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底两万里/智慧书坊
内容
编辑推荐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著名的科幻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说描写的是法国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应邀登上一艘驱逐舰,参与追捕当时盛传的海上“怪物”,不幸被“怪物”俘获。而所谓的“怪物”竟是一艘当时无人细晓豹潜水艇。潜水艇艇长尼摩邀请阿罗纳克斯教授一行三人作海底旅行。沿途他们饱览了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形彤色色的生物,经历了种种危险。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罗纳克斯等三人不辞而别,将他们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诸于世。小说悬念迭出,高潮频起,趣味盎然,在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精彩的海底景观描写中,蕴蓄着鲜明的爱憎和广博的地理知识,使人们在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的同时,感受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力量。

内容推荐

本书为法国著名科学小说家凡尔纳的代表之一,主要描写了法国海洋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及其助手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驾船追捕一条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不幸落木后,三人泅木到怪物背上,才发现它是一艘构建精巧的潜木艇,由此展开了海底两万里的奇妙之旅……

目录

飞逝的“巨型怪礁”

赞成与反对

尊照先生的安排

内德·兰德

寻觅“怪物”

全速前进

无名类鲸鱼

动境中之动

内德·兰德的怒火

水中人

“鹦鹉螺”号

一切全靠电

几组数字

黑潮

一封邀请信

漫步海底平原

海底森林

托雷斯海峡

陆地上的几天

尼摩船长的雷电

珊瑚王国

尼摩船长的新主张

一颗价值千万法郎的珍珠

希腊群岛

地中海里48小时

维哥湾

沉没的陆地

海底煤矿

萨尔加斯海

救援长须鲸

南极

意外之险

氧气危机

前行之路

一场恶战

海湾暖流

北纬47.24度,西经17.28度

大屠杀

逃亡之夜

结尾

试读章节

飞逝的“巨型怪礁”

1866年,对于欧洲和美洲的进出口商人、船长和船主,各国的海军官佐乃至政府来说,都是终生难忘的一年。当时,许多在海上航行的人都碰到过一个形似纺锤,不时发出磷光,体积比鲸鱼还大好多倍,运行速度也比鲸鱼快许多的“庞然大物”。这一超自然物体的出现很快便在全世界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

1867年4月13日,海面上风平浪静,著名的丘纳德海运公司的“斯科蒂亚”号行驶到北纬45度37分、西经15度12分时,突然,轮船左舷稍后一点儿的地方发生了碰撞。安德森船长下到底舱,发现第五间船舱已被海水侵入,从海水的涌人速度来看,漏洞不小。当船终于驶入利物浦的码头时,工程师们把“斯科蒂亚”号架起来检查,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船身吃水线以下8英尺的地方,有一个极其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缺口。显然,弄出这个缺口的物体一定非同寻常——它以惊人的力量撞人船身1.5英寸后,又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抽身而退。

这次事件的发生又一次引起了公众的兴趣,但人们对怪物是否存在已经从好奇转为恐惧了。人们认为它的存在已严重威胁到了海上船只的安全,因此,所有人都主张要不惜一切代价将这个怪物彻底铲除。

赞成与反对

发生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刚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贫瘠地区作完科学考察回来。作为巴黎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客座教授,我被法国政府竭力邀请参加了这次考察。我当时反复阅读了美国和欧洲各种有关这件事的报道,但没有得出任何进一步的结论。我对这类神秘事件十分着迷,却又无法形成任何确定的见解,因此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直觉上,我认为这是一件真实的事,这个怪物是真实存在着的。

我在纽约逗留的时候,这个问题正被讨论得热火朝天。人们分成了抱有不同意见的两派:一派坚称这一定是一个力大无穷的怪物,另一派则坚持认为这是一艘动力极其强大的潜水艇。第二派的说法应该说是最有可能成立的,但却和在欧美两洲进行调查的结果相违背。因为私人是不可能拥有这样的机器的。如果是某一个国家,则完全有可能偷偷地制造这样一种可怕的武器装备。但是,各国政府的严肃声明很快推翻了这一假设。

于是人们发挥想象,继续从鱼类这一方面下手,编造出种种荒诞不经的传说来。我在纽约的时候,有些人曾特地来询问我对此事的看法。这是因为我以前在法国出版的一部叫《海底探秘》的书为我赢得过一些声誉。我对此事的态度一向很谨慎,但在《纽约先锋论坛报》来邀请我对这个问题发表评论时,我便再也无法保持沉默了。我在这份报上发表了一篇我精心创作的文章,从政治和学术上讨论了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以下是我在文章中所阐明的一些观点:抛弃各种不同的假设和猜想,我不得不承认,确实应该存在这样一种力大无穷的海洋动物。我们固然对深不可测的海底世界一无所知,但就仅仅通过猜测这一途径,我们仍然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假若我们并不完全知晓居住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物,那么在探测器不可及的水层里仍然还有我们并不知晓的鱼类、鲸类,这是完全可能的。相反,假若我们知晓所有生物的种类,我们就必须在已经加以分类的海洋生物中找出这只我们讨论中的动物。在这种情形下,我则乐于承认有一种巨大的“独角鲸”的存在。它拥有庞大的身躯,身上武装的不是剑戟,而是像军舰上所装备的那种真正的冲角,并且具有同等的威力。

我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且,文中的结论给予了人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因为人类总是乐于对那些超自然生物怀有离奇的幻想,而海洋则是这种幻想最恰当的中介,因为海洋成了超巨型动物繁殖和成长的环境,这是陆地所不可比拟的。我自己也沉浸在这种种幻想之中了。

出于对实际利益的考虑,美国和英国的一些人主张把这个可怕的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以保障海上航行的安全。公众的意见得到了政府的响应。

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正当人们决定要驱逐这个怪物的时候,它却消失不见了。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再没有听说哪艘船遇到过它。这条“独角鲸”似乎已经预感到了它的危险,因此有了防备,躲起来了。现在,准备远征并装备有可怕的捕鱼机械的“林肯”号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不知该往哪儿开。

正当每个人都被这件事搅得厌烦的时候,这个怪物终于又出现了。据报道,7月3日从旧金山到上海航线上的一艘汽船,于3个星期前在北太平洋的水域上遇到了这只怪物。这则消息立刻引起了极大的骚动,法拉古舰长得到指令,必须在24小时内出发。食物及日常用品全部被装上了船,煤舱也被填得满满的。所有的工作人员全部各就各位,现在只等生火,加热,起锚了!就算只有半天的迟延,大家也不能容忍。

就在“林肯”号离开布鲁克林前的3个小时,美国海军部长露伯逊先生邀请我参加“林肯”号远征队,并说法拉古舰长已经准备了一间舱房供我使用。在收到露伯逊部长来信的前三秒钟,我根本没有要去追逐“独角鲸”的一点想法,就如同我不愿意去北冰洋旅行一样。但在读完信后的三秒钟,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美国政府的邀请。之前,我只期望能快些回到我的祖国,与我的朋友相会,并看看我收藏在植物园小屋里的珍贵标本。而现在,这一切都变得不重要了。此刻,我只有一个隐秘的想法——或许这条“独角鲸”将乐意把我引到法国的海岸边去。

尊照先生的安排

长期以来,我有一位叫孔塞伊的仆人一直陪我外出旅行。他今年30岁,比利时人,诚实、对工作尽职尽责,我对他十分喜爱。因为经常和我们这些植物园里的学者接触,所以他也慢慢地学到了一些东西,特别是对生物的分类非常熟悉,但更多的东西他恐怕就不知道了。他身体健壮,任劳任怨,寡言少语,从不轻易发表意见。他唯一让我受不了的就是过于讲究礼貌,总是用第三人称跟我说话,这有时让我十分恼火。

这~次,我不耐烦地叫了他3次,他才从他的房里钻出来。

我对他说:“赶快准备,两小时以后我们就要出发。”

“遵照先生的安排。”孔塞伊平静地回答我。

“一点时间也不要浪费,把所有旅行用具都放在我的大箱子里。快,赶快!”

“那先生的标本怎么办呢?”孔塞伊说。

“暂时都寄放在旅馆里。”

“我们不回法国吗?”孔塞伊问。

我很含糊地告诉他我们当然要回去。但最终我还是把准备搭乘“林肯”号去追逐“独角鲸”的事告诉了他,并对他说这是一次危险的旅行,我们有可能就回不来了呢!

“遵照先生的安排。”孔塞伊又是那句老话。

只用了一刻钟的时间,孔塞伊就把行李全部准备好了。我们付清了旅馆的账,托人把我的动植物标本运回法国,然后走出旅馆,上了一辆马车。

当我们到达停泊“林肯”号的码头时,看见“林肯”号的两个烟囱正向外喷发着浓厚的黑烟。我们的行李很快被人搬到了这艘大船的甲板上。我赶快上船,找到了法拉古舰长。他热情地欢迎我,并吩咐一个水手把我领到早就准备好的舱房内。舱房我十分满意,它位于船的后部,房门正对着军官们的餐厅。我让孔塞伊在舱房里收拾行李,自己则到甲板上,观看水手们准备开船的操作。法拉古舰长不愿意耽搁一点时间,一切就绪之后,他立即发出了开船的命令。“林肯”号终于满载着人们的期望,庄严地起航了。

布鲁克林码头和东河沿岸的曼哈顿地区挤满了成千上万的人,他们欢呼着,不停地向“林肯”号致敬。大船沿着新泽西州的海岸航行,沿岸的炮台也都鸣礼炮向大船致敬,“林肯”号把美国国旗连升3次以示答礼。大船驶过沙洲时,洲上的数千观众再一次欢呼起来。直至晚上8点,纽约港口的灯光已经从西北方消失了,“林肯”号才开足马力,黑暗的大西洋海面上泛起滚滚波涛。

P5-14

序言

孩子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识字读文到遣词造句,陪伴他们的除了各式各样的玩具,就是一本本精美的图书了。孩子就犹如一朵娇嫩的花,不断地从各个方面吸收养料,不仅从家长和老师的谆谆教诲里知晓做人的道理,还从一本本的好书中汲取知识,凝聚奋进的力量。

为了拓宽孩子们视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我们精心编排了《智慧书坊》这套丛书,并将《鲁宾孙漂流记》《名人传》《名人名言》《海底两万里》《中国神话故事》《伊索寓言》收录在此套丛书中,精练、生动、优美的文字,精美的插图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成长。在本套丛书中可以让孩子们了解生动有趣的神话故事、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寓言故事,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历险故事的神奇、名人传记与言论所特有的震撼,这一本本好书将伴随孩子们度过美好的童年。

最后,我们真诚希望孩子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底两万里/智慧书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儒勒·凡尔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延边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791145
开本 32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1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3.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08
146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6: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