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人生计问题--源于中国人社会经济发展史的另类思考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中国经济学在哪里”为切入点,探讨经济学方法论这一前提,顺势考察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演变。

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是把前人的思路理清楚;第二章循者中国人的思路,对“自我”的个人人生道路作描述分析;第三章讲的是家庭生计;第四章阐述的是国家生计;第五章则概论当前的生计问题。

内容推荐

中华文明为何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中国经济为何在过去30年里持续高速增长?这两个问题,貌似无涉,实有关联。本书目的,是要阐明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国人千百年来面临的经济问题.主要就是如何生存下去的基本生计问题。从这一角度看,梁启超将经济学译作生计学,自有根据。

本书以“中国经济学在哪里”为切入点,探讨经济学方法论这一前提,顺势考察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演变。依循中国人的思路,渐进论述个人人生道路、家庭、家族以及村落的生计困境,据此推及“中国人”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历史画卷。作者着力探讨国人在农耕社会长期演变中生成的行为方式及其内在能力资本,并指出:一旦条件具备(第五章),尤其当制度性障碍大幅降低后,强大的经济力量因此迸发,这是深刻理解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奇迹的关键所在。

作者自题本书“另类思考”,缘为角度独特,取材浩博,在宏大主题之下,作者的推理论证层次分明、结构紧凑,援据较为全面,文笔流畅可读,有助于读者结合共性与个性、当下与既往的基础上去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演化史。

目录

开篇问 中国经济学在哪里?

第一章 中国与西方:方法与思想史考察

 一、西方经济学进入中国.

 二、前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在中国的实践

 三、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话语权

 四、回到理性“经济人”假设的理论前提

 五、“经济人”与国人

 六、上古时代的“国人”与“野人”

 七、古代经济思想(一):务农、食货与人民谋生之道

 八、古代经济思想(二):田制、地权与恒产恒心之说

 九、古代经济思想(三):义利、财富与大同理想之论

 十、古代经济思想(四):分业、编户齐民与人口理论

 十一、古代经济思想(五):节用、侈靡与货币理论

 十二、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在抵抗中嬗变

 十三、重新审视蒋介石的《中国经济学说》

 十四、特别推崇费孝通乡土中国社会经济研究

 十五、为经济学的中国本土化鼓与呼

第二章 人生如梦:中国人的个人生计

 一、生出来容易,活下去艰难

 二、吃饭是头等大事

 三、从吃喝有余到穿着得体

 四、安居才能乐业

 五、出行要安全、方便和快捷

 六、土地是中国人的命根子

 七、受教育是为了摆脱土地的束缚

 八、职业生涯:与他人交往的需要和选择

 九、熟人社会中“爱有差等”的行为方式

 十、差序格局中的“泛均衡”交换关系

 十一、跨越熟人社会后的角色交换(从关系人到经济人)

 十二、小世界理论:人与人的六重联结(从经济人到关联人)

 十三、生命成本流逝与个人生计二重性

 十四、中国人一生的人力资本积累

 十五、人生境界:从安身立命到“三不朽”再到五种人

 十六、转眼就是百年:回归乡土大地之根

第三章 富不过三代:农耕家庭、家族与村落的生计困境

 一、婚姻家庭:一个人力资本产权交易的长期合约

 二、农业的家庭经营效率与家庭财产的缓慢积累

 三、家庭手工业及其他兼业经营与农家生计

 四、人口生产:天伦之乐、更多的责任与紧张

 五、分家析产:长期合约在代际传承中裂变

 六、富不过三代:家庭内部的紧张与外部压力的共同制约

 七、家庭财产的产权边界:模糊还是清晰?

 八、从夫妻双系的家庭到父系偏重的家族

 九、家族的经济功能:族田经营、祭祀与人才培养

 十、家族企业的兴衰:与交易费用有关吗?

 十一、从血脉到地缘:定居之家族聚居为地缘之村落

 十二、农耕村落共同体:以聚居地为中心向周边不断扩张

 十三、共同体内部的紧张与向外扩张面临资源有限

 十四、“三农”的生存困境及不断逼近的生态灾难

 十五、村落共同体在困境中挤压出“流民”:两种类型

 十六、村落转型的命运:工业化、城市化和自生自灭

第四章 盛不过三朝:中国人“天下”之国民生计

 一、古代农耕文明的兴起:与400毫米等降雨线有关吗?

 二、西周封建立国与“大”农业耕作

 三、文明中心向周边迂回推进:中原王朝成为华夏中央帝国

 四、中央集权的政治与小农家庭经营的普遍化

 五、城乡手工业与市场:夹在官府与小农之间

 六、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紧张:自耕、租佃与细碎化的长期趋势

 七、流民不断溢出与周期性的社会内乱(农民起义)

 八、人祸大于天灾: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重创小农经济

 九、从乱到治和儒家倡导的“修齐治平”

 十、历史上王朝“盛世”跨不过三朝皇帝,盛极而衰

 十一、秦汉以降中华文明在分分合合中进退延续

 十二、对外族人口与文化的包容、解构与同化

 十三、人口迁移的渐进波浪式与中国人“天下”版图之伸缩

 十四、国民经济重心在动乱与治平中向东向南缓慢推移

 十五、中国社会大历史:扩张、沉沦、动乱、倒退、回生之循环及走出去

 十六、看不懂的中国与中国人:永远的渐进式

第五章 重新解释世界:当前生计问题与未来之趋向

 一、马克思的思想和学说已经改变世界

 二、20世纪中国之大变局:过程与评价

 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之谜:西方的几个“论、题”

 四、中国经济奇迹的政治前提、粮食基础和文化因素

 五、经济增长要素(一):金钱与资本投入

 六、经济增长要素(二):人口与人力资源

 七、经济增长要素(三):土地有效利用及资本化趋势

 八、经济增长相关因素(一):组织(合约)与制度成本降低

 九、经济增长相关因素(二):“中性”政府成为增长的推动力量

 十、经济增长相关因素(三):两个市场合为增长的拉动力量

 十一、关键在人:人力资本总量巨大,国人行为高度一致

 十二、乐极生悲:快速增长下国人生计面临五大问题

 十三、一个设想:市场引导非农产业家庭经营之新趋向

 十四、一个主题:从个人产权界定到家庭财产权的重新构建

 十五、国人生计之未来:走向“天、地、人”和谐的理想社会与内心世界

结束语 通向东方人本主义——经济学之路或在这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人生计问题--源于中国人社会经济发展史的另类思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795536
开本 16开
页数 3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5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4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1: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