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大公报》是民国时期湖南地方报刊中极有影响的一份民营大报,也是一份政论色彩十分浓厚的报纸。1915-1927年的中国,军阀混战不断,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统治全国,言论、新闻的控制相对松懈,相对宽松的新闻环境使报纸可以据事直书、有闻必录。因而这个时期的长沙《大公报》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喻春梅编著的《大道为公——长沙大公报1915-1927与湖南社会思潮》以1915-1927年的长沙《大公报》为文本,考察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的湖南社会思潮;并探讨长沙《大公报》与湖南社会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
图书 | 大道为公--长沙大公报1915-1927与湖南社会思潮 |
内容 | 编辑推荐 长沙《大公报》是民国时期湖南地方报刊中极有影响的一份民营大报,也是一份政论色彩十分浓厚的报纸。1915-1927年的中国,军阀混战不断,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统治全国,言论、新闻的控制相对松懈,相对宽松的新闻环境使报纸可以据事直书、有闻必录。因而这个时期的长沙《大公报》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喻春梅编著的《大道为公——长沙大公报1915-1927与湖南社会思潮》以1915-1927年的长沙《大公报》为文本,考察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的湖南社会思潮;并探讨长沙《大公报》与湖南社会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 目录 绪论/001 第一章 1915—1927年的长沙《大公报》/020 第一节 长沙《大公报》概况/021 第二节 大公报人/024 第三节 长沙《大公报》(1915—1927年)所处的社会背景/033 第二章 长沙《大公报》与民初共和思潮/037 第一节 国体之争:共和制还是君主制/038 第二节 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049 第三节 对袁世凯死后时局问题的思考/059 第三章 长沙《大公报》与联省自治思潮/068 第一节 联省自治思潮的兴起与发展/069 第二节 毛泽东对联省自治思潮的解读/077 第三节 长沙《大公报》对联省自治的阐释/082 第四章 长沙《大公报》与民主和科学思潮/093 第一节 迎受五四新思潮/094 第二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思潮/099 第三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科学思潮/114 第四节 杜威、罗素来湘讲学及其影响/123 第五章 长沙《大公报》与妇女解放思潮/132 第一节 关于妇女解放诸问题的讨论/133 第二节 省宪起草前后争辩妇女参政权问题/149 第三节 省宪修改时期反对剥夺女权的斗争/154 第六章 长沙《大公报》与平民教育思潮/164 第一节 平民教育思潮的形成与发展/165 第二节 《湖南平民教育周刊》的宣传与鼓动/175 第三节 平民教育思潮的衰落及其评价/195 第七章 长沙《大公报》与大革命思潮/206 第一节 对国共合作及新三民主义的宣传/206 第二节 湖南的反帝热潮/213 第三节 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222 第四节 北伐战争在湖南/232 结语/236 参考文献/243 后记/25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大道为公--长沙大公报1915-1927与湖南社会思潮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喻春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87360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0 |
出版时间 | 2011-04-01 |
首版时间 | 2011-04-01 |
印刷时间 | 201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59.9 |
丛书名 | |
印张 | 1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31 |
宽 | 165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