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审判的历史(图说人文历史)
内容
编辑推荐

《审判的历史》由张晨光编著,是一本关于人类审判模式演变的通俗历史读本。此外,这本书还重点讲述了一些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审判案例,如欧洲中世纪对女巫的追猎和审判、苏联的莫斯科审判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罪犯的审判。

在这本《审判的历史》中,您会发现很多荒唐的审判,让人唏嘘感叹:同时也会感到光阴和欣慰:毕竟,许多的荒唐已经离人类远去,而更多的正义终将会被人类所实现!

内容推荐

《审判的历史》由张晨光编著,主要内容是:

法律是人类历史的缩影,法律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陪伴我们从摇篮走到坟墓,它是指引我们通往目的地的明灯、即使我们脱离肉体的束缚与绝大多数灵魂汇合之后,对我们的遗产的处置也要通过法律来完成。

法律伴随着人类进步的历程,特别是社会政治进步的整个历史,在那些无比漫长的岁月里,人类用他们流血的双脚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前行。由受奴役走向自由,继往开来前仆后继。

而审判不仅是人类对法律的适用,更是整个法律程序中最重要、最惹人注目的程序。随着社会和法律的进步,人类的审判方式也日趋进步和完善。

《审判的历史》适合普通大众阅读。

目录

第一章 神明裁判

 *神明裁判

 *决斗裁判

 *神明裁判消亡

第二章 纠问式审判

 *但以理的审判

 *审判法官

 *纠问式审判

 *贝卡利亚年代

第三章 联审团裁判

 *古希腊-罗马时代:陪审团的萌芽

 *英国:现代陪审团发源地

 *美国:陪审之花常开

 *德国制造:混合陪审团

 *中国特色:人民陪审员

第四章 女巫审判

 *女巫恐慌症

 *猎杀与审判

 *圣女贞德的审判

 *赛伦女巫案

第五章 莫斯科审判

 *审判前夕

 *“托—季联合中心”案

 *表演性审判

 *开始和结束

第六章 战犯审判

 *纽伦堡审判

 *东京审判

试读章节

作为一种广为流传的法律习惯,神明裁判是在通常的常规司法程序无法运用的情况下适用于疑难案件的一种证明形式,包括火审、水审、抽签神判、圣餐神判、苦水神判、十字架神判、司法决斗等类型。

古代的审判方式 毋庸讳言,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早期的司法运作模式和今天完全不同。这首先体现在人们对司法人员自身的定位,其次则是他们的权力和功能。就第一点而言,人们认为司法人员并没有独立探明案件真相的能力。关于这一点,我们依然可以从西方国家的证人宣誓制度中看到当初司法运作的影子。

对于法官的权力和功能,今天的情形也和当初大相径庭。例如,在今天,大多数国家的法官的职责都是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适用相应的法律法规;而在古代,他们的前辈同行则大多不具有权力和功能:那个时代的法官与其说是查明案件事实的主体,倒不如说是遵循“神明的指示”从而“表达出”真相——即神明的代言人——更为恰当。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古代的希腊人。正如美国著名法学家哈特所言,在希腊人的眼中,“司法裁判的职责只能掌握在诸神的手中,而不能掌握在人的手中;而法官之所以能够就案件做出正确的裁决,恰恰是因为他们得到了神明的帮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审判的过程并不复杂,仅仅只是一个在神明的启示下发现案件真相的过程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观念在许多古代民族中都可以发现。例如,在古代日耳曼民族的审判活动中,这种通过神明的启示从而获知案件真相的方法曾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即使是日耳曼建立了国家之后,这种制度依然在新的法律体系中保留了很多过去的影子。

当然,由于社会的发展,这种制度和从前相比也有了很大的差异。例如,古代的日耳曼人并没有专门的法院,也没有专职的司法裁判人员。但在进人文明时代之后,为司法目的而召开的民众大会逐渐变得专业化起来,而终身司法裁判官制度也初步确立了起来。但是,这些机构及其人员距离现代意义上的法院和法官依然非常遥远!

“神誓法” 所谓“神誓法”,就是当诉讼当事人的陈述相互冲突时,裁判者便要求双方分别对神明发誓,以证明其陈述的真实性。如果哪一方不敢对神发誓,或者在发誓过程中神态慌乱及显示出某种神明报应的迹象,裁判者就可以认定其说的是假话并判其败诉。在古代西方法律史上,“神誓法”是最早的证据手段之一。例如,当发誓的一方出现了形式上的错误或者在陈述过程中表现出口吃等“有罪征象”,法庭就可以判其败诉,因为神的旨意已经通过这种“审判方式”告知了人们。

如果案件所涉及的是一种严重的罪行,那么,仅仅由一方当事人自己的宣誓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当事人自己,法律还要求有其他人的辅助宣誓以证明当事人证言的可信性。这些通过自己的宣誓来证明案件主要当事人誓言真实与否的人就是所谓的“誓言帮手”。只有在“誓言帮手”也没有受到神明责罚时,当事人方能获胜。

根据案件情况的不同,法律对“誓言帮手”的要求也有所差异。一般而言,案件的性质越是重大,法律所要求的“誓言帮手”的数量也就越多。当然,为了提高誓言的关联性和必要性,“誓言帮手”的身份、地位、名誉、与案件当事人的关系等都必须加以考虑。

在公元9世纪英国的盎格鲁一萨克逊法律中,不仅明确了“神誓法”的地位,而且明确了相应的誓言。例如,在索赔被窃财物的案件中,原告人的誓词是:“我在上帝面前宣誓指控他就是盗窃我财物的人。这既不是出于仇恨、妒嫉或其他非法目的;也不是基于不实传言或信念。”被告人的誓词是:“我在上帝面前宣誓,对于他对我的指控,我在行为和意图上都是无罪的。”而“誓言帮手”的则是:“我在上帝面前宣誓,他的誓词是清白的和真实的。”  通过上述誓词,我们可以看出,尽管“誓言帮手”有时显得必不可少,但其誓词和案件中事实问题并无直接的关联。和现代法律制度中的“证人”不同,“誓言帮手”并不直接针对案件事实进行宣誓;他们所要证明的,只是对相应宣誓人的人品提供证明。通过古代的许多案例我们甚至可以发现,许多“誓言帮手”甚至对案件所争议的事实一无所知!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并不奇怪,因为当事人的誓词是真实的,帮手的誓词当然也就是真实的;而当事人的誓词如果是虚假的,那么帮手的誓词当然也就是虚假的了。P2-6

序言

法律是人类历史的缩影,法律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陪伴我们从摇篮直到坟墓,它是指引我们通往目的地的灯塔。即使我们脱离肉体的束缚与绝大多数灵魂汇合之后,对我们的遗产的处置也要通过法律来完成。

法律伴随着人类进步的历程,特别是社会政治进步的整个历史,在那些无比漫长的岁月里,人类用他们流血的双脚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前行,由受奴役走向自由,继往开来,前仆后继。

而审判不仅是人类对法律的适用,更是整个法律程序中最重要、最惹人注目的程序。随着社会和法律的进步,人类的审判方式也日趋进步和完善。

在最早的神明裁判中,沉水、火烧、誓言、决斗等各种五花八门的手段都被人类使用,目的无他,就是为了获取事实真相、实现法律的正义。而人类之所以采取这种在今天的人们看来非常“蒙昧”的方式,恰恰说明了当时社会的落后,以至于没有更好的手段来实现审判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神明裁判的方式逐渐没落,而新的方式——纠问式审判和陪审团审判——也正式走上了历史的舞台。(需要注意的是,在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审判方式产生并不意味着旧有的审判方式的彻底消亡,而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同时存在,甚至是相互补充的。)尽管这两种审判方式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人类正在试图用自己的眼睛、心灵和智慧来查找案件的事实真相并实现法律所要求的公平和正义,而不是再简单地将责任推到神明的手中!

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科学日益发达,社会日益昌明,而人类对自己的理性也日益自信。通过不断地发展演变,原始的陪审团审判模式不断改革,并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各种现代化的审判模式。

除了上述审判模式的演变,《审判的历史》还重点讲述了一些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审判案例,如欧洲中世纪对女巫的追猎和审判、前苏联的莫斯科审判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罪犯的审判。

在这本书中,读者会发现很多荒唐的审判,让人唏嘘感叹;同时也会感到光明和欣慰:毕竟,许多的荒唐已经离人类远去,而更多的正义将最终会被人类所实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审判的历史(图说人文历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晨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149912
开本 16开
页数 1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15.182.02-4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