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培训师
内容
编辑推荐

国内首部关注培训师成长的全景小说,精妙融合培训专业知识与实战技能,揭示企业高层坐上宾、钻石领行业的奥秘,职场、爱情、个人规划,在云端一族的别样旅途!

读者对象:商务人士、公司雇员、内训管理人员、独立培训师,及其他即将或身在职场的人群。

内容推荐

本书的主人公从海龟开始,进入跨国公司,最后从事企业内训,直至成为独立培训师的曲折历程,覆盖了众多现代企业雇员的共性与特例。其中,既有职场生存的处事哲学,更有个人工作能力提升的普适规律,更有对职业生涯与个人抱负的洞察。小说故事情节紧凑,悬念与冲突设置到位,行文颇为智慧与幽默,读起来很是轻松、流畅。

目录

突出重围

1 失业在美国/3

2 偶遇智慧脑袋/4

3 华尔街速度/7

4 四十原则/9

5 集体面试/12

6 赫拉别恩交流法则/14

7 中国特色的外企/16

8 幽默的艺术/18

9 馒头不是吃的/21

10 我能/23

风生水起

11 Mr. Circle/29

12 职业是个什么玩意儿/30

13 精神丧家狗/32

14 先诊断后开处方/34

15 颜色与性格/37

16 Manager is a Trainer/39

17 啥都没学老师/41

18 吃的不是西餐,是文化/43

19 一个都不能少/46

20 莫名其妙的任务/48

雾里看花

21 自信/53

22 不可理喻的直觉/55

23 暗战开始/58

24 司机叫唐僧/60

25 厨房里的形体训练/63

26 冤家的路窄/65

27 限量版兵人/68

28 10-20-30法则/71

29 小人物/73

30 工作就是公交车/76

鱼翔浅底

31 临行前分工/83

32 正确的废话/85

33 美尼尔氏综合征/87

34 新加坡总理公署/89

35 蓝长平二/91

36 两难/94

37 文质彬彬/96

38 理由/98

39 我是传奇/101

40 是灰不是炮/103

柳暗花明

41 朦胧/109

42 意外/111

43 高层面谈/113

44 以人为本/116

45 台前幕后/118

46 博弈/120

47 交接/123

48 新官上任不烧火/125

49 电影/128

50 三个选一个/130

潜龙勿用

51 员工加班经理要检讨/135

52 扣子/137

53 纯粹是误会/139

54 不能分组的教室/141

55 唐旋有约/144

56 明线暗线辅线/147

57 客户关怀计划/149

58 风格/152

59 酒吧/154

60 机场送别/157

一波三折

61 偶然/163

62 植物大战僵尸/165

63 谁的孩子/168

64 Training the trainer/170

65 ABC法则/173

66 课间午餐/176

67 捉猫/178

68 气场/180

69 紧张的4F/184

70 七种武器/186

事出有因

71 趋势/193

72 七步成诗/195

73 做客/198

74 敲诈/201

75 机场事件/203

76 担心/206

77 后海不是海/208

78 关于爱情的故事/210

79 订婚仪式/213

80 内外有别/215

山雨欲来

81 西湖/221

82 公司内训/223

83 陪床/226

84 事发/228

85 危机/230

86 培训师成熟度/233

87 酒吧里的巧遇/235

88 出来混,迟早要还/238

89 七点五分/240

90 元旦party/242

尘埃落定

91 封嘴/247

92 终身名誉总裁/249

93 法院旁听/252

94 公司类型/254

95 当事人,而非旁观者/257

96 婚礼/260

97 四个问题/262

98 地震/264

99 离职/266

100 大结局/268

试读章节

2 偶遇智慧脑袋

坦白说,从登上飞机的那刻开始,我就不知道该在哪里落地,飞机虽然飞住上海浦东,但下一站我去哪里?

我现在所有的资产就是一台苹果电脑和两箱衣服,自己想来都觉得凄然,以前和同学、家人通话时把自己说得伟大光荣,现在却形影相吊,不对,我还有手中一本书——《旁观者》。

这本书我看过很多遍了,读MBA那会儿就爱不释手,别人都捧着《管理者实践》或《卓有成效管理者》,我固执地认为《旁观者》才是德鲁克思想的精髓,因为你从中可以窥见一个鲜活的管理大师思想的源泉。德鲁克书中写道:“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除非你是一个彻底的垃圾或者白痴,否则你身上一定会闪烁着与众不同的甚至是非凡的光芒。我激动地再次读着。

即使你是彻底的垃圾,也一定会散发着独特的气味。我想。

D航的几个空姐看来关系不错,互相亲热地彼此招呼着, “宝贝儿给我拿瓶饮料” “宝贝儿递个米饭过来” “宝贝儿后排乘客没给”……

然后一个空姐转身问我: “宝贝儿,你要什么?”

我猛地抬头,她正朝我灿烂地微笑着,没想到D航的飞机上有这么标致的空姐。

“我要——”

“先生,您是中国人呀?”她意识到刚才不小心的称呼被我听懂了,脸色通红。

“是呀,纯的。难道我长得不符合中国国情吗?”我合上书笑。

“您需要来点什么饮料?”她躬下身问。

“宝贝先生需要咖啡——不,矿泉水!”听说国内的白领都喝矿泉水,我从现在开始就要入乡随俗,至少先伪装得像个白领。

“No problem!”她娴熟地倒了一杯,又,娴熟地洒在我身上,因为这会儿飞机不断地晃动起来。

“不好意思,我给您拿纸。”空姐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没关系,沾水就是沾财!”我盯着她笑。

空姐递过纸巾,道歉着推车继续往后走去。

“小伙子,你脾气怪好的。”旁边的人边喝咖啡边说。

吓我一跳,一下子冒出这么多人,刚才我还以为世界上就我一个呢。

“呵呵,我最近倒霉多了,不在乎多一次,何况是那么漂亮的空姐。”我转头看了一眼,身边是一个50岁出头的人,岁月已经磨光了他的脑袋,在灯光照射下格外闪亮,亮得你恨不得摸一把。

“哟,你也看德鲁克呀,这本书我也很喜欢。”他用手指我的书。

“你喜欢哪一段?”我颇有挑衅的意味。

“德鲁克在奥地利财政部长的关怀下成长,与弗格森共事,和弗洛伊德做邻居,与基辛格的老师做同学,与希特勒的纳粹党卫军的队长做同事,这样的经历,这样的眼界,相信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拥有。由此可见,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是这个道理吧?”他如数家珍。

“但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像德鲁克一样,一直站在创造历史的人身旁,做一个历史的旁观者和思想者。而人生却是每个人的人生,如何让生命流淌得更加丰富,更加精彩,我想也许可以像德鲁克一样,自省地从一个对自身旁观的角度去寻找答案。”我回应。

“年轻人,你年龄不大,思考却很深入。”智慧脑袋边点头边说。

“我也是瞎琢磨,同事都叫我Mr.Thinker(琢磨先生),哈哈。”我伸个懒腰。

“那这会儿你还琢磨什么了?”智慧脑袋问。

“我还琢磨了你现在喝的是卡布奇诺,而且是速溶的,因为没有加牛奶,所以你第一口喝下去应该是香甜和酥软的,第二口喝下去是浓郁和苦涩,由于水加多了,所以你现在喝不出什么味道,而且从外表来看,你不是做咨询的就是做金融的,你Ermenegildo zegna的西装说明你应该是管理层,而你黄色条纹的领带说明你又很保守。”我一条一条分析。

“嗯,你对生活很敏感,但有时候敏感却让人易于受到伤害。”他笑道。这句话我听得云里雾里,直到两年后才明白。

“不过,我既不是做咨询的,也不是做金融的,我是个培训师。”智慧脑袋继续说。

“先生,打扰一下。”我们正说着,空姐又跑了过来,“我送您一只纸鹤,以表达对您的歉意!”

“D航服务真好!别放在心上,你没做旁观者我已经很感激了。”我笑着说,“你看,你刚给我的纸巾我都没舍得扔。”

“谢谢您了,有任何需要请随时告诉我。”

空姐离开后,智慧脑袋说:“那空姐看上你了。”

“哈哈,你这个旁观者倒是看得清楚,我当局者迷了。”我把纸鹤随手夹到自己的书里。

“你在上海工作吗?”他问。

“经济形势不好,刚失业,需要到上海紧急就业。”我怅然道。

“需要帮忙找我。”智慧脑袋递过来一张名片。

我还没来得及细看,飞机广播要到达上海了,我把名片塞口袋里,深吸了一口气:上海,我来了!

P4-7

序言

云上的日子

《培训师》一稿出来的时候,正逢我和成成一起观摩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和科布呼吸同步,游走于现实与梦境之间,直至走出影院的那一刻,两相对视:我们现在在第几层?

不禁想起前段时间在培训旅程中和成成的一次通话:

“郭老师,你在哪里?”

电话那边曰:“让我想想,看看噢。”

一时间,不知今夕是何年。前段时间微博里有句话说得经典:外出培训的时候,洗漱间的灯总是亮着的,不忍关闭。因为一旦合上开关,周遭万籁俱寂,顿生羁旅归乡之意;不如打开,宛如希望的火把,照亮前行的人。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成成即郭城,过往十年网络上的文字激扬,水煮西游,早已让人领略其犀利文笔背后的智慧思考,大家尊敬地称呼他为“成成院长”。他从事的职业和本书同名:培训师。

他也喜欢与人论道,在金石铿锵中,表达自己对商业、对管理的洞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点到为止,结论却是开放性的。十年磨一剑,一千五百天的培训实战历练,“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这绝对是“在云端”一族,如电影里的乔治克鲁尼。这是一类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类人的工作方式:他们各怀绝技,穿行于各个城市,传播着各种理念,指点讲坛,出谋划策,却神龙见首不见尾。

这同样是被人百般诟病的一群。所谓大师,端坐讲堂,高谈阔论,精神臆想……

作为围城中人,客观地讲,培训业尚处初级阶段,固然一时“劣币驱逐良币”,但总体来看,行业还在进步,更多的是培训讲师怀揣梦想,说我所做,做我所说;千山万水辛苦跋涉,与人玫瑰,渔人无数。

作为资深实战培训师,郭城的自传体小说《培训师》就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海归学子芮航(Richard),回国加入跨国企业美高(MEGA),经过多年的打拼,从公司内训师,变成一位独立培训师,其间有职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成长的得与失,历经和唐旋、都妮等人爱情的纠结,最终破茧成蝶,冲向云端……

这应该是第一本属于典型“在云端”一族——培训师自己的小说,一个培训师从幼稚到成熟的历程。全书刻画入微,丝丝入扣,让人顿生曾经沧海之意:天空早已没有飞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盗梦空间》里科布说:最具有可塑性的寄生生物是什么?是人的想法。人类一个简单的念头可以创造城市,一个念头可以改变世界。那么,对于整个培训行业来讲,这本书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奠基(Inception),追本溯源,回到最初的青涩。芮航归国飞机上偶遇智慧脑袋章平,因德鲁克《旁观者》始。“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年轻的人意气激扬。“我想也许可以像德鲁克一样,自省地从一个对自身旁观的角度去寻找答案。”这就是年轻的敏感,同时也是和未来的职业——培训结缘。

“飞机重重地降落在上海,如同我的心情,我跟做培训的智慧脑袋道别,尽管对他的职业没什么感觉,但我记得MBA的教授曾经说过,有种职业专门告诉人家已经知道的东西,那就是培训师;还有种职业发现人家已经知道的问题,并且再告诉对方,以让对方变得不知道,那就是咨询师。所以道别时,我的眼神充满崇拜的鄙视。”一切言之过早。

美高面试“突出重围”;入职培训“风生水起”;初入职场“雾里看花”、“鱼翔浅底”;新加坡临危受命,不意间被推到了培训前台;“潜龙勿用”,“一波三折”,“柳暗花明”又一村,名师伯乐适时引导,“事出有因”;后期遭逢职场变故,“山雨欲来”。种种因素促成芮航最后的抉择,听从内心的声音,离开美高,开始独立培训师生涯,终于“尘埃落定”。

还有感情。

和唐旋都妮的纠葛缠绵。在云端的红粉知己,读你千遍不厌倦;沪上重逢的大学同窗,远远近近,若即若离,总是内心挥不去的淡然惆怅;山无陵、天地合,果敢地放弃,每一次选择都是勇气与体谅的抉择。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更为精到的是小说中对职场生涯的反思。

“人生真的好短暂,来到这个世上,谋一份稻粱职业,建一个安逸的小家,是大多数人的想法。来得及而又能立德、立言、立功者有几何?如此想来,或浓或淡的人生,其实并没有意识到那些迷惘和感触。平庸与否的界定,更多的来自个人认识和感觉。只要无悔,已然无憾。”

“我走出美罗大厦回头看了看,来时看,觉得很高,离你很远;走时看,觉得很低,离你很近。我微笑了,赶上了回家的地铁,有些地方你离开就是离开了,可能永远都不会再回来。”

这几乎是一个培训师的宿命:敏感的心灵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我们都想象生命不平常,所以在云端;多年之后,在云端的邂逅,你告诉我,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片不能碰的柔软;在云端,你梦过的想,我接着梦想,一如你所想。总之,在云端,有你有我。

从郭城的笔下,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应该说,芮航是许多培训师青铜时代的缩影,无论遭遇如何挫折,也要“看人之大,焦点在内,操之在我。”在每一次对话后,每一次阅读后,每一次挫折后,每一次经历后,审慎自己,尔后,提炼自己的思想。走吧,走吧,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

作为国内知名领导力及项目管理专家、中国CC公益培训师学院的创始人,郭城风趣幽默、犀利深刻的语言风格和控场能力,及实战功底都在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在《培训师》中,我们很高兴地看到郭城在结构及内容形式上所做出的创新尝试:明线暗线辅线多层次铺设。明线的职业成长历程、暗线的个人情感经历和辅线的培训知识点,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加上每一章节“扣子”的巧妙设置,都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极具可读性。

客观讲,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排列组合就是创新,这同样适用于培训行业。《论语》里讲:“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培训本来就是传播的艺术,内容和形式同等重要。培训控场和文字编排一样,点点滴滴都体现着培训师的基本功。毋庸置疑,郭城便是最称职的一个。

感谢郭城在《培训师》中构建的三重空间。我们可以如看《杜拉拉升职记》一般,体验职场的温度,只是这里面亮丽的成分更多,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见心见性,对号入座;同样也可以感受一段情感旖旎风光,虽然是人淡如菊,却是朵微笑的花,依然手有余香;当然,甚至可以作为培训行业的一本入门教材,知识点逐一研读,嘉惠更多有心人。也许还有潜意识里的第四层,好书便是一个最好的参照物,庄生晓梦,身处其中,但愿长醉不愿醒。

故事一则: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培训师》一书的出版,也是一个心动到行动,知行合一的过程。相识多年,从写作《水煮西游记》的快意激扬,到《培训师》的沧桑历练,一份平和自在其中,看好郭城的下一步。

经过了快意栖息、人声鼎沸的“水煮”年代,过往的流光溢彩回归平淡;抖擞精神四海为家,开始了云上的日子。让我们在《培训师》字里行间漫步,和郭城老师一起分享成长。  职业培训师

刘军元

书评(媒体评论)

琢磨先生的大作《培训师》终于问世了,对于在网上苦等过这本小说连载的朋友来说,可以拿起书来畅快地阅读真是很幸福的事。不仅仅是培训从业者,我相信每一位职场人士都能在轻松的阅读中受益良多,把这本书推荐给身边的同事以及每一位热爱培训的朋友,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

——中国银联培训中心主任 付伟

平时谈学问很多,谈爱情很少,平时读论文很多,读小说很少,读郭城的这本《培训师》,感叹,原来爱情里人人都是管理六师,生活中人人都是培训师。

——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 梁兴

用小说的方式展示培训师的方方面面,剖析培训师的里里外外,语言风趣幽默,情节贴近现实,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培训师的成长历程给人很多启迪,是很值得一读的好书。

——用友软件企业大学校长 田俊国

感谢郭城在《培训师》书中构建的三重空间,我们可以如看《杜拉拉升职记》一般,体验职场的温度,只是这里面亮丽的成分更多,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见心见性,对号人座,同样也可以感受一段情感旖旎风光,虽然是人淡如菊,却是朵微笑的花,依然手有余香当然,甚至可以作为培训行业的一本入门教材,知识点逐一研读,嘉惠更多有心人。

——职业培训师 刘军元

文品如人品,阅后易上瘾。

——职业培训师 金树松

春秋笔法,小说形式,洋洋洒洒地写了一部职场小说,描述了企业培训的酸甜苦辣。

——CISCO-WEBEX Engineering Manager Summer Fang

很高兴在我职业初期看到这样的文字,对我具有指导作用。平时就是掏钱也买不来别人耐心跟你讲一个道理,更别说是用这么有趣的形式,作为职场新手和年轻人,谢谢作者。

——栖息谷网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培训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124709
开本 32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2
153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