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诗人和新上海人的最新诗歌作品是《上海诗人》的主要推荐内容,从多方面用诗歌表现诗人眼中的上海。
对于近年来上海诗人在诗坛声音不够响亮的原因,主编赵丽宏表示,一个重要原因是,上海缺少一座诗歌的平台,而《上海诗人》的出现可以让上海诗人发出自己的声音,弥补上海几十年来没有诗刊的缺憾。
《前世与来生(上海诗人)》为2011第贰期。
图书 | 前世与来生(2011上海诗人)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上海诗人和新上海人的最新诗歌作品是《上海诗人》的主要推荐内容,从多方面用诗歌表现诗人眼中的上海。 对于近年来上海诗人在诗坛声音不够响亮的原因,主编赵丽宏表示,一个重要原因是,上海缺少一座诗歌的平台,而《上海诗人》的出现可以让上海诗人发出自己的声音,弥补上海几十年来没有诗刊的缺憾。 《前世与来生(上海诗人)》为2011第贰期。 目录 名家专稿 枫叶上的加拿大(组诗) 呼吸(外一首) 走入非洲 上海诗人自选诗 坐在夜的坚硬的核里(组诗) 行走在迷宫般城市{组诗) 人生风雨(组诗) 邂逅丽江(外二首) 华夏诗会 谁夺走了我内心的灯盏(组诗) 梦嫁西廊(组诗) 长爱歌(组诗) 民乐演奏(外四首) 一个瘦诗人在正午或午夜的情感独自(组诗) 前世与来生的重量(组诗) 谁是你的画家(外二首) 与秋为伍(外三首) 井(外二首) 与友人书(外三首) 特别推荐 颂词(组诗) 行走的涂鸦(组诗) 父亲(三首) 海外诗笺 风从枝干间飘过(组诗) 诗人随笔 千古文章未尽才 海上论坛 新世纪:生态诗歌文本赏析 浦江诗风 心絮飘飞(组诗) 小镇泡进青花龙壶(三首) 棉花开了(组诗) 散文诗档案 崖:幻觉之岸(外五章) 以我之见 诗歌形式的批判性思考 诗坛报导 严力:韩国之行 老照片 “做人第一,写诗第二” 人书俱老 大个子诗人徐放 诗人手迹 封二 读图时代 封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前世与来生(2011上海诗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丽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14151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1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3 |
出版时间 | 2011-04-01 |
首版时间 | 2011-04-01 |
印刷时间 | 201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27 |
丛书名 | |
印张 | 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