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邮政史话/近代经济生活系列/中国史话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史话》旨在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中国史话》系列丛书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

本册为《邮政史话》,由修晓波编著,以现代中国邮政为基点,详细介绍了近代邮政与古代邮驿的关系、近代邮政的产生等问题。

内容推荐

今天遍布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邮政系统不仅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也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如此高效、便捷的邮政系统正是在近代邮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邮政史话》就以现代中国邮政为基点,详细介绍了近代邮政与古代邮驿的关系、近代邮政的产生、邮政机构的组织、邮政人员的管理、邮政业务的经营等问题,使读者在了解中国邮政的概况过程中,感受到中国近代邮政艰难的发展历程。

《邮政史话》由修晓波编著。

目录

一 古代邮驿概述

 1.古老的传递信息方式

 2.邮驿与急递铺

二 近代邮政的产生

 1.最早出现的邮局——“客邮”

 2.海关试办邮政

 3.台湾改驿为邮

 4.大清邮政从开张到统一经营

 5.帝国主义对中国邮政的控制

三 中华邮政时期的收回邮权运动

 1.“临时中立”的丑剧

 2.中国加入万国邮联

 3.撤销“客邮”

 4.中国邮工早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5.南方各省收回邮权运动“

 6.两个总局一个总办

 7.中国邮政员工的团体及其运动

四 邮政机构的组织

 1.邮区的划分与管理

 2.中间机构——邮政管理局

 3.全国邮政局所的分布

 4.邮政代办机关的普及

 5.邮政总局与邮政储金汇业总局的分合

 6.苏维埃邮政的组织情况

五 邮政人员的管理

 1.森严的等级制度

 2.考试

 3.任用与退职

 4.奖惩制度

 5.工资与津贴

 6.假期与旅费

 7.中国邮政与绿色

六 邮政业务的经营

 1.邮路里程

 2.专营业务

 3.兼营业务

 4.代理业务

 5.邮政收支的比较

七 抗战期间的邮政

 1.日本对中国邮政的破坏

 2.国统区的邮政

 3.战时邮政业务

 4.抗日根据地的邮政”

八 改良邮政运动与南北通邮谈判

 1.昙花一现的改良邮政运动

 2.南北通邮谈判

九 中国邮政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附:中国近代邮政大事年表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赫德闻讯大怒,立即下令把屠迈伦革职。此时华洋书信馆已负债7900两关平银,赫德只令海关解决其中的2000两,其余部分责成吴焕本人负责,并把他开除。

以华洋书信馆争取中国人信函的做法失败后,赫德又命令德璀琳在海关内部另建一个邮政机构。1880年1月,德璀琳建立起一套新的邮政’机构,定名为“海关拨驷达局”。拨驷达,为英文post的音译,意为邮局。到1882年底,海关拨驷达局已经能够独立担负通信任务,赫德便下令与各地华祥书信馆割断关系。后来,华洋书信馆经办的中国信件,也逐渐转归海关拨驷达局。

海关拨驷达局是靠服务质量取胜的。1882年11月,海关拨驷达局公布了《海关邮局章程》。其中规定邮局信箱从早7点到晚19点,对所有寄信的中外人士开放。营业时问为ll点到17点,后又延长到22点。邮件由海关听差投递或收信人自取,中文邮件也由海关听差投送。章程的公布,扩大了海关邮局的影响,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邮政的优点。

海关试办邮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印制邮票。

邮票起源于英国。据说很久以前,英国有个叫罗兰·希尔的人,一天出去散步,看见邮递员给一个姑娘送信。这个姑娘只看了看信封,就以无钱付费为由拒收。他觉得很奇怪,事后才了解到,这位姑娘与她的男友约好在信封上作记号。姑娘看到记号,就知道了男友的情况,所以不用拆信,也不必花钱。这对邮局当然是个损失。罗兰·希尔决心进行改革。1837年,罗兰·希尔在《邮政改革——其重要性与现实性》一文中,阐述了实行预付邮资的必要。1840年,他设计了以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头像为图案,面值一便士、用黑色油墨印刷的标签,5月6日开始发售并使用。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邮票。从此,邮票逐渐为其他国家所采用。

海关试办邮政前夕,德璀琳曾向赫德建议在中国印制邮票,获得批准。当邮票母模刻好后,赫德又改变了主意,决定从英国订印邮票。可这样做需要很长时间。1878年春,德璀琳乘赫德回国之机,给上海海关造册处去信,说:“我发现,为了避免复杂的操作和账条处理,我们目前最需要的东西是邮票。”他要求赶印面值银为3分和5分的邮票各10万枚。这年7月24日,天津海关收到了上海发来的首批邮票。接着又加印了面值银1分的邮票10万枚。其中的一部分随即被德璀琳分发给北方各通商口岸的邮局使用。这就是中国的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邮票的发行是近代邮政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为实行预付邮资制度创造了条件。随着邮政业务的发展,邮票的发行量猛增,各种不同式样的邮票也相继问世:为纪念某个重大事件或某个时代的重要人物发行的纪念邮票、开办航空邮递后发行的航空邮-票、表示纳费不足的欠资邮票、把储备邮票更改后加印限于某地区使用的临时邮票等等。P16-17

序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奠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教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人全球化大潮的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分离。根基就在于五千年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明。如果丢弃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任凭外来文化随意浸染,很难设想13亿中国人到哪里去寻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来自各方的新挑战,全党和全国人民都需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有责任为此作出贡献。我们在编写出版《中华文明史活》与《百年中国史话》的基础上,组织院内外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融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编辑出版大型历史知识系列丛书——《中国史话》,其目的就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在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愈来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与特色,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

《中国史话》系列丛书首批计200种,每种10万字左右,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艺术、科技、饮食、服饰、交通、建筑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丛书对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一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的力量。

陈奎元

2011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邮政史话/近代经济生活系列/中国史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修晓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16335
开本 32开
页数 1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8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632.9
丛书名 近代经济生活系列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3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2: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