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薛刚反唐薛家将(青花典藏珍藏版)/国学典藏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薛刚反唐·薛家将》一书由《薛刚反唐》和《薛家将》两部长篇小说组成。其中,《薛刚反唐》是一部长篇小说,作者为(清)如莲居士。共100回。“薛刚反唐”的故事相传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武则天所害,全家抄斩,以致引起的一系列故事。而《薛家将》一书则主要讲述了薛仁贵之子薛丁山和樊梨花的故事。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国学典藏书系》丛书编委会主编的《薛刚反唐·薛家将》。《薛刚反唐·薛家将》由《薛刚反唐》和《薛家将》两部长篇小说组成。其中《薛刚反唐》的故事内容如下:

唐高宗年间,薛丁山三儿子薛刚长大成人,学成归来,误打误撞,打死太子、惊崩圣驾。武则天逆天称帝,将薛家一门三百多口开刀问斩,只逃脱薛刚、薛强。薛刚为报国仇家恨,西凉借兵,薛葵、薛蛟二小将出世。后辅佐唐中宗李显废武立唐,终报国仇家恨。

目录

 薛刚反唐

第一回 两辽王安葬白虎山 狄仁杰拒色临清店

第二回 李淳风课识天机 武媚娘初沾雨露

第三回 武才人出宫为尼 褚遂良入朝直谏

第四回 征西将回朝受爵 武昭仪暗害正宫

第五回 高宗误信报女仇 杜回忠心救小主

第六回 江夏王救护真龙 通城虎打奸闯祸

第七回 程咬金朝房辩论 张天左忍气吃亏

第八回 张天右教场受辱 樊梨花堂上生嗔

第九回 夫人护子亲面圣 薛刚仗义救冤人

第十回 贫汉受恩得武职 官民奉旨放花灯

第十一回 彩灯下踢死皇子 御楼上惊崩圣驾

第十二回 武后下旨拿薛族 薛勇修书托孤儿

第十三回 小神庙薛强遇师 大宛国公主招夫

第十四回 教场中神佑良缘 金銮殿夫妻交拜

第十五回 卧龙山两雄交斗 聚义厅双人配合

第十六回 弃亲子薛蛟脱祸 废中宗武氏专权

第十七回 薛丁山全家遭刑 樊梨花法场脱难

第十八回 武氏削夺唐宗室 马周挺身当大任

第十九回 江淮侯诉出缘由 通城虎知情痛哭

第二十回 薛刚一扫铁丘坟 马登力救通城虎

第二十一回 三思领旨剿薛刚 鸾英荒郊生男儿

第二十二回 鸾英避难黑龙村 薛义忘恩贪爵位

第二十三回 通城虎酒醉遭擒 两英雄截途抢劫

第二十四回 扬州城英王举义 金陵地两军对敌

第二十五回 承业定计袭扬州 铁头乘夜刺英王

第二十六回 马周失势权居山 武氏篡位移唐祚

第二十七回 谢映登指示咬金 众功臣避难出镇

第二十八回 武三思进如意君 魏思泉放徐美祖

第二十九回 女娲主传授天书 狄梁公捉拿便嬖

第三十回 薛刚二扫铁丘坟 仁杰隐藏通城虎

第三十一回 王怀义善卜瓦笤 安金藏剖腹屠肠

第三十二回 月姑迷惑武三思 鲁仲会遇通城虎

第三十三回 银安殿共议中兴 房州城设立擂台

第三十四回 吴奇马赞打擂台 浮鲁薛刚同见驾

第三十五回 庐陵王恩赦薛刚 五方将大战两雄

第三十六回 九焰山群雄聚义 通州城李旦落难

第三十七回 七弦琴忧愁万种 朱砂记天神托梦

第三十八回 杨绣娘为媒说合 陈解元暗结英雄

第三十九回 射飞鸦太子受辱 买雨具得遇东宫

第四十回 痛离别母女伤心 喜相逢君臣议事

第四十一回 献汉阳国泰接驾 备吐番承业回朝

第四十二回 马迪借宿想佳人 于婆做媒遭毒骂

第四十三回 躲鸡笼娇婿受打 贪财利奸尼设计

第四十四回 马迪倚势强求亲 胡完挺身救主母

第四十五回 文氏穷途逢襟侄 崔母感悟接娘儿

第四十六回 李承业奉旨和番 紫阳仙有意送宝

第四十七回 访国母闻信哭泣 马将军直言苦谏

第四十八回 胡凤娇怨命轻生 崔文德送还庚帖

第四十九回 俏书生思谐佳偶 贞烈女投江全节

第五十回 崔文德痛哭凤娇 李承业战胜马周

第五十一回 李贵设计谋宝镜 唐王守义却新婚

第五十二回 入绣房夫妻重会 得宝镜曹彪回 营

第五十三回 凤娇失落玉裹肚 陶仁监内困真龙

第五十四回 王将军汉阳报信 马元帅湘州救驾

第五十五回 三齐王长安请救 四总兵会剿汉阳

第五十六回 玉鼎仙遣徒下山 徐孝德法收四将

第五十七回 汉阳城灾病立除 仙丹药救活王曹

第五十八回 徐孝德诛斩四将 李承业中计被擒

第五十九回 唐王碎剐李承业 陈进捐金赎进兴

第六十回 文氏见婿愈伤心 申妃接驾露真情

第六十一回 唐王班师回 汉阳 胡后劝赦亲叔婶

第六十二回 薛刚三祭铁丘坟 元培私放通城虎

第六十三回 四神祠二星收怪 庐陵主彩楼招亲

第六十四回 两兄弟彩球各半 庐陵王驸马得双

第六十五回 薛刚奏章闻子侄 兄弟回诉纪鸾英

第六十六回 薛刚锁阳会亲人 必虎修书遣内侄

第六十七回 新唐国薛刚成亲 路旁亭郑宝结义

第六十八回 两义弟告友衷情 双孝王为君起义

第六十九回 三思一打九焰山 天辉连擒四好汉

第七十回 张先锋被伤阵亡 四好汉路遇救星

第七十一回 父子未认相交战 夫妻会面破周兵

第七十二回 武三思花园逢陉 庐陵王长安被难

第七十三回 敬晖保驾出长安 关仁大战众英雄

第七十四回 武则天遣三路将 周总兵归九焰山

第七十五回 李孝业设连环马 罗家将教钩镰枪

第七十六回 屈浮鲁中箭丧身 徐美祖报仇雪恨

第七十七回 武承嗣巧排十阵 徐美祖料敌如神

第七十八回 马将军赴敌阵亡 武承嗣误认替死

第七十九回 紫刚关父子提兵 九焰山兄弟败阵

第八十回 文豹交战逢薛葵 罗英奉计救文龙

第八十一回 识天命诱母归唐 见人事劝父降服

第八十二回 唐魏公命将救将 谢映登以法破法

第八十三回 群雄大战破周兵 罗昌投军暗助唐

第八十四回 月姑出阵行妖法 薛蛟交战逢野合

第八十五回 三思大怒斩狐精 秦文出猎遇奇人

第八十六回 武全忠偶遇佳丽 夏去矜设计害人

第八十七回 方彪入牢见家主 赵武大怒闹武衙

第八十八回 秦文势急反周朝 赵武大战殷楚鸦

第八十九回 文豹元公相对敌 薛蛟薛斗各建功

第九十回 薛云用计取当阳 薛葵独踹连营将

第九十一回 徐美祖义释好汉 武丹池顺女归唐

第九十二回 苏黑虎集众拒唐 徐美祖遣将破阵

第九十三回 骡头太子受元戎 梨山老母遣徒弟

第九十四回 樊梨花施法除怪 窦必虎率众勤王

第九十五回 反周臣洗清宫殿 中兴将赐爵分疆

第九十六回 双孝王大开铁坟 樊梨花回山修道

第九十七回 下南唐诸奸受缚 上长安武后还宫

第九十八回 武三思复弄权柄 双孝王出居外藩

第九十九回 山后薛强遇旧友 汉阳李旦暗兴师

第一百回 冤仇报新君御极 功名就薛氏团圆

 薛家将

第一回 薛仁贵奉日进京城 李道宗设计害忠良

第二回 冯世刚受贿搞逼供 薛仁贵含冤赴法场

第三回 众大臣保本金銮殿 鲁国公巧使少国公

第四回 小英雄痛打成亲王 老元帅星夜回长安

第五回 皂袍将砸死紫禁城 八总兵率队进潼关

第六回 尽忠尽义三赴法场 排难解纷军师还朝

第七回 冤案昭雪奸人正法 心灰意冷诈死埋名

第八回 大王庄君臣请良将 校军场元帅再点兵

第九回 李道宗被焚火龙宫 唐天子受困锁阳城

第十回 程咬金设计闯连营 薛丁山受命下高山

第十一回 众小将比武显奇能 薛丁山艺压武科场

第十二回 误走棋盘唐军受阻 弃暗投明兄妹归唐

第十三回 界牌关矬子首立功 锁阳城宝童逢敌手

第十四回 大破敌军锁阳会师 为报兄仇借助神鹰

第十五回 战寒江老樊洪败阵 奉师命樊梨花下山

第十六回 两军阵姑娘逞英豪 樊梨花初会薛丁山

第十七回 痴情女沉浸新婚夜 薛丁山一打樊梨花

第十八回 讲前因众人释疑雾 二路帅受罚劳军营

第十九回 白虎关前杨凡逞威 周青毙命元帅负伤

第二十回 薛丁山阵前中暗器 鲁国公寒江请英贤

第二十一回 重大义阵前救危难 薛丁山二打樊梨花

第二十二回 破大阵元帅受围困 救爹爹丁山战杨凡

第二十三回 鲁国公二请樊梨花 金鸡岭巧遇薛应龙

第二十四回 薛应龙讨赏受侮辱 薛丁山三打樊梨花

第二十五回 白虎阵老元戎负伤 白虎庙薛白袍捐躯

第二十六回 鲁国公三赴寒江关 薛丁山三请樊梨花

第二十七回 三下寒江受尽辛苦 灵前忏悔痛诉衷情

第二十八回 樊梨花大破白虎阵 程咬金领兵骆驼岭

第二十九回 黄金玲关前显威仪 六唐将被俘囚水牢

第三十回 开关献城渠魁受戮 重修旧好班师还朝

试读章节

话说征西元帅两辽王薛丁山,同夫人樊梨花,平了西凉,择日班师回朝。先一日,亲唐国王纳罗饯行,众功勋皆在席饮酒。饮至半酣,内有秦汉、刁月娥夫妻二人,出席走至樊梨花面前,禀道:“师父临下山之时,吩咐道:西凉一平,叫我夫妻二人仍回云梦山修真,不受红尘之福。今当拜元帅夫人,即要回山去了。”樊梨花道:“你夫妻二人,应享清福,与天地同朽。既立心要回山去,也不敢相强。但我们俱是宿债未完,不知何日方能脱此劳碌矣。”又见唐万仞叫声元帅夫人道:“我已死二十九年,蒙九天玄女娘娘复救重生,则此身已是化外之身,今当拜别元帅夫人,往鸾凤山修真学道。”樊梨花许允。

座中窦必虎对秦汉道:“师弟,你好造化,夫妻回山修真学道,就苦了我了。”秦汉笑道:“师兄,我万不如你夫妻二人。同在皇家,做了平西侯大将军,永镇锁阳城,穿好吃好,堂上一呼,阶下百诺,何等威风,何等快活!怎似我夫妻二人,回山去吃的是淡菜黄韭,穿的是百衲布衣。”程咬金听了二人之言,不觉笑道:“若要比到万仞兄与秦汉夫妇,真真是千万中不能得有一二。万仞兄他们偏些晚辈,都不晓得,你我是晓得的。只说我们弟兄四人,昔年少壮之时,在山东济南府贾柳店刺血会盟,起手反山东,劫府狱,占瓦岗寨称孤道寡,首先倡乱,掀翻了大隋天下。又弄出十八邦王子、六十四路烟尘,分据州郡,各自称尊。直至先帝太宗晋阳起义,西定关中,招纳我们一班朋友,亲冒矢石,南征北讨,一平六合,方成一统江山。到今日吾主已亡,四十个好朋友都死得干干净净,惟有一个谢映登成了仙,万仞兄死而复活,得志修真,如今止有一个老人徐茂公尚健,还有我这老不死活在这里,终不知怎生死法哩!人生于世,如同一梦。”万仞道:“知节兄,你乃是红尘中之福将,名垂千古。就是那一班众弟兄,人虽死了,亦流芳百世,如同不死一般,如何说得似梦?”众人闻言,无不叹息。酒罢,秦汉、刁月娥、唐万仞拜别起身,众人一齐送出锅底城,洒泪而别。

次日,樊梨花下令班师,亲唐国王率领文武,送出城十里而回,大兵奏凯还朝。不想路上柳太夫人得病于接天关,医治不痊死了,薛丁山、薛金莲一班举哀,收殓入棺,扶柩③到白虎关。薛丁山要将父母灵柩扶回山西绛州祖茔安葬,樊梨花忙道:“不可!若葬在绛州,日后公婆灵柩决难保全。此地有一白虎山,极好风水,若葬于此,千古不朽。”丁山依言,择日将仁贵夫妻之柩,葬于白虎关东白虎山,山上立庙,坟侧留人看守。当下安葬已毕,大兵起身,一路奏凯回朝。

再说先王太宗皇帝贞观十一年,大开科举,以孔颖达为主试,于志宁为监临,遍行皇榜,招集天下士子。其时山西太原府河阳县,有一人姓狄,名仁杰,年方二十三岁,生得丰姿俊雅,学富五车,其年带个小厮,上京应试,一路而来。一日行至临清,天色已晚,主仆二人投了歇店。这店中屋后只有一间幽雅书房,仅容一张床铺。吃了夜饭,只得着小厮在外房安歇,狄仁杰独坐无聊,闭门对灯看书。

到了二更,忽听房门开响,走进一个女人来。仁杰抬头一看,见那女人生的身材楚楚,容貌妖娇,秋波一转,令人魂销,心内吃了一惊,只得起身施礼道:“小娘子黑夜至此,有何见教?”那女人微微笑道:“贱妾青年失偶,长夜无聊,今幸郎君光临,使妾不胜幸甚。”仁杰见他花容月貌,不觉动起欲火来,忽又转想道:“美色人人所爱,但是上天不可欺也。”遂对那女子道:“承小娘子美意,但想此事有关名节,学生断不敢为。”那女子走近前道:“妾已出头露面,寻你一场,不得如此,岂可空回?望君怜之。”道罢,双手把仁杰搂住。仁杰此时欲火难禁,又欲相就,忽又想道:“不可,不可!”忙把身子挣脱,上前去拉那房门,一时性急,拉不开,假说:“小娘子美情,我非木石,能不动心!只有一件,不敢侵犯小娘子贵体。”那女人道:“郎君正在青春年少,却为那一件,不肯粘连贱体?”仁杰诈说道:“身患恶疮④,烂了三年,何以取乐于小娘子乎!”那女子道:“郎既有疾,妾亦不敢相强,情愿与君共枕同衾⑤半夜,妾愿足矣。”说罢,双手搭在仁杰肩上,粉脸相亲。此时正有许多风月,仁杰意欲动心,又想到上天不可欺之语,即道:“此事不可,不可!”口内虽说,而淫心往往转动,几次三番,拒绝不脱,心中忽又想道:“如此美女,若一旦干此不肖之事,倘此女死后,其尸腐烂,万窍蛆钻,臭不可言。”心中这一想,淫念顿息,把那女人两手脱开,说道:“小娘子,我有四句诗,写与你看,然后同睡。”那女人见仁杰应允,立着不动。仁杰遂取笔在手,题诗四句。诗日:

美色人间至乐春,我淫人妇妇淫人。

若将美色思亡妇,遍体蛆钻灭色心。

女子看罢,虽然识字,不解其意,请问其详。仁杰道:“人人这点好色之心,不能禁止,虽神仙亦不能免。但是上天难欺,有坏阴骘。我见小娘子杏脸桃腮,朱唇玉颈,就是铁人也要销魂。这点欲火,那得能灭,灭而复发,如此者三,若有三位美人,已败三人之行矣。今只把小娘子做死过之人,一七已过,万窍蛆钻,臭气逼人,淫心顿消。若小娘子还有慕我之心,亦只好把我也比作死过之人,想到遍体蛆钻,一堆枯骨,任你容貌盖世,此火断不能生矣。”那女子听了这一席话,一想,忙拜于仁杰前,口称:“郎君,妾要去此邪念,亦非一日,只是欲火难消。如今听了此言,如梦初醒,终身记念不忘,可为半世节妇矣,全赖郎君金言,今当拜谢!望郎君勿以妾之丑态所泄,终身感戴不朽。”拜毕,出房而去。

仁杰见那女子去了,心中大喜。又恐那女子转来,听得金鸡三唱,急叫小厮进内收拾行李,算还店钱,到前面人家梳洗吃饭而行。

P2-4

序言

“国学”一说,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此前中国的旧学在现代文明面前一败涂地,曾国藩继承明儒传统,身体力行,通经致用,后来又有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调和传统与现实的阴阳关系。后来学术界兴起“整理国故”的热潮,虽然与当时历史条件看似不协调,实则是有深刻历史理性的。提出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当时不但提出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提出要恢复两汉经学,这看似极为矛盾,其实正是魏源的高人之处,此后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了中西交流的合理原则。

当时国人有一种全盘否定国粹的倾向,认为外国来的就是梅毒也是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西文化冲突的进一步加剧,中国文化更加弱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为了保国保种,以章太炎为代表的国粹派提出“保存国学”、“振兴国学”的口号。而新文化运动闯将之一胡适,则在介绍杜威的实践主义时同时讲授中国哲学史。在当时的历史氛围下,国学概念产生后其意义内涵自然较复杂,包括传统官方民间各种学问、艺术、技艺等,但在狭义上,国学之范围不脱经、史、子、集四部,同时四部中又以经学为首。

国学又可称国故,可译“GuoXue”(音译)、“Sinology”(意译,指中国学,汉学,因无别于汉族学而有争议)。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益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论国学,先明国学之义,所谓必也正名乎,善哉。

今天,关于传统文化的书写,好像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过于通俗,要么过于玄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国学的弘扬,需要摆脱掉这两个极端,走~条中间道路,做到深入浅出、微言大义。虽然“文化热”、“儒学热”、“国学热”的浪潮此起彼伏,但真正将自己的文化看做安身立命之本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大家对待文化、对待国学,仍然没有走出经世致用、急功近利的目的预设。为什么要学国学?因为国学对我有用;为什么要读国学?因为里面有智慧、有技巧、有升官发财的门路。于是,在今人的眼里,国学已经蜕变成了赤裸裸的经世致用之术,成了彻头彻尾的“用经”!仅求其“用”,不见其“体”,将是最大的无用。仅求其“术”,而对国学的“道统”视而不见,将是中国文化最大的悲哀。为此,国人已做过许多有益的探索。

近代以后,随着西学东渐,我们在呼吸外来新鲜空气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传统文化的流失。故而对东西方文化进行冷静思考,明确了传统文化不可动摇的根基地位,沿袭先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可以弘扬中国民族特色文化,进而促进当下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在此,我们只有安身立命,谋求维新。《尚书》中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但是“周邦”所谓的“新命”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靠人不断地去探幽发微、阐发新意。阐发新意,不是凭空想象,不是一味模仿,而要推陈出新。冯友兰先生说,中国的哲学要“接着讲”,不能“照着讲”。而“接着讲”,并不是空发臆想、随意揣摩,而是要以“照着讲”的方式和姿态去“接着讲”,不如此,就无法做到“阐旧邦以辅新命”。国学亦是如此。

整理国故,是为了获得长足进步。只有长足进步,才能延续,才能生生不息。当然,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着深刻的两面性。所谓的精华和糟粕往往是纠结在一起的。所以,目前最迫切要做的,仍然是平心静气地去了解我们的文化。

为了弘扬国学,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精心为您编纂了这套“国学典藏”丛书。这套丛书精选了历代文章中的典范之作,于经、史、子、集中选取精华部分,予以汇编。编者力图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全方位立体地解读中国国学的博大精深,为读者打造一条走进国学的画廊,感受国学独到的智慧。

学贵力行,圣贤文化的学习,贵在把它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从中得到真实的利益。愿此套丛书让您领略传统国学风景的同时,与圣人促膝对话,能够聆听到圣贤的教诲;在聆听圣贤教诲的同时,把圣人的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多识前言往行,以自蓄其德”,我们也希望借着伟大文化的指引,提升我们生命的内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薛刚反唐薛家将(青花典藏珍藏版)/国学典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国学典藏书系丛书编委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43419
开本 16开
页数 3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2.4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9
17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3:4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