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谓“百年”,原则上是指自1900年以来亦即20世纪已经过去的岁月。全书分作5卷,每卷约涵盖20年,是皆取其大体时限,而非以精确之年月日为断。
本卷为第五卷,收文范围以在中国大陆公开发表(出版)者为主,对最近50年的取材尤其如此。这除了有其众所周知的原因外,主要还是为了主题突出,视点集中,亦有容量、体例和现实等方面的考虑。
图书 | 回读百年(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第5卷上下)(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所谓“百年”,原则上是指自1900年以来亦即20世纪已经过去的岁月。全书分作5卷,每卷约涵盖20年,是皆取其大体时限,而非以精确之年月日为断。 本卷为第五卷,收文范围以在中国大陆公开发表(出版)者为主,对最近50年的取材尤其如此。这除了有其众所周知的原因外,主要还是为了主题突出,视点集中,亦有容量、体例和现实等方面的考虑。 目录 一、人啊!人!?——关于人、人道主义和人的异化问题的大论辩 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 人道主义就是修正主义吗?——对人道主义的再认识 人道主义并非马克思主义原则 为人道主义辨护 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 文学的人道主义本质的恢复和深化 二、思维空间的拓展——文艺“方法热” 艺术通感的心理内容 对一些文学观念的探讨 打破传统手法 广收博采,推陈出新 文学艺术面临着一场突破 论文学艺术的魅力 文学批评中的系统方法与结构原则 耗散结构和艺术创新 要重视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思维方式与开放性眼光 科技革命的启示 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方法更新的迫切性 研究方法上的三个境界 美学可以用熵定律吗?——对批评的答复 方法论放谈——兼论一元论和多样化 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艺学美学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三、谁创造了历史——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论争 四、怎样从过去走向未来?——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思考 五、中国当代史学路在何方?——关于“史学危机”和史学变革的讨论 六、回到“人”自身——文学“本体论”和“主体性”讨论 七、问我?问你?——“人文精神”的寻思 八、改革开放姓什么?——关于姓“资”与姓“社”的论战 九、要不要告别革命?——关于中国近现代史若干重大原则和是非问题的争论 十、重新发现的欣悦与沉重——新时期以来的“鲁学” 十一、世纪未的“消解”——“后现代”的到来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回读百年(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第5卷上下)(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飞//徐国利//刘晖//李继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大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72355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260 |
版次 | 2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917 |
出版时间 | 2009-06-01 |
首版时间 | 2009-06-01 |
印刷时间 | 200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6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53 |
丛书名 | |
印张 | 3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18 |
宽 | 152 |
高 | 6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