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概述
1.2适用范围
1.3术语和定义
2 基于风险的场地与生产设施环境管理框架
2.1基于风险的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程序
2.2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
3 第一阶段 场地与生产设施环境风险识别
3.1第一阶段的目的和工作内容
3.2资料收集与文献审核
3.3现场踏勘
3.4相关人员访谈
3.5场地与生产设施环境污染初步分析
3.6第一阶段报告编制
4 第二阶段 现场采样与风险筛选
4.1第二阶段的目的和工作内容
4.2制定采样与实验室分析计划
4.3现场采样
4.4样品检测结果分析
4.5详细采样
4.6不确定性分析
4.7第二阶段报告编制
5 第三阶段 场地与生产设施环境风险评价
5.1第三阶段的目的和工作内容
5.2场地健康风险评价
5.3确定修复目标和修复范围
5.4设施污染风险评价及表面浓度限值确定
5.5不确定性分析
5.6第三阶段报告编制
6 生产设施环境无害化的关闭验收
6.1生产设施关闭验收监测方案
6.2设备表面污染监测
6.3建筑物污染监测
6.4验收单位的资质要求
6.5实验室的资质要求
6.6生产设施环境无害化关闭的验收报告编制
7 污染场地修复验收
7.1总则
7.2文件审核与现场勘察
7.3采样布点方案制定
7.4现场采样
7.5实验室检测
7.6修复效果评价
7.7验收报告编制
7.8监督复核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参考与引用的规范性文件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土壤中污染物分析方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美国EPA通用土壤筛选值
附录D(资料性附录) 常见污染物毒性参数
附录E(资料性附录) 修复效果评价案例
附录F(资料性附录) t分布临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