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上下五千年(共3册)(精)/理想藏书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

在这本书中,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

内容推荐

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三千年战事交合相融,演绎成无数个关于世界的传说与传奇。

本书是一套优秀历史读物。本书在对青少年及广大读者普及中国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积极的作用。

在这本书中,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

目录

第一卷

 三皇五帝时期

 夏朝

 商朝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楚汉相争

 西汉

 东汉

 三国鼎立

 两晋时期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第二卷

 五代十国

 北宋

 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第三卷

 清朝

 民国

试读章节

夏桀见大势已去,被迫退却,归依于属国三■(在今山东定陶东一带)。商汤发扬速战速决、连续作战的作风,适时展开战略追击,挥师南下,对溃败逃窜中的夏桀残部实施打击,攻灭三腔,不给敌人以任何喘息反扑的机会。夏桀穷途末路,只得率极少数残部仓惶逃奔南巢(在今安徽寿县南),商军追至南巢,夏桀又想从南巢逃跑,但是刚走到城门口就被商军捉住。汤将夏桀流放(监禁)在南巢的亭山夏桀被监禁在南巢后,对看管他的人说:“我很后悔,没有将汤在夏台杀掉,才落得如此下场。”商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夏桀就因忧愤病死在亭山。

汤和伊尹为了彻底消灭夏王朝的残余势力,又率军西进。因为韦、顾、昆吾和三垆这样一些较有势力而又忠于夏的方国都被商汤所灭,商军在西进的路上就未遇到大的抵抗,很快就占领了夏都斟■。夏朝的亲贵大臣们都表示愿意臣服于汤。汤和伊尹安抚了夏朝的臣民后,就在斟■举行了祭天的仪式,向夏朝的臣民们表示他们是按上天的意志来诛伐有罪的桀,夏后氏的“历数”(帝王相继的世数)已终。这就正式地宣告了夏王朝的灭亡。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的王朝至此宣告结束。这一年大约是在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700年之间。

汤经过20年的征伐战争,最后灭了夏王朝。在“三千诸侯”的拥护下,汤作了天子,告祭于天,宣告了商王朝的建立。

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四方的诸侯、部落和夏王朝的遗民,巩固新建立起来的商王朝,汤和伊尹将王都迁到西毫。汤从夏桀灭亡中吸取了经验教训,认为要使国家巩固和兴旺,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护;要使人民拥护自己,就不能对人民施暴政。汤在伐桀灭夏过程中,就是通过施德来争取人民拥护的。他曾对伊尹说:“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史记·殷本纪》)。”意思就是说:人往水中看,就能看出自己的形象,看见人民的态度,就知道自己能不能治理好国家。由于汤能看到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意识到没有人民的拥护,就不能灭夏建商。所以建立商朝以后,就废除夏桀时伤害人民的繁重徭役,横征暴敛,给人民一个休养生息的时期。

汤建国不久,商王畿内发生了一场旱灾,延续了7年,在后五年中旱情很严重,烈日暴晒,河干井涸,草木枯焦,禾苗不生,庄稼无所收,人民困苦异常。虽然旱灾刚发生时,伊尹也教民打井开沟,引水灌溉农田,但是旱情愈来愈严重。

天旱是一种自然现象,商代统治者们看成是上帝所为。因此自从天旱发生后,汤就在郊外设立祭坛,天天派人举行祭祀,祈求上帝除旱下雨。古代在郊外祭天叫做“郊祀”。最初的郊祀仪式是燃烧木柴,用牛羊猪狗这些家畜作上供的牺牲,这种烧柴祀天的祭名叫做“■”。汤命使官们在效外燹祭上帝,史官手捧三足鼎,鼎内盛有牛、羊等肉作供品向天地山川祷告说:“是不是因我们的政事无节制法度?是不是使人民受了疾苦?是不是因官吏受贿贪污?是不是因小人谗言流行?是不是有女人干扰政事?是不是宫室修得太大太美?为何还不快快下雨呢?”这是史官受汤之命,说了六条责备汤的事以求上帝鬼神赐福降雨。尽管汤命使官天天祭祀,苦苦哀求,上帝仍然没有赐福降雨。

大旱延续到第7年的时候,汤见郊祀也不下雨,就命史官们在一座林木茂盛的山上,选了一个叫桑林的地方设了祭坛,他亲自率领伊尹等大臣举行祭祀求雨。但祭祀了以后也未见下雨,后来就占卜为什么不下雨。史官们占卜后说:夏祭时除了要用牛羊作牺牲外,还要用人牲,就是将活人放在柴上焚烧后让被烧的人上天去祈求上帝降雨。汤听了以后说:“我祭祀占卜求雨,本是为民,怎能用人去焚烧?用我来代替吧!”于是命把祭祀的柴架起来,汤将头发和指甲剪掉,沐浴洁身,向上天祷告说:“我一人有罪,不能惩罚万民,万民有罪,都在我一人,不要以我一人的没有才能,使上帝鬼神伤害人民的性命。”祷告毕便坐到柴上去,还没有焚柴天就下起了大雨。这种勇于牺牲的精神,受到了人民的敬佩和颂扬。人民就用歌唱来颂扬汤的德行。汤命伊尹将人民这些歌词收集起来编了乐曲,取名为“桑林”,也叫“大瀵”,这就是后世人们称作的“汤乐”。可惜汤乐很早就失传了。

太戊是商朝的第九代王。太戊作商王的第7年,在王宫的庭院中,生长了一棵桑树,在桑树下又长出了一棵谷树(即楮树),而且在七天的时间里就长得很大。这本来是一种植物生长中的偶然现象,商代人还没有这种植物学知识,把它看作是出现妖怪。太戊非常恐惧,伊陟说:“臣听说过妖怪胜不过德,大概是大王在治理朝政上有什么缺德之处,所以才会出现妖怪。如果善政修道,以德治民,自会免除祸害。”太戊之前的雍己已经“殷道衰,诸侯或不至”的不利局面(《史记·殷本纪》),太戊又是一个少年继位的商王,仍然是只图享乐,不勤于国政。伊陟才借“桑谷共生于朝”的事件来劝戒他。商王们都很迷信鬼神,因此一经劝戒,太戊果然一改前非,勤于王政,修德治国,政事依靠伊陟、臣扈和巫咸这批朝臣。而这种不是正常生长的所谓“共生”的树木,长到一定的时间也就自然枯死了。这样一来,伊陟、臣扈和巫成就大肆宣扬太戊的德政,说是得到上帝的福佑,共生树也惧怕而枯死了。为了报答天地山川的福佑,太戊命巫咸在王都郊外举行了一次隆重的祭祀山川仪式。

伊陟借“桑谷共生”劝戒太戊,太戊改过后,伊陟等朝臣的宣扬太戊的德政还真是起到了安抚民心、收服诸侯的作用,不久就使“殷道复兴,诸侯归之”(《史记·殷本纪》)。首先来进贡朝贺的是西方地区西戎。太戊也派了一个叫王孟的朝臣为使,率领从人,携带中原地区的一些特产和青铜器物,到西戎各部落去慰问、安抚。P27-29

序言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自盘古开天地,这块古老而又富有无限生机的土地上活跃着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善良、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中华儿女,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不断地谱写着中华民族悠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是举世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则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不曾被割断历史延续性的国家。从秦汉开始至19世纪前,中华文明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领先世界潮流。这一切都使位于世界东方的中华文明倍受世人瞩目,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为壮丽的景观。

了解灿烂的中华文明不仅可以使我们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增强追赶和创造世界潮流的信心和决心,而且可以从学习、领会、研究我们的历史中吸取我们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让普通读者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脱离出来,为此,我们谨郑重推出《上下五千年》一书。

《上下五千年》展示历史,以再现历史本来面目为己任,它按上古、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中华民国的历史顺序组织和编排内容,以全方位眼光扫瞄自盘古开天以来中华民族所走过的漫漫历程。全书用条目形式详述了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史实,体系严密,经纬交织,不仅对每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之背景作详细的铺陈,而且在客观描述历史事件及史实的同时,高度重视事件和史实本身所蕴含的重要历史经验和教训,并钩沉索隐将其发掘揭示出来,以满足广大读者“读史使人明智”的期望。《上下五千年》展示历史,但并不等同于历史,它避免了一般通史中的那种学究气和文字上的枯燥乏味,而在保证通俗易懂的前提下,将叙述语言和文学语言有机结合,使文风更为活泼,能更有效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我们的编撰宗旨是要把读历史从文人学者所崇尚的雅好推广为广大普通读者的闲暇翻阅嗜好,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能真正成为广大炎黄子孙处世做人、事业进取的最宝贵精神财富。

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的权威专家学者执笔编写。温故知新,鉴往知来。我们相信,此书的付梓对于广大读者来说不啻是一个福音。

当然,限于编者水平,错批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9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上下五千年(共3册)(精)/理想藏书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陶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142456
开本 16开
页数 118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130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2.8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
丛书名
印张 74.2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68
194
8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8: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