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美国梦到中国梦(城市医生饶及人)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关于中国机会的绝佳样本,一个美国青年在中国的奋斗史。

饶及人,他,曾在前国务院总理朱锫基几句话的感召下,毅然放弃在美国竞选议员的机会,回到中国。这样,美国可能少了一个骆家辉、朱棣文这样的华裔部长,中国却多了一个赤胆忠心的城市“医生”。

内容推荐

他,曾被称为最融入美国上流社会的华人,驰骋于美国上流社会如鱼得水;他,也被称为是最懂得中国世俗人情的美国人,跟一大帮中国的市长称兄道弟,是市长们的座上宾,市长们都称他为城市“医生”。

他,纵横于中西文化之间,“老外”不把他当中国人,中国人不把他当“老外”。他也曾如此自嘲:“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哪个比较好就是哪个。就像两栖动物。本身没有选择性,都是环境使然。”

他,就是饶及人!

目录

序一 从美国梦到中国梦

序二 良相“医”国,良医“医”城

引子

第一章 年华似水:从中国台湾到美国

 第一节 台北的那些记忆

祖籍侨乡青田

对“光”敏感的茶乡少年

最初的榜样是父亲

有画画天分的“孩子王”

 第二节 坎坷移民路

“及人走不了,全家留下来”

只有七天有效期的出境证

辗转落脚

 第三节 初来乍到:为落地生根而努力

攻破语言关

大打出手的华人小子

抵御“医生理想”的风潮

 第四节 意气风发的大学时代

“普拉特给你全额奖学金,你愿意来吗”

新生训练中被轻视

18天的酒吧侍应生

崭露头角:从大学二年级开始

几位影响至深的教授

第二章 就地扎根:跻身美国上流社会

 第一节 建筑事务所练兵

遭遇挑衅

“这是决定我命运的项目”

读MBA的建筑师

 第二节 无心插柳:创业之路在偶然中开始

被担保的装修商卷款逃跑

龙安的法拉盛传奇

“遨游”主流社会

 第三节 跨人政坛:坐镇纽约市规划局

360年来首位亚裔都市计划委员(局长)

中文成为纽约市的官方语言

“曼哈顿区饶及人日”

第三章 心应召唤:踏回大陆这片热土

 第一节 朱镕基总理的笑容

与总理的希望之约

两个耳光

摘掉“洋乌纱帽”

 第二节 “归化之路”:摸着石头过河

从纽约到香港

遭遇东南亚金融危机

 第三节 锋芒毕露:龙安落户北京

“中国给我的机会”

从香港到北京

从“不搞义和团”开始

第四章 任重道远:寻找中国城市魂的“洋”医生

 第一节 改革开放引进的“城市医生”

“两栖人”的“两栖”规划

城市的健康顾问

 第二节 诊断良方:规划可使大国变强国

无可比拟的“强国论”

规划者的使命

中西合璧和与时俱进

 第三节 望闻问切:城市蜕变中的迷失

“城市魂”安在

规划不如领导的一句话

城市规划离“以人为本”有多远

第五章 渐行渐远:城市医生的“归化”之路

 第一节 给老百姓建“和谐健康城

建“宜居”之城

“穴位工程”和“四因二应”

百姓如何应对地产危机

 第二节 “饶”式文化管理

“饶”式文化

三“钱”目标

九大理念

十二项要求

 第三节 一眼万年:“中国要做流芳百世的建设”

中国规划对世界的贡献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

从城市设计切入城市运营

第六章 情与理:性情饶及人

 第一节 敢言建言:饶及人的独特视角

中国政界

“圈圈”理论

“香蕉+橘子”论

中西执业差异说

“机缘风水”说

投资观

饶氏预言

 第二节 “儒”+“商”:做自身的主宰

“我相信中国,包括热爱她的一切”

偶像、长辈、朋友——贝聿铭

“如果再选择一次,我不会开公司”

华人管理洋人

责任与商人

旅游健身一个都不少

穿着打扮看品味

“我的葬礼,不会让后人操心”

 第三节 感恩的心:怎一个“情”字了得

对父亲的怀念

给子女的爱

做龙安人,骄傲一辈子

饶及人简介

试读章节

他,曾被称为最融入美国上流社会的华人,驰骋于美国上流社会如鱼得水;他,也被称为是最懂得中国世俗人情的美国人,跟一大帮中国的市长称兄道弟,是市长们的座上宾,市长们都称他为中国的“城市医生”。

他,纵横于中西文化之间,两头为家,谁都不把他当外人,老外不把他当中国人,中国人不把他当老外。他也曾如此自嘲:“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哪个比较好就是哪个。就像两栖动物,本身没有选择性,都是环境使然。”自然洒脱不留出处,言语中玄机暗藏。

他,就是饶及人!

饶及人,祖籍中国内地,出生于中国台湾,成长于美国,现居北京。

他曾在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几句话的感召下,毅然放弃在美国竞选议员的机会,回到中国。美国可能少了一个骆家辉、朱棣文这样的华裔部长,中国却多了一个赤胆忠心的“城市医生”。

西方先进设计理念与古老的中国文明产生了激烈碰撞融合的火花,国际规划理念在大陆逐渐落地生根,他使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漂亮起来。当你的城市更加漂亮时,也许饶及人就在你身边……

朱镕基对饶及人说,“你回来吧”

饶及人,美籍华人,字铭泽,号两栖文化,学建筑规划出身,在专业上有很深厚的造诣,获得过美国纽约州、加州、麻省、宾州、康州、乔州、新泽西州等地开业注册建筑师的资格。

20世纪90年代,中美两国间的各种交流日益频繁。一个偶然的机会,饶及人有幸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接见。

朱镕基当时对饶及人说,“你回来吧!”

或许是难违朱镕基总理语重心长的邀请,或许饶及人心灵深处本来就有对中国难舍难弃的情结,这次的中国之行彻底改变了饶及人的人生轨迹。

很快,饶及人回到了祖国大陆。他一回来,就走上了朱镕基总理所期望的道路。总理当时对饶及人有三个期许:一是为中国引进最新的西方规划理念和哲学;二是为中国政府培养一流规划人才;三是适当为中国留下好的规划作品。

初来乍到,深受西方文化浸染的饶及人就敢于毫不留情、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城市规划“有意识,无共识”。即有了城市规划概念意识,但是缺乏市民参与,没有达成共识。就这样,饶及人义不容辞地担任了中国26个省市的顾问,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像一个专看疑难杂症的医生,哪有问题,我都得去看看。”

饶及人还有一项主要的工作是担任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的建筑规划专家,为数以千计的中国各城市官员讲解城市规划理论,按计划有条理地给地方规划官员进行培训。自1990年起,饶及人已经为中国培训了近30000多名官员干部,是中国建设部市长培训班、中国外专局和各省市领导最受欢迎的城市规划培训专家之一。

饶及人把城市规划发展分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对官员的普及;第二步是对民众的普及;第三步是从业人员和民众参与制定规划;第四步是完善监督与执行。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先进的规划理念,他曾写过两本书:一本书是《十年规划中国情——2008》,是针对政府官员的;另一本书是《寻找中国城市魂》,是写给从事规划的专业人员看的。而我们精心撰写的这本书,他是希望写给民众看的。

十多年过去了,饶及人的手笔遍布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可以说,饶及人是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把脉开方,为城市筑魂,使之更有生命力,也让中国城市功能更加多样化、活动社会化、生产智能化、规划综合化、管理信息化、环境园林化。  也正是这样,如今,我们可以在中国的30多个城市,欣喜地看见饶及人所带领的美国龙安集团公司的100多项表现独特规划理念的优秀作品数次获奖。而他本人,也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城市医生”,可谓是实至名归。

360年来纽约市首位亚裔规划局长

早在来中国之前,1990年7月,饶及人就被选为纽约市360年来首位亚裔都市计划委员(局长)。

当时的饶及人年仅32岁,是当时纽约市华裔最高公职人员,也是纽约市最年轻的首位持有建筑师执照的官员。

不仅如此,由于他的专业成就和突出贡献,饶及人在美国曾经获得过许多荣誉与嘉奖:

1987年,被美国建筑师协会选为“杰出少数族裔建筑师”。

1989年,被选为美国十大青年建筑师。

1989年,被美国民主党参议院选为“21世纪亚太领袖”。

1990年,被纽约日报评为最佳^物奖;同年,被选入“美国企业界名人录”。

1991年,获得法拉盛杰出贡献奖。

1992年,获得纽约建筑师协会贡献奖。

1987-1993年,连续7年荣获纽约皇后郡商业协会最佳高层住宅设计金牌奖。

在纽约市规划局长任上,饶及人做了几件连市长都认为不可能做成的事情。他克服种种困难,经过巧妙周旋和动员,使曼哈顿区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中国城终于有了第一个规划,曼哈顿区市民们盼望已久的旧城改造终于得以实施。

后来,饶及人又提出了皇后区法拉盛新中国城规划调整。有了新规划的中国城开始渐渐改变,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兴隆。

1993年12月7日,为了感谢他任内对纽约市的贡献,纽约州州长、纽约市市长专门向饶及人颁发了嘉奖令,曼哈顿区长将当日宣布为“曼哈顿区饶及人日”(James Jao Day)。

如此褒奖,在纽约规划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正因如此,当有人说起饶及人时,熟悉他的人都会情不自禁说:“这位饶先生不简单啊!”

赤子心,要做中西文化使者

不一样的教育、成长、从政、从商经历,给饶及人打上了与众不同的烙印,同时,也让他具有别样的责任感。他把中美之间的沟通交流作为自己宿命般的责任。他说:“中西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要靠双方都能够沟通与信服的人去做,我认为这是我无法逃避的宿命。”

抛却宿命的说法,担当如此重任,饶及人是有深厚的“内功”积淀的。熟悉的人送饶及人一个外号“两栖文化”。说来简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并不是哪个人都可以轻易玩转这套“两栖哲学”的。

做规划出身的饶及人认为,规划家一定是个杂学家,必须涉猎宗教、哲学、文化、政治、商贸和规划建筑等多个领域。而这一点,恰恰就在他的身上得到充分地印证。

第一,他学贯中西。虽然接受西式教育,但从小就受中国文化熏陶,就算移民美国,也一直都没有丢掉中国文化的根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深的了解。

第二,他曾受邀成为中美两国很多主流报纸、杂志的专栏作者。天文地理,纵论杂谈,文笔流畅,见解独到。

第三,他坚持写博客。将自己的见解毫不保留地与大家分享,关于中西文化、时事看点、人生百态等等,已写就了洋洋洒洒数万字。

可以说,一方面饶及人身怀一颗赤子之心,他时常对身边的人说应该感谢自己的祖国,大家都把他当自己人,给他展示发挥的空间。而他自己也是身体力行,全力以赴地顶住了海外华人归国后的众多压力,将自己的才华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并且呼吁海外的华人和留学生回来建设祖国。

另一方面,饶及人也是苦口婆心地解释中国文化给外国的朋友们。1992年,他带领纽约市局长考察团到中国进行首次官方访问,从那之后,他一直在积极联系中美双方的代表团互相交流学习,也不厌其烦地将自己在中国的感受讲给不了解中国的外国朋友们,纠正他们对中国的片面理解。

饶及人认为中国应该将自己的发宸定位在本世纪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强国,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他也曾由衷地说:“我来到中国,不为求官,不为求工作,最多的是为中国早日富强而贡献自己微薄之力。”

既懂得中国又心怀中国,作为一个在美国成长的海外华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让他有如此真挚的中国情结呢?

在近乎传奇的人生经历中,还有哪些我们根本就想象不到的人生曲折?

这也正是我们想要带您去探知的……

P1-5

序言

一个人事业做得好坏,只要与这个人一相处,就能够大致感觉出来。成功人士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豁达、善良、善解人意、见解独到,身后有一个好丈夫或好太太,仪表堂堂(非指衣冠)……更重要的一点是,为人做事让人舒服。

及人兄弟,就是这么一位“舒服”的人。

第一次见到他,是有朋友来北京,相约一起吃饭。热热闹闹的朋友中,就有高大的饶及人,携同他美丽的太太。仿佛我们早就认识,早就吃饭聊天无数次了,及人热情为我们点菜,推荐哪些菜好吃,非吃不可!哪种酒好喝,一定要喝!好酒配好菜……他侃侃而谈,古今中外,家里天下。他不是“侃爷”,他是见多识广,是慧、儒、趣、雅。那次吃饭,我看到了及人兄弟关于城市建设的著作《寻找中国城市魂》。

我饶有兴趣、也为之自豪的,是及人曾经担任美国纽约城市规划局局长,美国360年以来的首位亚裔城市官员。但在我去过及人北京的家里喝茶之后,这个地道的华人在美国的事业势如破竹,他在置家上就显露端倪。他的家里设置得热情、收敛、气势、美观,既没有矫揉造作,又带有实用中难得的赏心悦目。而至关重要的一点,他的家也如同他本人一样“舒服”。

中国人说,不扫庭院,难以扫天下。一个“舒服”的人,一个舒服的家;他爱父母、爱太太、爱孩子、爱邻居、爱朋友,既具有中国人的热情厚道,也具有西方人的理性。多种文化凝聚在这个祖籍浙江温州青田、生长于台湾、16岁到美国接受西方教育的及人身上,他堪配纽约的城市规划局局长了。无论哪座城市,他都有资格以他的文化积累、艺术素养,对城市与建筑提出观点和价值判断;以他的热情、内敛与宽厚来介入评价与规划。

得悉描写及人兄弟的新书《从美国梦到中国梦:城市“医生”饶及人》即将出版,以序为祝贺。我相信及人兄弟的城市规划的观点,是以历史、文化、未来的视点介入其中的。而这个时代,也将是以饶及人为代表的时代、文化大融合的时代与智性表达的时代。

张纪中

2009年3月9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美国梦到中国梦(城市医生饶及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仰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3104023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6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6.16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3: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