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暗访笔记
内容
编辑推荐

暗访不仅需要勇气和智谋,更以青春和心血为代价!女皮皮第一次暗访的对象是盗墓行当,我对盗墓行当的兴趣,并非来自《盗墓笔记》或者《鬼吹灯》,而是源于一起看儆普通的抗拆迁事件……

盗墓行当的迷雾,海啸和神秘的玛雅预言,堪舆职业揭秘,房价飙升的内幕,真实的盗墓贼与守墓者的博弈,神秘的钉子户,三甲医院的名医,坐过牢的专家,大学教授,地理老师,局长和富豪的御用风水师,翻云覆雨的炒房团,一一被我请到台前。

真实的世界比小说家的虚构更精彩段段暗访经历,《暗访笔记》在无意间给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开了几扇天窗。

内容推荐

一起普通的抗拆迁事件,使我卷入了暗访万家湾高胜利家的大院。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头脑不清楚的精神病患者高胜利,叫嚣着要一个亿呢?经过我的亲身暗访,我发现高胜利的家里,是一个“天然大坟场”,竟然有五个朝代的墓,在他的家里一层层埋葬。

高胜利所在的宅院,是一块方年不遇的养尸重地,在养尸重地里建造坟茔,可以保持尸体的继续生长,指甲长长,獠牙长出,毛发披肩……一心想要夺位的历代诸侯贵族,都把这块地当做子孙发迹的所在,而由于沧海桑田的变化,他们的墓地,并没有被上面建造坟茔的人发现,从而形成了墓中墓……墓里面数不尽的珍奇异宝,是高家千百年来,一直保持富裕的原因,也是高胜利拒绝搬迁的最主要的理由。

本盗墓笔记不同于以往的盗墓小说,墓中有墓,以事实为根据,故事扑朔迷离,惊心动魄,期间穿插着高胜利一家的奇怪身世,神秘消失的契丹民族,受诅咒的后代……

盗墓笔记之后,就是玛雅笔记:这一卷里,主要写了六种比较大的灾难:甲流感、火灾、龙卷风、地陷、2012玛雅预言、海啸。2012年的临近,很多人都在惶惶于玛雅的世界末日预言,我们应不应该相信这个预言呢?

为了找到答案,我暗访了三甲医院的李医生,得知了甲流感就是禽流感在猪身上的变异。后来回老家探望母亲,亲眼目睹了凤姐家门口的“地陷”,由于地陷,很多人都在猜测2012的玛雅预言,我暗访了曾经蹲过监狱的单大爷,才知道,玛雅人和我们华夏人有着不可分的渊源。玛雅人就是印第安人(殷地安),他们平时的问候语“殷地安”,就是指“殷朝还好吗”。原来,他们是殷朝时期,纣王的儿子武庚被周所灭,逃亡到美洲的后裔……

这些灾难和其他灾难书不同的是,是我亲自暗访调查的结果,其中有三甲医院的著名医生、喜欢发表不同见解的大学教授、蹲过监狱的著名专家,还有具有探索精神的地理老师……我们该怎样面对这些灾难,本书会给你答案。

天灾之后,就是易经笔记。这个暗访,来源于城市富豪对于楼房风水的关注。为了探究出人于富豪身边的风水师,我卧底在保洁公司,在给几位局长老板做家务保洁的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几位风水师的风水布局。

龙局长想让儿子考上好的大学,于是风水师不仅在小强的书房里设下了努力学习的风水,还把本该是文昌位的厕所,进行了解读和破煞;岳老板的老婆经常得病,可是命里喜火,于是,风水师要求岳老板把瓷砖都换成木质的,还要求岳老板把家里的山水画摘除,只因为那山水画的水流是向外的;史厂长的老婆想买一问门市一又是两位风水师出谋划策,皆大欢喜……

最后,我暗访的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题材:炒房内幕。为了一探房子是如何炒起来的,房子为什么这么贵,我在售楼小姐的职位上,历经了两次售楼处工作的经历,终于把炒房者的画皮彻底扒光。炒房的人是可恶的,但是,这一行的回报也是最多的,在一列火车上,我认识了温州的“太太炒房团”,我发现她们在炒楼的同时,自己没有担任何的风险,她们手里拥有大量的资金,从而拥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力,可以说,正是由于她们和开发商的勾结,才导致了房价的上涨。后来,我的邻居买房,为买大产权房还是便宜的小产权房,产生了矛盾和纠葛……

《暗访笔记》中有四段暗访经历,四段精彩的人生。行走在暗访的路上,风雨兼程,我心尤幸。

《暗访笔记》是名记、在业内雅号“拼命三郎”之称的女皮皮作品。

目录

序言 大地惊雷

第一卷 盗墓笔记

 1 据说那是一个天然大坟场

 2 年久尸体不化,这就是养尸地

 3 这个女人,眉目含情

 4 这个墓就好像是墓中套墓

 5 张狗子确实说得有道理

 6 先人为什么要把墓建在山崖上

第二卷 玛雅笔记

 1 甲流感和非典、禽流感,有什么不同呢

 2 着火了,快停车

 3 不好,龙卷风

 4 地陷和天坑,不一样吗ll

 5 到了2012年,太阳系正处于原点上

 6 日本发生大海啸了

第三卷 易经笔记

 1 有的房子,旺丁不旺财

 2 文昌位,当做书房是最为有利的

 3 二手房是不是运气都很差啊

 4 孟母三迁,就是一个风水问题

 5 这个马上封侯,绝不能放在浴室

 6 灰姑娘嫁入豪门的风水

第四卷 房产笔记

 1 她想找一个有房的男人

 2 售楼里有一个称呼叫做“捂盘”

 3 买预售房,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4 张太太的太太炒房团

 5 炒房独家秘籍

 6 大产权小产权

后记 我的人生是你的教材

试读章节

梅四已经对我说过几百次了,那一次,他们来到高胜利家,翻墙入院后,高胜利内屋的门锁着,对于几个以偷盗为生的盗墓贼,一把锁算不了什么。

于是,他们撬开了锁,就进了屋,屋里面的摆设,和平常人家没什么不同,一张床、一把椅子、一张桌子,然后就是水桶和瓢盆。几个贼来的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家里的财,而是人们传说中的“天然大坟场”。

以前,高胜利当过支书,却很少和周围的邻居来往,也很少让人进屋来做客。曾有一个乡亲来高胜利家里借东西,不巧看到了高胜利的屋里,竟然有一个桌子大小的深坑,邻居觉得奇怪,就探着头往里张望,结果看到了一副寒气逼人的骷髅……

于是,从那以后,很多人都流传高胜利的屋里是个死人坟,流传得多了,就成为了一个天然大坟场。

几个盗墓贼也没有做什么翻箱倒柜的事情,他们深信高胜利家里有宝贝,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流传于乡里的传说,,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不知从哪儿调查到,高胜利的祖先自从搬到万家湾之后,尽管经历了无数的朝代,经历过很多次的战乱,高家是唯一没有再次搬家的一户。更为奇怪的是,不论哪朝皇帝做了天下,他们既不当官,也不经商,却每年都不会为了吃穿发愁。

在自然灾害期间,饿死人的情况时常发生,可是高家却没有一个子孙出现被饿死的情况,而且还有余粮周济乡亲。

“文革”反四旧期间,为了响应号召,高胜利的父亲积极献出了家传的一只双龙耳玉壶,这个玉壶,可真不一般。

这个双龙耳玉壶,假如是一般的玉雕成的,也就是平常的文物,它的价值就在于,它是稀有品种“田黄石”雕成的。田黄石在我国很早就有“国右”之称,别看它的材质是石头,可是,在地球上,也只有我国的福建寿山乡出产这种石头,而寿山乡,也只有一块一千米长,两百米宽的一块水天底下的沙层里才有,之所以叫做“田黄石”,就是取自于田间,颜色又是黄色的缘故。

在古代,田黄石是皇帝将相们特意寻找的“印石三宝_之一,传说这种石头是女娲补天时留在人间的石头,是凤凰鸟蛋所变。当然,这只是历史传说,田黄石真正吸引人的,还是它的色泽温润可爱、质地细腻,更令’古代帝王们喜爱的,就是它的颜色以沉着和深厚的纯黄色为主,显示着皇家的尊贵和威严。清朝皇帝祭天时,神案上都会摆放一块上品的田黄石。

黄金易得,田黄难求,现在纯正的田黄石,已经很难求了。据说福建那块产黄田玉的地儿,由于几百年的开采,稻田经过几百次的挖掘,田黄石已经枯竭,以前所说一两田黄三两金,至今已经到了一两田黄百两金的地步。

高胜利的父亲所贡献的这个纯正“田黄石”做成的玉壶,有多么珍贵,就可想而知了。田黄石做成的印章、田黄石做成的玉蝉都已经价值连城,这个双龙耳玉壶,造型工艺更加讲究,是明代的一个玉石工匠世家,历时三代辛苦雕刻的结晶。可以想见,这个玉壶断定不是平常的官宦所有,假如不是皇帝国库里的宝物,也是皇宫里流传出来的宝贝。高胜利的父亲把这个玉壶献出来,很多知道这个玉壶价值的,都说可惜了。

正像人们意料到的那样,为了让修正主义彻底消失灭迹,从很多人家搜出来的字画和清朝的线装书,都被红卫兵的一把大火焚烧了,万家湾附近的一个元代的古庙和佛像,也被砸得乱七八糟,玉壶是高胜利父亲主动献出来的,也被摔成了稀巴烂。谁也没有为它心疼过,高胜利的父亲也没有表现出多么的伤心。

正是由于这个文物的出现,人们开始流传高胜利家里,还埋藏着很多的珍宝,至于多少,人们众说纷纭。有的老人们说,这个高胜利家里,属于古时帝王的一个坟茔,还有的说,高胜利家里出了神仙,每年送他们一点宝贝让他们去卖,总之说什么的都有,这也是梅四几个盗墓贼来高胜利家的原因。

梅四几个到处找,这么一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农家屋子,怎么会是一座坟呢?是不是自己受骗了?

两间屋子都找了个遍,几个人累得气喘吁吁,还是没有发现哪里是坟场的入口。气得梅四拿着铁锹就要在地上刨,还说:“几个大活人还能被一泡尿憋死?”

就在几个盗墓贼准备在地上挖坑的时候,听到了高胜利吆喝着:“我们的同志一定要懂得,思想改造的工作是长期的、耐心的、细致的工作……”高胜利念叨着毛主席语录回来了。

几个盗墓贼情急之下,就要翻窗户,可是窗子竟然是铆死的,情急之下,梅四无意中摁住了灶台上一本书,只听“轰隆”一声,几个人同时掉进了一个深坑里。

掉进密室的梅四觉得很新奇,他自小喜欢看武侠小说,这个情景就跟武侠小说差不离,那些武侠小说中,进了某个密室,都是摁了某个机关,没想到,高胜利家的机关,竟然是一本书。

他们听到地面上的高胜利好像喝多了酒,嘴里嘟囔着模糊不清的句子,倒在了一张床上,然后就响起了呼噜声。

看起来高胜利没有注意到地面上的坑,梅四几个欢喜交加。

几个人终于来到了朝思暮想的墓地中心,本来是喜忧交加的。周围黑漆漆的,梅四的一个同伙点着了打火机,几个人傻了眼,原来,这里还不是真正的墓地。

他们几个所站的空间,仅仅十几平方米,在他们的前方,一扇古铜色的大门,关得很严实。更为诡异的是,一个漂亮得无法形容的女人,竟然坐在大门前,用一双波光粼粼的杏目,看着他们。

几个人都大声叫出来,本来不迷信的几个盗墓贼,就差磕头跪下了。

这个女人,眉目含情,一双杏目炯炯地看着他们三个,穿的是不知哪个朝代的衣服,挽着发髻,非常富贵雍容。虽说这个女人很漂亮、很美,看起来也很温柔,可是,三个男人却无一个不感到浑身打战,冷风刺骨。

梅四几个暗暗叫苦,这个时候,张狗子叫了一声:“诈尸了,诈尸了。”那个女人听到此话,仍是无动于衷,隐隐地好像还笑了,可是面部肌肉却很僵硬,就好像有个东西在姑娘的脸蛋后面拉扯着,笑得非常勉强和僵硬。稍微仔细看的话,都能看出,她的笑,根本就不是在笑,而是她的脸在机械地做着笑的动作。

梅四几个哪还顾得上盗墓,一个个地扒着土坑缝隙,连滚带爬地重新回到了地面,墓也不盗了,直接就要打道回府。P31-34

序言

一起普通的抗拆迁事件,使我卷入了暗访万家湾高胜利家的大院。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头脑不清楚的精神病患者高胜利,叫嚣着要一个亿呢?经过我的亲身暗访,我发现高胜利的家里,是一个“天然大坟场”,竟然有五个朝代的墓,在他的家里一层层埋葬。

高胜利所在的宅院,是一块方年不遇的养尸重地,在养尸重地里建造坟茔,可以保持尸体的继续生长,指甲长长,獠牙长出,毛发披肩……一心想要夺位的历代诸侯贵族,都把这块地当做子孙发迹的所在,而由于沧海桑田的变化,他们的墓地,并没有被上面建造坟茔的人发现,从而形成了墓中墓……墓里面数不尽的珍奇异宝,是高家千百年来,一直保持富裕的原因,也是高胜利拒绝搬迁的最主要的理由。

本盗墓笔记不同于以往的盗墓小说,墓中有墓,以事实为根据,故事扑朔迷离,惊心动魄,期间穿插着高胜利一家的奇怪身世,神秘消失的契丹民族,受诅咒的后代……

盗墓笔记之后,就是玛雅笔记:这一卷里,主要写了六种比较大的灾难:甲流感、火灾、龙卷风、地陷、2012玛雅预言、海啸。2012年的临近,很多人都在惶惶于玛雅的世界末日预言,我们应不应该相信这个预言呢?

为了找到答案,我暗访了三甲医院的李医生,得知了甲流感就是禽流感在猪身上的变异。后来回老家探望母亲,亲眼目睹了凤姐家门口的“地陷”,由于地陷,很多人都在猜测2012的玛雅预言,我暗访了曾经蹲过监狱的单大爷,才知道,玛雅人和我们华夏人有着不可分的渊源。玛雅人就是印第安人(殷地安),他们平时的问候语“殷地安”,就是指“殷朝还好吗”。原来,他们是殷朝时期,纣王的儿子武庚被周所灭,逃亡到美洲的后裔……

这些灾难和其他灾难书不同的是,是我亲自暗访调查的结果,其中有三甲医院的著名医生、喜欢发表不同见解的大学教授、蹲过监狱的著名专家,还有具有探索精神的地理老师……我们该怎样面对这些灾难,本书会给你答案。

天灾之后,就是易经笔记。这个暗访,来源于城市富豪对于楼房风水的关注。为了探究出人于富豪身边的风水师,我卧底在保洁公司,在给几位局长老板做家务保洁的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几位风水师的风水布局。

龙局长想让儿子考上好的大学,于是风水师不仅在小强的书房里设下了努力学习的风水,还把本该是文昌位的厕所,进行了解读和破煞;岳老板的老婆经常得病,可是命里喜火,于是,风水师要求岳老板把瓷砖都换成木质的,还要求岳老板把家里的山水画摘除,只因为那山水画的水流是向外的;史厂长的老婆想买一问门市一又是两位风水师出谋划策,皆大欢喜……

最后,我暗访的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题材:炒房内幕。为了一探房子是如何炒起来的,房子为什么这么贵,我在售楼小姐的职位上,历经了两次售楼处工作的经历,终于把炒房者的画皮彻底扒光。炒房的人是可恶的,但是,这一行的回报也是最多的,在一列火车上,我认识了温州的“太太炒房团”,我发现她们在炒楼的同时,自己没有担任何的风险,她们手里拥有大量的资金,从而拥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力,可以说,正是由于她们和开发商的勾结,才导致了房价的上涨。后来,我的邻居买房,为买大产权房还是便宜的小产权房,产生了矛盾和纠葛……

四段暗访经历,四段精彩的人生。行走在暗访的路上,风雨兼程,我心尤幸。

后记

我的童年过得不太幸福,因为我有一个风流成性的父亲。

父亲长得高大,身材魁梧;他还有一张无比精致的脸,那张脸,人们经常用“面如璞玉”、“貌比潘安”来形容。

因为父亲是一个颇有女人缘的男人,再加上他有一份颇为吃香的工作——电力局的电工,所以父亲的风流逸事,层出不穷。而我的母亲,却是一个丝毫没有美感的女人,她多疑善妒,因为对自己魅力的不自信,对父亲迷人风度的太紧张。所以导致很长时间以来,我的家庭沉浸在一种极其沉闷、郁躁的情绪之中。

好像一个小小的火苗,就能引爆我们的家庭危机,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每当父亲回来晚了,或者身上带有暧昧的香水味,母亲就会大发雷霆,那个时候的她,就好像一头暴怒的狮子,她把她的怒火,发泄在家里的电视、热水瓶、饭碗等一切可以毁坏的物件之上,最后当她手头无物可摔的时候,她就会发现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我。不知我的样子触动她哪根敏感的神经,我看到她的眼睛里,竟然有一丝抓到猎物般的兴奋。

她就像老鹰捉小鸡一样,把我拎起来,然后进行暴打,边打边说:“我怎么就生下了你这么一个小杂种,当初要不是有了你,我才不会和你那天杀的父亲结婚!”

那个时候的我,是怯懦的,我真希望眼前的一切,都是一个梦,梦一醒来,母亲和父亲还会像很久以前一样,恩恩爱爱,母亲会给我梳辫子,父亲会在超市里大包小包买回我爱吃的巧克力。

在母亲的谩骂声里,我渐渐长大,我终于明白了母亲那些话的意思。原来母亲当年也是父亲的风流后花园里一朵普通的花,不过母亲却怀了孕,那时候一个女人未婚先孕是被人耻笑的。于是母亲不得已要挟了父亲结婚,然后生下了我。

在母亲的谩骂声里长大后,我开始了蹉跎的青春期,我出落得越发像我的父亲:身材苗条,虽然皮肤黝黑,可是五官还算清秀,很多人都说我和父亲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而母亲对整个家庭的怨恨,由于父亲对她的疏忽也在歇斯底里地增长。

为了减少挨打和谩骂,我决定逃离那个家庭。逃离之前,父亲和母亲也终于彻底决裂。签离婚协议的时候,母亲竟然不要父亲的一分赡养费,她认为父亲给赡养费,对于她来说是一种侮辱,她一直是一个很坚强的女人。离婚后,她不准父亲探望我,不让他走进家门一步,拒绝他的施舍。父亲那时候已经成了电厂里的一个小头目,薪水很丰厚,离婚后,母亲一下子从家境还算殷实的生活状态,沦落到了穷困潦倒的境地。

那个时候,我到了青春期,我喜欢对着镜子,照自己美丽的容颜;喜欢按照不同的发型,梳理自己的长发。那个时候,我还和一个很羞涩的男生在学校里产生了一点朦胧的爱恋。我们只是喜欢多看对方几眼,可是我们并没有拉手,我把他给我的信,藏在抽屉里,加锁,可是母亲还是撬开了抽屉,知道了我的秘密。

母亲像个泼妇一样,跑到学校里,堵在门口骂了那个男生一顿。

其实,我和那个男生,只是一种介于友情和爱情之间的东西,而我的母亲唯恐我重蹈她的覆辙,害怕我像她一样未婚先育,于是她防微杜渐,这却使我更加恨她。终于在一个黄昏,我揣着五十元钱,离开了家。

我来到了一个西北的城市停了下来,因为我带来的钱已经花完了,我已经身无分文了。在一面贴着招聘启事的墙上,我看到了一个工厂在招聘工人,此时肚子也正饿得厉害,于是我就毫不犹豫地去应聘了。

那是一家生产塑胶手套的工厂。多少年以后,每当我回想起那个工厂,脑海里只有一排排白色的手模子在车间的链条上整齐地滚动。不论白天还是夜晚,它们一只只都伸着五个白色的手指,向我们展示着它们有多么壮观。它们排着队钻进技术人员专门兑好的配料里,然后经过烤箱烘干,再依序通过链条走过来,再由我们这些工人把它们身上那层烤干的“皮”扒下去。

这就是塑胶手套的形成工序,它们就是医学上或者其他工业上用到的一次性手套,透明的。据说批发出去的时候一只还到不了二分钱,想想算算,我们一天要扒多少只手套,才能挣够我们每天十七元的工资,还要给老板创造巨大的利润。

是的,每分钟六十只,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就是每秒钟一个,时刻不停。一旦速度跟不上,再循环一遍的时候,手套就会成为“双层”,那属于不合格产品,是要被罚款的。

那种紧张的,毫无乐趣的工作,至今想来,除了苦,还是苦。当它们从手模子上被我们剥下来的时候,它们是滚烫的,我的大拇指和食指,尽管套着自制的布手套,可还是在一次次扒下手套的同时,被这些沾着硅胶的模子,烫得手一次次蜕皮,一次次凸起水泡,然后再一次次流脓,伤好后,继续烫出新的水泡。

从事着最低等的工作,每个月的工资却只有五百元,每当我在半夜里一次次被班长叫起、每当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拥挤的集体宿舍睡觉、每当我不得不忍受着手指上新鲜的水泡——水泡一次次被挤压得出血化脓,还要继续干活时,——我终于理解了生活的艰难。

这个时候,网络的兴起,给我们这些工人撑开了另一个世界。我庆幸在我刚刚接触网络世界的时候,我没有迷上游戏,没有爱上一夜情,没有跳过劲舞团。

我迷上了文学。

至于我为什么会迷上文学,是因为我喜欢倾诉。我觉得生活对于我来说太沉重了,只有倾诉,才能让我的心灵得到释放;只有倾诉,才能给我带来满足。我喜欢这种感觉。那“啪啪啪”敲击键盘的声音,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音符,我喜欢这种音乐。

同龄人把大把的钱塞进了买点卡和装备里,我却迷上了写作。

在红榜网里,我看到了一些编辑的征稿,上面写着需要的文章题材和字数。征稿函上说,他们需要故事新奇曲折的文章。

他们给出的稿费是千字百元,一百元,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真的不少了。一千字百元,三千字就是三百元,抵得上半个月的工资呢。假如能让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假如让同龄人分享我的秘密,而我也能拿到一定的报酬,那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啊!

我看了看征稿函的内容,要的是爱情故事。现在的杂志,除了纪实性质的,大部分都要爱情稿子,年轻的人刚刚步人社会,他们需要用别人的爱情来慰藉自己,用别人的故事来警示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网吧里的计费是一个小时两块钱,据说现在已经涨到了一个小时三元钱,不过没什么的,我的工资除了吃饭,剩下的几乎都交给了网吧,在网吧里,我用拼音打字法,笨拙地打出了我的第一篇文章。

我写的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间或有点点自己当年的印迹,我回忆了中学时那段朦胧的爱情,它很美好,可是它最后的美好,被我的母亲打乱了。

写完后,我又看了一遍,感觉没有错别字了,就按照编辑留的邮箱发了过去。

我盼望着、憧憬着,还有一点点羞涩和紧张:编辑会不会觉得我很幼稚很天真啊?哎呀,我稿子里写了对“他”的一点眷恋,一些回忆——要是发表了,他会不会看到啊?还有,我的同学还有老师,看到了会不会笑话我啊?

我开始暗暗后悔了,要是当初起个笔名就好了,用自己的真名,多难为情啊!  三天过去了,十天过去了,我望眼欲穿,却怎么也收不到编辑的回信。编辑是不是忘了我这个稿子了呢?他是不是枪毙了我的稿子呢?

我一边焦急地等待着,一边又写了第二份稿子。依然是爱情,少女情怀总是诗,那个年纪的我,心里装的,都是对爱情的想法。

依然是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那个时候经验少,觉得肯定是自己写得不好编辑才不理。多年以后当我终于成为了一个编辑们眼里的“香饽饽”,当终于有编辑主动开始约稿时,我再回头翻看最初幼稚生涩的文字,我才知道,编辑为什么不理我了。

那个时候我的文字的确不到家,可是由于我满怀着热忱,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他们不理我我就接二连三的邮件轰炸,终于有一个编辑忍无可忍地给我回复了一句:“你的风格和我们的不符所以退稿”。

我买了一本相关的杂志,仔细看了别人发表过的文章,我才知道,我的风格的确不符。他们杂志,要的是曲折、离奇,而我的文章,只是一种小女孩的臆想,跟散文诗似的,既没有故事性,也没有体现出离奇。

看完这本样刊后,我觉得不能继续以我的浪漫唯美,来当做攻打这本杂志的手段了。既然人家要曲折的,我为什么就不能写个曲折的呢?

我想了好久,有时候在车间工作我也想,我想着写个什么样题材的曲折、离奇的故事。我的人生经历还是太少了,就好像一张白纸,从我自己的内容里,倒不出离奇的故事来。

那时候,我们车间里一个女孩子刚刚辞工了,据说她是被一个大款包养了,前几天这个女孩回车问找我们玩时,她让我们看她身上的伤疤。我们还以为是那个男人的老婆打的,毕竟她是不光彩的二奶。

孰料,她却说是包养自己的男人打的‘,他是个变态,喜欢包养幼女,喜欢和处女做爱,做一次就要在女孩背上烫一个疤,说是留做纪念。

“那你为什么还不离开他啊?”我当时好奇地问。

她说:“我喜欢他的钱啊,要不是他的钱,我家里能盖上房子吗?弟弟能娶上媳妇吗?还有老妈的病,能治好吗?”

“你找一个正经的男人结婚,难道对方不给你钱吗?”我又一次很没有心机地问道。因为我真的很好奇,为什么有些女孩是这样的,找一个好男人嫁掉,让他成为你的合法丈夫,难道他就不给你家里钱了?就不能让你弟弟娶上老婆吗?

女孩子面对我的问题瞠目结舌。

那个时候,我用了我朋友的故事,写了一篇自我感觉离奇的文章,文章的结尾,我虚构了那个女孩子的以后人生,我写了她最后由于生了一个孩子,那个男人不愿意承担责任,让她把胎儿打掉,最后,她挺着大肚子,自杀了……

故事发给了说我“风格不合适”的编辑,不料第二天就收到了编辑的邮箱来信,他说感觉还好,替我交上去试试。

我欢喜极了,那一天我都处在一种亢奋之中,早晨在工广工作时,我总是会偷偷地乐出声来,我的同事们都说:“你是不是恋爱了,真反常啊!”

第二天下了班,我早早就去了网吧,看到了编辑的留言:“总编那里没过,说是结尾不自然,不能给人共鸣!”好像兜头被浇了一盆凉水,被浇了个透心凉。那一天我精神不振,胡乱在西祠胡同看着编辑的征稿函。

我看到了一个新杂志在创刊,要求的稿子内容同样是“曲折离奇”,稿费也是千字一百元。抱着千分之一的希望,我把那篇被退的稿子投进了编辑邮箱。

之后几天后我也没去管它,被判了死刑的稿子,还有谁稀罕呢?没想到的是,那个编辑就邮件通知了我,说我的稿子被采用了,安排在第一期。

我至今想起那一天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我抱着我们宿舍里每个女孩子,我说我发表小说了,你们要和我跳一支舞!我拉着她们,让她们陪我跳,没有音乐,没关系,只要陪着我跳就成!

事后,我仔细考虑了我那个稿子的问题。我想,为什么我那稿子在旧刊过不了终审,在新刊就过了呢?因为老刊创刊多年,有很多成熟写手在写,肯定竞争力大,而新刊由于是刚刚创刊,写它的人少,于是我的很容易就过了。

想通了这个道理后,我最初的时候,在这家新刊接二连三发了几篇稿子,等到我的文逐渐成熟,我又一次向着老刊进军。

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崛起,在我遭受了很多次退稿之后,我终于在那本很驰名的刊物上,发表了我的第一篇文章。

我渐渐摸索出一个规律,写文章,除了适应刊物风格以外,还要懂得打持久战和缓兵之策。在你还不成熟的时候,尽可能的不要和老刊拼命,当你终于在一些新刊,或者一些稿费低档的杂志出了名,那些老刊自然就会关注你。

这是我的肺腑之言,作为一个被退稿几百封,作为一个在逆境里出了头,又当了一名记者的我,对于一些新手的忠告。

另外一点,我还想告诉大家一些投稿所谓的“潜规则”:假如你是一名新手,编辑很少会完整地看完你的稿子,只是看个大概,假如你写得不是特别出色,或者说在同等质量的前提下,编辑会采用熟写手的稿子。编辑们是很少看邮箱的,每天投稿的太多了,要是每一封都看,每一封都回复,那么编辑也就别睡觉,别吃饭了。所以,能在线传稿,就要在线传稿。实在编辑忙或者有事,你可以等下次他不忙的时候投给他。

在线投稿,一般编辑回复较快,也能在线得到她对稿子的意见,相当于在线教你怎么写作,所以这个机会,不可失去,当然编辑要是很忙,没工夫长谈,你也不要骚扰他,毕竟编辑面对的不仅仅是你一个作者。

我至今还记得,我的第一笔稿费是四百元。

真的,当我第一次接到我的第一单稿费的时候,嗅着那淡绿色的稿费单。我激动得好长时间没有去邮局支取它,我把它夹在一本散文集子里。每次翻书看到它的时候,它给我的幸福和喜悦,远远大于四百元钱。

后来当我不得不去支取这四百元钱的时候,我拿着稿费单去了复印部,用了五毛钱,让小工把我的稿费单复印出来。我只是想,复印下来后,我要永远看着它,在我最黑暗的日子里,是它鼓起我对生活的希望。

以后的日子里,我继续攻打名牌杂志,在低档杂志积累的名气,让名牌杂志也开始注意我。名牌杂志的稿费高,动辄就是几千元,在我也挣过很多次的一千元、二千元的稿费的时候,我依然不会忘记,那第一笔稿费单带给我的喜悦和震撼,我爱稿费单,甚至于超过它本身带给我的物质享受,它给我的,更多的是对理想不灭的追求。

最近我经常看到富士康的员工自杀跳楼之类的新闻,我真想劝劝他们,人生自古谁都有低谷,只要你不放弃,追求自己喜欢的事业和理想的生活,生活着就是美好的。即使你做的是世上最低档的工作、即使你已经离开了校园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或者你年纪有些大了,可是只要你的心里有梦——有梦的人,并且为之不懈努力,是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在杂志界取得一定成就的时候,我的稿费已经远远大于塑胶厂每个月给的工资。我承认,我喜欢钱给我带来的厚重的安全感,它让我可以过上我喜欢的生活,后来,我干脆辞去了塑胶厂这份工作,也许年轻就是一股冲劲吧,当我看到一家报社招聘编辑的时候,我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去应聘,结果,总编却看中了我风风火火的性格,他说:“小芸,我们的编辑已经招够了,你就做一名记者吧,我们的记者正缺人手!”  阴差阳错的结果,让我更加惊喜,实在说,当时我想的就是,做记者多好啊,可以免费旅游、可以到处观光,还可以认识很多不同层次的人……可是,当我渐渐深入了这一行,我才发现,做记者,并不像我当初想的那样轻松。

暗访笔记,可以说结束了。其实,我知道还有很多的内幕,很多的神秘的事物,等着我们去揭秘。希望我的书,在给你带来阅读快乐的时候,还能够带给你一点儿人生的启迪。

当你对神秘的“养尸重地”感兴趣的时候,请看看我的《盗墓笔记》;当你对这几年呼啸而至,频频而出的灾难感到惶恐不安的时候,请看看我的《玛雅笔记》;当你想要改善自己的居住风水,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时候,请看看我的《易经笔记》;当你正在为自己的家庭,预备买一栋房子时,不妨看看我的《房产笔记》……

转眼间,我已经是一个二十七岁的剩女了,每次拂卷长叹之际,我都会思考自己的未来。这些年由于暗访工作,我耽误了很多的时间,还记得在工厂上班时,当别的女孩子在网上网聊,或者玩游戏的时候,我走进了文学的殿堂;当别的女孩子在男朋友身边撒娇的时候,我却奔波在暗访的路上;唯一可幸的是,终于我的事业有了一点点成绩。我想告诉朋友们:别抱怨没有路,路就在脚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暗访笔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女皮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01250
开本 16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