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输不起的网络战争
内容
编辑推荐

近年来,美欧等西方国家大肆渲染“中国网络威胁论”,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借机扩军备战,建设网络部队,提高网络进攻能力,磨刀霍霍向中国而来。目前,中国的互联网技术还远远没有达到威胁他国的程度,如果说网络威胁的话,最大的威胁自然是来自美国了。无论我们是否承认,这场没有硝烟但却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网络战争正悄然而至,每一个人都受到这场无形战争的现实威胁。中国不能置身事外,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但我们是否已经做好打赢这场战争的准备?这是一场中国输不起的战争,输掉之后将成为永远的奴隶。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写给中国4亿网民的警示录!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借鉴了大量实战案例,翻译了不少外文资料,可以说,本书是网络时代集体智慧的结晶!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惊醒国人的网络威胁警示录。

谁控制了互联网,谁就控制了世界。本书讲述当今世界军事交战、政变革命、街头运动、暴力骚乱、国家外交、恐怖袭击、金融震荡等背后一幕幕惊心动魄、鲜为人知的网络较量。揭示美国在网络空间的绝对霸权和各国的加紧反击,披露网络世界的真实威胁与较量。

从16—19世纪的殖民战争。到20世纪的“冷战”,再到“9·11”之后的反恐战,战争的形态不断升级;能源战争、货币战争、文化战争。战争的焦点不断转移。这一切,随着互联网无限延伸到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全部囊括在无孔不入、无坚不摧的网络战争之中。今天,网络战争的毁灭性已经堪比核战争,败者将沦为永久的殖民地!

本书的出版,是对西方“中国网络威胁论”的正面回击,也为中国的网络安全敲响了警钟。

翻开本书,直击各国秘而不宣的网络战争,你会愕然发现。这是一场中国输不起的战争!

目录

序言:网络空间的权力与较量/1

上篇 网权天下/1

第一章 网权:谁控制互联网谁就控制天下/3

未来世界最强大的控制力/4

曾经的科幻故事正在成为现实/5

国家网络系统瘫痪堪比核毁灭/8

网络武器威力远超原子弹/9

备受关注的网络权力新概念/11

第二章 制网:谁是互联网的真正控制者?/15

美国掌握互联网绝对控制权/16

全球互联网连接暗藏玄机/17

美国可让一个国家瞬间“消失”/18

星条旗遍布互联网版图/20

互联网上暗设美国陷阱/21

美国“智慧地球”战略威胁世界/22

GPS升级使中国CDMA全网告警/25

第三章 权变:谁制胜互联网谁就制胜未来/29

权变反击的时代已经到来/30

美国领先优势正逐渐消失/31

争先恐后争夺网络管理权/32

非拉丁文域名启用的胜利/34

“诸侯国”围剿美国搜索引擎/36

中篇 凌厉攻势/39

第四章 交火:穿越防火墙的攻击/41

军事网络攻击的现实威胁/42

史上第一次网络战:科索沃之战/43

车臣战场没有硝烟的网络宣传战/46

中东火药桶“英特尔一伐达”战火/48

第一场国家间网络战:爱沙尼亚大战/50

印巴网络冲突持续不断/52

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交锋网络战场/53

朝鲜半岛网络“点穴战术”/54

第五章 政变:可以载舟亦可覆舟/57

蜂拥而至的网络“颜色革命”/58

网络审查挡不住第二次“郁金香革命”/60

伊朗绿色革命网上驳火交战/61

“Twitter革命”推翻摩尔多瓦共产党人/64

缅甸“藏红花革命”中的“Glite革命”/66

泰国前总理他信网上遥控红衫军/68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亲自打网络战/70

第六章 骚乱:“蝴蝶翅膀”抖动风暴/73

克里斯托弗的新疆骚乱预言/74

互联网煽起法国骚乱怒火/76

愤青博客推波希腊骚乱/77

韩国首尔疯牛病恐慌骚乱/79

短信煽动引发澳洲种族骚乱/81

印尼“排华短信”虚惊一场/83

第七章 外交:国家攻势隐形较量/85

美国外交箭囊中的一支新箭/86

“精神摧毁系统”的新式武器/88

“新克林顿主义”吹响网络战号角,91

Google退出中国内地的背后角力/94

美国实施“公民社会2.0”计划/97

美驻华使馆“博客吹风会”发动网络攻势/98

《全球互联网自由法案》粉墨登场/101

美国网络制裁破坏古巴稳定/102

第八章 抗议:街头运动急风骤雨/105

网络动员一切力量/106

发端互联网的美国草根运动,107

社交网站掀起全球反查韦斯游行/110

Facebook掀起埃及工人罢工浪潮/112

网络记录肯尼亚政治动荡/114

全球网络舆论反对伊拉克战争/115

第九章 暗袭:恐怖主义幽灵徘徊/119

揭开“网络恐怖主义”神秘面纱/120

英国军情六处网截“乳房炸弹”/123

基地组织网络曝光袭击南非世界杯计划/124

美国主妇网上招募杀手/125

奥巴马下令暗杀“网络拉登”/126

美国2009年“圣诞节炸机案”惊魂/128

胡德堡枪击事件背后的网络恐怖/130

盂买连环恐怖袭击的网上生死较量/131

东南亚国家网络极端主义悄然兴起/133

第十章 震荡:加速金融大堤溃决/135

羊群效应的幽默与非理性/136

华尔街从来不缺少谣言/137

谣言杀死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138

一剑封喉美国百年投行雷曼兄弟/140

电邮蒸发苏格兰哈利法克斯银行10亿英镑/142

短信突袭东亚银行损失31亿港元,144

吴敬琏“间谍门”背后的股市起落/146

“网上经济总统”一帖重创韩国外汇20亿/147

第十一章 间谍:无间道的暗黑较量,151

网络间谍潜伏暗黑世界兴风作浪/152

美俄“间谍门”风波中的网络招数/154

美英大型情报机构竞相网上招间谍/156

美国情报机构雇用Google大搞间谍活动/158

Google联手国家安全局变身超级情报机构/159

美国“梯队”和“食肉动物”窃听全世界/161

“爱因斯坦计划”将互联网放在监控器下/166

英国实施“监控所有互联网使用”计划/168

刺痛美军的人民情报机构wikileaks/169

以色列摩萨德网络暗杀哈马斯军事领导人/171

第十二章 扩张:网络巨头攻城掠地/173

微软帝国大小通吃全球用户桌面/174

Google搜索引擎集权天下/177

地毯式轰炸下的世界门户大开/183

社交网站把手伸向世界上每个人/185

境外资本全面渗透中国互联网/191

第十三章 角力:交锋网战游戏规则/195

网络“潘多拉魔盒”已经开启/196

网络交战规则与致命武器/197

美国想当网战规则制定者/200

美俄交锋网络交战规则/201

严防死守还是限制进攻?/202

难以判定的网络战争边界/204

下篇 制胜攻略/207

第十四章 美国:从被动防御到主动进攻/209

一切从防御开始:安全永远第一/210

保护基础设施:克林顿时代全面防御/212

网络反恐:小布什时代攻防结合/213

网络威慑:奥巴马时代攻击为主/214

国防部四年任务使命评估:网络空间的新使命/216

《国家网络安全综合计划》:建议国会采取行动/218

《网络空间安全评估报告》:一个全新的战略框架/221

网络司令部锋芒毕现:实现网络威慑战略/222

《2009年国家情报战略》:把矛头指向中国/226

《2010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互联网是最大的安全威胁/227

第十五章 欧洲:争夺网络战争先机/229

北约:集体防御打造数字防护网/230

英国:建立统一网络安全管理体制/233

德国:立法保障黑客部队攻击行动/234

法国:创建网络防务机构/236

俄罗斯:赋予网络战争极高地位/237

第十六章 亚洲:网络战备战风暴骤起/241

以色列:建设网络战系统工程,242

日本:网络瘫痪战明为防卫暗藏杀机/243

印度:扮演更具攻击性的角色/245

韩国:网络司令部全面展开防御/246

朝鲜:扩大改编网络战技术侦察组,248

伊朗:网络部队实力不俗/249

中国:立足积极防御战略/250

后记/253

试读章节

20世纪90年代,以破坏网络与保护网络为主要内容的争夺网权的网络战争诞生。1999年3月29日,南联盟和俄罗斯的网络高手成功侵入美国白宫网站,使该网站当天无法工作。1999年4月4日,贝尔格莱德黑客使用名称为“宏”病毒,对以美国为首北约部队的通信系统进行猛烈攻击,使其一度陷人瘫痪状态并导致指挥系统全部中断。此后,美国海军陆战队带有作战信息的网络邮件服务器也被叫“梅丽莎”的强烈病毒所阻塞,美军“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指挥控制系统被迫中断3个多小时。美国著名军事预测学家詹姆斯·亚当斯在《下一场世界战争》中曾预言:“在未来的战争中,计算机本身就是武器,前线无处不在,夺取作战空间控制权的不是炮弹和子弹,而是计算机网络里流动的比特和字节。”实际上,这个由不停运动着的O和1组成的庞大的数字河流,如今已经成了美军纵横驰骋的又一块“新大陆”。

随着网络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络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国家权力形态——网络权力,简称网权。1999年,英国政治学家蒂姆·乔丹首次从政治学和社会学角度系统阐述了网络权力的概念。约瑟夫·奈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信息力的概念,将其视为一种新形式的软权力。2009年,美国国防大学技术和国家安全政策中心,从国家安全角度进行了重新定义,认为网络权力是利用网络空间创造出来的,其作用和影响力超越了其他权力工具。

那么,什么是网络权力?简单说就是网络世界的控制权、主导权,比如:根域名的控制权、IP地址的分配权、国际标准的制定权、网上舆论的话语权。这些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清水,吃食的米面一样重要,构成了我们在网络空间的生存基础。这些权力对一个国家来说,如同制海权、制空权、制天权一样,都是体现国家主权的基本权力。美国有关网络权力的理论研究,主要内容有两个:评估网络空间如何影响政治、外交和经济;开发评估网络权力和网络战略影响的模型。

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乔治·布什的前特别安全顾问理查德·克拉克,跟随过七位美国总统。2010年4月,他出版《网络战争:对国家安全的下一个威胁及应对措施》。该书浓墨重彩地描述“中国威胁论+阴谋论”,称中国向微软索要了操作系统秘密代码,从思科拷贝了路由器硬件结构;中国软硬兼施,彻底掌握了网络战争的核心技术;美国网络战争能力只能排第四,前三位分别是朝鲜、伊朗和中国。该书的基调是,美国已经失掉了网络战争的先机,应该像过去重视核战争一样重视网络战争。

目前,美国已经明确将网络权力理论作为国家安全战略制定和实施的一个主要依据,意图打造强大的网络实力,在网络空间取得绝对优势。可以说,未来国家竞争和战争的成败胜负,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网络权力的大小。可以说,谁掌握了网络权力,谁就掌握了网络战争的主动权、主导权。

P11-13

序言

正当准备结稿之际,我欣喜地看到美国刚刚出版《网络战争:对国家安全的下一个威胁及应对措施》。书中列举了以色列对叙利亚、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例,指出网络战争是真实的,是超越战场的,而且已经在全球打响。接下来就是浓墨重彩地描述“中国威胁论+阴谋论”:中国向微软索要了操作系统秘密代码,从思科拷贝了路由器硬件结构;中国软硬兼施,彻底掌握了网络战争的核心技术。书中强调,美国已经失掉了网络战争的先机,应该像过去重视核战争一样重视网络战争。

该书的合著者之一是我熟知已久的一位老朋友:理查德·克拉克。这个名字,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很陌生,但在美国却是家喻户晓。他是前美国国防部助理,服务过七届美国总统,担任过乔治·布什、比尔·克林顿两位总统的网络安全特别顾问。

我和理查德·克拉克虽远隔重洋、从未谋面,但对网络战争的认知却是英雄所见略同。我们有着类似的经历和感悟,都站在未来世界制高点上来看待网络战争,都对网络空间的威胁有一种危机感。我们都是忠于自己祖国的爱国者,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都想敲响网络战争的警钟。我们的许多观念不谋而合,都认为网络空间将是下一个战争地带。如果说有不同,那就是各自立场的不同。他是站在美国看中国,字里行间处处把中国视为网络空间的最大威胁;我是站在中国看美国,文章词句处处提醒提防美国的网络空间威胁。

这里,我就自己有关网络战争的一些认识进行简单梳理,主要是两大理念:网络权力和网络冷战。

美国未来学家预言:“计算机网络的建立与普及将彻底改变人类生存及生活的模式。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当今世界,互联网络就像人的神经系统一样,已经无限地延伸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角落。随着网络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络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国家权力形态——网络权力。什么是网络权力?简单地说就是网络空间的控制权、主导权、话语权。比如,根域名的控制权、IP地址的分配权、国际标准的制定权、网上舆论的话语权。这些网络权力,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清水、吃食的米面一样重要。对一个主权国家来说,网络权力就如同制海权、制空权一样,都是体现国家主权的基本权力。谁掌握了网络权力,谁就掌握了网络空间的主导权;谁失去了网络权力,也就失去了网络疆域的国家主权。可以说,网络权力决定网络战争的胜负,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兵家夺权的必争之地。

2009年11月,美国互联网安全公司迈克菲发布报告《近在眼前:走进网络冷战的时代》。报告的作者是美国国土安全局前顾问保罗·库尔特,他对20多位国际关系、国家安全以及网络安全专家进行采访后完成该报告。报告称,美国、法国等大国正在积蓄力量应对网络战争爆发,正积聚网络攻击武器、实施间谍活动、测试网络系统等,以利用互联网控制战争,“尽管目前还没有看到国与国之间爆发网络大战的迹象,但这些大国都在为建立日益完善的网络攻击武器而努力。许多案例证明,网络战争随时都有可能会爆发,全球网络已经进入网络冷战的时代”。这就是说,现代战争已经开始进入到一种新的冷战形态,即网络战争形态。在网络空间,到处充斥着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交锋与冷战。

从近几年的许多网络战争案例看,军事交战、政变革命、暴力骚乱、外交攻略、街头运动、恐怖袭击、间谍暗战、社会恐慌、金融震荡、攻城掠地等领域的较量,处处都能发现网络战争的影子。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网络战争的技术和方式也在迅速发展,已经进步到足以发起一场网络大战的地步。2010年5月,首届世界网络安全峰会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举行。与会各国代表认为,网络攻击将导致新一轮国际矛盾,激发中国、印度、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家之间相互防卫、相互猜疑,甚至引发网络战争。北约组织设在爱沙尼亚的秘密机构网络防卫合作高级中心,正在对可能出现的网络战争进行预测和评估。

当今世界,网络战争不再是理论上的假想和推测,而是每天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威胁。西班牙《趣味》月刊曾评论说,“古罗马战略家说过:‘想要和平,就准备好战争。’而今‘想要和平,就准备好网络战争。”’网络空间的每一个角落,都可能成为没有硝烟的交战险地。仅以一年来的事情为例,在美国,奥巴马下令暗杀“网络拉登”奥拉基,希拉里“网络自由”演讲吹响网络冷战号角,大力推行全球网络外交,组建强大的网络司令部,社交网站Twitter、Facebook助推伊朗革命;在欧洲,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败走社交网站,吉尔吉斯斯坦网络情绪诱发第二次“郁金香革命”;在南美洲,古巴遭遇美国政府和网络公司网络制裁,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亲自打网络战;在非洲,“公民社会2.0”计划推动社会运动,苏丹遭遇微软、Google中断服务制裁;在亚洲,印度与巴基斯坦网络冲突持续不断,朝鲜半岛打响网络伏击战,泰国前总理他信网上遥控红衫军……

一件件、一桩桩,惊险万分、动人心魄,生动地反映出网络战争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如今,以美国为首的网络强国,把互联网作为绝佳的武器和角力的战场,加紧调整和实施网络战争全球战略,开始发起全球网络攻势。2010年5月4日,美国空军公布网络战部队专用徽章。徽章中心部分以一个圆形图案代表地球,交叉围绕地球的是两个椭圆形轨道,代表军用卫星,徽章的两侧是代表美国空军的羽翼。该徽章代表了美国空军网络战部队的三大宗旨,即“向全球投送网络力量”、“从太空控制网络空间”和“通过天、

美国把互联网作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一个新的战略空间,作为推行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战略的重要平台,通过操控互联网来控制世界。奥巴马政府把网络外交视为“外交箭囊中的一支新箭”,将“信息自由”和“网络安全”作为网络外交的核心理念。美国政府不断向世界推销“网络自由”,强调互联网“信息自由流动”和网上言论自由的价值,宣布美国将把“不受限制的互联网访问作为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美国还将“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并论,夸大来自中、俄等国的网络威胁,炒作各种版本的“网络威胁论”;还以打击全球网络犯罪、网络恐怖主义为由,强化“先发制人”的网络攻击能力,并对他国发展网络战力进行约束。

美国把网络战争作为“冷战”的继续,在网络空间可谓劣迹斑斑。美国将互联网作为向不同意识形态国家输送所谓西方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向其他西方国家输出美国文化、美式生活方式的重要渠道。利用互联网对中国、伊朗、越南、古巴、委内瑞拉、缅甸等亚洲和拉美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制造街头政治,颠覆政权,是美国网络战略的重要意图。美国兰德公司提出“蜂拥而至”战术,即年轻人通过互联网或发送短信联系,蜂拥聚集在一起,听从更迭政权的命令。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5000万美元作为活动经费实施“伊朗代理人”计划,帮助伊朗民众越过政府防火墙。美国在中国进行网络间谍活动,资助“网络汉奸”,制造谣言、蛊惑人心、煽动闹事。  与传统的战争形态相比,网络战争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交战各方的力量非常不均衡。网络战争是互联网发达国家主导的战争,虽然国家数量不多,但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网络战争也是互联网发达国家和互联网新兴国家之间的战争,大多数互联网落后国家是发达国家的网络殖民地;同时,网络战争又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战争,为的是获得网络空间更大的权力。可以说,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不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虚拟世界,输家将成为永远的奴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输不起的网络战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东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69219
开本 16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822.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