读章节

妻子儿女要随我回来,这是个不言而喻的道理。我早就计划好了。我自己要回原单位落实政策,要工作,要革命,我总不能把妻子儿女孤零零地扔在南方——上饶集中营附近的一个山洼洼里去喂狼喂豹吧。

我之所以让妻把电报拍给庄熊当然也有我自己的一点意味:第一,我看中了庄这个目标,我必须给他挂号施压,让他知道他对于我来说有一种无法推诿必须承担后果的义务;第二,我耍阳谋,我明着告诉庄我的家属要来对我毫无损害。火烧赤壁,诸葛亮还能准确算计出曹孟德必将逃往的去处。而我,虽有电文明言,他庄熊即便有权出动10万大军堵截也无法下手,因为电报语焉不详。妻的电文只告诉对方一个信息,“我已领着娃娃上车”,我就是要让庄熊焦急,迫他思索。第三,我想进一步试探庄对我的态度到底有多么硬?能不能有一丝丝良心的发现、醒悟或者和缓?

看来,经过庄召我去看电报和他的表演,都像小葱拌豆腐那样一清二白了。我确实感到有点儿遗憾,但又觉这样也好。再没有可以请示的上帝了,那么,我自己就是上帝。

我算着日子,从老家上饶到达银川途经北京,如果衔接得好,大约是4天时间。妻的娘家也在银川。我在来之前请示过老岳母,她特别强调组织纪律,她也要我就地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她更无法理解我和她女儿在那里过的是一种怎样非人的日子。她在我来银川后把个大炕也拆了,她是不是怕我们一家来了会赖在他们家呢?因此妻要来,我是连她的娘家也不去说的。我是谁也不想依靠,自己栽下的苦果自己品尝。何况那时候的人都以阶级划线,谁知道那老太太怎么想,也许人家早已把女儿女婿看成了反革命呢?要把老太太说服过来颇费时间,说实在,我也还有我的傲骨和清高,我还不愿意同那样的老人婆婆妈妈。

干校里桌椅板凳砖头什么的有的是。我又找了一间宽敞的教室,扫掉了天花板上的蜘蛛网,墙上地上的尘埃和盐碱,弄进来几捆麦草,像老鼠做窝似的,这个家的一切都有了。

也许,上帝在安排人的命运时就爱开这种玩笑。当你遇难时顺境将在前面等待;而当你稍有愉悦它又将板起另一副生硬甚至可怕的面孔,压抑、打击,叫你焦急、忧虑个没完。  按照我们原来的计划,在接到妻的电报之后四至五日,她准该到银川了,而让我急如星火的是在我等待一周以后她们竟然还没有来到。

 这天是第八天,是我一生中苦煎苦熬着等待最漫长的一天。

 这天我同时收到老家弟弟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来电,前者告诉我妻和孩子们在周前已经上车去银,问我是否安全到达。后者告诉我党组织派人在北京车站接站3天未能接到我的家属的详情。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接到我的电报后非常重视我的处境,专门安排了人员日夜值班接站,并安排了食宿,3天接了南方开来的百十趟列车,在站口还喊了广播,也未接到“一个从江西上饶来领着4个女孩的头发有点泛黄的女人。”出版社全体职工也为我的事情焦急。来电问我,家属是否从陇海线到达银川,要我速速复电,以释悬念。

我在银川车站重新翻看出版社党组的这些电文并盯着一趟趟开进开出的列车时便只想哭。是的,我感受到北京的温暖像一股感奋的电流在我浑身上下万千根神经中激剧跳荡,这情这爱只有来自北京、来自我们伟大的党和那里的战友才来得如此强烈,如此震撼着我的灵魂。它在激励着我、支撑着我、要冷静对待,不要因一时灾难而坍塌毁灭掉自己。而在另一方面,我真正感觉到从精神到肉体都支撑不住自己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呵?难道又是哪个国家的元首来华访问,路上受阻?看看候车室的报纸,那些天又没来啥元首。难道发生火车碰撞事故,翻车了吗?这个把一切都搞得乱糟糟的“文化大革命”,确有这种可能?但经查询,银川车站站长认真负责地告诉我,绝无此事。他说,若有此事,当天就会通报全国。这是惯例。难道是有人拦路劫持,来了个讨不上女人的蒙面人贺老六,把妻当做祥林嫂那样劫持到一个什么偏远的山区去做他人的媳妇了吗?想想这种可能性也是子虚乌有,是自己脑子想人非非的幻象。因为她是个有着四个娃娃跟随的母亲呵,哪有这种贺老六,会一下背负如此沉重的包袱?他承受得了吗?!

人的想象和分析能力都很有限。要不然人类哪会有那么多的意外,意外的喜悦和意外的死亡呢?

《敖包相会》是一曲很美的歌,常人那是很难做到的。对我来说这8天的苦煎苦熬不吃不喝的苦思冥想,便把我折腾成一个纸人鹞人,我轻飘飘的,晃晃悠悠,几乎一阵风就可把我刮倒。我一次次地看着北京或者兰州方向开来的列车进站、出站。一次次地寻找、检阅着下车的每一位领着娃娃的女人男人,这就成了我一次次的痛苦和失望,这是七窍冒烟五脏俱焚的苦痛和灾难,直至自己最后怎样失去自控昏倒在火车站的广场上,人们又怎样把我送往铁路医院抢救,我都还以为自己是在做着一个迎接亲人的美好的梦。

我什么也不知道了,我进入了离开人间的美妙仙境。直至我清醒过来,在我的病榻两侧,我看见了一束束鲜花和比鲜花更鲜艳的娃娃们的脸庞和妻的脸庞,那一双双晶莹的眼睛,我们拥抱在一起哭了,这才确认她们是真真实实地来了。是的,生活本身就像戏剧一样,直至今日,当我在追述这段颇具戏剧色彩的记忆时,我那20年前残留的热泪,有时还迷蒙着我的虹膜。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呵?原来妻在动身之前给北京的表哥念尧打了电话。这在我们原议的三号方案中尚未编人密码程序。表哥热情无比,见了多年未能见面的表妹和这么好玩的外甥女儿,北京又是她们难得一来的帝皇京都,便挽留她们多住几日,领着她们游颐和园、动物园、十三陵、故宫,北京玩的地方又多,她们倒是玩了个开心。她们哪里知道还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党组和全体职工都在担心着我们一家人的命运,还有家乡亲人的提心吊胆。而我却已经受不住《敖包相会》的苦痛,差一点等待得心裂肺炸,气绝身亡!

好了,总算等来了个意外的喜悦。公司党组秘书邓苔芸陪同我们一家人到达八里桥“五七”干校住下。她已有安排。她说,“就在这里吃住,有困难你们说话。我将向公司党组汇报。庄熊那里我会去说。到这里你就什么也不用怕了。”

逝者如斯夫!在这个世界上,凭我的经验,好人总是很多很多的。我还会再怕什么?我们一家之所以要返回原单位,只求澄清事实,还我以历史本来面目。如能真正落实政策,我还想好好地生活工作。我因为太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了,我也因为太自信了,才如此执著。

P22-24

序言

一、《沧桑散记》选编的是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写的部分中短篇小说、随笔、散记、时评、报告文学以及名人专访等百余篇,内容比较杂,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多数文章已在报刊发表,故只能像综刊那样随意编排,难成体系。总的表达“文以载道”、点点滴滴的人生感悟。自强、自信、坚韧、勇敢、智慧,对善的赏识、对恶的抗争和阳光下的诙谐欢乐是多数文章的亮点。本书面向苍生百姓、弱势群体,启迪人们人至穷途末路该如何超越,因为我有这样的沧桑,才有这样的散记。

二、我是个78岁的老人,早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1957年反右时,我曾为鲁迅先生的战友、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中国作协党组书记、《文艺报》主编冯雪峰同志被错划右派辩护而受到株连,下放来到《宁夏日报》。由于有了上述的“前科”,自此,我便历经了“双反”“四清”,“文革”等多个运动的磨难,直至1982年我年届“知天命”,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党组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协同落实政策,才归队到宁夏文联《朔方》文学月刊社工作,任评论编辑组长、副编审,至1994年63岁退休。

三、应当说,我是个不幸人中的幸者。而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我的青春年华已被耽误,退休后空空落落。我先联系了一家工厂,后又到两家报社打工,重新操笔写作至今,曾登广告为爱好文学的青年义务看稿,72岁后相继出版长篇小说《咀嚼荒谬》《总是会有梦》。

有记者问我,何以会有这么大的心劲?真的,我就是想学雷锋,做个合格的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我拒绝无所事事,空虚度日,日夜都想拉住已被耽误的时间尾巴,没有别的办法,只好争取老来多做一点好事、实事,以便对得住自己,也好对党和人民有个交代。

四、在我想要出版第三部书《沧桑散记》时,管钱的老伴听说我出书要几万元,她吓着了,给我算了一笔账——节俭度日少说也得再过三四年。还得保证无病无灾,都老老的了,可能吗?她要我别再做出书的梦了。她像哄小孩似的对我做了一两次政治思想工作。可文学事业却是我一生的酷爱和追求,犹若吸毒,要戒极难。不知何故,我也很奇怪,反而觉得自己老了思路更为开阔畅通。我答应老伴不出书,但我要拉住时间尾巴的思想未变。我觉得光是坐等老去太奢侈了,当生命走向尽头行将就木,那不需要排队等待,而活着总该做一些我该做的事。老伴终于被我说服。

五、一个好心的老板同情我,向我伸过来一双厚重温暖的手,他答应给我出书的资金支持。这个好人让我想起了当年的好人冯雪峰,冯是我生命危难迷惘时光照我前行的一盏明灯。如今,是这位好人的光照才使《沧桑散记》的出版有了着落。我不知道该如何感激他、报答他。我只能痴痴地看着他,终生铭刻在心,为他祝福直至永远。

同时,我还要感谢关心和支持我工作的许多领导和许多帮助过我的编辑记者朋友。写书出书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光靠我写,写到最后也只是一堆废纸。只有生过孩子的母亲才知生命诞生时的乐与痛,也只有甘于寂寞、勤奋写作的作者才知出书的贵与重。我珍惜友情,珍惜精神生活。

我衷心祝愿我的朋友快乐幸福,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

2010年1月1日凌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沧桑散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夏少儿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206577
开本 16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236
16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0:2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