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红岩》(或与之类似的“国家文学”文本)的生产与消费研究,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开展一项写作活动的动力何在?对某一个历史事件进行表征的现实意图何在?其次是,选定某个特定的个人来完成这一写作任务的原因何在?在写作过程中实际进行中心活动的人是谁?最后是,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断裂和挫折?又是什么条件、环境和力量的出现接合了这些断裂、克服了这些挫折?《<红岩>是怎样炼成的——国家文学的生产和消费》就这些问题都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图书 | 红岩是怎样炼成的(国家文学的生产和消费)/当代文学史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针对《红岩》(或与之类似的“国家文学”文本)的生产与消费研究,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开展一项写作活动的动力何在?对某一个历史事件进行表征的现实意图何在?其次是,选定某个特定的个人来完成这一写作任务的原因何在?在写作过程中实际进行中心活动的人是谁?最后是,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断裂和挫折?又是什么条件、环境和力量的出现接合了这些断裂、克服了这些挫折?《<红岩>是怎样炼成的——国家文学的生产和消费》就这些问题都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内容推荐 《<红岩>是怎样炼成的——国家文学的生产和消费》从文化生产的角度考察了《红岩》的创作、修改、出版、发行、社会反馈、受众阅读等一系列生产和消费环节,通过对革命文艺生产与政治体制、意识形态、文化制度、历史环境、公众趣味等等之间多面而复杂关系的分析,揭示了革命文艺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因素、机制和奥秘。 《<红岩>是怎样炼成的——国家文学的生产和消费》采用“个案研究”的研究方法和文化产品生产的社会学分析方法,详细梳理了《红岩》组织生产中的整个过程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呈现出作为政治文化的中国当代文学在生产过程中出人意料的复杂性。本书由钱振文博士著。 目录 序言 导论 一 被冷落的《红岩》和《红岩》研究 二 李杨的“再解读” 三 朴贞姬的“生产方式”研究 四 作为概念的“当代文学生产” 五 《红岩》生产过程中的“断裂”和“接合” 第一章 对重庆大屠杀的最初书写 一 对重庆大屠杀的个人记忆和“私人写作” 二 组织机构对大屠杀的两种表述 三 “编写”:对大屠杀叙述的规范化 四 《圣洁的血花》:对集中营生活进行“斗争化”叙事的开始 五 谁有资格代表历史发言? 第二章 口头讲述和长篇写作 一 讲述大屠杀 二 长篇写作的开始和写作方式的独特性 三 报告文学抑或小说? 四 “一堆材料!” 第三章 中青社的约稿和”回忆录”的出版 一 流行出版物《红旗飘飘》“瞄向”罗广斌 二 群众的反响和中青社的组稿 三 怎么讲述历史? 四 再次约稿和单行本《在烈火中永生》的出版 第四章 从“回忆录”到长篇小说 一 “大跃进”带来的机遇 二 党组织对小说写作的介入 三 再一次“试写”的失败 四 “满纸血腥”与“低沉压抑” 五 马识途在讨论会上的发言 六 沙汀的“慧眼”和贡献 七 “毛泽东思想”的作用和小说的“翻身” 第五章 中国青年出版社与《红岩》的生产 一 出版社约稿的重要性 二 中青社的“重点稿”和“大盘菜” 三 作为“重点书”出版的《红岩》 四 责任编辑对《红岩》的修改和加工 五 中青社和当代文学的“当代化” 第六章 《红岩》的阅读和评论 一 评论家的作用和“《红岩》热”的生成 二 《红岩》的阅读方式 三 生产者们关于生产过程的措辞 第七章 作为政治罪证的文学写作 一 “文革”的开始和对文学作品的索隐式解读 二 “革命”和“不许革命” 三 “红”与“黑”的辩证法:革命文学的内在矛盾和自我颠覆 四 为《红岩》“翻案”和“翻案”活动的无效 附录一 《红岩》出版大事记 附录二 《关于重庆组织破坏的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部分) 附录三 大树不是从腰部往上长的——《红岩》著作权争执之我见 附录四 还历史真面目 附录五 谈谈《红岩》 附录六 我担任《红岩》责任编辑时特定的背景 附录七 胡元访谈录 附录八 杨世元访谈录 附录九 林彦访谈录 附录十 江晓天访谈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红岩是怎样炼成的(国家文学的生产和消费)/当代文学史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钱振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8817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0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25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