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揭密——包含推理圣经中遗失的第十一章,福尔摩斯迷怎能错过!珍贵原图——收录600余幅原版珍贵图片,世界最酷侦探与你面对面!完美翻译——纠正市面上常见版本出现的各种翻译问题,阅读更顺畅!
全套共分为三卷,包括《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冒险史》、《回忆录》、《归来记》、《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恐怖谷》、《最后的致意》和《新探案》九部,案情设计巧妙,结构合理紧凑,情节引人入胜,结局出人意料。
小说是以故事中人物华生医生的回忆录形式来撰写的,通过这种方式,时而客观表述福尔摩斯的行动过程,时而主观加上对主角人物的分析,这样的唱和演绎让故事显得更加生动可信,使读者身临其境。
夏洛克·福尔摩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百多年前由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一手塑造出炉,形象鲜活,破案技巧令人叹服,被树为经典,后世无可企及。如今福尔摩斯系列探案集已先后被翻译成57国文字,成为畅销全世界的不朽名著。
全套共分为三卷,包括《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冒险史》、《回忆录》、《归来记》、《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恐怖谷》、《最后的致意》和《新探案》九部,案情设计巧妙,结构合理紧凑,情节引人入胜,结局出人意料。
小说是以故事中人物华生医生的回忆录形式来撰写的,通过这种方式,时而客观表述福尔摩斯的行动过程,时而主观加上对主角人物的分析,这样的唱和演绎让故事显得更加生动可信,使读者身临其境。
一八七八年,我获得伦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来又到内特黎进修医学必修课程。我在那里学完全部课程后,立刻就被派往诺桑伯兰第五明火枪团充任助理军医。这个军团当时驻扎在印度,我还没来得及赶到部队,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就爆发了。在孟买一上岸,就听说我所属的军队已经深入敌境,并继续在向前挺进。虽说是这样,我还是跟随那群掉队的军官们追赶上了部队,并安全地到达了坎达哈。我在那里找到了我的团队,并马上担负起新的职务。
这次战役给许多人带来了荣誉和升迁的机会,但是它带给我的却只有灾难和不幸。在被转调到伯克郡军团参加迈旺德那场殊死的决战时,一粒捷则尔枪弹击中了我的肩部,打碎了我的肩骨,损伤了锁骨下面的动脉。要不是勤务兵摩瑞奋不顾身地把我扛起来扔到一匹驮马的背上,将我安全地带回英军防地,我恐怕早就落到那些残忍、愤怒的嘎吉人手中了。
枪伤和长期的军旅辗转劳顿,让我瘦骨嶙峋,体弱不堪。于是军方把我和一大批伤员送往波舒尔基地医院。在那里,我的伤势很快就有了好转,已经能够在病房中稍稍走动,甚至还可以到走廊上晒一会儿太阳了。但不幸的是,我偏偏染上了印度属地那种倒霉的伤寒症。我再次病倒了,连续好几个月,我都处于昏迷之中,生命垂危。等到我终于恢复了神智,逐渐康复时,身体已经十分地虚弱和憔悴,医生会诊后,决定立即送我回英国,一天也不许延误。我乘着“奥仑梯兹号”兵船,一个月后抵达了朴茨茅斯的码头。那时,我的健康状况真是糟糕透了,为了让我康复,好心的政府给了我九个月的假期。
我在英国举目无亲,非常自由,再加上每天十一先令六便士的收入,足以让我逍遥自在。在这种情况下,我自然而然地被伦敦这个大污水坑所吸引,大英帝国所有的游民懒汉几乎都汇集到了这里。我在伦敦中区河滨路上的一家公寓里住了下来,生活既不舒适又颇感无聊。有钱就花光,大大超过了我的承受能力,这让我感到恐慌。我不久就意识到,必须离开这个大都市,移居乡下;要不就是彻底改变我的生活方式。最后,我选择了后者,决定离开这家公寓,另外找一个比较便宜的、不那么奢侈的居所。
就在做出决定的那天,我正站在克莱梯利安酒吧的门前,忽然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回头一看,原来是小斯坦弗,他曾经在巴茨时做过我的助手。在伦敦的茫茫人海中,居然能碰上一个熟人,这对于正处于孤独无奈中的我来说,的确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我和斯坦弗相处平平,但现在我却热情地招呼他。对于与我的这次邂逅,他似乎也很高兴。惊喜之余,我立刻邀请他到侯本餐厅共进午餐。我们雇了一辆双人马车离开了酒吧。
“华生,你近来都干了些什么呢?看你面黄肌瘦,只剩下一把骨头了。”当我们的马车辚辚地穿过拥挤的伦敦街头时,斯坦弗很惊奇地问我。
我把我的不幸遭遇向他一一叙说,还没有等到我把话说完,侯本餐厅就已经到了。
“可怜的人!”他听完我这段悲伤往事,深表同情,“那你现在有什么打算呢?”
“找个住处,”我说,“我想租一间价钱便宜但又舒适的房子,不知道能否办到。”
“这真是件怪事,”我的伙伴说,“你是今天第二个对我这样说的人。”
“是吗?那第一个人是谁呢?”我问道。
“是一个在医院化验室工作的朋友。今天早晨他还在发愁哩。他找到了一套好房子,但是,租金很贵,他一个人不能承受,又找不到人跟他合租。”
“太好了,如果他真的愿意找人合租,我倒觉得自己很合适,有个伴儿总比独自一个人住要好得多。”我高兴起来。 小斯坦弗从酒杯上方惊讶地望着我说:“我想,你从来不曾听说过夏洛克·福尔摩斯吧,否则,你不会如此爽快地同意和他长期做伴的。”
“为什么?他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哦,不,不。我不是这意思,只是他的思想和行为有些怪——他总是热衷于搞一些研究。但据我所知,他为人倒是很正派。”
“他不会也是学医的吧?”我说。
“不是,我一点儿也搞不清他在研究什么。但我相信他对解剖学很精通,而且是个一流的药剂师。不过,据我所知,他从来没有系统地学过医学。他的研究对象常常很离奇,杂乱而无系统性,他积累的不少稀奇古怪的知识连他的教授都感到惊讶。”
“你从来没有问过他在研究些什么吗?”我问道。
“没有,他不是轻易就说出心里话的人,只有在他高兴的时候,才会滔滔不绝地说话。”
我说:“听你这样说,我倒对这个人产生了兴趣。如果需要和别人合住,我更情愿与一个好学而又沉静的人共处一室。我的身体目前还不够结实,受不了吵闹和刺激。在阿富汗时,我已经受够了那种滋味,这辈子也不想再尝了。对了,我怎样才能见到你的这位朋友呢?”
我的同伴回答说:“这个时候他应该待在实验室里。他要么就是几个星期不去,要么就是整天待在里面工作。如果你方便,我们吃完饭就可以过去。”
“很好,就这样定了。”我说。接下来我们又聊到了其他的一些话题。
在我们离开餐厅前往医院的路上,斯坦弗还向我介绍了一些即将与我同住的那位先生的详细情况。
“如果你和他处不来,可不要怪我,”他说,“我也只是在化验室里偶尔碰上他,并对他的一些情况略知一二;至于其他方面,我就一无所知了。既然是你自己想见他的,今后,不要让我来承担什么责任。”
“如果我和他不能友好相处,要分开也是很容易的。”我用坦白的眼睛盯着我的同伴说道,“斯坦弗,好像有其他什么原因使你不想插手这件事,是那个人脾气真的那么坏,还是有别的原因?爽快点儿吧,求求你!”
“要把说不清的事用语言表达出来可真是件难事,”他笑了一笑说,“我个人感觉,福尔摩斯是个科学狂,简直有点儿近于冷血的程度。他曾拿过一小撮最新研制出的植物碱给他的朋友尝,当然,他这样做并不是出于什么恶意,而是被求知欲所牵引,他想准确了解这种药物的效果。说实在话,我想,在那种情况下,他自己也会一口把那东西吞下去的。由此证明,他对知识的准确性有着狂热的追求欲望。”
“这种精神很好呀!”
“是的,可是未免显得太过分了。他的离奇事还在后面,他甚至在解剖室里用棍子抽打尸体。”
“抽打尸体?”
“对啊,按他的说法是‘为了研究人死后其身上能否产生伤痕,我曾亲眼目睹他抽打尸体。”
“你不是说他不是学医的吗?”
“是呀。鬼知道他在研究些什么东西。哦,我们到了,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你自己接触一下就知道了。”下了马车,我们走进一条狭窄的胡同。通过一个小小的旁门,就来到了一所大医院的侧楼。这是一个我很熟悉的地方,用不着谁领路就走上了白石台阶。穿过一条长长的、两壁刷得雪白的走廊,可以看到长廊两旁有许多暗褐色的小门。在走廊尽头上靠着一个矮矮的拱形过道,从这儿可以一直走到化验室。P3-6(上卷)
100年以来,英国伦敦的贝克街221号B总会源源不断地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件,有要求其主人办案的,有愿意为其主人服务的……这所房子的神秘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侦探福尔摩斯,尽管他只是作家阿瑟·柯南·道尔笔下虚构的一位人物。
1886年4月,阿瑟·柯南·道尔在埃德加·爱伦·坡等侦探小说家的影响,以及自己所从事的医学研究的启发下,利用业余时间构思出了第一个关于福尔摩斯的侦探故事——《血字的研究》。但这个故事一开始并不受人重视,连续被好几家出版社退回,直到1887年年底才由沃德·洛克出版公司出版。一家杂志社的编辑看了《血字的研究》后,约柯南·道尔继续写一篇关于福尔摩斯的侦探故事,于是,《四签名》应运而生,并于1890年问世,大获成功。
虽然如此,柯南·道尔仍不愿放弃自己所从事的医疗事业,他在伦敦开了一家诊所,但长期门庭冷落,这才下决心弃医从文,一心一意地创作以福尔摩斯为主人公的一系列侦探小说。从1886年到1914年,他一共创作了56篇短篇小说和4篇长篇小说。1928年至1929年,英国将所有关于福尔摩斯的故事分两卷出版,合称为《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中的故事推理严谨,节奏明快,情节丝丝入扣,起伏跌宕,引人入胜。它不断从各个方面提出各种问题,吸引读者去寻求答案,让人不忍释手。《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魅力不仅在于福尔摩斯搜寻罪犯过程的巨大吸引力,更在于真实生动地描述了福尔摩斯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情况与风土人情。主人公福尔摩斯像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异常真实地出现在现实生活里面。他的言行都是读者所熟悉的,使读者很容易相信他就是现实社会中的一员,并留下真实难忘的印象。作为西方正统推理小说的扛鼎之作,《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艺术技巧至今仍为侦探小说的创作者所借鉴。
迄今为止,福尔摩斯的名字已成为大侦探的代名词,深受全世界的读者喜爱;福尔摩斯独特的性格与出类拔萃的才能百年来一直为读者津津乐道,众口传扬;福尔摩斯热也持续不衰,《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在欧美不断再版,译本不计其数。我们本次的编译遵循和延续了原著在结构上的严密,以及合乎逻辑的情节处理等艺术风格,将英文原著和权威译本相结合,语言生动、流畅,结构严密,翻译准确。我们的愿望是尽最大的努力赋予这一传世名作新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