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建设后方(全国三线建设掀起高潮)/共和国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说:“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

  《建设后方(全国三线建设掀起高潮)》由曾勋编写是“共和国故事”丛书的其中一本,就让大家读一读共和国60年这段波澜壮阔的传记吧!

我们应当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振奋昂扬向上向前的精神,让爱国主义旗帜永远高高飘扬。让伟大祖国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内容推荐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建设后方(全国三线建设掀起高潮)》由曾勋编写是“共和国故事”丛书的其中一本,就让大家读一读共和国60年这段波澜壮阔的传记吧!

目录

一、中央战略决策

中央指示集中力量建设“三线”/002

毛泽东批示备战工作报告/006

周恩来阐述备战与规划的关系/012

中央作出加强备战指示/014

国家建委召开全国搬迁会议/017

二、大搞基地建设

打响建设攀钢基地战役/024

邓小平到攀钢基地视察/028

周恩来对攀钢建设提出要求/031

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成立/040

铁道兵团决战成昆铁路线/049

彭德怀流泪追悼铁道兵战士/056

大规模进行西南电力建设/061

展开煤矿资源开发大会战/070

三、加快军工生产

聂荣臻亲自抓核潜艇研制工作/076

秘密建设运载火箭研制基地/080

航空试验研究基地建设大战/085

大力筹建重型军车生产基地/088

歼灭战式建设重庆兵工基地/092

开展抢建核反应堆大会战/096

加快秘密研制原子弹与氢弹/100

毛泽东批准建设大型风洞群/106

四、强化领导职能

彭德怀到指挥部指导“三线”建设/110

邓小平赴“三线”传达中央精神/113

贺龙五次视察“三线”工程/117

试读章节

1964年8月17日、20日,中央书记处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会上,毛泽东两次指出,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

这次会议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第一线能搬迁的项目要搬,第二年不能见效的项目一律缩小规模。于是,调整后的“吃穿用+三线”的“三五”计划指导思想再度发生变化,“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终于确立。

“三线”成为当时使用最频繁的一个新名词,向各个方面部署和宣讲。

为什么要加强“三线”建设呢?那是因为1964年8月2日夜里,在北部湾,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艇发生激战。8月4日,海战进一步扩大。

早在4月就已制订了扩大侵略越南战争的“37号作战方案”的美国,立即抓住这一机会,悍然派出第七舰队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越南战争的战火燃到了中国的南部边界,中越边境地区、海南岛和北部湾沿岸都落下了美国的炸弹和导弹,中国军民也倒在了血泊之中。

毛泽东彻夜未眠,他紧张地关注着战争的态势。6日清晨6时,他在中国政府抗议美国侵犯越南的声明稿上批示说:

要打仗了,我的行动得重新考虑。

这个行动指的是此前计划的骑马沿黄河考察,由于这件事情,计划就此中断。

8月12日,毛泽东将总参谋部作战部关于对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问题的专门报告退回给罗瑞卿、杨成武,批示说:

此件很好,要精心研究,逐步实施。

P2-3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建设后方(全国三线建设掀起高潮)/共和国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曾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26504
开本 32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9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4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0
143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