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先生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她的思想与新中国的进步密不可分。本次出版的《李银河文集》是她三十年来学术思想的精华,内蒙古大学出版社推出此套文集,既是对李银河先生学术思想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对祖国六十年华诞的一份献礼。本书为该套文集之一,也是最能代表其学术思想的作品之一,主要探讨了虐恋这一性文化。
图书 | 一爷之孙--中国家庭关系个案研究/李银河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银河先生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她的思想与新中国的进步密不可分。本次出版的《李银河文集》是她三十年来学术思想的精华,内蒙古大学出版社推出此套文集,既是对李银河先生学术思想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对祖国六十年华诞的一份献礼。本书为该套文集之一,也是最能代表其学术思想的作品之一,主要探讨了虐恋这一性文化。 内容推荐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和文化急剧变化的现代化过程当中,传统的超核心家庭关系正在不可挽回地逝去,核心家庭化的过程将在今后几代人中完成。到那时,家庭主义将不再是中国文化的特色。” 这项研究的调查样本是北京的一个大家庭。从最初的一对夫妇到如今,这个家庭已经生息繁衍了六代人,他们全都是一爷之孙。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家庭。正因为其普通,才具有了一定的代表性。 目录 一、引言:帕森斯假说 二、家系的繁衍 林家第一支亲戚:林文奎的家系 林家第二支亲戚:林文禄的家系 林家第三支亲戚:林文海的家系 林家第四支亲戚:林文龙的家系 三、夫妻关系 恋爱与婚姻 婚礼 家务 离婚 守寡 婚前性规范 婚外恋 双性恋 四、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 婆媳关系 姻亲 生育观念 五、兄弟姐妹关系 交往 帮助 六、祖孙关系 交往 特殊关系 七、父辈亲属关系 交往 帮助 八、祖辈亲属关系 拜望 葬礼 帮助 观念 九、结论:家庭的价值 家庭与社会 家庭与个人 大家与小家 趋势 附录一:林氏家族系谱 附录二:本宗九族亲属图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老大文奎和老二文禄的行当已经成为历史——北京再也没有棚匠这个职业了。当年,人们办红白喜事,全都讲究搭棚子,大概是因为住房都不宽敞,办喜丧事又是办得越大越排场,越有面子,是显示家庭社会地位的大事,疏忽不得,于是棚匠这个行当就应运而生。据说这哥俩都有副好嗓子。起棚子时喊号子招呼大伙干活,嗓子好是很重要的。这一嗓子“上高嘞——”老远老远都能听得见。 文奎娶的是一位丁氏姑娘,这位丁家姑娘有一位声名显赫的兄弟叫丁永立,乃是京剧武生戏的宗师,专教武打戏,是演猴戏的李万春、李少春的祖师爷。这位兄弟有钱有势,见老姐生活拮据,常常在去天桥听戏的路上拐个弯来看看老姐。见到姐姐,放下点钱,一声不吭,转身就走,连口水也不喝,一副不愿搭搁穷亲戚的样子。 林丁氏一生生育过三个孩子,心宽体胖,成天乐呵呵的。等到她老了,就变成一个胖老太太。一到夏天,她就爱光膀子。好几位小辈都记得她这种做派,说她的乳房像一对鞋底子,热了往肩膀上一搭,那样子十分壮观。宝森说:女人哪,做姑娘时是“金的”,做媳妇时是“银的”,生了小孩以后就是“狗的”了。我们至今在河北农村还能见到老女人夏天光膀子不避外人的习俗。 文奎和丁氏所生的儿子宝清按血统讲虽是林家的长子长孙,但他在叔伯兄弟的“大排行”中却是老二,因为他比叔叔文禄的儿子宝良出生晚。宝清还有两个妹妹——大虎和二虎,她们俩分别在29岁和19岁上死去,姐姐死于生育,妹妹死于肺病,俗称“女儿痨”,还没出嫁就死去了。这个家庭里有好几位死于肺病。这种传染病过去没有特效药,十人得病九人得死,成为夺去人们生命的一个主要原因。生育时的孕妇死亡在当代中国也快要成为历史了,但在20世纪初年,这种死法不仅在广大农村极为常见,就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 林宝清性情淳朴憨厚,但又十分要强,这种性情与他后来的惨死不无关系。 年轻时他没有事情做,叔伯兄弟宝良想帮帮他,就给了他一点本钱,让他开了个小酒铺。可是他手脚笨,又不太会说话。一天,一位老太太来打酒,他拿起酒舀子给老太太舀酒。舀的时候应该直上直下,才能舀满。可他一舀是歪的,便气得骂了自己一声“操蛋”,又重新舀,舀起来又是歪的,他又骂一声“操蛋!”这样“操蛋、操蛋”了好几次,就是舀不好,老太太实在看不下去了,说:“小伙子,你就这么做生意呀!好在我是个老太太,要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的来打酒,你也这么操蛋操蛋的,行吗?”宝清把他遇到的困境告诉了大哥宝良,宝良哈哈大笑,让他不要再做酒铺了,介绍他去同仁堂当了伙计。 由于宝良在同仁堂是老板的红人,宝清人又老实可靠,就把碾珍珠的重要差事交给了他。这个活计不能交给不可靠的人来做。有人说,如果宝清碾珍珠的时候偷偷抓上一把藏起来,他早就发财了,可是宝清老实,他可不干这种事。他还负责监督“戥子”(天平),称配药所需的金子和珍珠时,宝清负责监督分量的准确与否。他从来没有利用职务之便往家里捞过好处。 沾了宝良的光,宝清在同仁堂地位不低。同仁堂的职工餐厅分三六九等,老板吃的是头席,有鸡鸭鱼肉;拉抽屉配药的吃二席,没有鸡鸭,只有炖肉;打杂的吃三席,没有肉。在哪个席吃饭是每个人地位的标志。宝清干的是二席的活计,吃的却是头席的饭。每月的初二和十六,同仁堂里都要摆酒席,他上的也是头桌酒席。每天一到饭时,伙计会大声唱道:“林宝清,头——席——”这对于自尊心极强的宝清来说是很重要的。 宝清娶了一位旗人姑娘何氏,据说以前是禁止满汉通婚的,直到西太后的时代才开了禁。20世纪初年,能娶到旗人姑娘的也不一定是富贵人家,因为清朝被推翻之后,旗人的钱粮就没有了,贵族身份也随之丧失。八旗子弟全都败了家,因为他们不但不会挣钱,还特别会花钱,个个过惯了公子哥的生活,女孩子要是嫁了他们,就得跟着他们受罪。因此,许多旗人姑娘找到个能养家糊口的汉人,也就嫁了。 这位旗人媳妇为宝清一连生了四个儿子:联启、联富、联强和小儿子联孝。孩子多,负担重,偏偏这时大哥宝良的庇护人死去,大哥丢了同仁堂的差事,宝清家的生活也开始走下坡路,每况愈下。小儿子病饿交加,瘦得只剩一个大脑袋,小胳膊细得像麻秆。何氏捏着一大叠当票向亲戚们求告,谁要是能帮助点钱,就把儿子给他。可是亲戚们也都不宽裕,谁也拿不出钱来接济他家。最后,夫妻俩不得不找了一户家境殷实的小贩人家,忍痛把小儿子卖给了人家。 小儿子被卖掉之后,宝清饱受摧残的精神彻底垮掉了,据说他发了精神病,每天都得由妻子护送到工作的地点去。有一天他发了病,突然跳进了院里那眼两丈多深的深井,被守夜的人救起,就此卧床不起,一蹶不振。他在39岁的壮年辞世,死后人们发现,炕席竟然少了一大截,原来是在他病饿交加、神志不清时吃下去的。他死后家里没钱给他下葬,儿子们穿着孝服到处去磕头化缘,亲戚们给凑齐了棺材钱才算把他下了葬。 丈夫死后,何氏靠给人当保姆养活三个儿子,还要伺候婆婆,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大儿子联启小小年纪就去学徒,老二和老三到处去打点小工帮助家用。到这时,这个家庭已经沦落成了典型的城市贫民家庭。 老二联富和老三联强干过的小工可就太多了,其中许多是现在的孩子们闻所未闻的,试举几例。 打执事:在红白喜事时给人家打幡。办丧事时,主家打的叫正幡,雇的这些孩子们打的是偏幡,有时还举一种叫“花柳”的东西,那是一根长棍上面有许多纸穗子。办喜事时,孩子们打的是伞和扇子。有工头把这些十一二岁的孩子们雇来打幡打伞,主家把钱给工头,他扣一部分,其余分给孩子们。 拉小襻:那时的人们大都用人力木制排子车运货,大人驾车把,雇一两个小孩在车两边拉绳套,省点力气。 拉冰块:那时没有制冷设备,就靠冬天从湖里把一块块的冰块拉到冰库里,夏天卖给需要冷冻食品的生意人。联富拉冰那年才15岁,别人拉一块,他拉两块,又冻又累落下了哮喘的毛病,就为了给家里多挣几毛钱好买棒子面(玉米面)。挣到钱还要赶紧往家赶去买面,不然到了下午棒子面又会涨价。 卖烂摘手:果子市上运来水果,老板先把好果子挑走,把有疤瘌的廉价卖给这些小孩。小孩再拿去卖给做苦力买不起好水果吃的穷人。 卸西瓜车:夏天到了西瓜上市旺季,孩子们帮助乡下来的西瓜车递西瓜,卸完车后,人家给几个小钱、半只西瓜作为报酬。 …… P16-19 序言 李银河先生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她的思想与新中国的进步密不可分。本次出版的《李银河文集》是她三十年来学术思想的精华,我社推出此套文集,既是对李银河先生学术思想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对祖国六十年华诞的一份献礼。 《李银河文集》共包括十本,按作者完稿的大体时间为序:《社会学精要》《性社会学》《生育与村落文化》《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同性恋亚文化》《虐恋亚文化》《性的问题》《福柯与性》《一爷之孙》《后村的女人们》。 其中,《社会学精要》和《后村的女人们——一农村性别权力关系》是作者从未出版过的新作。《社会学精要》是一部社会学入门之作。全书介绍了孔德、斯宾塞、涂尔干、韦伯、帕累托等八位著名社会学家的学术思想,这八位学者,或是社会学学科的创始人,或是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主要代表入;该作品还概括阐释了九部经典社会学名著,探讨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后村的女人们一一农村性别权力关系》,是一份翔实生动的调查研究报告,也是李银河教授关于农村家庭权力关系的最新研究作品。该项调查始于2006年秋,200了年夏结束,成书于2008年,2009年补充整理后,首次出版面世。该报告以描述性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冀鲁两省交界处一个普通村庄的家庭结构、性别权力关系等现状,针对女性的不同社会角色——作为女儿、妻子和母亲,研究她们在上学、就业、婚嫁、抚育后代、家务劳动、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等方面与男人的权力差异,从而得出在当代农村家庭权力关系中男女仍不平等、但这种不平等正随着社会进步日渐消减的结论。中国地域广阔,农村调查难以使用严格的随机抽样样本。这项调查沿用社会学研究的村落调查的惯用做法,对一个村庄下了深入访谈的功夫,以弥补无法随机抽样的不足。该书调查内容详细、真实,是一份有趣的社会学研究文本,是对农村家庭权力关系的生动描述和解析。 此外,八部曾经出版过的作品是:译著《性社会学》(原著约翰·盖格农),关于中国家庭关系的个案研究《一爷之孙》,关于地域与生育观念关系的《生育与村落文化》,半结构化访谈报告《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探讨人类性行为与哲理根源的评论《福柯与性》,以及最能代表李银河教授学术思想的《同性恋亚文化》《虐恋亚文化》和《性的问题》等著作。 在编校这套文集的过程中,我们在李银河教授的帮助下,补齐了部分段落,统一了十本书的编辑体例,并将书中所涉及引文均以脚注形式列在页下,以便于读者阅读、查考。此外,我们还重新核查、增补了参考文献,并按学术作品国际通行格式排序,使本次的版本较以往更为准确、全面、权威。 2006年12月,我社曾出版《李银河自选集》一书,深受读者欢迎。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此次编辑出版十卷本《李银河文集》,责任编辑多次亲赴北京,聆听李银河先生意见,多次修订,几度改版,殚精竭虑,只望能将作者三十多年的学术思想精华,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给读者。 编辑过程中,得到李银河先生的热情指导和她的学生王水的大力协助,得到学界、出版界许多师友的热情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文集中差误之处难免,在此祈请读者和学界专家批评指正,以备再版时修正。 编 者 2009年10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一爷之孙--中国家庭关系个案研究/李银河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银河//郑宏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15740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0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69.1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内蒙古 |
长 | 230 |
宽 | 151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