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际文化论
内容
编辑推荐

平野健一郎编著的《国际文化论》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理解或预测当今、未来的国际社会的动向。读者在阅读本书的内容后即可明白,笔者所建构的国际文化论框架,是为了能进一步理解过去、近代的亚洲国际关系,并进一步加以系统把握。概言之,要让东亚近代国际关系史之整体与部分(每个国家的近代国际关系史)的系统性理解成为可能,而摸索这种具有一贯性的说明方法,结果就促成了本书的诞生。换言之,本书乃以抵抗和文化触变为视角,来理解亚州人们如何为近代化付出艰苦的奋斗,并针对此一事实进行尝试。本书以近代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的历史过程为素材,即为不言可喻的事实。另方面,本书显然并不局限于素材的特殊性,并将之与文化、文化变化的动态等一般属性进行比较,再来理解东亚的国际关系史。又本书曾先被翻译成朝鲜文,此次更有幸被译成中文,或许可以说以文化触变论、国际文化论来理解亚洲近代史的方法,已经成为东亚的共同财产了。

目录

中文版序言/1

译序/5

卷首语/1

第一章 序论/1

 一、文化观点下的国际关系/1

 二、国际交流、文化交流与全球化/4

第二章 国际关系中的文化/6

 一、何谓文化/6

1.文化的诸定义/6

2.文化的普遍性与个别性/8

3.观察国际关系所必要的文化掌握法/9

4.文化的体系性/11

5.文化要素的多义性/14

 二、国际关系中的文化/16

1.国际关系的文化性/16

2.国际关系单位的文化性——民族国家、民族文化/18

3.国际关系单位的文化性——族群性/19

4.国际关系的关系具文化性/21

5.自己与他人/23

6.人、物、讯息的国际移动/24

 三、文化和文明/26

1.“文明的冲突”/26

2.文化的摩擦/27

3.文化与文明/29

第三章 文化的变化/33

 一、内发的变化和外发的变化/33

1.发明、发现/33

2.借用、模仿/34

3.传播/35

4.文化的类似性/36

 二、文化进化论/38

1.野蛮、未开化、文明/38

2.近代西欧/40

3.从进化到变化/42

 三、文化变容论/45

1.殖民地文化、印第安保护地文化/45

2.文化进化论的破绽/46

3.文化变容论的登场/48

4.文化相对主义/49

第四章 文化的接触和变容/51

 一、文化触变研究的登场/51

1.文化的接触和变容/51

2.1936年的“研究备忘录”/52

3.文化触变过程的模式/55

4.文化体系的安定与动摇/57

 二、外来文化要素的传播和选择/58

1.外来文化要素的传播→呈现/58

2.拒绝→抹杀/59

3.过滤器/60

4.接触→无变化/62

 三、文化的搬运者/63

1.文化要素的搬运者/63

2.快速的媒体与迟缓的媒体/64

3.留学生、聘雇外国人/65

4.传教士、殖民地行政官员/67

5.技术合作者/69

6.外国旅行者/71

7.接触状况/72

第五章 对文化触变的“抵抗”/75

 一、外来文化要素的受容/75

1.第一次选择/75

2.文化受体的文化特性/76

3.文化触变的环境/79

 二、文化抵抗/82

1.文化要素间的机能关联/82

2.文化抵抗/83

3.本土与外来/85

4.抵抗的重要性/86

 三、抵抗运动/88

1.抵抗的必要性/88

2.抵抗的各种形式/90

3.抵抗运动/92

4.本土主义·国粹主义·文化民族主义/94

5.文化危机与边缘人的作用/95

第六章 文化触变的结果/97

 一、文化因素的重新解释/97

1.文化因素的重新解释/97

2.文化的翻译/99

3.“中体西用”与托古/101

4.文化因素之多义性的意涵/102

 二、文化的重新构成/103

1.文化的重新构成/103

2.文化的整合/104

 三、文化触变的结果/106

1.文化触变的结果/106

2.编入、同化、融合、隔离/109

3.日本文化的多重结构/112

 四、文化触变的创造力/114

1.文化触变与世代、性别/114

2.文化触变发生的部位——文化结构的说明 / 117

3.“文化焦点”论/120

4.需要性/121

5.文化触变的创造性/122

第七章 抵抗的文化触变/124

 一、敌对性文化触变/124

1.敌对性文化触变/124

2.刺激传播/126

3.开国与攘夷/127

4.给予方的抵抗/129

 二、文化触变与民族主义/130

1.文化与近代国家/130

2.国家建设与文化触变 /132

3.文化触变的政治/135

 三、非西欧的近代化/137

1.非西欧的抵抗的文化触变/137

2.欧化主义/139

3.误译/141

4.国粹主义的含意/142

第八章 从文化触变论看近代亚洲及日本的文化/144

 一、近代西欧的影响——以社会进化论为中心/144

1.社会进化论的文化触变/144

2.“人权”的文化触变/150

3.对西欧的反照射/151

4.对西欧的影响/153

 二、杂居文化、杂种文化、纯粹文化/154

1.杂居文化论/154

2.杂种文化论/156

3.纯粹文化论/158

4.从文化触变论看近代日本文化/160

 三、二战后的日本文化/163

1.日本文化的改造? /163

2.美国化? /166

第九章 文化变容与文化交流/169

 一、人的国际移动——现象/169

1.国际移动与文化触变/169

2.从文化触变论看外国人问题/173

3.多文化主义/176

 二、国际交流、文化交流——活动/177

1.国际交流、文化交流活动的意涵/177

2.文化的共生/179

 三、全球文化论/182

1.“地球文化”论/182

2.文化触变与“地球文化”/183

第十章 结束语/186

 一、文化与国际关系/186

1.冷战后的世界/186

2.国际社会的多重化/189

3.复合性认同/190

 二、文化的多样性与普遍性/192

1.文明冲突或是文化摩擦? /192

2.普遍文化与文化的多样性/193

 三、文化触变的意义/195

1.作为文化触变的技术转移/。195

2.文化触变与文化的创造/197

附录/199

 研究指南1.国际文化论/199

 序言/199

 1.文化与异文化之间的关系/201

(1)文化基础论/201

(2)异文化间的关系/203

(3)普遍与个别/204

 2.国际关系的文化/205

(1)行为主体的文化构成/205

(2)交涉样式论/208

(3)文化与文明/209

(4)多文化主义/210

 3.国际性的文化关系/211

(1)文化摩擦论/211

(2)异文化的理解、误解/211

(3)文化交流论/212

(4)文化触变论/213

(5)技术移转论/216

(6)人的国际移动/217

 4.国际文化/218

(1)国际交流论/218

(2)“国际文化”论/219

(3)“地球文化”论/219

 结语/220

研究指南2.专题研究讨论报告事例集/222

 卷尾语/231

 笔画索引/235

 文献目录/245

 译者介绍(依章节次序)/26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际文化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平野健一郎
译者 张启雄//冯青//周兆良//黄东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085140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7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14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5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5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