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汉藏语研究四十年(第40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论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汉藏语研究四十年》一书出版的目的主要是为有一定阶段性意义的“汉藏语研究40年”的会议留下一份记录性的文献。该书收录会议论文95篇,内容涉及:汉藏语历史比较研究,汉藏语言描写研究,现代汉语研究,古代汉语研究,汉语方言研究,汉藏语言的接触和比较研究等。

内容推荐

《汉藏语研究四十年》是2007年9月在哈尔滨召开的“第40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的论文选集,收载国内外关于汉藏语言和语言学研究的论文近百篇,其中J.A.马提索夫和孙宏开的两篇主题论文回顾了40年来汉藏语言学研究的历程,表述了当前国内外汉藏语言学界的权威观点和前沿认识。本届会议论题广泛,包括汉藏语系一些语言的系属问题、原始汉藏语的构拟问题、汉藏语的历史比较问题、语言接触问题、濒危语言问题、方言地理学问题、语言底层问题,以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汉语各方言的多项专题的研究,在本论文集都有所涉及,体现了汉藏语研究40年阶段的主要面貌和成就。

《汉藏语研究四十年》由戴昭铭主编。

目录

序一

序二

主题论文

Fony Years of SinoTibet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1968--2007

汉藏语研究40年:1968--2007

汉藏语研究40年——写在第40届国际汉藏会议召开之际

第一编 汉藏语历史比较研究

 The Fate of the ProtoLolo-Burmese Rhyme-a:regularity and exceptions

 原始彝缅语韵母-a的演化:规律性与例外

 跨级比較與漢藏語研究

 汉藏比较中的历?层次与借词问题

 略論漢藏語言與民族的起源及遷徙

 缅彝语:一种声调祖语

 说“圓”

 苗瑶语的早期来源及其系属

 安多藏语i的舌尖化及其类型学意义

 从侗台语PL/KL对应看上古汉语来母字的PL/KL拟音

 汉藏语系语言调查词表语义分类

第二编 汉藏语言描写研究

 景颇语的泛指动词

 Hierarchical Person Marking in the Rawang Language

 A Study on Polysemic Meanings of Tibetan Verb“Tang(to send)”

 Human VSinstrument and instrument VSobject Nominalizers in the Puma language

 Cak Prefixes

 黔东苗语的判断句类型初探

 The SO-called possessive marker in Youle Jino

 ‘Upward-Curling’Realization of Tone L in Lhaovo(Maru)Language

 拉祜语四音格词的构成方式

 藏缅、苗瑶、壮侗语状态词缀及其类型学特征

 试论白语的松紧元音

 孟高棉语的前缀

 The Referential Expression/?ay/“it,he/she,him/her”in Kuay

第三编 汉藏语言的接触和比较研究

 南部土家语的特殊构词和语言接触的深层影响

 勉语壮语南语韵母之比较——兼论闽南语的百越语底层

 Tibetan loanwords in nDrapa

 汉、侗-泰、苗-瑶语声调和量词产生与发展的相同过程

 再论平地瑶的语言和文字

 现代汉语与拉祜语构词法比较研究

 汉彝缅语中的词头a-的比较

 那溪话是侗语的一个方言岛

第四编 现代汉语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

 再谈相同词语之间语义关系的多重性

 “这本书的出版”分析中的几个疑点——从《“这本书的出版”与向心结构理论难题》说起

 语气词“了”的主观性用法

 汉语的应答句式

 转折连词“但是”、“不过”、“只是”的差异及其形成机制

 “才”表单纯短时义和情态短时义

 “百分之百”的语法化及传信功能

 汉语中副词“非常”的语法化过程

 副词“反正”来源的考察

 汉语中副词“倒”的功能和来源

 “结果”的语法化轨迹与原因——篇章机制在语法化中的作用

 论汉语表小量的“V—V”和“V一下”的产生和发展

 冗余在汉语修辞中的积极意义

 主、动、宾之间的语法标记类型和基本语序

 现代汉语语音、词汇

 Glide and Fricative Alternations in the Southern Min Accent of Mandarin

 中性词语义偏移的类型与成因

 “异构同功”、“同构异义”与“同形异构”——汉语复合动词名词化转指的语义、语法分析

 错综关系下例外的形成——汉语离合词成因再探

 汉语标题名词动用现象的语义语用基础分析

 “V法”结构的语义关系分析及其历史演变

 文字形式对于汉语词的同一性问题的介入

第五编 古代汉语研究

 古代汉语音韵

 白-平-沙加尔汉语上古音耩摄体系0.98版及小舌音的耩掇

 从诗歌用韵试析中古前期汉语韵部的变化

 明代以来知照系遇摄三等字的演化过程

 来母字谐声体系初探

 广瓿瓿颊辨识法

 古代汉语词汇、文字

 “病”之本义考

 语言的经济原则在汉语语法历时发展中的表现

 关于上古汉语核心词表确定的几个问题——评陈、汪2006《论核心语素表的确定——以上古汉语为例》

 《南海寄归内法传》的汉语词汇史语料价值

 试说甲骨文之前的远古汉字

 试论古代汉语汉字的隐性和显性

 汉语词汇史信息数据库的构建

 古代汉语语法

 汉语叠合语气词的结构化

 试谈《论语》中的话题标识“者”和“也”——借鉴日语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汉语研究的一个尝试

 “十三经”中的“所”字

 东汉至宋代的方式状语

 略论古汉语“逆序分承”现象及其成因

 古代汉语非典型受事宾语句

 从韵律句法角度看《史记》指代性副词“相”

 《佛本行集经》中定语的共用与中心语的共用

第六编 汉语方言研究

 北方方言

 汉语方言的鲁奇规律:现代篇

 东干语(陕西支)声调共时差异的实验研究

 西北方言远指代词“兀”与突厥语族代词ol

 聊斋俚曲“知”“庄”“章”的音值及其演变

 山东海阳方言知庄章组声母的读音类型

 皖北濉溪方言的语气词“来”

 吴方言

 语言的两种接触模式——兼论吴语形成的历史背景

 上海话的趋向补语“得来”、“一得去”

 绍兴柯桥话处置式研究

 湘赣方言

 赣语监利话古阴平字声调的特殊表现

 赣语樟树话中的“V不得”的语义及其肯定式

 邵阳(南路)话状态形容词的名词化及其方言类型学意义

 客方言

 漠籍方言之客家藉海陵腔雨岸翼同比较

 客藉副勤嗣翮颓筢畴概输——以海障客方言褐例

 台湾客捂中的日蔷成分

 客捂小稻词舆敷量嗣的搭配

 客家话[打]字的捂法化遇程

 闽方言

 闽南方言连读变调新探

 福州方言词汇自19世纪以来的历史变化

 台湾闽南语轻声的髓现舆听辨

 台湾闽南语[数量词+仔]的词橐化舆语法化

 台湾闽南语动词[生]的捂羲分类

 台湾闽南语[厚]的语羲演燮

附录

 第40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开幕词

 ICSTLL-40 Opening Address

 在第40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上的讲话

 第40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总结报告

 历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基本情况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汉藏语研究四十年(第40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论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戴昭铭//(美)J.A.马提索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292688
开本 16开
页数 7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8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语种
图书小类
重量 1.5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4-53
丛书名
印张 50.7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96
212
2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