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增订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独特的方式对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做了一次梳理与总结,为文学翻译实践的后来者提供了丰富的切实可行的经验,为以后的中国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一个新起点和一个新高度。具体内容包括《谈文学翻译中的再创造》《漫谈文学翻译主体》《给文学翻译一个方向》《从“梦想”走向现实》《翻译家是孤独的——〈无知〉译者许钧访谈》等。

内容推荐

本书系对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经验和翻译思想进行系统梳理、深度探讨与理论升华的基础性研究成果。许钧教授就文学翻译的一些基本问题,有针对性地与国内译坛一些卓有成就、又有一定代表性的著名翻译家,通过对谈的方式进行探讨,让他们结合自己丰富的翻译实践,畅谈各自对文学翻译的独到经验、体会和见解。

先后参加对谈的有季羡林、萧乾、文洁若,叶君健、陈原、草婴、方平,许渊冲、屠岸、江枫、李芒、赵瑞蕻、杨苡、李文俊、吕同六,杨武能、郭宏安、罗新璋、施康强、林一安等20多位翻译家。

20世纪萦绕于广大文学翻译者心头、在中国翻译界争论不休的大多数主要问题,所涉及问题的各种具有代表性的论点,几乎都得到了探讨和阐发。

此书以独特的方式对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做了一次梳理与总结,为文学翻译实践的后来者提供了丰富的切实可行的经验,为以后的中国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一个新起点和一个新高度。

本书还辑录了近年许钧教授就文学翻译与教学问题等接受学者或媒体的采访录。

目录

再版序

传统与创新——代引言

“翻译之为用大矣哉”

谈文学翻译中的再创造

翻译,再现原作的再创作

翻译:“美化之艺术”——新旧世纪交谈录

“信达雅”与“真善美

“翻译这门学问或艺术创造是没有止境的”

“尽可能多地保持原作的艺术风貌”

自设藩篱,循迹而行——谈翻译风格

形神兼备:诗歌翻译的一种追求

翻译与创作

翻译也要出精品

翻译的得与失

漫谈文学翻译主体

“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翻译”

译者应该有多种“套路”

语言与翻译

拉美文学的介绍与翻译

译书天下事得失寸心知——关于《红与黑》中译本的对谈

跨世纪的“翻译漫谈”

给文学翻译一个方向

从“梦想”走向现实

一门正在探索中的科学——与R.阿埃瑟朗教授谈翻译研究

翻译释意理论辩——与塞莱斯科维奇教授谈翻译

加强翻译学科的建设——许钧教授访谈录

关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新老版本译者之间的对谈

语言总在找寻唯

我们的时代一定会出翻译大家——许钧教授谈文学翻译

关于翻译与外语学习——许钧教授答黄昊同学

内审以自强:一个翻译家的省思——专访翻译家许钧教授

翻译家是孤独的——《无知》译者许钧访谈

关于翻译实践与翻译研究的互动关系——许钧教授访谈录

生命之“轻”与翻译之“重”——许钧教授访谈录

翻译是爱,是理解,是历史的奇遇——许钧教授谈傅雷与翻译

阅读勒克莱齐奥,理解勒克莱齐奥——答《楚天都市报》

理解让-马利·勒克莱齐奥——答《中国新闻周刊》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增订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10565
开本 16开
页数 3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9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51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046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9
16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