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周谷城传(修订版)/湖湘文化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略具系统地叙述了著名历史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复旦大学教授周谷城先生追求进步、捍卫真理的一生业绩,多侧面地展示出一代学人博大精深、建树巍峨的光辉风范。并通过传主与中共几代领导人的深厚友情与交往,体现中国共产党与知识分子、民主党派人士之间水乳交融、肝胆相照之情。全书文笔生动、插图丰富,且有相当数量的珍贵照片第一次披示,弥足珍贵。

内容推荐

本书系统地记录了我国著名史学家周谷城的一生,从接受“五四”洗礼,缘结农民运动,到钟情马克思主义,参政为民,奔走于国事,周老始终以国家命运为己任,本书还反映了他与毛泽东等国家领导的交往过程中的伟大友谊,从中也体现了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目录

第一章 故乡、家世、少年时代(1898~1917)

 一、来仪湖的传说

 二、故乡的风光

 三、周氏家族的迁延

 四、“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五、“我的天性喜欢接受新事物”

 六、“立异鸣高”的高材生

 七、“莫错过了暑假”

第二章 “五四”前后(1917~1920)

 一、考入北京高师

 二、“运动”与读书

 三、读书与写作

 四、发起“阶级问题辩论会”

 五、驱赶白兰美

第三章 投身大革命(1920~1927)

 一、结识毛泽东

 二、“伦理学”新释

 三、《生活系统》——思想奠基之作

 四、“阶级斗争没有中立的余地”

 五、南下广州

 六、投身农运

 七、离开武汉

第四章 流亡上海(1927~1930)

 一、胡适作难

 二、译书卖文

 三、“中国之教育”新论

 四、著《中国教育小史》

第五章在广州中山大学(1930~1932)

 一、播革命“火种”

 二、社会史论

 三、论中国的知识分子

 四、研究逻辑

 五、莫逆于心两共鸣

第六章 在上海暨南(1932~1941)

 一、潜心史学教学与研究

 二、独具特色的《中国通史》

 三、探讨中国政治史

 四、“孤岛”接来鸿

第七章 在重庆复旦大学(1942~1946)

 一、转道山城

 二、谈“中国之现代化”

 三、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呐喊

 四、研讨中国史学史

 五、老友相逢在山城

第八章 迎接解放(1946~1949)

 一、《世界通史》之新见

 二、组织“大教联”

 三、抗议“临时办法”

 四、“教授说话了!”

 五、支持“反美抗日”

 六、逮捕和信任

第九章 风雨十七年(1950~1966)

 一、努力办好新大学

 二、不要轻视中国文化的历史地位

 三、“形式逻辑与辩证法”的新思维

 四、毛泽东支持大讨论

 五、谈史学与美学

 六、“我的文艺理论观”

第十章 夕照青山晚景明(1966~1996)

 一、不当“风派”人物

 二、“书要让他继续写”

 三、喜迎“科学的春天”

 四、伟大的感召

 五、论历史与爱国主义教育

 六、要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

 七、“全社会都要尊师重教”

 八、与江泽民的交往

 九、与共产党风雨同舟振兴中华

 十、对故乡的一片深情

 十一、在患病的日子里

 十二、一代宗师

附录一 年谱简编

附录二 主要著作年表

试读章节

六、“立异鸣高”的高材生

1913年,周谷城从周氏霁光二等小学堂毕业,时值辛亥革命之后,社会风气大开。’他为求知的欲望所驱使,负笈从农村来到省城长沙,接受新文化教育,遂于这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普通科。该校创办于1912年,校长系以编著《联锦字典》著称的符定一先生。解放后,符先生曾任中央文史馆第一任馆长。创办初期,校址在长沙紫东园(今长沙民主东街),翌年迁往荷花池(今长沙师范校址)。

创办初期,学校仍沿用清宣统元年(1909)颁学制,文实(理)分科,修业5年,课程有通习与应习之分。1914年施行民国政府所颁课程时,学制设为四年,对课时略有增减。普通科第一学年课程为国文、外语、数学、历史、地理、动物、植物、修身、手工、图画、音乐、体操等,课程齐全,设备也较完善。国文、外语每周各6节,每周上课时间为36小时,课外活动时间较少。修身课即后来的公民课,灌输伦理思想与爱国主义思想。国文由教员选读古文名作,发木板排印讲义,教国文的老师多系前清秀才,或从优级师范毕业的先生。学校在校长以下,设教务、训育、事务三部,共一办公室,工作效率较高;有学监3人:王佑、郭向阳、李村藩(即李石岑.,后任大学教授,著有《人生哲学》,已收入《民国丛书》),另设舍监、庶务、会计、图书仪器管理员及校医各一人,各司其职,均能尽职尽责。学生多半为农村或城市贫苦子弟,因系公立,收费比私立学校要少。学生大部分寄宿,伙食每餐四素两荤,每月膳费只收3.6元,由膳房包办,伙食较好,学生满意。周谷城进入该校读书,十分高兴,实现了他渴求知识的愿望。因此,他立志高远,更加勤奋学习。

周谷城在省立一中读书时,最喜欢洋文(英文),当时青年会常有外国人演说,常请学生去撑门面,他听了那种演说,觉得美国人讲话,声音从鼻孔里出来,怪有趣味。回校后在自习室模仿,他装着演说的样子,请同学作翻译。同学们都称赞他模仿得好,赐他以“洋文大家”之称。

为了推动同学们的英语学习,他曾组织英语学会,自任会长,组织英语讲演比赛等。他还选读了西方名著,以提高英语水平。在一个暑假,他凭借字典,霸蛮读了英文本《迈尔通史》,最初只懂五六成,书读完了,再看其他英文西史时,竟全然懂得。从此他便养成了一种习惯,想方设法找外文书读,非原文本不读,所以他后来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也是买了两套英文版和德文版的三卷本《资本论》对着学习的。

周谷城在省立一中读书时,对国文一科,则最喜欢立异鸣高。每作一文,都一定要用许多难识的字,弄得改卷的先生非翻《辞源》不可。凡自学的《诗经》、《史记》、《汉书》、《左传》、《孟子》、《庄子》、《离骚》上的难字,常一一记下,预备写进文章里以难先生。由于他的文章写得好,先生不仅没有批评,还常表扬他,将他的文章传观。

周谷城在一中读书时,有一位国文教师袁吉六先生,他是湖南宝庆(今邵阳)的一位进士,在第一师范教书多年,写得一手好字,做得一手好古文。毛泽东学生时代练就一手好文章,就得到过袁先生的辛勤教诲。1936年,毛泽东同斯诺的谈话中还谈到:“学校里有一个国文教员,学生给他起了‘袁大胡子’的绰号。他嘲笑我的作文,说它是新闻记者的手笔。他看不起我视为楷模的梁启超,认为他半通不通。我只得改变文风。我钻研韩愈的文章,学会了古文文体。所以多亏袁大胡子,今天我在必要时仍然能够写出一篇过得去的文言文。”

记得袁先生在省立一中教书时,曾出了一道枯燥乏味的作文题,日“本期开学迟的原因”,像这样的题目,要做千把字的古文,实在不容易,而先生却要求很严,分数扣得紧。学生做毕,袁先生在课堂上发作文本,首先发的是周谷城的,他翻开一看批60分,很不愉快。因为他平日作文向来是90分以上的,对此他心里十分难过,即把本子藏在衣袋里,怕人看见。迨发完作文本后,看其他同学的分数多是20分或30分,5分的也不少,他这才放下了心。周谷城不仅是第一名,而且他文章里引用了一句古诗“日月共除”,并在“除”字的右角上加了一个小圈,表示这个字要读去声,袁先生对此很有意见,在他作文本上用行书足足批了两页,而且在课堂上又当众口头足足解释了几十分钟。袁先生讲课很有神气,但毕竟扣分太紧,学生不喜欢,后来他知难而退了。

周谷城在班里作文总是名列前茅,很受先生赏识。袁先生很得意地说:“我在湖南第一师范教书时,古文好的学生是毛泽东;在省立第一中学教书时,古文好的是周谷城。”不少人都以为周谷城和毛泽东是同学,其实,他们是同师受教的学友。说来也巧,教过毛泽东的三位老师也都教过周谷城。这三位老师就是杨昌济、袁吉六和符定一。他们是当时湖南很有名气的教师。

周谷城在省立一中读书时,十分刻苦,自学能力也很强。他自学了《十子全书》(清王子兴辑,收有《老》、《庄》、《列》、《荀》、《韩非》、《淮南》、《管扬》、《文中》和《鹖冠》十子。有嘉庆经纶堂刊本),并觉得’《老子》、《庄子》等很有新意,活跃了思想,开阔了眼界。他读古籍,也同读英文一样,采取蛮读的办法,比如一个假期,他就把《史记》读熟了。

少年时代的周谷城,就认识到中、外文字是开发知识宝库的两片钥匙,所以他在文字学上狠下苦功,他曾自学汉许慎撰《说文解字》等书,后来他到北京高师(北京师范大学前身)读书时,虽是外语部(系)的学生,但却选修了国文系名教师朱希祖、钱玄同、马幼渔的课。这三人都是章太炎的弟子,若论班辈,周谷城可以说是章太炎的再传弟子。尤其是钱玄同是研究文字学和经学的有名教授,他特别喜欢钱的《文字学音篇》,这对周谷城研究中国古文字学有很大的帮助。

P10-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周谷城传(修订版)/湖湘文化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莫志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315234
开本 16开
页数 3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2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1997-04-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81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2
出版地 湖南
229
154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0: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