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五香街
内容
编辑推荐

不可不共享的语言饕餮盛宴!

被国外众多评论家誉为中国最好、最具创造性、最有趣、天才、鬼才女作家残雪代表作《五香街》!

小说描写了在五香街发生的一次“莫须有的奸情”,写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士在一条街上引起的一场轩然大波……

内容推荐

长篇小说《五香街》是残雪的另一部重要作品。《五香街》只是描写了在五香街发生的一次“莫须有的奸情”,写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士在一条街上引起的一场轩然大波。事件的陈述在小说里变成次要的东西,大篇大篇存在着的是,精彩绝伦的议论和推理,大言不惭的演讲和揣测,以及貌似严肃缜密的归纳和演绎。

残雪以戏仿和反讽的语调将有关“性”的一切好话歹话,真话假话说了个痛快淋漓,干干净净,使读者忽略了整部小说的总体象征,而沉迷在滔滔不绝的语言狂欢之中。小说并不仅仅如评论家所言,只是将中国人的“性心理”来了一个“底朝天”的揭露,而更多的是嘲弄了“所有心理”,是又一次对各种“灵魂丑恶”的大展览。作家在这里面没有放过任何一种人,任何一种观念,任何一种理论,甚至对艺术的批判也不例外。

目录

故事前面的介绍

 一 关于X女士的年龄及Q男士的外貌

 二 关于X女士所从事的职业

 三 X女士与寡妇两人对于“性”这件事的不同意见

 四 Q男士其人其家庭

 五 一次改造的失败

 六 X女士泛泛而谈对于男人的感受

故事

 一 关于故事开端的几种意见

 二 一些暗示性的要点

 三 追随者的自由

 四 Q男士的性格

 五 X女士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

 六 谁先发起攻势

 七 怎样交待一切下落的问题

 八 寡妇的历史功绩与地位之合理性

 九 Q男士与X女士丈夫的暧昧地位

 十 我们怎样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选举X女士作我们的代表

 十一 X女士脚步轻快,在五香街的宽阔大道上走向明天

试读章节

二.关于x女士所从事的职业

X女士与她丈夫经营着一家规模很小的炒房,炒房的地点在街口,出售炒蚕豆、炸蚕豆、五香瓜子、普通瓜子、炸花生米、炒花生等等。他们没雇工人,每天由X女士的丈夫到一处地方拖来生蚕豆、花生、瓜子等,然后两人亲自动手淘洗、制作、出售。平时,夫妻俩忙个不亦乐乎,街口四季飘香。我们前面提到,X女士家在五香街是外来户,那么他们来五香街之前,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两口子讳莫如深,避免回答,只在被逼不过时才笑答:“捡破烂为生哟。”终于户籍调查开始了,他们在表格上关于来五香街前的职业那—栏里填了个“机关干部”。五香街居民大惊。如果说他们来五香街之前一直是“国家的人”,又何至于堕落到干起了炒房的营生?这营生与国家实在是毫无一丝半点的联系,从国家的人到卖蚕豆的,无异于从天堂跌进地狱,莫非他们在机关里出了什么乱子,以致被赶了出来,落得如此下场?五香街的居民认为这里头一定有某些被有意隐瞒了的、惊心动魄的情节,这些被隐瞒了的情节扰得他们日夜不安。比如说,这两口人,为什么总不能与五香街的居民一致,而加入他们一伙,成为自己人呢?并没有谁禁止他们这样做呀!为什么总要做出那种诡秘的举动,使得他们倍加提防,疑神疑鬼呢?

表面看来,他们似乎彬彬有礼,平常得很,但从他们那种沉默的态度里,从他们那种恍惚的眼神里,五香街的群众嗅出了某种不对劲的味儿。完全不对劲,他们从直觉上感到这是两个异己分子,而在一瞬间就将他们从理念上排除在五香街群众团体之外了。但这两口子,不仅心安理得地干炒房,还干得颇为得意,就好像这也是什么高级营生,值得炫耀一般。他们还将这种观念灌输给儿子小宝,一旦有人问及长大后的理想职业,娃娃便迫不及待地回答:“干炒房工作。”

炒房是X女士与丈夫的公开职业,X女士还有一个尽人皆知的秘密职业,她将那职业取了一个复杂的名称:“替人消愁解闷或搞一回恶作剧。”谁也说不清这是怎么回事,局外人去调查,往往一无所获。追问那些参与者呢,更是纠缠不清,用一些黑话来向你解释:“假如你闭上眼,脑子里就出现飞船与地球相撞的场面”啦,“红心和蓝心,一一用树枝戳个对穿,挂在半空”啦,“衣柜里挂着十件衣服,取出其中一件,可以感觉出上面的体温”啦等等。

从X来到五香街的第一天,她就偷偷地从事这种“消愁解闷”的活动。来找她的多是一些少男少女,她在他们当中干得得心应手,但并不收取费用。(说句老实话,X女士脸上的神气是捉摸不透的,她究竟是否看清了屋里这些来人,还是个问题。)只是有一次,她的活动不幸受到上面的追查,后又因证据不足而作出了罚款100元的从宽处理,并勒令学习国家有关文件一星期。学习之后,X女士愈加嚣张,破罐子破摔,满不在乎地堕落下去了。X女士到底是在从事何种性质的活动,这种活动有些什么样的后果与影响,为什么五香街的少男少女们会像中了魔一般往她的小屋里钻,什么东西吸引着他们,这一连串的问号,别说政府调查组,就连受人宠爱的寡妇也莫可奈何,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寡妇曾多次在夜间强行闯入X女士的内室,以可敬佩的探索精神与X女士和她年轻的同伙们在一起度过了好几个夜晚,千方百计地盘问,留意,还用一个听诊器从他们后颈窝冷冰冰地插入背部,细细倾听,不厌其烦。然而所得却是甚微。  寡妇发现,那些人的精神,是处在一种不由自主的状况中。他们一个个靠墙端坐,手执从X女士桌上拿到的小镜子,瞪着镜子里面,像瓷人似的一动也不动,整个晚上就如此,真是枯燥得要死。寡妇立在屋当中,总觉得有一股股无形的气浪向她冲来,那些镜子里似有五颜六色的怪火蹿到半空,烤得她背上微微出汗,想走呢又不好意思,只得咬紧了牙关站稳,待定睛一看,又并无什么火苗,瓷人们仍旧靠墙端坐,一动不动。X女士正自顾自地用显微镜观察玻璃板上的东西,神情又紧张又专注,末了她说一声:“结束。”于是个个脸上大放红光。(明眼人当能看出,)(=女士那声“结束”其实是自言自语。)这伙人在回家的路上兴高采烈,追追打打,一下爬到树顶上,一下又腾空而下,同时又忍不住破口大骂X女士“混蛋”,“吃饱了没事耍弄人呢”,“拿我们的神经作试验”,“自以为是了不得的天才,其实狗屎不如”,“都搞起这种鬼名堂来还了得?!”“政府是否应对这种活动加以限制?”等等。要这些人提供情况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他们压根儿就搞不清自己在小屋里经历了一些什么,有什么意义,他们一点也不关心这种事。也许可以说,他们之所以往X女士家里钻,是由于体内感应了某种神秘的召唤,那种召唤是在有星光的夜晚常常出现的,当时他们并没去细细分辨,而很快就忘记了那时断时续的骚响。而现在,这种蜂鸣般的怪声来自X女士摆弄的那些魔鬼镜子,分外强烈,每一面镜子都是一个奇迹,将无以名状的东西送进了那些麻木的耳膜,使他们不由得张开了大嘴,精神为之一振似的。还可以说,他们之所以往X女士家里钻,是他们错以为X女士是他们一伙的,他们要与她联合,然后携手前进。待到进了那房间,发现X女士神情麻木,故作高傲,大家又不由得无比愤慨了。一愤慨,哪里还记得他们初来时的打算。

寡妇极其失望,但凭着不信邪的一贯作风,定要一追到底。她一个接一个地扼住他们的脖子,发狠地摇晃,逼他们吐出肺腑之言。这些人一个个日卧申恍惚,谈到要点上就含糊不清了:“通体有种陌生感,痛快不出话来。”“对自己的肺部和心脏都生出了信心似的。”“星光在头顶照耀,脚底生风。”“暗暗地报了仇似的,但又痛恨唆使者”等一类鬼话,说了也等于没说。那么寡妇就这样一无所获了吗?就再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接触事情的本质了吗?这与她那百折不挠的性情是不相符合的。我们的寡妇绝不是那种遇难而退的人。在痛苦彷徨中挨过了好多日子以后,一盏明灯照亮了她的心田。她决心已下,打算另找突破点了。她跟踪追击了好久,在一条偏僻小巷的拐角上一把捉住X女士的丈夫,这个魁梧的汉子,这个未开化的童贞美男子。她用自己那饱满的胸部不断地摩擦着他的臂膀,还将脸蛋也贴上去,如痴如醉,弄得他十分诧异。

P21-24

序言

这本书是我的第一个长篇。自从2002年再版后“热卖”以来,又是8年多过去了。《五香街》初版于90年代初,是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当时国内出版界对于“性”这个主题还有禁忌,所以出版此书还经历了不小的困难。到了2002年,此书再版时,因初版印数小,没有多少人知道这本书,就像是出版一本新书一样。宣传一做,销量很可观。据说读者主要是爱好文学的年轻人。如今这本书在海外已经有了4个版本,对它们的评价都非常高,被称为幻想文学中的精品,新的“世界文学”的先驱之作。

这次作家出版社的编审张亚丽女士登门拜访,与我当面签下合同,作为重点书来推出,令我感慨不已。

《五香街》的主题是两性关系,残雪通过叙述发生在一条街道上的市民间的离奇故事,将她的黑色的、恶魔般的幽默的才能发挥到了极致。不少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捧腹大笑,而且从头笑到尾。有一个美国女孩,年轻的作家,手里拿着英文版的《五香街》,笑得在床上滚来滚去。还有一些台湾大学生,读了《五香街》之后,同人辩论两性关系问题时便引用《五香街》里面的言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当然《五香街》并不是一篇搞笑的通俗作品,而是一本有着深奥主题的实验小说,它用别具一格的手法对于东方人的两性观进行了严肃的探讨,其深度是空前的,其戏谑的风格无人能仿效。

那么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到底是关于谁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点和年代?残雪会回答说:“这是关于我们大家的故事,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进去扮演角色。它可以发生在东方,也可以发生在西方(只要道具改一改),至于年代,过去的一千年和未来的几百年大概都适合发生这类故事。不过读者千万不要以为我在讽刺世人,或针砭时弊。我的角色都是有面具的。其实我对我的每一个角色——从X女士到寡妇,从煤厂小伙到孤寡老妪——都从心灵深处生出了强烈的欣赏。但愿读者也能像我一样欣赏这些人物。”

我对这个长篇是有信心的。它将在大浪淘沙般的文学运动中存留下来,并会时间越久,就越显出它的价值。现代主义文学的解释是能动的解释,难度更高。但只要是有过一些阅读经验的、敢于迎接挑战的读者,都可以将《五香街》当作进入现代审美的入门书。这种有品位的阅读将给你带来更大、更持久的乐趣,说不定还会对你的世界观发生影响。这样,你有可能会在这种智力活动结束时,感到你付出的劳动是值得的。

老王卖瓜似的再版短序就写到这里,请读者还是接下来看正文吧。

残雪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要我说出谁是中国最好的作家,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残雪。”

——(美)苏珊·桑塔格(文化评论家、小说家)

……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中最有创造性的声音——简言之,一位新的世界大师在我们当中产生了,她的名字是残雪。

——(美)罗伯特·库弗(后现代小说家)

就中国文学来说,残雪是一次革命……她是多年来出现在西方读者面前的最有趣,最有创造性的中国作家之一。

——(美)夏洛特·英尼斯(评论家)

残雪是一个真正进入文学状态的孤独者,在城市的喧嚣中默默走进经典并与历代大师相遇的奇才,也是在浮华的时代里平实地生活和扎实地写作,而保持文学尊严与灵魂活力的“稀有生物”。

——刘再复(文学评论家)

残雪以她的冷僻的女性气质与怪异尖锐的感觉方式,不仅与此前的中国女性的写作诀别,而且与同时代的男性作家分庭抗礼。

——陈晓明(文学评论家)

在一个具有那么漫长、那么深重的语言传统的国家里,敢于写出真正的新小说,这个作家是非得具有异常强烈的意志和彻底的孤独的决心不可的,正如旧约圣经之臣民后裔的卡夫卡也经历过的那样。

——(日)日野启三(作家)

残雪这位女性作家是中国的卡夫卡,甚至比卡夫卡更厉害,不断提出抗议,是位很特别的作家。

——(瑞典)马悦然(汉学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五香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残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56596
开本 32开
页数 3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5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36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7: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