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记至圣先师言语之书,自古为学者所必读。至圣孔子,谈学论道,答弟子时人之问,所言皆至理。语及诗书易礼春秋,凡所指点,皆扼一经之要。故欲读圣贤书,求真实理者,当自读《论语》始。
雪庐老人仁慈博爱,学贯儒释道医,智慧超群,德行高洁,一生慈悲为怀、自行化他、功德圆满。晚年深感时风不竞,圣教不彰。乃设论语讲习班,广接文教各业有心人士,定期讲习。《论语讲要》即老人讲授言辞,学者笔记之,名为讲要。
图书 | 论语讲要/中华文化大讲堂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论语》,记至圣先师言语之书,自古为学者所必读。至圣孔子,谈学论道,答弟子时人之问,所言皆至理。语及诗书易礼春秋,凡所指点,皆扼一经之要。故欲读圣贤书,求真实理者,当自读《论语》始。 雪庐老人仁慈博爱,学贯儒释道医,智慧超群,德行高洁,一生慈悲为怀、自行化他、功德圆满。晚年深感时风不竞,圣教不彰。乃设论语讲习班,广接文教各业有心人士,定期讲习。《论语讲要》即老人讲授言辞,学者笔记之,名为讲要。 内容推荐 《论语讲要》一书是当代儒佛大家李炳南老居士的著作。李炳南老居士将佛法的修学体悟融入《论语》,帮助世人重新认识儒家经典,走出了两千多年来对夫子的狭隘理解,应该更符合夫子之本来面目。 《论语讲要》由李炳南教授讲述,由徐醒民教授敬记。 目录 上论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下论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试读章节 “视其所以。”以,何晏《集解》作用字讲。皇侃解释:“即日所行用之事。”即日就是当日,近在眼前。即日之事,就是《谷梁传》解释的日用寻常的事情。视其所以,就是看此人平常所作之事。这是从近处看。只看眼前之事,尚不足以了解此人。 “观其所由。”《集解》:“由,经也。言观其所经从。”皇《疏》之意,从来所经历之事。刘氏《正义》:“所由,是前日所行事。”依《谷梁传》说,即是观非常之事。这也可以说,从远处看此人如何办事。亦即由过去的特别事迹,进一步认识此人。 “察其所安。”就前述所视所观之事而言,详察其办完事情之后,他的表情如何,以明其本意。皇《疏》:“安,谓意气归向之也。”刘氏《正义》:“安者,意之所止也。”潘维城《论语古注集笺))说:“行善而安之,则善日进。有过而安之,则恶日积。” 皇《疏》:“视,直视也。观,广瞻也。察,沉吟用心忖度之也。即日所用易见,故云视。而从来经历处,此即为难,故言观。惰性所安,最为深隐,故云察也。” “人焉廋哉,人焉度哉。”度,是隐藏之义。孔安国注,作匿字讲。知人很难,但用以上的方法,即由其人各种事迹去观察,便能知道他是何种人,是君子,是小人,皆能显然,他何能隐匿其实情。 皇《疏》:“焉,安也。度,匿也。言用上三法,以观验彼人之德行,则在理必尽。故彼人安得藏匿其情耶。再言之者,深明人情不可隐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就是温习。皇侃(《疏》说:“故,谓所学已得之事。新,谓即时所学新得者。”例如读书,已经读过的书,再加读诵思维,古人叫做温书,也就是温故。尚未读过的书,现在研读,以求了解书中所载的事理,即是知新。温故知新,随时吸收新知,而又研究已得之学。如此好学,可以为人师。 又如朱子说:“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所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此说是由温故而发明新义。亦可采取。 ○子曰:君子不器。 包咸注:“器者,各周于用。至于君子,无所不施。” 器是器具,一器一用。皇《疏》以“舟车殊功”比喻器的用途。舟行于水,车行于陆,各限其用。君子不器者,君子之学,不像器具那样限于一种功用。而是有大事时,即作大事,有小事时,即作小事。凡有利于大众之事,皆可为之。无论大小事,皆是尽心尽力而为。是以君子求学,不以一器自限,而须博学多闻。虽然博学多闻,犹不以器自许,而志于形器以上的道。有道便是君子儒。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如何为君子。孔子答:“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此意是说,君子先其言而行,行之而后,其言从之。“从之”的意思,就是言从其行。如此,言行相符,即是君子。 朱子《集注》:“周氏日,先行其言者,行之于未言之前。而后从之者,言之于既行之后。” 刘氏《正义》引《大戴礼·曾子制言篇》:“君子先行后言。”又《立事篇》:“君子微言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 程氏《集释》引沈括《梦溪笔谈》,以及郝敬《论语详解》,主张以“先行”读作一句,以“其言而后从之”读作一句。但依朱子集注所引周氏《解释》,即照旧读“先行其言”自无不可。P27-28 序言 今讲此书,注重学道,并以立人格、知天命为学道之本,其沿革等从略。 《论语》乃孔夫子与弟子讲学之语录。何人记录,不能确定。汉刘向谓孔门群弟子选记。宋程子意为有子、曾子门人所记,因书中称孔门弟子皆为子某,惟称二子为有子、曾子。 《论语》凡二十篇,其中或因文字演变,或因错简,而有难讲之处。讲时有不能通者,取阙疑。读古人书,尤其读圣贤书,必须恭敬,遇有疑难者,可加小注,不可妄改。 《论语》二十篇,各取首章第一句之二字或三字为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论语讲要/中华文化大讲堂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4480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3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2.25 |
丛书名 | |
印张 | 2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34 |
宽 | 171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