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专题研究/武汉大学学术丛书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了解之同情”与人地关系演变研究

 一、一种研究范式的分析:人地关系演变的“三阶段论”

 二、从“了解之同情”到“环境感知”

 三、“了解之同情”视野下人地关系的演变

 四、余论:理解与评判

第二章 长江流域环境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一、环境史理论方法及综合研究

 二、长江流域环境史研究回顾

(一)长江流域人地关系演变的阶段性

(二)长江流域的气候演变

(三)长江流域植被分布的演变

(四)长江流域动物分布的演变

(五)长江流域的水环境演变

(六)长江流域人口分布与结构的演变

(七)长江流域人类聚落环境的演变

(八)长江流域人类疾病分布的演变

(九)长江流域人类经济活动与环境互动关系的演变

(十)长江流域的文明进程

 三、长江流域环境史研究的展望

第三章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地关系的演变及其特点

 一、长江中游地区人地关系演变的历史过程

 二、长江中游地区人地关系及其演变过程中诸要素分析

 三、长江中游地区人地关系演变的历史教训与启示

第四章 长江中游地区距今10000--1800年间气候状况研究

 一、历史气候变迁研究概述

 二、距今10000—1800年间长江中游地区的气候变化

(一)距今12500—9500年:冰期后升温期

(二)距今9500—8500年:气候继续转暖,气温、降水量低于现今

(三)距今8500—7500年:气候温暖湿润,但有冷锋活动,气温和降水量相当或略高于现今

(四)距今7500—6500年:气候温暖湿润,气温、降水量俱高于今

(五)距今6500—5500年:全新世气候最宜期

(六)距今5500—4500年:气候温暖湿润

(七)距今4500—3500年:气候由温暖湿润向温凉湿润转变

(八)距今3500—2500年:气候变动频繁,先后经历了干冷一温湿一暖湿一凉湿一暖湿的变迁过程

(九)距今2500—1800年:气候屡有变动,并于末期趋寒

 三、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千年来长江流域的水旱灾害与气候变化

 一、一千年来长江流域水旱灾害的地域分布与年代际变化

(一)长江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地域分布分析

(二)历史水旱灾害的年代际变化

 二、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气候变化及其自然灾害的初步研究

(一)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的气候变化

(二)明清时期长江流域自然灾害分析

(三)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气温、降水与气候变化关系分析

第六章 散居与聚居:汉宋间长江中游地区的乡村聚落形态及其演变

 一、引言

 二、两汉时期:以规模较小的散村为主

 三、六朝时代:“巴夏居城郭,夷蛮居山谷”

 四、唐宋时期:聚落规模的扩大、聚居区域的扩展及其局限

 五、影响乡村聚落形态及其变化的诸因素

第七章 寨堡:社会动荡中的环境与选择

——以明清川陕楚交边山区为中心

 一、川陕楚交边山区寨堡概况

 二、嘉庆朝白莲教战争期间的寨堡

 三、民寨、官寨与“贼寨”

(一)官军建堡用寨例

(二)“贼寇”结寨、占据寨堡例

(三)州县以寨堡为治所例

 四、制度、环境与川陕楚交边山区寨堡

(一)寨、堡、洞是川陕楚交边山区民间自保御寇的必然选择

(二)寨堡与川陕楚交边山区环境

(三)历史传统及经验的重要影响

第八章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的围垸:从“水利工程”到“水利共同体”

 一、引言

 二、围垸之修筑——以汉川县南湖垸为中心

 三、垸的规模:与江南地区的圩相比较

 四、关于垸与村落的关系

 五、作为赋役征纳地域单元的“垸”

 六、关于垸与里甲的关系

(一)明初江汉平原诸州县黄册里甲编制之实态

(二)明中期江汉平原大部分新垦垸田及垸民未入版籍

(三)明后期的清田均役与垸田征科、垸民入籍

(四)清前期的均平图赋与按田归垸

 七、庙宇与垸:作为社会地域单元的“垸”

 八、垸的意义:从“水利设施”到“水利共同体”

第九章 明清时期赣南地区乡村聚落的宗族化与军事化

——以乡村围寨为中心

 一、前言

 二、明清社会动荡与乡村围寨的兴起

 三、乡村围寨的构筑与乡族势力的发展

 四、乡村围寨与乡村聚落形态的变化

 五、余论

第十章 土地革命前夕赣南乡村的聚落形态与社区关系

 一、聚落形态与空间格局

(一)聚居聚落

(二)散居聚落

(三)杂居聚落

 二、社会认同的基本特征

(一)方言及祖籍地的认同

(二)户籍归属与认同

(三)同姓归宗与祖先认同

 三、地方政治派系

 四、结语

第十一章 都市环境史:18世纪汉口地区的黑山开发和风水论

 一、序论

 二、从风水角度看汉口的地理位置

 三、黑山的开发和风水论的提出

 四、汉口的都市问题和风水论

 五、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专题研究》是作者鲁西奇、张建民主编,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结题成果之一,是该项目结题成果五卷中的综合卷。书中反映了作者对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这一课题的一些基本看法,包括相关的理论思考,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译述,气候变化与历史自然灾害,聚落与环境,城市环境问题以及对研究主题的总体把握等,供读者阅读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11章, 主要内容包括: “了解之同情”与人地关系演变研究 ; 长江流域环境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地关系的演变及其特点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专题研究/武汉大学学术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建民//鲁西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7082632
开本 16开
页数 5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5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8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X24
丛书名
印张 38.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5
160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2: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