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佛经上181条做人的道理
内容
编辑推荐

佛学蕴涵的隽永哲理和宝贵智慧通过无数彻悟、睿智的禅师之口,给世人留下了一个个关于禅的故事,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

本书181个佛经故事,让你收敛内心的浮躁,成为自己命运的建筑师;181个生命感悟,教你经营永不沉没的生命之舟,完成人生的心灵之旅;181条做人道理,教你识别人生路上的陷阱,获得享用终身的人生智慧;181条人生哲学,教你平衡“得不到”和“已失去”,快乐过活每一天。

内容推荐

现存的佛经故事浩如烟海,本书只是从汉译佛经故事中选取了181个,每一个故事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修身养性、勤学进取、处世之道、人生哲理,一句一智慧,一篇一人生,以最精短的篇幅讲述最有趣的故事,以最有趣的故事折射最闪光的智慧,以最闪光的智慧传播最真切的快乐,让世人在尘世的喧嚣中蓦然发现生命的真谛,领悟到最古老而精辟的哲理,使世人被氤氲蒙蔽的心灵豁然开朗。

目录

1.只有学会放弃才能登上人生的巅峰/2

2.只有放下情执,才能得到自在/3

3.心是可以自由收缩的/4

4.吃了就一定要拉,否则就会便秘/5

5.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6

6.知其一不知其二,亦即愚痴之徒/8

7.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9

8.要留一个空间给自己转身/10

9.乐观和悲观只是人的处世态度罢了/11

10.增加一份定力,就减去一份痛苦/12

11.生命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13

12.以淡定的态度面对死亡/15

13.坚定自己的信念,不为欲念俘虏/16

14.心无外物,才能让人无所察觉/17

15.希望求得避风港的人,无法攀上人生的最顶峰/18

16.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20

17.人生真谛需要用心领悟/22

18.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23

19.把心灵擦拭干净/24

20.用痛苦心来面对事物,世界会变得丑陋/27

21.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28

22.不要用“天生”来做借口/29

23.脚下的地势不同,眼界就会不一样/30

24.是非得失,到最后才能评定/31

25.世上没有单独存在的东西/32

26.不慕他佛,塑造自身/33

2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4

28.真正的布施,无欲无求/36

29.“反求诸己”不如广为通达/37

30.认真活在当下/38

31.学不在多,贵在力行/39

32.成功的秘诀是忠于目标/40

33.人活得就是个心态/41

34.心灵的煎熬便是地狱/42

35.唯一可以支配的是当下/43

36.舍掉已有,才能得到更多/44

37.只有心无成见,待人才能无差别/45

38.离开了生活,佛法有何用/46

39.人生在世,事事随行/47

40.事物的价值是内在的/48

41.有心与无心,皆为真心/49

42.天然无饰,便是本性/50

43.形可变,性不可变/52

44.真心本性是最珍贵的财宝/53

45.人会迷惑,是因虚妄盖覆了真心/54

46.只要诚心做事,结果不重要/55

47.坦率真诚是做人的真谛/56

48.人生3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57

49.要了解自己的心/58

50.你就是你自己/59

51.放下心中不可逾越的神圣,事情就会还原/60

52.要认识自己,多听别人的教诲/61

53.千万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脚/62

54.放低心态,才能吸纳智慧/63

55.茶要用沸水沏才会清香/66

56.多一分心力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67

57.修身和修心一样重要/69

58.自爱爱人,自度度人/70

59.做人应该保持谦虚躬行/71

60.反观自心,才能洞见真如/72

61.不肯承担/73

62.只有知恩的人才懂得报恩/74

63.有智慧的人,不会做无意义的纠结/75

64.满瓶子的水是发不出响声的/78

65.清明的智慧,是烦恼暗宅中的明灯/79

66.得到门和鞋子的宽恕/81

67.用别人的闲言碎语完善自己/82

68泊心贮藏着无穷的宝藏/83

69.自助者,天助之/84

70.要突破自我,事事需人心/85

71.遇佛杀佛/86

72.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87

73.坚定的意志,是安身立命的资本/88

74.修行不是懒惰的借口/89

75.善恶要自己选择,生命要自己掌握/90

76.人从来都不会孤立无援/91

77.学会利用智慧解决问题/92

78.跌倒了,自己爬起来/94

79.知非便舍/95

80.自立,是衡量人成熟的标尺/96

81.依样画葫芦,终究不像原样/97

82.烦恼是自己给的/98

83.不要轻易破坏或放弃信念/99

84.世上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101

85.等待是一种经历/102

86.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103

87.当进则进,当退则退/104

88.卑劣的人更需要被拯救/105

89.与人相处之道,在于容忍/107

90.多审视自己的言行/108

91.原谅别人,给自己留下回旋空间/109

92.要学会理解别人,原谅别人/110

93.事情,不能用对错来评判/111

94.朝天吐唾沫的人,最终弄脏的是自己的脸/113

95.广结众缘,就是不伤害任何人/115

96.善言待人,可使善者愈善/116

97.有时候压力会成为负担/117

98.善意的叮嘱比严厉的斥责更管用/118

99.要求给予回报的施舍毫无意义/119

100.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120

101.为救度众生,我不入地狱,谁人地狱/121

102.世上没有不可救的生命,没有不可教的人才/122

103.善人要度,恶人也要度/123

104.不被物欲驱使,才不会迷失自我/124

105.心中无鬼,世则无鬼/125

106.不以物喜/126

107.看透世俗,便可以解脱/127

108.只有超越佛祖才能有所收获/128

109.自在就是真正的觉醒/129

110.否定痛苦,求得幸福/132

111.名利不过是人生中的绊脚石而已/133

112.生命就是要超越一切的世俗观念/134

113.道理很简单,在于是否看得透/135

114.对自己都不仁慈的人,怎么可能对别人仁慈/136

115.夸奖、赞叹我们的不是良师/138

116.天底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139

117.时刻保持宽容和博大,就会被人敬服/139

118.活着就要好好活/140

119.生命经不起等待/141

120.弱水三千,只取一瓢/142

121.我的人生,我做主/143

122.凡事顺其自然才是生存之道/146

123.人生应该是多元的/147

124.人生不应该画地自限/148

125.一无所求/149

126.意志是成就事业的根本/150

127.想让心灵不荒芜,就要修养美德/151

128.一物两面/152

129.苦和乐是相交融的/153

130.学会放下,才能得到更多/154

131.不要浪费任何时间/155

132.肯定自我就是真我/156

133.虔诚的心就是敬业精神/157

134.不要为了转瞬即逝的快乐作茧自缚/158

135.凡事用心定可成功/159

136.失败,是因为自己轻视自己/160

137.珍惜自己所拥有,就是最大的财富/161

138.点灯照亮别人更照亮自己/162

139.真正的美德可以给人勇气和自信/163

140.机会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164

141.不要让外界环境成为你的绊脚石/165

142.小怒从一数到十,大怒从百数到千/166

143.有些道理在追寻之后才能发现/167

144.对意外要处变不惊,从容应付/168

145.真正的美是灵魂而不是外貌/169

146.成大事,必先苦其心志/172

147.承认过失是智者之举/173

148.在键锤下才能日益强壮/174

149.天性永远与你相随/175

150.以不变应万变/176

151.文字只是工具,理解靠的是心/177

152.亲身经历才知答案/178

153.人生处处有快乐/179

154.聪明人不会在文字上下工夫/180

155.心是世间最大的骗子/181

156.学会选择,学会放弃/182

157.舌头人人都有/183

158.没有灵魂,没有立场/184

159.完全遵从形式是更大的束缚/185

160.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眼前的幸福/188

161.没有体会到的并不代表不存在/190

162.谁都有所不能/191

163.无价之宝是健康/192

16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193

165.所谓修行,实际上就是做好无数的小事情/194

166.心是人生的方向标/195

167.饭要自己吃,路要自己走/197

168.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198

169.任何时候都不要失衡/199

170.生活中的很多东西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201

171.名缰利锁,只有自己能够解脱/202

172.敛目内省/203

173.传心法要/206

174.修禅是一个过程,人生何尝不是一个过程/207

175.生命中的苦痛是盐,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208

176.尽信师不如无师/209

177.杯水禅机/210

178.生存需要合作/211

179.该看到的视而不见,不该看到的偏偏一眼望穿/212

180.名字只是个符号而已/213

181.真正的智者是懂得开发心智的人/214

试读章节

有一次,道光禅师问大珠慧海禅师:“大师!你平常用功,是用何心修道?”

大珠慧海禅师说:“老僧没有任何心可用,也没有任何道可修。”

道光禅师继续问:“既然没有任何心可用,也没有任何道可修。那你为什么每天还要聚众劝人参禅修道呢?”

大珠慧海禅师回答说:“老僧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哪里有什么地方可以聚众啊?”

道光禅师笑了笑,说:“可别否认,事实上你每天都在聚众论道,难道这不是说法度众?”

大珠慧海禅师缓缓地说:“请你不要冤枉我,我连话都说不连贯,如何去聚众论道啊?我连人也看不到,你怎么可以说我度众呢?”

道光禅师回答说:“大师,你这可打妄语了,这可不是出家人昕为啊!”

大珠慧海禅师不悦,回答道:“老僧连舌头都没有,又如何打妄语呢?”

道光禅师反问道:“难道世间,你和我的存在,还有参禅说法的事实,都是假的吗?”

大珠慧海禅师说:“都是真的!没有一件是假的。”

道光禅师不解地问:“既然是真的,那你为什么要否定呢?”

大珠慧海禅师回答说:“假的,要否定,真的也要否定!”

听了大珠慧海禅师的话,道光禅师终于大悟。

真理,有时要从肯定上去认识,但有时也可从否定上去认识。这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是为了受苦,而是为了求得幸福。而很多时候,痛苦却是长久的,所以只有否定了痛苦,才能求得幸福。

111

名利不过是人生中的绊脚石而已

洞山禅师知道自己马上就要离开人世了,于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徒弟,谁知这个消息迅速的传了出去,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就连朝廷也派了人来。

在寺庙的大院里,聚集了很多人,有僧侣,有信徒。过了一会儿,洞山禅师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净莲般的微笑。他看着满院的僧众,大声说:“我在世间沾了一点闲名,如今躯壳即将散坏,闲名也应该去除。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替我除去闲名呢?”

人群立刻安静了下来,没有一个人说话,洞山禅师脸上有些失望,这时,一个上山没多久的小和尚走到禅师面前,恭敬地顶礼之后,高声说道:“请问和尚你的法号是什么?”

话刚一出口,所有的人都投来埋怨的目光,人群顿时像炸开了锅。有的人斥责小和尚目无尊长,对大师不尊敬,有的人埋怨小和尚无知透顶。

听了小和尚的问话,洞山禅师大声笑着说:“实在是太好了,我现在已经没有了闲名。”于是他缓缓地坐下,紧闭双目安心的圆寂了。

  小和尚望着师父的遗体,泪水夺眶而出,他庆幸在师父圆寂之前,自己替师父除去了闲名。

可是,很快,小和尚就被周围的人围了起来,他们厉声责问道:“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质问禅师的法号!如果你连洞山禅师的法号都不知道,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小和尚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说:“他是我的师父,我上山就是因仰慕他,他的法号我怎么能不知道呢?”

“那你为什么还要那样问呢?让师父在大家面前颜面无存?”有人责备道。P132-133

序言

禅的宗旨是从佛教传下来的,已有2500年的历史了,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如果抹去禅理中的宗教色彩,我们会发现,它简直就是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对自然事物,对烦恼和欲望等人类的痴妄有很深的理解和尊重,是中国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佛经中的禅理故事几乎每一个都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充满了人情味,甚至不乏生动、幽默,故事里的人物经历了千年的洗礼依旧栩栩如生,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最具哲理与启示的思想和语言点化世人。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忙碌的身影掩盖不住内心的迷茫与脆弱,付出与得到之间的失衡、发展与机遇之间的失衡、工作与生活的失衡,让我们的内心填满了烦躁。为什么人生之路会走的如此艰难?焦虑、困惑、不安随时侵蚀着我们的心灵。对于现代人来说,没有比心灵安宁和健康的心态更重要的了。

禅宗认为,世人的烦恼和冲突都源于内心的执著,它告诫人们要超脱、平和、清新雅致、自在、让心灵得到自由,要摈弃罪恶的念头、要拒绝欲念的诱惑:宽容、忍耐、自信、博爱、坚强、诚信是调剂我们精神不失衡的维他命,会让我们在焦虑与郁闷中抬起头看到久违的璀璨。

佛学蕴涵的隽永哲理和宝贵智慧通过无数彻悟、睿智的禅师之口,给世人留下了一个个关于禅的故事,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

现存的佛经故事浩如烟海,本书只是从汉译佛经故事中选取了181个,每一个故事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修身养性、勤学进取、处世之道、人生哲理,一句一智慧,一篇一人生,以最精短的篇幅讲述最有趣的故事,以最有趣的故事折射最闪光的智慧,以最闪光的智慧传播最真切的快乐,让世人在尘世的喧嚣中蓦然发现生命的真谛,领悟到最古老而精辟的哲理,使世人被氤氲蒙蔽的心灵豁然开朗。

心灵之渠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修整齐备,选这些故事并非是为了让读者成佛成道,也不是为了大彻大悟,更不是为了逃避尘世喧嚣,只是想和读者共勉共享,希望书中的点滴心语,让我们疲惫的心灵得到一些宁静,在喧嚣中回归纯净,回归本位和自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佛经上181条做人的道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海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07031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8-49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6: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