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器,是绚丽的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也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结晶。它的创始与兴盛,既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同时也对茶艺形式、品位、情趣、观念、认知的提高有极大的推动力。
紫砂壶是中国茶文化延伸的骄傲,也是中国传统收藏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茶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紫砂器。
图书 | 中国古代紫砂壶赏玩 |
内容 | 编辑推荐 紫砂器,是绚丽的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也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结晶。它的创始与兴盛,既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同时也对茶艺形式、品位、情趣、观念、认知的提高有极大的推动力。 紫砂壶是中国茶文化延伸的骄傲,也是中国传统收藏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茶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紫砂器。 内容推荐 紫砂器真正兴起在明代中期,这些不但有实物遗存,而且还有较可靠的文字记载。对紫砂器的记载始见于万历十五年许次纾的《茶疏》:“往日寸龚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随手所作,颇极精工。”其后,在各时期的茶书中对紫砂器的专门描述和记载8击续增多,并有系统阐述紫砂器的专著问世,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和清代吴骞《阳羡名陶录》是其中最著名的丽种。 一般认为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至嘉靖时的龚春(供春)。吴梅鼎:《阳羡瓷壶赋·序》载:“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供春壶“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可惜供春壶已不得见,现在流传的供春壶多是仿品,真正的供春壶之艺术价值无法估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代紫砂壶赏玩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63228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9-06-01 |
首版时间 | 2009-06-01 |
印刷时间 | 200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876.3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30 |
宽 | 154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