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翰林院编修、江南道监察御史钟德祥的奏折、诗集、词集、文集,经今人雷达整理、辑校为《钟德祥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南宁籍古代名人文集辑校本,全书约65万字。本书以钟家祖传藏本为底本,以广西图书馆藏钟刚中整理本抄件和浙江图书馆藏抄本参校补充。
图书 | 钟德祥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清末翰林院编修、江南道监察御史钟德祥的奏折、诗集、词集、文集,经今人雷达整理、辑校为《钟德祥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南宁籍古代名人文集辑校本,全书约65万字。本书以钟家祖传藏本为底本,以广西图书馆藏钟刚中整理本抄件和浙江图书馆藏抄本参校补充。 目录 序 前言 钟德祥奏稿 蛰窠诗稿 咸丰十年庚申1860 同治十年辛未1871 光绪二年丙子1876 光绪三年丁丑1877 光绪四年戊寅1878 光绪五年己卯1879 光绪六年庚辰1880 光绪七年辛巳1881 光绪八年壬午1882 光绪九年癸未1883 光绪十年甲申1884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 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 光绪二十二三年丁酉1897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 蛰窠和陶诗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 佚诗辑 蛰窠词 蛰窠丛稿 同治五年丙寅1866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l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 集古联句 集契帖字七言 集契帖字八言 集鲁公论坐书字七言 集鲁公论坐书字八言 集宋人句七言 集苏东坡句七言 集杜子美句七言 集黄山谷句七言 集古人句八言 佚联辑 附录 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钟德祥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清)钟德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907215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50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Z425.2 |
丛书名 | |
印张 | 2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40 |
宽 | 175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