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风继续吹/青年原创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董秋彤编写的小说《风继续吹》系一部描述都市女性情感事业纠葛的著作。作品以一个杂志社为背景,着重描写了一个有着良好教育背景、气质出众的白领职场女性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所经历的感情的跌宕、事业的起伏、生死的考问等一系列遭遇,通过多人物和多视角的情节推进,影射出了当代都市年轻女性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爱情观,揭示出了她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所面临的困惑与挑战,道德与冲突,自我与良知,并通过对生与死的描述,引发出快节奏下的现代职场精英对生存的普遍忧虑和对价值观念的重新审慎态度。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董秋彤编写的长篇小说《风继续吹》。《风继续吹》的故事梗概如下:

32岁的林菲菲早年间曾经不小心爱上一个已婚的青年俊杰——亮,虽然爱得刻骨铭心,最终却不得不因理智而选择离开,这让她的内心蒙上了阴影,使她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无法接受别人,直到后来遇到了从国外回来创业的迪。迪长她很多,虽然两人偶有吵架,但他父兄般的爱依然让林菲菲漂泊的心有了归属。于是在经过了两年多的交往后,两人准备买房结婚。然而就在买好房子准备入住前的一次迪的出差中,林菲菲因为想彻底抹去依然在她内心深处占有一席之地的亮,与亮有了一次约会,而这次约会最终也将林菲菲即将到手的幸福毁于一旦。

迪回国后无意中发现了林菲菲的这个秘密,他当然不能理解林菲菲的苦衷,在一场战争之后选择了离开。此时,在经历了近千日的耳鬓厮磨后,林菲菲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对迪的感情已经深到离不开他,遂放下公主姿态痛苦地等待迪的回归。而就在她认为迪已经回归,他们俩的婚姻可以挽救之时,她又发现了迪在离开她的三个月里因为苦闷而发生的短暂恋情。林菲菲于是崩溃了,她感到受到了上帝的惩罚,就在她决定接受惩罚与迪断绝来往时,故事此时又发生了戏曲性的转变,她发现自己怀孕了。于是在痛苦和矛盾中,接下来的故事就围绕着这个未出生的“孩子”延伸开来……

而与此同时,另两条主线与她的爱情线同时展开。林菲菲就职的杂志社因为亏损而面临倒闭危险,为了做最后的挽救,社长汪丁选择了改革并启用林菲菲,这引起了作为她同事的安静的强烈不满,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与林菲菲关系一直很好的安静做出了诬陷的举动,让正陷于感情纠葛的林菲菲大受打击,犹如雪上加霜般心情更加被痛苦所纠缠,职场上的风波由此也尽显无疑。而所谓屋漏偏遭连阴雨,此时,林菲菲的好友梅子也陷入了危重病中。

于是,生与死、功与利、情与爱在这里交织重叠,展现着人性的美与丑、爱与恨以及对生命的种种感悟。故事的最后,当林菲菲失去爱情、失去挚友、失去工作并险些命丧黄泉时,故事的情节也达到了高潮。但是,林菲菲并没有倒下,在一连串的打击下,她顽强的意志反而让她对生命有了更透彻的醒悟,她明白,这就是生活,生活的本身就是由一连串的幸福与痛苦交织而成的,没有什么是人所不能接受的,只是要学着如何看待它而已。于是,当康复后她无意中看到了亮的照片并依然心为之一动时。她知道她的心还没有死,她爱的能力还没有完全消失,她的生活还将继续。只是,过去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她的生活将在新的起点上开始她新的旅程。此时,已逝张国荣的那首《风继续吹》在她耳边回荡着,带给她力量,也带给她天堂中梅子的祝福。

目录

NO.1

NO.2

NO.3

NO.4

NO.5

NO.6

NO.7

NO.8

NO.9

NO.10

NO.11

NO.12

NO.13

NO.14

NO.15

NO.16

NO.17

NO.18

NO.19

NO.20

NO.21

NO.22

NO.23

NO.24

NO.25

NO.26

NO.27

NO.28

NO.29

NO.30

NO.31

NO.32

NO.33

NO.34

NO.35

NO.36

NO.37

NO.38

NO.39

NO.40

NO.41

NO.42

NO.43

NO.44

NO.45

NO.46

NO.47

NO.48

NO.49

试读章节

秋天的北京。

林菲菲将车停在了路边,手握着方向盘,犹豫着是继续往家走还是掉头去看看梅子。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去看同事梅子了,不知道她最近情绪好了点儿没有。林菲菲看了看腕上的手表,已经快5点半了,正是下班的高峰,与其这时给堵到长安街上,不如趁机去梅子家一趟。想到这儿,林菲菲发动起她那辆已经跑了11万9千公里的黑色越野,掉头向三环路驶去。

梅子的家住在离城区稍远的南城,房子是几年前她和老公几经筛选挑定的,却常被身边的仨俩朋友戏称为革命由城市发展到了农村。实际上,从梅子的家到她上班的单位最多也就半小时路程,在北京这个动辄上班需要花费一两个小时的城市来说,说住到了农村显然是有些言过其实,朋友们的嘲笑蕴涵的寓意是,以梅子与其老公的地位、品位与实力,怎么选也不应该选上这个出自小开发商的、南城的、出了市区的、非别墅、非ToWnh.USe的三居两厅。然而梅子却不这样认为,她觉得这儿虽辖属南城周边是显得荒凉了点儿,但小区内的环境却曲径通幽、错落有致;虽出了市区上了京开高速,但也只是与京开高速沾边而已,实在是还没上去又下来了,因为小区刚好建在收费站的旁边,提前走辅路好了。再说,南城怎么了,谁说住南城的人就矮人半截了,就算为南城人民争口气,梅子也决心要长此以往地住下去。

想到梅子的倔强,林菲菲不禁撇嘴乐了一下,但随即涌上心头的惆怅又让她叹了一口气,唉!梅子的病到底怎样了?

林菲菲与梅子同在一家隶属中央部委的杂志社供职,这是一家有些年头的财经杂志了,靠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机关那温暖的臂膀里,这份杂志在林菲菲进来之前就轻松快活地生存了十余年,直至后来被市场化浪潮打湿,杂志社才渐渐尝到了海水的咸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国家新闻出版署大力整顿报刊杂志市场,将众多名目繁杂的报刊杂志贴上封条打入了地牢,很多影响力不大但有行业背景的报纸杂志就是在那次清理中遭遇滑铁卢的。而她们的杂志社,由于在行业企业中还享有一定的声名,或者干脆说,是创办者还享有一定的威望,所以有幸逃过了此一劫。林菲菲就是在这家杂志社跌跌撞撞地往市场化方向摸索的情况下,自己也是懵懵懂懂地走进了它。

梅子则不然,当年林菲菲跳槽不成险遭闲置,无头苍蝇般误打乱撞冲进杂志社时,梅子已然是一个经过了多年党的锤炼,终于看到一线曙光,马上将要破茧成材,且一发不可收拾后来连跳三级的“副主任”记者。而林菲菲,在那时就顺理成章地成了这位实际只长她三岁,但看起来却成熟五岁八个月的“副主任”手下的一员青年干才。

“又自我吹嘘了不是,你那时刚入道,凭什么可以称为‘青年干才’?”林菲菲想起有一次与梅子谈起两人的初交时,梅子对自己的“措词”所发出的强烈质疑。当然,这样的质疑以后还发生过无数次。

“难道错了吗?虽然那时对新闻而言我只是个门外汉。但之前在那家不怎么说外语的外企已经做到了行政主管,难道这还抵不上一个青年干才吗?”林菲菲颇有些自嘲地争辩说。

“那你干嘛还要到杂志社来做一个受气的记者,现在有本事的人不都是往海里跳使劲捞钱吗?谁还放着高薪不要往低处走。”

“啊哈!我就是那少数追求理想的人,记者多有成就感啊,见多识广,无冕之王,出去倍受人尊敬,还算是个文化人,虽说相比之下穷点儿、一虚点儿,可对我这个现代女权公民倒是很受用。”

“你是说你为做一个文化人而放弃了金钱与地位?”梅子满脸的不信任。

林菲菲嘴角一撇,既没说是,亦没有说否,给了梅子一个意味深长地微笑后,转身离去。

事实上,林菲菲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有点虚的。虽然踏入记者这行的确实现了她多年来潜藏在内心的一个“缥缈”着的愿望——到底做什么她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只要与文化沾边就行。但当时之所以去杂志社,则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本来已经说好跳槽的一家美国公司,由于其亚洲区总裁不想再招收女性职员,枪毙了其手下也就是中国区总裁对林菲菲的聘任决定,使提前“革”了日本人命的林菲菲一下子处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尴尬境地,骤然间失去了方向感,糊里糊涂地向前去招聘会招收”经济类写作人才“的杂志社人事部干部递上了简历,于是在百无聊赖且半推半就中,林菲菲的”文化人“梦想就这样被定格于这间杂志社。

又堵了。高峰中的三环路就像一个汽车大卖场,车子蜿蜒绵长几公里不见首尾。此时林菲菲那辆与她纤细的身材不太相配的“大”汽车,就像一只小蜗牛一样委琐地挪动着。北京的交通真是太糟糕了,回过神来的林菲菲不禁又开始发挥她的职业忧虑症,听说北京每天新上的车牌照是以千位数为计的,现在日常出行已经着实费劲了,再这样下去该如何是好呀!林菲菲按了几下喇叭,前面那辆挂着WJ01一林的白色丰田霸道没有丝毫的反映。看来真是走不动了,不然武警同志可不会这么有耐心地在这儿趴车等候。

林菲菲索性拿起手边的一本人物画册翻了起来,刚看了两页,却不料包里的电话铃在这时突然响了。林菲菲赶紧侧身一阵乱掏,费了半天功夫,终于从她那装满了杂七杂八的大手提袋里翻出了手机。她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来电显示,正欲按键的手却一下子“怔”住了:是迪打来的。怎么办?接还是不接?她犹豫着,脑袋却好像进入了半真空状态,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迪是林菲菲谈了三年多的男友,两人分分合合已有多次,却既分不开又争执不断。这一次,他们又陷入了僵持局面,已有多日没联系了,林菲菲认为这次两人是真的断了。

电话铃还在一遍又一遍地响着,似乎知道她在犹豫不决,执意地要替她做出决定。

终于,林菲菲坚持不住了。她深吸了一口气,关掉一直响着的音乐台,将手按在了YES键上。

“喂?”

“怎么不接电话呀?!”电话那头传来迪颇为急躁的声音,这声音将林菲菲立刻拽回到两人不愉快的状态中去,她一时语塞,说不出话来。

P3-5

后记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自2008年4月起实施“出版原创推新工程”,推出并启动了“青年写作爱好者作品征集出版”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全国各地青年写作爱好者的作品纷至沓来。我们组织专家委员会和出版单位反复审读、严格把关,遴选出优秀作品,以“青年原创书系”的形式陆续扶持出版。

组织实施“出版原创推新工程”是政府行政部门推出的一种出版创新模式,目的在于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主体作用,推动新闻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群众不仅是出版成果的消费者,更是出版业的开拓者、建设者和实践者。青年人激情飞扬、勇于开拓、熟悉生活、热爱生活,是出版业的未来和希望。当前,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管理体制机制和出版业向市场转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图书出版存在原创活力不足,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重复出版、跟风出版现象突出,原创民族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不鲜明,原创作品和人才低迷等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深入持久地实施这项工程,为青年写作爱好者搭建展示才华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实现理想与梦想的广阔渠道与空间,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着力发掘培植一批有潜质的写作新人,为出版业持续繁荣发展培育新生力量,丰富出版资源。

为深入推进“出版原创推新工程”,进一步拓展作品征集范围和形式,提升征集作品质量和数量,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与盛大文学有限公司于2009年2月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青年原创作品的发掘与出版。从此,凡发表在起点中文网出版频道的原创作品,均将参与“出版原创推新工程”,由盛大文学公司评选后进人“出版原创推新工程”的遴选程序。此举,为广大青年原创作者施展才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畅通的渠道。

“青年原创书系”推出的这些作品,一方面显示出了青年作者们不凡的创作潜质;另一方面也因为其“新”,所以在艺术创作上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我们相信,有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有青年写作爱好者坚持不懈的努力,“青年原创书系”一定会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原创作品,“出版原创推新工程”也一定会朝着“推出新人、打造精品、引领导向、繁荣出版”的目标迈进!

“出版原创推新工程”组委会

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风继续吹/青年原创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董秋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28531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2
16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