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易经入门(附光盘占卦解卦)
内容
编辑推荐

随书附赠傅佩荣教授易经占卦教学DVD光盘,教你掌握最权威、易上手的占卦解卦法,助你摆脱困境、走向成功!

本书包括四部分,一、“《易经》入门”:是为初学者所做的扼要介绍,即使是从未接触过《易经》的朋友,也很容易由此掌握门径。二、“《易经》占卦”:在介绍筹策与数字两种占法的同时,也说明有关占卦的正确心态与基本概念。三、“解卦手册”:这将是大家最常参看的部分。不过,自古以来,解卦并无定法,所以还请读者逐渐培养自行解卦的能力。四、“解卦实例与启示”:列出一百零一则案例,都是我近几年占卦的验证,我的心得是“确实不可思议”。至于六十四卦各卦的启示部分,则可帮助读者对于《易经》文本得到更完整也更深刻的认识。

内容推荐

最完整的卦辞呈现:详细列出《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所有卦辞与爻辞,利于解卦时参考运用。并以时运、财运、家宅、健康四大面向,解析卦辞与爻辞的实用意义。

最清楚的卦象图示:明确标示出每一卦的卦象,并设计图文式的索引标签,方便快速查阅。

最简单的卦义分析:提供生活化的解卦示范与深入浅出的义理启示,是学习《易经》解卦的最佳参考工具

《易经》的制作,原起于忧患意识,这也是现代人学习《易经》占卜的最大原因——趋吉避凶。《易经》占卦并非迷信,它旨在点出人生中所会面临的各种顺逆境,使身在其中的人们,可以从占卦的指点中,学习调整自我心态的方法,进而以健全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机会与困境、成功与失败,避免迷失于表面的得意或低迷之中。

国学大师傅佩荣教授,潜心专研《易经》多年,以其丰富的演讲和自身经验,用深入浅出的说明,带领你进入《易经》博奥的世界,从卦象与解卦中看透世事的变动与意义,为下一步的人生方向指点迷津。

目录

◎ 写在前面 1

第一部分 易经入门

◎ 一、《易经》是什么? 4

◎ 二、《易经》的基本概念 6

◎ 三、先天八卦图 9

◎ 四、 后天八卦图 12

◎ 五、基本八卦的象征 15

◎ 六、古代历史的展开 21

◎ 七、君子珍惜《易经》 26

◎ 八、《易经》的智慧 29

◎ 九、我对占卦的了解 32

◎ 十、为什么要学习《易经》 35

第二部分 易经占卦

◎ 一、《易经》占卦须知 38

◎ 二、《易经》占卦方法 39

◎ 三、《易经》解卦参考 41

◎ 四、数字卦的占法 42

◎ 五、念念有词 43

◎ 六、占卦三不 44

◎ 七、不诚不占 45

◎ 八、不义不占 46

◎ 九、不疑不占 47

◎ 十、元亨之意 48

◎ 十一、利贞之意 49

第三部分 解卦手册

1.乾卦 52

2.坤卦 54

3.屯卦 56

4.蒙卦 58

5.需卦 60

6.讼卦 62

7.师卦 64

8.比卦 66

9.小畜卦 68

10.履卦 70

11.泰卦 72

12.否卦 74

13.同人卦 76

14.大有卦 78

15.谦卦 80

16.豫卦 82

17.随卦 84

18.蛊卦 86

19.临卦 88

20.观卦 90

21.噬嗑卦 92

22.贲卦 94

23.剥卦 96

24.复卦 98

25.无妄卦 100

26.大畜卦 102

27.颐卦 104

28.大过卦 106

29.习坎卦 108

30.离卦 110

31.咸卦 112

32.恒卦 114

33.遁卦 116

34.大壮卦 118

35.晋卦 120

36.明夷卦 122

37.家人卦 124

38.睽卦 126

39.蹇卦 128

40.解卦 130

41 损卦 132

42.益卦 134

43.夬卦 136

44.姤卦 138

45.萃卦 140

46.升卦 142

47.困卦 144

48.井卦 146

49.革卦 148

50.鼎卦 150

51.震卦 152

52.艮卦 154

53.渐卦 156

54.归妹卦 158

55.丰卦 160

56.旅卦 162

57.巽卦 164

58.兑卦 166

59.涣卦 168

60.节卦 170

61.中孚卦 172

62.小过卦 174

63.既济卦 176

64.未济卦 178

第四部分 解卦案例与启示

1.乾卦 182

2.坤卦 187

3.屯卦 190

4.蒙卦 193

5.需卦 197

6.讼卦 201

7.师卦 205

8.比卦 209

9.小畜卦 213

10.履卦 216

11.泰卦 220

12.否卦 223

13.同人卦 227

14.大有卦 230

15.谦卦 234

16.豫卦 238

17.随卦 241

18.蛊卦 244

19.临卦 247

20.观卦 250

21.噬嗑卦 253

22.贲卦 256

23.剥卦 260

24.复卦 263

25.无妄卦 267

26.大畜卦 271

27.颐卦 274

28.大过卦 288

29.习坎卦 283

30.离卦 286

31.咸卦 291

32.恒卦 294

33.遁卦 298

34.大壮卦 301

35.晋卦 304

36.明夷卦 307

37.家人卦 310

38.睽卦 313

39.蹇卦 317

40.解卦 321

41 损卦 326

42.益卦 329

43.夬卦 332

44.姤卦 335

45.萃卦 338

46.升卦 341

47.困卦 344

48.井卦 347

49.革卦 351

50.鼎卦 354

51.震卦 357

52.艮卦 360

53.渐卦 364

54.归妹卦 367

55.丰卦 371

56.旅卦 375

57.巽卦 378

58.兑卦 381

59.涣卦 386

60.节卦 389

61.中孚卦 392

62.小过卦 395

63.既济卦 400

64.未济卦 404

试读章节

一、《易经》入门

◎ 一、《易经》是什么?

《易经》是一本最古老的书,被称为“群经之首”、“文化之源”。不过,现代人听到《易经》所想到的可能是:它可以用来算命吗?没错,《易经》确实敎人如何占卦,但是占卦不等于算命;并且,除了占卦之外,《易经》还谈做人处世的道理。

翻开《易经》,我们看到总共有六十四个卦图,这些卦图都是由下而上六条横线所组成的。横线分两种,一条不断的称为“阳爻”(),另一条断为两半的称为“阴爻”()。

阳爻代表主动力,阴爻代表受动力。有主动也有受动,两者配合才使变化一直持续下去。《易经》的“易”字,首先就指“变化”而言。西方人翻译《易经》,大都将它译为《变化之书》(The Book of Changes)。任何变化都是由阳与阴两种因素的消长所造成的。“爻”这个字代表“效”,在仿效或描述变化时,阳与阴不可或缺。至于“卦”,则是指“挂”而言,有如挂在我们眼前的自然现象。当大自然出现变化时,人类要如何因应?要如何趋吉避凶?要如何修养自己以求安居乐业?这些都是《易经》所要答复的难题。

《易经》本身的材料很少,只有六十四个卦图,这代表六十四卦。每一卦有一句卦辞,说明此卦的占验(如元亨利贞,利涉大川等);并且,每一爻有一句爻辞,说明此爻的处境与后果(如潜龙勿用,亢龙有悔等)。因此,原始的《易经》包括:六十四卦,六十四句卦辞,以及三百八十四句爻辞。用今天的方式来印刷,大概只有二三十页。

然而,为什么我们眼前的《易经》却有几百页呢?这是因为加上了《易传》。古代有“易历三圣”之说。首先画出基本的八卦,再将其重叠为六十四卦的是伏羲氏(在《系辞传》称为包牺氏)。到了姬昌(后称周文王),他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达七年之久,就在牢中写下卦辞与爻辞。也有学者认为这一部分的作者包括周文王之子周公,或西周后期的某一位卜官。到了春秋时代末期的孔子(551—479B.C.),特别用心探讨了《易经》。

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韦编三绝”是说绑在竹简边上的绳子多次断裂,由此可见他用功之勤。孔子对《易经》的贡献,在于他开始撰述《易传》。这一部分的工作应该有后代弟子的合作才得以完成。《易传》又称“十翼”,有如十篇辅助的说明,其内容为:《彖传》(解释卦辞),《象传》(解释卦象的称为《大象传》,解释爻辞的称为《小象传》)。这两部分都依《易经》分为上下(前三十卦为上经,后三十四卦为下经),如此就有了四篇。接着是《系辞传》,由于内容较长,也分上下。然后是《文言传》(只谈到乾坤二卦),《说卦传》(有如小字典,介绍基本八卦的各种象征),《序卦传》(解释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以及《杂卦传》(扼要就卦名综述其旨,可视为附录)。

自汉代以来,学习《易经》的人是经传合并一起念,所以今日所谓的《易经》,包含《易传》在内。此外,还有“易学”一词,那就无所不包了,是汉代以来学者将《易经》应用到各个领域的成果,如天文、地理、医药、兵法、养生等。至于与占卜有关的部分更是发展得多姿多彩。

简单说来,《易经》有两大系统:一为“义理”,要由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体验出做人的道理,此时强调的是德行、能力与智慧。另一则为“象数”,要由卦象与数字的搭配,经由特定的运算程序,而得出某一疑难之事的解答。换言之,象数即指占卦而言,确实可以预测某一抉择的后果。但是,“占卦容易解卦难”一语正好提醒我们:理性思维依然是人生的光明大道,学会《易经》不能靠神秘直觉,而是需要长期认真用功的。

◎ 二、《易经》的基本概念

《易经》是一套符号系统,用卦象来代表具体事物或特定状态,然后借卦象的组合与变化,指涉未来的发展。

《易经》又名《周易》,意即周朝的《易经》。据说古代夏朝有《连山易》,商朝有《归藏易》,但皆已失传,无法考究其内容。“易”字所指,除了“变易、变化”,还有“不易”与“易简”。所谓“不易”,是说变化的规则是不变的,譬如“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所描述的情况是不变的。又如四季不断运行变迁,但其春夏秋冬的顺序是不变的。

至于“易简”,则以易为时间,简为空间。易为乾卦,充满无穷的生命力,在时间中生生不已;简为坤卦,具有无限的包容力,在空间中完成一切。这“变易、不易、易简”三词是对《易经》的初步理解。

由阳爻与阴爻所组成的三条横线,就构成了基本的八卦。为何需要三爻?因为它们象征了“地、人、天”。后来组合为六爻卦时,则由下而上每两爻代表这三才之一。要特别注意“由下而上”,这是《易经》画卦的规则。做人处世不也是如此吗?底下的结构不稳,又怎能往上建设?

基本八卦是:乾(),坤(),震(),艮(),离(),坎(),兑(),巽()。这八卦的名称是专门术语,必须记住。古代有个背诵口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盌,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这八卦称为“经卦”,表示基础之意。我们即将看到的“先天八卦图”与“后天八卦图”,都是由这八卦所组成,只是排列位置不同而已。

真正出现在《易经》书中的是六十四卦。八经卦两两相重,就形成六十四卦,又称“重卦”,每卦有六爻。这些才是《易经》的主体。以乾卦()为例,六爻皆阳,在读法上,由下而上要念成“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初,二,三,四,五,上”代表位置。“九”代表阳爻。再以坤卦()为例,由下而上读成“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六”代表阴爻。

九为阳爻,六为阴爻,理由之一是:阳爻为奇数,主动,而九为动之极(一、三、五、七、九)。阴爻为偶数,主静,而六居偶数之中,为静之极(二、四、六、八、十)。理由之二是:在五个生数(一、二、三、四、五)之中,奇数相加为九,偶数相加为六。

由于六爻卦是由两个三爻卦所组成,所以有下卦(内卦)与上卦(外卦)之分。这两卦合成的六爻,代表六个位置,其中以“二、五”为佳,因为它们居于下卦与上卦的中位。居中则前有屏障后有靠山,也表示言行适中,较为合理。此外,阳爻若在刚位(初、三、五),阴爻若在柔位(二、四、上),则较有利。这是“当位”的考虑。

此外还有“乘承比应”。“乘”是上对下,“承”是下对上,阳上阴下较为稳当。“比”是比邻,指邻近二爻的关系。“应”则是指下卦三爻与上卦三爻的对应位置,如“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若是一阴一阳则为正应,两者同为阴或同为阳,则是敌而不应。正应可以互相支持,较为理想。

《易经》六十四卦,可以分为三十二组。每一组都是相连的两卦(如乾与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覆即变”。“覆”是全卦由下而上整个翻过去,又称“综卦”;“变”是全卦六爻皆变(阳变阴,阴变阳),又称“错卦”。

不仅如此,每一卦的中间四爻还形成了两个“交互卦”,或皆称“互卦”。譬如谦卦()的交卦是震卦(九三、六四、六五),互卦是坎卦(六二、九三、六四)。于是一卦共有四个经卦(上下卦与交互卦),在解释每一爻的“时”与“位”方面皆可提供参考。  总之,这些术语与各项细节都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卦辞与爻辞,从而明白自己在占卦中应采取的合宜态度。

P4-8

序言

《易经》是探讨“变化”的书,内容有义理与象数两部分。义理提醒我们如何做人处事;象数则可用来占卜,揭示变化发展的趋势。这么特别的经典,当然值得花一点时间研究。本书兼顾义理与象数,尤其在占卦解卦方面提供了实用的具体材料。

《易经》的占卜,所依据的是“有意义的偶然”,要在同时出现的事象中寻找相关的线索。它与心电感应有些类似,但又有明确的卦象可供参详。表面看来,它与各种测知未来的算命方法差不多,总是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语句来卧发占问者的心理投射作用。不同的是,《易经》还有清楚的“文本”,相传至今已三千多年,历代学者也使用了三千多年。

研习《易经》文本与应用这些资料来占卦及解卦,有时形成两条平行的线。现在我们要将两者合而为一,使《易经》的价值充分彰显出来。按照标准的占法,需要五十根蓍草(今日称为筹策),依照一定程序,在二十分钟内得出六个数字,由此形成一个六爻卦,再看有无变爻来决定占验之辞何在。所谓占验之辞,是指某一问题的答案在于某一句卦辞(共有六十四句卦辞),或某一句爻辞(共有三百八十四句爻辞)。

因此,所谓占卦,就是:先得出数,再由数字取得卦象;有了卦象,再找出某一句卦辞或爻辞。然后,剩下的是如何解卦的问题了。本书介绍了标准的筹策占法,以及解卦原则(主要参考朱熹的见解)。有时为了方便,可以使用数字卦,在一分钟之内就可以测知某一问题的结果将会如何。这话听来未免神奇,是否有效,一试便知。

本书包括四部分,一、“《易经》入门”:是为初学者所做的扼要介绍,即使是从未接触过《易经》的朋友,也很容易由此掌握门径。二、“《易经》占卦”:在介绍筹策与数字两种占法的同时,也说明有关占卦的正确心态与基本概念。三、“解卦手册”:这将是大家最常参看的部分。不过,自古以来,解卦并无定法,所以还请读者逐渐培养自行解卦的能力。四、“解卦实例与启示”:列出一百零一则案例,都是我近几年占卦的验证,我的心得是“确实不可思议”。至于六十四卦各卦的启示部分,则可帮助读者对于《易经》文本得到更完整也更深刻的认识。

自从研习《易经》,匆匆已过十年,所得成果几乎都展示于本书之中。我由《易经》得到义理与象数两方面的帮助实在太大了,一点心得公诸同好,希望得到各位指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句话用在有关《易经》的研究上,正是最佳写照。

傅佩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易经入门(附光盘占卦解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傅佩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46703
开本 16开
页数 4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5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1-49
丛书名
印张 26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40
167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8: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