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探索发现(陆战霸主)/百科大讲堂
内容
编辑推荐

纵横大陆,名震四方,陆战的霸主,传说中的战神。陆军是在陆地上作战的军种。它同军队一样古老,自古以来一直是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

本书将近现代的各类陆军武器中最为著名的精心拣选出来,履带装甲车、导弹、火炮、单兵装备及其他在战争中所使用的武器等,将其或是研发的过程、或是在战争中超凡的应用、或是历经的惊心动魄的战例……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内容推荐

迄今世界战争史上,地面战是永远不可避免的,这也就使得陆军武器显得尤为重要,其发展最为迅速,而且种类也最为繁多,林林总总的陆军武器不仅是地面战中不可或缺的,而且也相当广泛地被运用于其他兵种的作战中。

本书中即是将近现代的各类陆军武器中最为著名的精心拣选出来,履带装甲车、导弹、火炮、单兵装备及其他在战争中所使用的武器等,将其或是研发的过程、或是在战争中超凡的应用、或是历经的惊心动魄的战例……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为广大的军事爱好者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陆军武器世界。

目录

第1章 履带装甲车

 “沙漠风暴”中的M3A2骑兵战车

 车臣战争中的T-62坦克

 虎式坦克的英雄传奇

 “雷诺”FT-17坦克

 索姆河上的“钢铁怪物”——MK Ⅰ型坦克

 突袭苏伊士运河的M48坦克

 夜袭美军的PT-76水陆坦克

 “梅卡瓦”坦克

 英军神枪手——“挑战者”主战坦克

 “黑豹”坦克的一天

 被东北军击退的苏联坦克

第2章 导弹

 SS-4弹道导弹与古巴导弹危机

 被大卸八块的“飞毛腿”导弹

 击落民航客机的S-200地空导弹

 神出鬼没的V1导弹

 SA-6地空导弹

 欲对越南进行“外科手术”的“民兵”导弹

第3章 火炮

 阿富汗土法改造的63式107毫米火箭炮

 “巴黎大炮”

 二战中口径最大的“多拉”列车炮

 世界最早期的迫击炮

 炮击金门的M1946式130毫米加农炮

 世界上最早的高射炮

 痛击国民党侦察机的我军85毫米高射炮

 伊拉克未完成的巨炮

 越战中的中国59式100毫米口径高射炮

 炸死日军“名将之花”的82毫米迫击炮

第4章 单兵装备

 M1911式勃明宁自动手枪

 暗杀林肯总统的德林杰手枪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AK-47

 驰骋150余年的柯尔特转轮手枪

 反恐精英——MP5冲锋枪

 间谍的最爱——微声枪

 警用激光枪

 取代了火绳枪的燧石枪

 生不逢时的“瓦尔特”MP冲锋枪

 马克沁机枪

 美军M1式60毫米火箭筒

 用不坏的哈奇开斯机枪

 志愿军冲枪手手中的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

第5章 其他武器装备

 残忍的日军毒气弹

 “长眼睛”的炮弹“铜斑蛇”激光制导炮弹

 军用激光武器显神威

 来无影、去无踪的美军隐身红外照明弹

 破译德军超级武器——“恩尼格玛”密码机

 世界第一颗原子弹“大男孩”爆炸始末

 微型间谍发报机

 越战美军新武器“布地雷”

 “八路式”反坦克地雷

试读章节

同时,第2营的其他各分队迅速将机场包围,防止伊军逃跑。已经攻人了伊拉克陆军阵地的美军立刻开始搜寻那些躲藏起来的伊军及武器装备。M3A2的车长发现了SA-2、SA-3地空导弹的制导雷达和发射架,于是调转炮口,又是一阵速射炮弹,金属的弹头打到了地空导弹的发射架上闪出大量的火花,之后它们便纷纷散架了。击中雷达的部分炮弹则直接穿透它们,有的雷达竟然断成了几截。

美军坦克和M3A2上的反坦克导弹消灭了伊拉克的几辆坦克后,伊拉克驻守的部队只剩下步兵的轻武器和少量R=PG火箭筒还击美军了。然而受到了强大火力压制的伊军士兵则躲在掩体里面,似乎无法发射或者忘记了发射还能对美军装甲车形成威胁的RPG火箭简。美军的火力是M3A2的25毫米口径炮,伊拉克方面则是7.62毫米口径步枪,双方火力对比实在太过悬殊。美军几轮射击过后,伊拉克陆军的掩体里就已是火光一片,侥幸没有被打死、烧死的士兵无不一瘸一拐地爬出掩体,纷纷丢弃手中的武器,举起双手表示投降。

其他连队的M3A2也渐渐肃清了机场外围的残敌加入到机场内部的战斗当中。美军开始在机场内对各个角落进行地毯式检查,搜索残存的伊拉克部队。E连1排的M3A2骑兵战车驱赶着投降的伊拉克士兵向机场中央集合,3排在那里重新组织投降的伊拉克士兵,并把他们押解到战俘集中地。

这时E连再次接到命令,在机场南侧发现伊军炮兵阵地,决定前去消灭敌人。E连迅速调出两个排的兵力,向这个伊拉克炮兵阵地开去。伊拉克驻军看到这种高大的战车向他们扫荡而来,用各种武器对着它们开火,但都被强大的M3A2的装甲一一挡住。随后M3A2再次利用自己擅长的25毫米机关炮扫射,伊拉克阵地E的炮火应声全部变成了哑巴,然后就是掩体里时而传来的惨叫声。如此,E连不费吹灰之力便俘虏了一批伊军士兵。伊拉克部队驻守的机场枪声越来越少,美军第3装甲骑兵团第2营在中午时完成了对它的全面占领,美军还俘虏了大量伊拉克战俘。这场战斗持续时间很短,其中,M3A2布拉德利骑兵战车功不可没,在此次战斗中发挥出了它的英雄本色。

美国陆军“布拉德利”(Bradley)战车的名称由来和“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一样,是为了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名将,战车的同名人奥马尔·布拉德利(Omar Bradley)将军而命名的。

1972年4月,由于当时服役的M-113战车已经不能符合需求,美国陆军推出新的步兵战车发展计划,主要有克莱斯勒集团、FMC集团C后由联合防卫公司购并)和太平洋汽车制造厂3家制造商竞争。最终FMC集团获胜,并于1975年夏天生产出第一辆XM-732步兵战车原型。在原型基础上,根据美国陆军要求进行修改,发展出XM-2步兵战车与XM-3骑兵(机械化部队)战车。1980年,美国陆军正式命名为“布拉德利”M2/M3战车,1981年正式量产,取代美国陆军大部分的M-113型步兵战车。M2型和M3型可用C141军用运输机空运。空运时,需将炮手瞄准镜和车体裙板卸下,所有负重轮需用钢丝绳拉紧。

“布拉德利”M2/M3战车采用全装甲、全履带设计,拥有足够的越野灵活性去跟上“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强大的中距和远距火力(车载反坦克导弹)能够击败在战场上的任何敌方车辆,其自身也装备足够的装甲去保护全体乘员免于火炮和轻武器的威胁。它集众多优点于一身,自然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布拉德利”M2/M3战车的任务主要用于:提供机动保护运输能力给一个步兵班到战场上危急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地点;执行侦察任务;提供掩护射击火力去支援下车徒步作战的步兵;压制或击败敌人的坦克和其他的战车。

“布拉德利”战车系列产品现在由两类车辆所组成:M2步兵战车和M3骑兵(机械化部队)战车。  M2步兵战车拥有强大动力和先进悬挂系统,具有较高的越野速度和优异的加速能力。P004-005

序言

社会文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息息相关的。有趣的是,最新的科学技术往往首先是被应用于军事的,很多考古发现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这也许是人类征服的愿望使然吧。但我们确实可以这样讲:是战争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科技与文明的发展。

陆军是在陆地上作战的军种。它同军队一样古老,自古以来一直是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现代陆军主要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陆军防空兵、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侦察兵等兵种和专业兵组成。其主要装备有步兵武器、汽车、坦克、装甲车、火炮、导弹(火箭)、直升机和各种技术器材。现代陆军是一个多兵种、多系统和多层次有机结合的整体,具有强大的火力、突击力和高度的机动能力。既能独立作战,又能与其他军种联合作战。

迄今世界战争史上,地面战是永远不可避免的,这也就使得陆军武器显得尤为重要,其发展最为迅速,而且种类也最为繁多,林林总总的陆军武器不仅是地面战中不可或缺的,而且也相当广泛地被运用于其他兵种的作战中。

本书中即是将近现代的各类陆军武器中最为著名的精心拣选出来,履带装甲车、导弹、火炮、单兵装备及其他在战争中所使用的武器等,将其或是研发的过程、或是在战争中超凡的应用、或是历经的惊心动魄的战例……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为广大的军事爱好者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陆军武器世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探索发现(陆战霸主)/百科大讲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晓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68208
开本 16开
页数 1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228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41
17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6: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