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涉及的内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克曼对美国宪法史进行了一次从1787年宪法的制定到当代的全面考察。虽说对宪法发展的某些时期还可以做更为详尽的论述,但阿克曼的工作还是从知识学的角度对宪法发展的全部历史进行了一番梳理。据我所知,没有哪部著作试图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并且把工作做得如此之好。本书的出版对于文学领域也是一个不小的贡献。可能肯定,它将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持久的争论。
图书 | 我们人民(宪法的变革修订版)/博观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涉及的内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克曼对美国宪法史进行了一次从1787年宪法的制定到当代的全面考察。虽说对宪法发展的某些时期还可以做更为详尽的论述,但阿克曼的工作还是从知识学的角度对宪法发展的全部历史进行了一番梳理。据我所知,没有哪部著作试图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并且把工作做得如此之好。本书的出版对于文学领域也是一个不小的贡献。可能肯定,它将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持久的争论。 目录 致谢 译者序 修订版译者序 第一部分 建国时期 第一章 高级立法 先知的预言 《我们人民:宪法的根基》一书 法律职业者的描述:关于重建和新政的主流法律理论 超越宪法第5条 重建开创的宪法改革模式 从重建到新政 从罗斯福到里根及其后 超越形式主义 第二章 建国时期宪法的重构 “会议”蕴涵的智慧 问题之所在 花车效应 发出宪法改革的信号问题 费城制宪会议提案及决定该提案命运的宪法批准程序 宪法的批准:各州中的制度花车 宪法的巩固 从实践到理论 第三章 作为宪法改革先例的1787年宪法 方法论问题 宪法第5条的含义 制宪会议的含义 重读宪法文本:宪法改革实践合法化的动力之源 建国时期宪法的缺陷 这是法律吗? 第二部分 重建时期 第四章 法律形式主义者的两难处境 一个尚未提出的问题 1865年12月 南部各州丧失重返国会之资格的根据 南部各州法律地位的恢复及其自相矛盾的根据 两难之二:宪法第14修正案的批准 斩断戈尔迪之结 战争造就了宪法第13、14修正案? 沉寂之声 第五章 总统领导权 从建国时期宪法到重建时期宪法 第一阶段:总统选举发出的宪法改革信号 第二阶段:宪法修正案的提出 总统领导权对宪法批准程序之影响 非常规的宪法第13修正案的批准过程 宪法改革的巩固 非常规的宪法改革之举的保守性 第六章 会议国会 此为何时? 总统领导权的作用 发出宪法改革的信号阶段 提出宪法改革的动议阶段 决定宪法改革命运的选举 法律条文主义的反思 第七章 人民授权的含义:年中期选举内涵的诠释 一次决定宪法改革命运的选举? 约翰逊的法律形式主义观点 捍卫人民授权的会议国会 国会与宪法批准程序的国家化 三足鼎立的先例 第八章 伟大的变革 宪法第14修正案的批准与巩固 渐露端倪的挑战 总统的反击 扑朔迷离的1867年选举 国会的对抗 麦克卡德尔案 弹劾案 批准宪法修正案斗争的延续 西华德的最终立场 宪法第14修正案的巩固:年选举 宪法第14修正案的巩固与联邦最高法院 常态政治的回归 超越托克维尔 第三部分 现代时期 第九章 从重建到新政 方法论问题 对法律形式主义的正式否定 重建与新政之间的相似之处 宪法第5条的视角 类修正案赖以存在的政府部门结构 反观重建 第十章 反思新政 总统领导权的勃兴 发出宪法改革信号的选举 日渐成型的宪法改革方案 宪法改革方案的改善 决定宪法命运的选举 第十一章 胎死腹中的宪法修正案 严格形式主义:新政宪法改革的必由之路? 总统的动议 公众的讨论 参议院听证会 及时转向——及其他替代性方案 严格条文主义视角的重新考察 第十二章 传统的再现还是创新? 为联邦最高法院的“及时转向”申辩 新政宪法原则的批准与巩固 参议院的批准以及认可法官任命的选举 革命性的法院判决意见 结论:创新还是传统的再现? 第十三章 宪法的重塑 规则、实践与原则 深层的结构 宪法的身份 从罗斯福到里根——及其后 常规的与以改革为目的的联邦最高法院法官任命 凯西案的含义 为改革目的而任命法官的做法有何不妥? 为改革目的而任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的做法需要改革吗? 虚拟的宪法改革例证 人民主权的动议 法学理论上的疑点 索引 译后记 修订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我们人民(宪法的变革修订版)/博观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布鲁斯·阿克曼 |
译者 | 孙文恺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69495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7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39 |
出版时间 | 2009-08-01 |
首版时间 | 2009-08-01 |
印刷时间 | 2009-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71.21 |
丛书名 | |
印张 | 3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55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1999-2954 |
版权提供者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