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九家半人/新西部小说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小说以西北一所乡村中学家属院——大杂院中住的九家人和一单身女教师这半家人为中心,述说了他们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的恩恩怨怨,涉及了贫困落后的西部乡村一群教师的婚姻的困惑、计划生育的困扰、理想爱情与现实家庭的矛盾、小家庭大思想与大家庭小思想的冲突、传统的伦理道德与人性、人情、人欲的纠葛等等。

读了《九家半人》,你不能不思改革。这改革不只是体制的改革,观念的更新,还有“国民性”的改造!

内容推荐

作品主要抒写了贫困落后的西部乡村时下颇为乡民羡慕的一群人,一伙教师的生活和婚姻的困惑,计划生育的困扰,理想爱情与现实家庭的矛盾,传统的伦理道德与人性、人情、人欲的纠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无奈与同命运抗争的痛苦,民俗风情的味长与刚出农门但和农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凄美,知识分子的清高与识字分子的狭隘,四平八稳的铁饭碗的自得与教育改制的惶恐,特殊群体的代课教师的辛酸与世俗的冷酷,斩不断的家族势力的抬头与自我奋斗的悲剧,金钱的诱惑与权力的杀戮……虽只是“九家半人”的苦辣酸甜,映现的都是一个大的社会现实。

试读章节

妻子要生孩子!

做了十五年的父亲梦即将圆了,可是冷雨泉内心有说不出的苦涩,这不久就要出生的小东西,说是自己的儿子,其实,其实是……唉——落月无声。那淡红的充满血色的月光,洒向寂寥的晦暗的大地,渐渐伸出无数只纤手,怯怯地拥紧了冷雨泉,似一位断线多年又猛然相逢的情人,炽烈而又惊疑不定。古人云:“夕阳无限好!”可哪比得这夕月美丽,圆圆的,柔柔的,明明的,暗暗的,白白的,血血的,十分耐看。想看多久,就可以看多久。没有夕阳的灼眼,没有夕阳的拥挤,空落落的夕月空落落地可人。这广袤的空间属于落月,冷雨泉也属于落月。凝视着落月,那无形的一只只纤手伸长了,缩短了;缩短了,伸长了。慢慢地将冷雨泉掬了起来,跚跚地走向了一扇水晶的大门,那不是广寒宫的大门吗?那里没有累人的一切,没有无聊的工作,无聊的人情,无聊的生活,无聊的孩子。冷雨泉想不顾一切地走进那扇大门,可是孩子?三院长?接生?

一条田间小路,被学生娃们踩得光光的,在月光下闪闪发亮,引诱着冷雨泉偏离了去医院的路,走向了此时无人光顾的巴沙河。说是河,却没有一滴水,不叫河吧,有河床,有岸,有数不清的驴卵子石头,宽宽的,蜿蜿蜒蜒的。也许若干年前,这是一条真正的河,水流不止,碧波涟涟。可是现在成了一条干河,而且从冷雨泉记事起就是一条干河。干河就干河,干河好,好在不用船,自由自在,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想停在什么地方就停在什么地方。不设防,不吵闹,心如河,河如心!可是走向何方?停在哪里?这种空前的自由与平静,蕴藏着可怕的不自由与不平静。冷雨泉有点害怕,似乎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对,是缺少点水,是河就该有水。雨也好,泉也好,从自己的姓名中足以看出自己多么地爱水,这注满一河的月光如果是水,那么冷雨泉一步步地走进去了,将一了百了,回归自然,一切无聊也就消失,什么没有孩子的尴尬,还是有了孩子的尴尬。可是孩子?三院长?接生?逸琴?

不愿想到,偏偏就想到,这恼人的孩子。一阵秋风袭来,对,应该是恼人的秋风。冷雨泉打了个寒颤,可只是那么一瞬间的寒意过后,就再也不十分冷了。秋风,毕竟陋人,乍寒还暖,不尽如人意。如果是深冬,他将在这大河里,找一处阴暗又四面利风的地方,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走进甜美的梦乡,一个永远不醒的甜美美的微笑,替代种种的无聊和无聊的种种,替代生活的尴尬和尴尬的生活。这样想着,漫无边际地遛着,正好一块巨石挡在他的面前,石头的一半没入河床,一半显露在外,石顶平平的,白亮亮的。这不是白玉床吗?冷雨泉爬上石顶,感到透心的凉爽,凉爽得干净,干净得纯洁。他舒展地躺在上面,无比熨帖,似乎找到了一个干干净净的归宿。可是仰面看到那满天的星星,睁着一只只怪怪的眼睛,眨呀眨的,莫名其妙地死死地盯着他,仿佛还发出咯咯的冷笑声,笑他的孤独,笑他的可怜,笑他作为一个男人的全部的耻辱。他想闭了眼回避又无法回避,忙忙从上面几乎是滚下来,恰好滚到了背着月光的一角黑暗里,那一点点阴影就毫不客气地熔化了他作为人,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作为儿子的虚假的抑或可怜的一切。

即使是分娩的痛苦呻吟,郝逸琴还是吟得抑扬有致。一声,一声声,似秋天的蝉鸣,娇滴哀婉。全然没有时下女人生孩子的近乎炫耀的歇斯底里。

可是唯其抑扬,唯其有致,唯其如蝉鸣,那声音也愈加悲切,听得让人疼心疼肝的,更听得让冷先生提心吊胆的,作为一名先生,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活了五十多岁,给别人家接生了无数孩子,还从来没有这样提心吊胆过,可提心吊胆又有什么用呢?毕竟郝逸琴是自己的儿媳,安慰无从安慰,动手无法动手。这有九家半人的大杂院里,一排房子的山间全是相通的,一家说话,不要说左邻右舍听得一清二楚,就是左二邻右三舍都能听见,弄不好落下个儿媳不急公公急的笑柄,那才羞死人哩!

所以,冷先生只能等待,等待接生的三院长突然出现,凝神静气地听希望的脚步声。可次次希望,次次变为失望。他渐渐地怨恨起儿子来了:“这个半吊子。”冷先生心里说,“只一里多路的医院,就是几百趟也该来了吧!”

郝逸琴的呻吟一阵紧似一阵,只是不叫爹,不喊娘,也不问冷雨泉来了没有。冷先生坐不是,站不是,守在儿媳身边更不是。一次次出去望望天,进来叹叹气,站下搓搓手,坐下摸摸头,心里像猫爪爪抓痒一般,似乎生孩子的不是郝逸琴,而是他自己。

想来也难怪他,他家三代单传,到冷雨泉这一代几乎断了根,绝了后,他为了这个孩子,吃了非人之苦,受了非父亲之罪,是准备以自己的老命来换这个孩子的。因为这个孩子是他们家唯一的希望,也是全部的希望,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有什么闪失。一个月前他就力主到医院里生,可是郝逸琴不答应。只好自己十天前就以即将当爷爷的身份和一名护理医生的身份,住到这自己极不方便,极没有位置的家属院里,并且住到只有里外两间房子的儿子家了。可事到头来已不由自己,现在该怎么办呢?

听说城里人是锅碗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难道这家属院里的人也沾了城市气,呼吸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吗?就这乡政府搬迁后留下的几间破房子,老大一个破破烂烂的大杂院,美其名日家属院?沾了如此市气?冷先生到左邻家门上咳嗽两声,到右舍家门上咳嗽两声,想惊动醒他们来帮帮忙。左邻是和校长家,右舍是尕顾家,他们两家和冷雨泉家是标准的双职工家,是当地也是家属院里令人羡慕的上层阶级,各分配了两间房子,而且是最中间的,还外带一间原乡政府的车棚——现已收拾成了伙房。因为深厚的阶级感情,三家平时关系很铁,来人去客三家合一家,共同招待,共同送客,有许多共同的朋友。常常,男人们除老婆不公用外其他东西都公用,女人们除郝逸琴外一个鼻孔出气,可以算得上亲密无间。可是此刻冷先生把肺都咳出喉咙了,连一点动静也没有,似乎两家睡的全是死人。

P1-3

序言

彭金山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滨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佰《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是的,不管什么体裁的文学,也不论哪个主义或什么流派,只要感人而至于堕泪,或可不朽。

世纪之交以来,网络文学大盛,加上原有的纸质媒介传播,文学作品之多可谓汗牛充栋。也许是因了浮躁的缘故,也许是因了别种原因,作品虽繁,但感人心者却并不很多。前些日子,寿岳送来他的长篇小说书稿,一看书名,觉得有些意思,但因为那段时间杂事太多,对他的小说尚未太在意。待稍有闲暇,我打开了这部命名为《九家半人》的长篇小说。使我没有想到的是一读竟然不能放下,直到篇终,每每几近堕泪。《九家半人》把我带进了一个不能不为之感情激荡的世界。那“造化钟神秀”的校花郝逸琴,偏偏想做正常的女人而不可得,在生活中尴尬,尴尬中生活;那姓名半通不通,一身才气两袖清风的司骡,想做诚实人却往往陷入无奈;那命运如浮萍般的师大高才生付萍,不明不白地走向生活底层而成为“老姑娘”,阴错阳差地被施行了绝育手术;冷雨泉的变态,尕顾的世俗,四十二的猥琐……断不可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概言。怎么争?怎能争?

作品主要抒写了贫困落后的西部乡村时下颇为乡民羡慕的一群人,一伙教师的生活和婚姻的困惑,计划生育的困扰,理想爱情与现实家庭的矛盾,传统的伦理道德与人性、人情、人欲的纠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无奈与同命运抗争的痛苦,民俗风情的味长与刚出农门但和农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凄美,知识分子的清高与识字分子的狭隘,四平八稳的铁饭碗的自得与教育改制的惶恐,特殊群体的代课教师的辛酸与世俗的冷酷,斩不断的家族势力的抬头与自我奋斗的悲剧,金钱的诱惑与权力的杀戮……虽只是“九家半人”的苦辣酸甜,映现的都是一个大的社会现实。读了《九家半人》,你不能不思改革。这改革不只是体制的改革,观念的更新,还有“国民性”的改造!

尤可称道的是作品的细节描写,逸琴迷鹿,司骡立雪,付萍打关,薄酒祭坟,情失腾格里,梦断落叶巷……凄迷哀婉,魂牵梦绕。而一条鹅卵石满滩的大河,长年累月干躺着,却自始之终诉说着厚重的历史与古老的文化……

陆游在《冬夜书示子聿》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陆游强调的是实践对于获取真知的重要性。文学创作也是这样,大凡能够感动人心者,也多是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有了深切的体验之后发愤为之的作品。本书作者王寿岳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庆阳师专(今陇东学院)中文系毕业后,长期在条件十分艰苦的古浪基层中学教书,一蹲就是将近20年。《九家半人》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者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却又不得不与大多村民一般随遇而安,蓄了一把辛酸泪,不吐不快。这等作品,绝非蹲在阁楼上茶余饭后的天方夜谭,也非有闲人士的文化快餐可比,更不是文痞的文化盗版,乃情郁于中,书成天然是也!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草根”一词。草根,这是近两三年在文学界和教育界的一些文章不少出现的一个词语,“草根”是对基层的教育或文学生态的形象概括。《九家半人》便是这样一部真正的“草根”性质的长篇小说。像这类从贫脊泥土中拱出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草根”作品,在基层是并不少见的,可惜的是传播的范围很有限。它们往往为研究界、批评界所不屑,乃至忽略。好“诗”在哪里?好“诗”在民间!我这里谨借写在《九家半人》的书前之语,向文学批评界进一言:多关心关心这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草根”们吧!设若没有它们的存在,我们的家园该是多么荒凉……  是为序。

2007年1月26日于西北师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九家半人/新西部小说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寿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800561
开本 16开
页数 3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545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