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达尔文传
内容
编辑推荐

俄罗斯作家阿·德·涅克拉索夫,通过对达尔文和亲友们的大量作品,以及往来信件进行整理,创作出了本书。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对达尔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写。本书所依从的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达尔文传记,真实地向我们展现出了伟大生物学家精彩而传奇的一生。

内容推荐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本书以达尔文为写作对象,绍了他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内容涉及:环球航行五年探寻物种的起源,皓首十七载揭开生物进化的奧秘,七十三年一梦间成就科学的不老传说等。

本书是教育部推荐书目,是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目录

作者自序

第一章 童年

第二章 爱丁堡

第三章 在剑桥的日子

第四章 乘“贝格尔”号旅行前的准备

第五章 乘“贝格尔”号旅行(1832年)

第六章 乘“贝格尔”号旅行(1833年)

第七章 乘“贝格尔”号旅行(1834年-1835年)

第八章 穿越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第九章 返回英国的最初两年

第十章 伦敦四年

第十一章 唐恩庄园

第十二章 四年的准备工作

第十三章 《物种起源》的问世与“达尔文主义”

第十四章 继续斗争

第十五章 《人类的起源》的发表

第十六章 达尔文的晚年著作

第十七章 达尔文的祖父——伊拉斯穆斯·达尔文

第十八章 查理·达尔文的最后岁月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童年

我生来就是一个博物学家。

——查理·达尔文

施鲁斯伯里是一座英国古城,这里距西海岸约一百公里,离伦敦大概二百二十公里。塞文河弯曲曼延,这条河围住一个由小山形成的半岛,形成一个直径几公里的河湾。后来,早期的这座古城就在这个河湾里发展起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街道逐渐往小山顶端扩展。施鲁斯伯里与周围的郊区被塞文河大桥连接在一起。在市里的西北方,有一座威尔士大桥。过了大桥沿着塞文河岸走,大概过半公里就到了弗兰科尔区,这是施鲁斯伯里的近郊。在这儿可以看到塞文河岸上的一座悬岩,有一座三层红砖楼房在悬崖峭壁上。1800年,罗伯特·瓦尔宁·达尔文医生建成了这座楼房。后来震惊世界的查理·达尔文就是这个医生的第五个孩子。

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就诞生在这座楼房里。

楼房所在地叫“山丘”,一些供观赏的植物和果树种在楼房旁边的花园里。一条穿过峭壁的小路(名叫“医生路”)旁边长着一棵栗树。小时候的达尔文非常喜欢这棵树,他和他的妹妹凯瑟琳经常在弯曲的树枝上玩耍。楼房旁边,有一个漂亮的暖花房。

罗伯特·瓦尔宁·达尔文医生身高1.88米,身体很胖,体重大概160公斤。这位身材魁梧的医生,声望很高。他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他有高超的行医本领,也得益于他良好的医德。他21岁时获得了莱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但在此之前,他就开始在施鲁斯伯里给人看病了。行医半年来,他给四五十个人看过病。从他行医开始,他就不需要父亲的资助了,完全靠自己的收入为生。许多病人对他很信任,他们在治病时不仅向他说出自己的病情,还把自己的忧虑和不幸讲给他听。查理·达尔文对父亲很是依赖,他曾说过自己的父亲是“在当时的人中最聪明的”。他父亲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查理后来常常回忆到关于父亲的几件趣事就能说明这一点。有一次,查理父亲发现,他接诊的一些妇女在看病时总是哭哭啼啼的。这让他既感到难受也很不舒服,所以,这位医生就劝她们不要哭了,想不到的是,她们哭得更厉害了。后来他就对她们说,你们哭吧,也许哭过会感到痛快,没想到这样一来她们反而不哭了。接下来,她们便开始讲述自己的病情,他也能正常进行诊断了。

医生后来与苏珊娜结了婚,苏珊娜的父亲是英国著名的维茨沃德美术瓷器厂的创办人,也是医生父亲的老朋友——乔赛亚·维茨沃德。查理8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所以他对母亲的印象不是很深。查理共有五个兄弟姐妹——大哥伊拉斯穆斯和四个姐妹。在他们五个人中,他和他最小的妹妹凯瑟琳最亲近。

1817年,母亲去世了。在凯斯先生的学校里,查理开始了自己的学业。他的学习成绩不如小妹妹凯瑟琳。不过,他对搜集很感兴趣,在这些兄弟姐妹里,只有他收集矿物、贝壳、硬币和图章,等等。在收集的过程中,他对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想知道各种植物的名称。

童年时代的他有一个有趣的特点,那就是喜欢单独散步,他的小脑袋在散步时总是思考着什么。有一次,在施鲁斯伯里旧城堡旁的一条小道上,走着走着,他竟从七八英尺高的地方跌了下去,因为他一直想着一些问题,根本没有看路。他常常拿着钓鱼竿,坐在池塘边或河边。他喜欢钓鱼,甚至会接连几个小时坐在那里等鱼上钩。他还掏鸟窝,但每次他只从鸟窝里拿一个鸟蛋。有一件事,他现在想起来还感到内疚,因为他小时候曾经无缘无故地打了一条小狗。

1818年,查理进入巴特勒尔博士主办的一所学校,他在这个旧式学堂里学了七年。在这个寄宿学校上学时,他常常抽空跑回家去,因为那里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在家一直到最后一分钟才返回学校,为了不迟到,他只能飞快地向学校跑。  校长是巴特勒尔先生,他也是里奇菲尔德大教堂的神父。他会写希腊颂诗,在剑桥大学读书时他还因为这个得过两枚奖章。所以学校对作诗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的是一种严格的古典教育。达尔文本来对作诗不感兴趣,但在同学的帮助下,他通过搜集大量的旧诗,并对其进行剪裁,竟慢慢地也可以轻松地作诗了。

学校里学的是古罗马人和希腊人的著作,这些古文还要背诵。达尔文记东西很快,背诵对他来说很容易,但他忘得也快,没几天背过的东西就忘了。不过,贺拉斯的一些诗篇他却一直没有忘。除此之外,学校还扼要地讲授古代史和地理。

对巴特勒尔这所学校,达尔文十分反感。他在这所学校里连中等生都算不上,也许还是一名落后生。他自己曾说过,对那所学校没什么感觉。

但达尔文在那所学校的时候,校外兴趣却十分浓厚。一位家庭教师教过他欧几里得的几何学,他很高兴能够学习这门课,当他学会一些论证定理的方法时,更是兴高采烈。

但收集依然是他这一时期的主要兴趣。他收集矿石,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也收集旧的,但他的重点却是设法找到新矿石。他10岁时就看过这里的动物志,所以,他还收集各种不同的昆虫。之后,他还读了鸟类学方面的书籍,并开始观察鸟类,对它们的习性做各种标记。

他仍然像以前一样,十分喜欢散步。傍晚,他沿着海滨慢慢走着,若有所思地看着海边的飞禽。

查理的哥哥伊拉斯穆斯在查理快要毕业的时候对化学产生了兴趣,在一个棚子里,伊拉斯穆斯建了一个小实验室。查理认真地读了几本化学方面的书籍,他这样做是为了经常帮助哥哥做实验。从一些实验中,查理知道了化学的神奇和奥秘,开始对化学产生兴趣。不过可惜的是,巴特勒尔学校不让他学习化学,校长还曾当众说这是在浪费时间,“瓦斯”这个外号就是同学们因为这件事给他起的。

查理在毕业前那段时间又迷上了打猎。15岁那年,他曾去了伯明翰,探望住在那里的姑父格尔顿。姑父给了他一把猎枪,带着他一起去打猎。刚开始在姑父那儿学打猎的时候,他总是打不准,姑父有次打猎回来开玩笑地对他说:“小鸟都在取笑你不会打猎。”查理笑了笑,没说什么,但这个玩笑刺激了他,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好枪法。过了一段时间,他姑父来他家做客,查理在花园里自信地为姑父表演了自己的枪法,他击中了随手抛起的手套。

他对文学也具有相当的兴趣,后来他回忆说,自己经常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还阅读刚出版的拜伦和华尔德·司各特的长诗,以及诗人汤姆逊的《四季》诗。他感到比较烦闷的时候,就骑马到城外欣赏大自然的风景,这个习惯他一直保持到了晚年。

最后再补充一下:童年的达尔文温和可亲、善于交际。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同学,他对这些朋友非常留恋。

P1-4

序言

曾经有人问过达尔文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写一部自传呢?”达尔文这样回答:“我人生的经历就是学习——环球旅行——再学习的过程,这就是我的自传。”这个著名的回答也是本书的基本框架。

在作者写的这本传记中,首先叙述了达尔文乘“贝格尔”号旅行前的那一部分生活,这一部分的叙述,主要展现达尔文的一些性格特点的慢慢形成。这些特点使他以后能最有效地利用环球旅行。

达尔文先生本人认为,乘“贝格尔”号环球旅行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所以在传记中,作者详细地描述了他这一部分的经历。前苏联读者是看了达尔文的《考察日记》才了解这次旅行的,《考察日记》是达尔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写出来的,这本书多次被翻译过。在这本传记中,作者对这次旅行的描写并不是对《考察日记》进行简单的缩写或复述。在长期的旅行中,达尔文孤单地努力着,艰难地开展自己的研究,而他本人的意愿就是这些研究,所以,在旅行的过程中他有着深深的满足感。在《考察日记》中,描写这次旅行主要是从地理方面着手的。不过,作者认为,应从年代顺序方面来叙述这次旅行。达尔文开始只是一个猎人,一个甲虫和其他标本的收集者,以及大自然的爱好者,就他后来是如何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学者和观察家的这一问题,本书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其中这次旅行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达尔文之所以能创立自己著名的理论,旅行中一些观察和印象的作用是巨大的。在这本传记里,我们从他乘“贝格尔”号旅行中的一些经历当中,选了一些事实作为写传记的材料,这些事实很具有代表性。

接着,传记写到了达尔文旅行结束后的这段时期,他的科学著作在这一时期中占主要地位,达尔文曾这样说过,科学著作是他一生中主要的乐趣和唯一的事业。本书作者为了能把达尔文主要著作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表达出来,亲自研究了达尔文的主要著作。

达尔文的主要著作包括:《考察日记》和《“贝格尔”号航行地质学》;《“贝格尔”号动物学卜这本书是他通过对旅行材料的整理,并且在专家们对旅行材料研究的基础上增补了一些动物学和生态学的注释而写成的;还有关于蔓足目的专题巨著。这些著作的写成都得益于这次旅行,这些著作也是他最重要的科学成果。

说到他的著作,大家都会想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物种起源》。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和自然选择理论在这本书里都有记述。本文作者力求用最好的形式表达出这些内容:达尔文研究进化论思想的成长过程和有关《物种起源》的重要事实与结论。要写好这本传记,就必须舍弃一些最好的东西,比如一些翔实的资料;在一些章节里,一些引文要进行压缩,而且经常要加一些新的资料,这些新的资料对写好这本传记有着巨大的作用。

十九世纪的绝大多数学者,对生物界以及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有不同的看法,这个时候,《物种起源》的出版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物种起源》一出版就引起强烈的反响,一方面,绝大多数的科学家对达尔文学说进行猛烈的攻击;另一方面,同意达尔文学说的一些人为了维护它,与那些反对者们进行了相应的斗争。达尔文本人和一些进步的博物学家都积极参加了这一斗争,这些博物学家对达尔文的著作大加赞赏,是达尔文学说的热烈拥护者。

我也参与了这场斗争,专门写了一本篇幅不大的通俗小册子,在《为捍卫达尔文主义而斗争》这本小册子中,还附上一些自己以前的旧作。在《达尔文传》中,我要比写那本小册子时变得更加支持达尔文了,因为在对达尔文的书信进行更为深刻的研究之后,我明白自己以前低估了达尔文在这场斗争中的领导组织作用。为了坚持自己的学说,达尔文积极奋斗,与反对者们作了一系列的斗争,这些斗争对维护达尔文主义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在这本传记中,我详细地描述了达尔文是如何密切关注这场斗争的;他对斗争作何反应;如何对待自己学说的新拥护者;当自己的拥护者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时,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竭力挽回自己学说的声誉;他的新作是怎样选题的;这些新作,特别是《人类的起源》具有怎样的性质和意义;他开始的想法是怎样随着认识而改变的,以及在达尔文还在世的时候,他的学说是怎样得到传播,取得胜利并最终获得公认的。

达尔文的祖父是伊拉斯穆斯·达尔文,我专门用了一章来论述他的祖父。达尔文晚年的时候,开始关注祖父的传记。克罗斯曾写过《伊拉斯穆斯·达尔文》这本传记,达尔文为这本书的英译本写了前言。在我写的这本传记里,我把关于他祖父的这一章放在了本书的倒数第二章。这样读者就可以同时看到祖孙二人的思想和著作,对他祖父进行简单的了解之后,你会发现,祖父的思想和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达尔文。

在编写这部《达尔文传》时,我用到的最主要的材料是《达尔文书信集》,很少利用现有的俄文和外文的《达尔文传》,当然,我还用了达尔文本人的著作以及篇幅较短的《达尔文自传》。这本书信集是达尔文自己的回忆,他还对此集作了注释和补充,后来由他的儿子弗朗西斯·达尔文整理出版。经过弗朗西斯·达尔文的整理,《达尔文生平及其书信集》三卷本得以出版;后来,弗朗西斯·达尔文又发现了一些未整理完的书信,便又增补了两卷《书信续集》。这五卷书详细记载了达尔文先生的生平,可视为达尔文一生的编年史。弗朗西斯写这几卷书时所用的评述语气,也为这几卷书信集增色不少。包括书信在内的《达尔文全集》终于出版了,喜爱达尔文的读者欢欣鼓舞,他们将从此书中看到达尔文那有血有肉的形象。这些书信集的价值是任何传记都代替不了的,不过,达尔文书信集的出版者——弗朗西斯·达尔文有时会不知不觉地损害达尔文在学术上的形象。科学院将要出版《达尔文生平及其书信集》一书,我相信,科学院的评述者一定分得清书信集里的好与坏。

其他资料我也用了,但意义不大。达尔文的女儿亨利埃塔出版过两卷关于达尔文的书,此书的着重点在家庭方面,所以,我用这本书只是为了研究他结婚、患病和逝世的情况。

我还用了另外两本书,一本是达尔文孙女诺拉·巴尔劳在1933年发表的《航行日记》,这本书是达尔文在“贝格尔”号上写的;另一本也是由诺拉·巴尔劳发表的,是1935年出版的《关于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动物学》,这本书是达尔文的一本有名的笔记。

阿·德·涅克拉索夫

后记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09年达尔文诞生在英国的一个小城镇里。因为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所以家里希望达尔文将来能够继承祖业,16岁时他便被父亲送到了爱丁堡大学学医。在医学院求学期间,他仍旧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并对自然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1828年又将他送到了剑桥大学,改学神学,但是那时的达尔文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反而变得越加浓厚,完全放弃了对神学的学习。在剑桥期间,达尔文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汉斯罗和著名地质学家赛斯·威克,并接受了植物学和地质学研究的科学训练。

1831—1836年,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书中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并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他所提出的天择与性择,在目前的生命科学中是一致通用的理论。除了生物学之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以及哲学来说也相当重要。

俄罗斯作家阿·德·涅克拉索夫,通过对达尔文和亲友们的大量作品,以及往来信件进行整理,创作出了《达尔文传》一书,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对达尔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写。本书所依从的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达尔文传记,真实地向我们展现出了伟大生物学家精彩而传奇的一生。

书评(媒体评论)

我认为《物种起源》这本书的格调是再好不过的,它可以感动那些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的人们。至于达尔文的理论,我准备即使赴汤蹈火也要支持。

——赫胥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达尔文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阿·德·涅克拉索夫
译者 杨艳丽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35070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6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616.15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6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