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话说中国(共4册)
内容
编辑推荐

《话说中国》现代史4卷本秉承了前16卷的一贯特色,由李学勤担任总顾问,何承伟任总策划,约请中国史学界的一流学者茅家琦、杨天石、张宪文、苏智良等担任本书的撰稿、审读、顾问工作。他们将自己最新,最富创见的成果凝结于本丛书中,不仅保证了本丛书的科学性,而且也提升了本丛书的文化内涵。

《话说中国》全书以4卷本、500余则故事、2000幅以上图片的规模,以图文并重、贴近广大读者的大众化内容,生动演绎了中国现代史和现代社会文化的丰硕成果。在出版形态上,该书力求突出创新与现代意识,力求体现上海乃至全国的最新出版水准。

内容推荐

《话说中国》现代史4卷本这部书里,力求更强有力地体现我党我军艰苦卓绝的发展壮大的过程、更着力弘扬民族精神、更突出展示优秀历史文化成果,凸显新中国艰难曲折的创立过程,为建国60周年献上一份文化大礼。

在《话说中国》现代史4卷本这部书里,力求体现出以故事体文本为主体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图与文的精彩组合以及充满数字化世界魅力的历史百科知识体系。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承先启后、在艰难困苦中开辟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历史时期。《话说中国》丛书包含了四百余则经典故事,全面展示中国现代史昂扬激荡的生动轨迹。书中一千五百幅细腻反映社会风貌的生动图片,立体再现时代的风云变幻。本书一部具有多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

目录

新世纪的曙光(1912年至1928年的中国故事)/话说中国

出版说明

《话说中国》翻开现代史新篇章

一位从事出版工作三十余年的资深编辑对出版创新的领悟和尝试

总序

一个风云变幻的大变动时代

中国近现代史专家经典解析民国时期的风云变幻

现代中国三十八年

知名学者纵论现代史三十八年

专家导言

民国史专家谈其对民国前十七年历史的最具心得的研究精华

把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

本书导读示意图

前言

公元1912年至公元1928年

激变创新而动荡不堪的时代——民国初年

○○一 公仆孙中山

他改变了中国

○○二 剪辫子

民国和大清区别的最大标志

○○三 教科书革命

打中华牌,行民国事

○○四 岭南画师高剑父

打江山后画江山

○○五 民国第一案

过于理性,易做蠢事

○○六 二次革命

得之易,失之也易

○○七 王金发悲剧

痴子和傻瓜只是通过性格才被发现

○○八 蒋翊武之死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九 白朗起义

二十世纪的替天行道

○一○ 中华革命党

条条道路救中国

○一一 杨小楼

舞台小天地,天地小舞台

○—二 科学的播火者

强国之道,可传后世

○一三 五九国耻

弱国无外交

○一四 肇和舰起义

曾被放大了的历史事件

○一五 杨度其人

乱世打造传奇,传奇走红乱世

○一六 章太炎被囚

刚则有余,智则不足

○一七 蔡锷潜返云南

一次相当成功的政治旅游

○—八 八十三天皇帝梦

封建帝制结束后的皇帝

○一九 棋王谢侠逊

德艺双馨,老而弥坚

○二○ 蔡东藩写演义

穷书生著传世名作

○二一 创办《新青年》

一管毛锥,胜过百万雄师

○二二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

群贤毕至,少长成集

○二三 毛泽东护校

峥嵘少年,志趣非凡

○二四 张勋复辟

螳臂挡车,注定失败

○二五 孙中山铁路宏图

他继续为改变中国努力

○二六 连横著史

灭国先灭史,史不灭国不亡

○二七 郭氏兄弟创办永安公司

诚信第一,顾客至上

○二八 清官张澜

清清白白做官,安安稳稳度日

○二九 杨三姐告状

媒体的功能,可谓大矣

○三○ 《狂人日记》

礼教吃人,救救孩子

○三一 梁启超远游欧洲

行走万里,胜读万卷书

○三二 火烧赵家楼

怒吼吧,中国

○三三 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

书生典兵,徒有大志

○三四 中国人吸中国烟

实业救国,功不可没

○三五 范旭东办厂

倚开拓得以久大,要久大必须开拓

○三六 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

中国人终于找到了救国的真理

○三七 周恩来与觉悟社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三八 茅盾革新《小说月报》

播下龙种,收获龙种

○三九 蒋介石与证券交易所

不做政治生意发不了财

○四○ 非常大总统

非常之人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四一 红色的起点

漫漫长夜里的一盏明灯

○四二 澳门血案

纸老虎怕动真格

○四三 宋庆龄脱险

巾帼英雄,大智大勇

○四四 邓小平巴黎办刊

真理就是这样扩散的

○四五 刘少奇赴安源

中国的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

○四六 朱德在德国

跋山涉水,只为真理

○四七 “二七”大罢工

军阀撕下了面具

○四八 临城劫车案

此非清白世界,官无道,盗亦无道

○四九 瞿秋白与《国际歌》

从来没有救世主

○五○ 海上名家王一亭

画人长佛心,慈善走东瀛

○五一 《爱的教育》风靡全国

心之力无疆

○五二 农运大王彭湃

中国许多事还是要从农民做起

○五三 国民党一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五四 黄埔军校

革命的黄埔,将军的摇篮

○五五 火柴大王刘鸿生

小火柴成就大事业

○五六 徐志摩与泰戈尔

诗人眼里的诗人

○五七 北京政变

城头变幻大王旗

○五八 溥仪出宫

紫禁城里没了皇帝

○五九 孙中山逝世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六○ 梅县县长叶剑英

一柱天南,始见端倪

○六一 东征惠州

为民伐罪,所向无敌

○六二 清华国学研究院

学人精英,精英学人

○六三 模特儿事件

艺术是不能钦定的

○六四 许地山在牛津

学者型作家,作家型学者,方为全才

○六五 吴蕴初发明味精

聪明人往往能抓住机遇

○六六 五卅运动

城市就是这样染红的

○六七 省港大罢工

狂飙急雨落香江,始信神州不陆沉

○六八 廖仲恺被刺

能受天妒真好汉,不遭人忌是庸才

○六九 郭松龄倒戈

时来不运转,成败在—人

○七○ “三一八”惨案

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七一 中山舰事件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七二 名记邵飘萍

豪气走京津,文章传千秋

○七三 铁军北伐

狭路相逢,勇者胜

○七四 炮轰万县

乱世民国,雪上加霜

○七五 围城八月

功满三秦,怨满三秦

○七六 中国旅行社

冲冠一怒,发现商机

○七七 “四一二”政变

共患难易,同享福难

○七八 江浙财团

钱能通神,钱能害身

○七九 李大钊就义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八○ 营救陈延年

龙华桃花遍地红,英雄何处埋忠魂

○八一 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证新军,从此革命始有军

○八二 贺龙在瑞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英雄

○八三 三河坝

沧海横流,长河奔腾

○八四 龙潭战役

好战者亡,忘战者危

○八五 秋收起义

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八六 涿州围城战

一将功成万骨枯

○八七 蒋宋联姻

20世纪最有魅力的政治姻缘

○八八 主仆情奔

儿女情长,感情远胜理智

○八九 木兰山

山山相连,绵延入胜

○九○ 广州起义

碧血长同天地参

○九一 陶行知和晓庄师范

创办学校的人关闭监狱

○九二 宜章梭镖营

涓涓之水,汇成大海

○九三 井冈山会师

此情此景,可传千秋

○九四 贺龙到洪湖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九五 济南惨案

中华豪气铸英烈

○九六 混世魔王张宗昌

不是盗匪,胜似盗匪

○九七 皇姑屯事件

与虎谋皮,虎怒食人

○九八 东陵盗宝

军阀之贪婪,无不用其极

○九九 平江起义

金石为铸,落地有声

一○○ 黄洋界炮声隆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一○一 张学良东北易帜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聚焦:1912年至1928年的中国

1912年至1928年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百科

人物索引

关键词索引

正义的觉醒(1929年至1937年的中国故事)/话说中国

出版说明

《话说中国》翻开现代史新篇章

一位从事出版工作三十余年的资深编辑对出版创新的领悟和尝试

总序

一个风云变幻的大变动时代

中国近现代史专家经典解析民国时期的风云变幻

现代中国三十八年

知名学者纵论现代史三十八年

专家导言

民国史专家谈其对民国中期历史的最具心得的研究精华

把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

本书导读示意图

前言

正义在内忧外患中觉醒——民国中期

○○一 燎原之火

毛泽东下井冈山,天翻地覆

○○二 大帅府的枪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三 《啼笑因缘》

鸳鸯蝴蝶,一时洛阳纸贵

○○四 三进闽西南

八闽大地红旗展

○○五 孙中山奉安大典

青山有幸,万古常青

○○六 百色起义

惊天动地,广西大地星火燎原

○○七 黄敬临与“姑姑筵”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八 嘎达梅林

内蒙草原上,挥戈抗暴起

○○九 从奴隶到将军

英雄敢于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一○ 中原大战

新军阀取代旧军阀

○一一 梅兰芳访美

京剧艺术的西行之旅

○—二 毛泽东寻邬调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一三 恽代英在狱中

留得豪情在,史诗生余辉

○一四 台湾雾社起义

一朝义愤,千秋传颂

○一五 县委书记邓小平

不愧是瑞金的父母官

○一六 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成立

红都瑞金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

○一七 红军第一座无线电台

红军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八 “横扫千军如卷席”

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一九 南浔嘉业堂

书籍不绝,文化长存

○二○ 水利大师李仪祉

水流千里,造福一方

○二一 红色娘子军

巾帼不让须眉

○二二 左联作家柔石

谁说书生不敢流血

○二三 战斗在敌人心脏里

百世之功,成于一瞬

○二四 红军的第一架飞机

长空万里,始于一朝

○二五 邓演达坚忍不屈

能遭天魔真铁汉,不受人嫉是庸才

○二六 巴金与《激流三部曲》

大家族在一部作品里坍塌

○二七 傀儡溥仪

末代皇帝的黄梁一梦

○二八 影坛一把火

现代武侠电影之祖

○二九 “九一八”事变

以史为鉴,勿忘国耻

○三○ 江桥之战

神武将军天上来,浩然正气系兴衰

○三一 万金油大王胡文虎

中药西化,发扬光大

○三二 宁都起义

一切为了抗日

○三三 孙越崎开采油矿

开发油田,功不可没

○三四 出租汽车大王周祥生

一辆旧车起家的出租车大王

○三五 蔡廷锴的板凳战

战争需要智慧,智慧赢得战争

○三六 日军炸毁东方图书馆

数十年经营毁于—旦

○三七 尹奉吉血溅虹口

韩国志士震敌胆

○三八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三九 民无信不立

义气人情终究不如制度可靠

○四○ 活捉岳维峻

旧下属活捉老上司

○四一 隐秘的中央文库

珍藏文库,以生命相护

○四二 陈独秀被捕

闹市中被捕,患难见真情

○四三 球王李惠堂

小小足球,转动九州

○四四 曹禺和《雷雨》

于无声中听雷雨,天色微明看日出

○四五 徐海东赤膊杀敌

赤膊上阵,打退了数倍顽敌

○四六 一张军用地图

大西北的秘密交通线

○四七 萧伯纳上海之行

大师级的幽默传为美谈

○四八 喜峰口大刀队

大刀寒敌胆,烈士铸忠魂

○四九 大青山纪念碑

烈士的鲜血洗刷着域下之盟的耻辱

○五○ 杨杏佛被刺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五一 吉鸿昌克复多伦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五二 福建事变

反蒋抗日的悲壮一幕

○五三 《蓝莲花》走向世界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五四 冯玉祥泰山读书

读书为救国,救国要读书

○五五 李四光舌战群雄

知识就是力量

○五六 万源保卫战

两军相搏在于勇

○五七 远东第一楼

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

○五八 史量才革新《申报》

笔与枪杆的竞赛

○五九 红军战略转移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六○ 方志敏在狱中

为主义而献身,死得其所

○六一 热振摄政

爱国不分民族

○六二 “南天王”为红军让道

大军西去气如虹

○六三 湘江大血战

血水染红了湘水,烈士成就了伟业

○六四 遵义会议

雄关漫道真如铁

○六五 四渡赤水出奇兵

毛泽东得意大手笔

○六六 《渔光曲》享誉中外

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奖项的影片

○六七 悲情阮玲玉

人言可畏,香销玉殒

○六八 带镣长街行

大庾梅花香,壮士刘伯坚

○六九 瞿秋白与鲁迅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七○ 刘伯承彝海结盟

彝海结盟传佳话,汉彝兄弟是一家

○七一 铁流飞卷过雪山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二 叶剑英识破阴谋

识破密电阴谋,全力保护党中央

○七三 飞夺泸定桥

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

○七四 一柱天南百战身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七五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七六 长征最后一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七七 陕北出了个刘志丹

现代侠盗罗宾汉

○七八 蒋介石受辱

一条裙子展现中国民族气节

○七九 女侠施剑翘

佛堂喋血,侠女为父报仇

○八○ 暗杀大王王亚樵

暗杀大王终为他人所杀

○八一 蒋百里与钱学森

军事奇才,文坛翘楚

○八二 银行家陈光甫

一元起存的大银行家

○八三 舒新城和《辞海》

为中华立百世功

○八四 申新七厂拍卖风波

荣氏家族的一次金融风波

○八五 红军东征

红军出现了新转机

○八六 抗战悲歌《松花江上》

悲歌一曲动山河

○八七 铁骨女郎赵一曼

红枪白马女政委,甘将热血沃中华

○八八 物理学大师束星北

大教授的怪脾气

○八九 红星照耀中国

美国记者写就不朽名篇

○九○ 薄一波创建新军

太行子弟结长缨,跨河东征缚苍龙

○九一 民族魂

大星陨落日,东南有余哀

○九二 营救七君子

爱国有罪,世所罕见

○九三 傅作义收复百灵庙

绥远抗敌出奇兵,始信神州不陆沉

○九四 西安事变

中华民族出现了新转机

○九五 为了和平

将军雅量,元首无情

○九六 千里祁连山

经万里兮度沙漠,路穷绝兮显英雄

○九七 程世才打借条

日暮途穷何所居,神奇道士点迷津

○九八 故宫国宝历险记

一次没有终点的民族文物大迁移

○九九 一代船王卢作孚

船王为民生,成就大事业

一○○ 毛泽东进延安

革命圣地迎来了新主人

聚焦:1929年至1937年的中国

1929年至1937年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百科

人物索引

关键词索引

血肉长城(1937年至1945年的中国故事)/话说中国

出版说明

《话说中国》翻开现代史新篇章

一位从事出版工作三十余年的资深编辑对出版创新的领悟和尝试

总序

一个风云变幻的大变动时代

中国近现代史专家经典解析民国时期的风云变幻

现代中国三十八年

知名学者纵论现代史三十年

专家导言

民国史专家谈其对抗日战争时期历史的最具心得的研究精华

把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

本书导读示意图

前言

公元1937年至公元1945年

中华民族构筑血肉长城,抗日御侮的时代——抗日战争时期

○○一 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的枪声,点燃了全民抗战的烈火

○○二 郭沫若投笔请缨

郭沫若别妻弃子,毅然归国

○○三 雨中阅兵

红军誓师黄河渡,兄弟携手御强虏

○○四 血战宝山城

马革裹尸,子青营万古流芳

○○五 袭击日舰“出云”号

壮士出征,洒碧血重创顽凶

○○六 首次击落日机

铁翼鹰扬,飞将屡建奇功

○○七 “空军勇士”

视死如归,长天再现荆轲

○○八 黄漕通敌

中国政府官员中的少数败类被日寇收买

○○九 50毫克镭

延续科学血脉,赵忠尧居功至伟

○一○ 平型关大捷

铁流东进,初撄敌锋

○一一 四行孤军

八百壮士守四行,铁血奋争民族光

○—二 梅花镇抗日誓师

大军南撤,吕正操独撑危局

○一三 郝梦龄魂断忻口

殒于阵前,垂青史无愧将星

○一四 奇袭阳明堡

步兵打飞机,军史传伟绩

○一五 雁门关伏击战

虎啸雁门,英雄团痛歼顽敌

○一六 七亘村两捷

打破常规,刘伯承捷报连环

○一七 蒙旗独立旅

历尽挫折,蒙旗独立旅成长壮大,杀敌报国

○—八 叶挺出山

立马横刀,北伐名将重披甲

○一九 茅以升炸桥

设计师亲自部署炸桥,茅以升悲哉壮哉

○二○ 保卫南京

殊死奋争,铁蹄下犹有英雄

○二一 “铁狮将军”周保中

南国英雄,驰骋白山黑水

○二二 枪毙韩复榘

国难当头,长腿将军难逃一死

○二三 邓小平在太行山

邓小平主政爱民,善待远宾

○二四 文化人的长征

三千里征途,拳拳赤子之心

○二五 四川省主席之争

蒋公自有锦囊计,收起乾坤不放闲

○二六 徐悲鸿南洋卖画

画笔做武器,画布好战场

○二七 任弼时在莫斯科

远赴苏京,巧妙周旋

○二八 白求恩鞠躬尽瘁

妙手仁心,诠释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九 南洋女侠血洒雁北

血沃英雄花,开遍晋高原

○三○ 韦岗初战试啼声

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三一 陈毅上茅山

挺进敌后,陈毅尽显风流

○三二 周作人失节附敌

泉下有知,鲁迅先生将作何春秋笔法

○三三 血战台儿庄

谁振长缨,李帅宗仁

○三四 蒋经国在赣南

“太子”下乡,气象一新

○三五 邓拓办报

以笔为枪,胜过三千毛瑟

○三六 纸片轰炸

以德胜暴,堪称创举

○三七 陈垣与辅仁大学

拒不易帜,辅仁大学精神不倒

○三八 开采玉门油矿

兄弟携手,开发玉门

○三九 花园口以水代兵

黄水无情,顷刻间涂炭生灵

○四○ 抗日旅行团

救国图强,童子争先

○四一 武汉大空战

中苏雄鹰傲长空,倭寇铁鸦烟尘生

○四二 毛泽东写《论持久战》

弯弓射日,须作持久战

○四三 田汉组建救亡演剧队

大家持金戈,笔下山河壮

○四四 万家岭布天网

巍巍峻岭,铸就倭寇坟墓

○四五 不沉的中山舰

英烈沉江,伟节不死

○四六 陈嘉庚与滇缅公路

海外赤子,丹心报国

○四七 八女投江

乌斯浑河波涛滚滚,烈士壮举浩气长存

○四八 僧侣游击队

上马杀贼,下马学佛

○四九 汪精卫卖身投敌

助纣为虐,生前身后难消千古骂名

○五○ 极司菲尔路76号

一座普通住宅,实为人间地狱

○五一 《黄河》一曲壮河山

一曲出世壮河山,流传至今唱不衰

○五二 水上奇兵

白洋淀里好风光,芦苇荡中作战场

○五三 “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雁宿崖,黄土岭,筑成日寇鬼门关

○五四 李苦禅铁窗斗顽敌

笔墨传神,更兼剑胆琴心

○五五 马本斋母子英雄

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五六 刘少奇赴新四军

千里南行,巧妙改扮,顺路做统战

○五七 成陵西迁

成陵含泪别故土,雪耻定国再还乡

○五八 铁血昆仑关

中华雄师真如铁,“钢军”覆灭斩中村

○五九 韩国钧拒医殉国

身陷敌手,拒医殉国,气节慷慨留古风

○六○ 范文澜著通史

艰苦奋斗,窑洞中著书立说

○六一 “中国英雄”杨靖宇

抛头颅,洒热血,写春秋,将军不朽

○六二 刺杀张啸林

为虎作伥,终难逃正义的枪声

○六三 一身傲骨马寅初

马寅初无私无畏,敢怒敢言

○六四 张自忠英烈千古

北碚一派英雄气,梅花万点是国殇

○六五 铁道游击队

扒飞车,搞机枪;撞火车,炸桥梁

○六六 聂荣臻与日本孤女

战火纷飞,人道主义放光辉

○六七 黄桥决战

陈粟用兵如神,韩德勤一败涂地

○六八 彭德怀恶战关家垴

129师慷慨出征,关家垴血战星斗寒

○六九 皖南壮士血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七○ 南泥湾

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

○七一 上高会战扬国威

上高会战风雷激荡,74军天下名扬

○七二 张大千千里走敦煌

妙手丹青光神韵,煌煌古迹记殊勋

○七三 狼牙山五壮士

棋盘陀上的峭壁,壮士挺身跳落

○七四 歌唱二小放牛郎

英勇牺牲,他的血染红蓝的天

○七五 名医李鼎铭

爱国士绅,悬壶济世;更进忠言,振聋发聩

○七六 血染长沙

舍命御敌,众志成城

○七七 飞狗院长

国事艰危,院长不识大体

○七八 郭沫若写历史剧

英风垂千古,长歌振万民

○七九 香港大营救

南粤之剑出鞘,护送八百人杰平安脱险

○八○ 盖叫天

巧拒登台,笑傲敌伪

○八一 抢救赵城金藏

八路军 挺身而出,抢救大藏经祖本

○八二仁安羌大捷

将军一战展神威,救友军,复国仇

○八三 黄埔之英戴安澜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八四 左权将军

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八五 花旗之鹰助中华

尽展铁翼雄风,铺就胜利征程

○八六 宋美龄美国行

折冲樽俎,第一夫人扬威

○八七 程砚秋务农

名旦不畏强暴,凛凛气节不倒

○八八 郁达夫遗恨南洋

身在海外,一代才子暗中报国

○八九 特殊的货币战

假作真时真亦假,浑水摸鱼卷狂澜

○九○ 地雷战

铁西瓜,威力大

○九一 痛歼“军官观战团”

伏击如闪电,尽灭观战团

○九二 小二黑结婚

作家妙笔生奇葩,宣传新风成佳话

○九三 太行山度难关

收拾金瓯一片,太行铁壁铜墙

○九四 毛泽东和延安新平剧

以古喻今,《水浒传》成为革命教材

○九五 花冈惨案

花冈举义旗,悲壮撼天地

○九六 救护美军飞行员

并肩战斗烽火里,反法西斯心相连

○九七 彭雪枫殉国

将军倒在破晓时,全党全军齐悲恸

○九八 第二次长征

杀日寇,复国土,剑气任纵横

○九九 黄樵松抬棺守南阳

抬棺守城决死战,更胜三国庞令明

一○○ 董必武出席联合国会议

风采翩翩,尽展红色政治家魅力

一○一 参政员访延安

组团赴延安,恳谈现端倪

一○二 处死陈公博

反复无常政客,叛国自食其果

一○三 山海关会师

炮声隆隆,雄关红旗飘

一○四 芷江洽降

铁血铺就复兴路,大好河山庆重光

一○五 台湾光复

倭奴气数终有尽,乌云散尽见青天

一○六 东京审判

雪耻伸正义,公理照人寰

聚焦:1937年至1945年的中国

1937年至1945年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百科

人物索引

关键词索引

命运的决战(1945年至1949年的中国故事)/话说中国

出版说明

《话说中国》翻开现代史新篇章

一位从事出版工作三十余年的资深编辑对出版创新的领悟和尝试

总序

一个风云变幻的大变动时代

中国近现代史专家经典解析民国时期的风云变幻

现代中国三十八年

知名学者纵论现代史三十八年

专家导言

民国史专家谈其对解放战争时期历史的最具心得的研究精华

把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

本书导读示意图

前言

公元1945年至公元1949年

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决战——解放战争时期

○○一 毛泽东到重庆

中国向何处去?且看国共谈判大博弈

○○二 “毛诗”引起《沁园春》热

蒋介石弄巧成拙,毛泽东声名大噪

○○三 上党战役

刘邓神算军威壮,尽收七城凯歌扬

○○四 高树勋起义

将军一怒举义旗,青史留名顺民意

○○五 严拒美军登陆

斗争有理有节,美舰尴尬而去

○○六 从俘虏到英雄

壮志未成身先去,忠魂长伴战旗升

○○七 《王贵与李香香》

真人真事动人心,一首长诗天下传

○○八 马歇尔八上庐山

艰苦斡旋,个人魅力不敌战争野心

○○九 叶剑英在军调部

军人使命,岂止在战场

○一○ 李兆麟被刺

松花江畔埋忠骨,碧血催开自由花

○一一 老舍译作在美国

翻译得人,保留原汁原味

○一二 侦察英雄杨子荣

血洒林海,白山黑水颂忠魂

○一三 红色雏鹰

红色雏鹰,艰难飞天,战俘当教官

○一四 撞机迷雾

黑茶山下殒群英,撞机迷雾史难清

○一五 耿飚打赌

老乡打赌,获胜的是人民

○一六 刘善本驾机起义

略施小计,弃暗投明

○一七 中原突围

中原惊风卷巨雷,将军巧计破重围

○一八 下关惨案

和平民主的呼吁,换来的是拳头和木棍

○一九 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潜伏敌后,与狼共舞

○二○ 虎将皮定均

中原虎将,华东立功

○二一 七战七捷

以退为进,巧妙诱敌

○二二 李闻血案

民主斗士,血溅昆明

○二三 名士张伯驹

为了留住国宝,不惜倾家荡产

○二四 毛泽东笑谈“纸老虎”

轻描淡写,折射的是统帅的自信

○二五 华罗庚赴美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二六 陈云在南满

定策保临江,鼎力扶危局

○二七 莱芜战役

避南击北,出奇制胜

○二八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怕死不当共产党,英雄美名千古扬

○二九 “三毛”来了

千万流浪儿的化身,旧社会辛酸的见证

○三○ 熊向晖与延安保卫战

暗传军情龙潭中,秘密战线显峥嵘

○三一 人民币诞生记

解放号角中,诞生人民币

○三二 洛阳营

英勇善战,纪律模范

○三三 钱三强回国

海外赤子,辗转归国,终偿夙愿

○三四 孟良崮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

○三五 挺进大别山

千里跃进大别山,狭路相逢勇者胜

○三六 越剧《山河恋》

十姐妹联袂登台

○三七 沙家店战斗

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三八 《虾球传》誉满香港

20世纪40年代的香港写真

○三九 习仲勋和陕甘土改

深知民间疾苦,纠正土改偏差

○四○ 上海舞潮案

和平请愿,暴力收场

○四一 《一江春水向东流》

情节曲折,动人心魄

○四二 反饥饿斗争

要为人师表,也要养家糊口

○四三 董浩云远洋航行

郑和壮举五百年,航迹再现画海天

○四四 李宗仁竞选副总统

“黑马”杀出,原来是桂系领袖

○四五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他以身体做支架,点燃了胜利的曙光

○四六 襄樊战役

刀劈三关出奇计,蒋军无措呼奈何

○四七 上海打虎记

声威浩大,太子出马

○四八 济南解放

打下济南府,活捉王耀武

○四九 黑山阻击战

廖耀湘铁流滚滚,梁兴初岿然不动

○五○ 总前委邓小平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五一 李济深北上

层层封锁,游刃有余

○五二 活捉黄维

黄维束手就擒,书生气不改

○五三 南开校长张伯苓

郁郁而终令人叹,英名毁于一念差

○五四 傅抱石卖画

世态炎凉,怪事多多

○五五 陈布雷之死

千秋功过,耐人寻味

○五六 活捉陈长捷

创造天津方式,顽抗终成笑谈

○五七 北平和平解放

一代名将,将古都完整地还给人民

○五八 刘少奇秘密访苏

万里访苏,虚心取经

○五九 进京“赶考”

读史敲警钟,不当李白成

○六○ 重庆号起义

国民党海军的王牌,挂上了红旗

○六一 陈仪遇害

识人不明,义举流产

○六二 “浙大保姆”竺可桢

苦心戮力,办学育人

○六三 蒋介石辞溪口

远走台湾,魂归故里

○六四 太原之战

徐帅展雄威,扶病下晋阳

○六五 游颐和园

柳亚子牢骚太盛,毛泽东妙解心结

○六六 国共和谈

目标不同,不欢而散

○六七 渡江侦察记

巧探情报,立下奇功

○六八 南京江面上的壮举

南京江面红旗升,舰队倒戈向光明

○六九 南京解放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七○ 黎明前陨落的将星

壮志未酬身先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七一 和平将军张治中

身在军旅,心系和平

○七二 营救张澜罗隆基

周公巧施妙计,张罗虎口脱险

○七三 昆明起义

为人民,立大功,黄花晚节香

○七四 代理市长赵祖康

一夜之间,完成“变身”

○七五 进军青藏高原

圣洁雪域,迎来金珠玛米

○七六 宋庆龄北上

一代国母踏上新的征途

○七七 长沙和平解放

审时度势,两将军毅然起义

○七八 别了,司徒雷登

一个人的离去,一个时代的终结

○七九 衡宝战役

纵是“小诸葛”,反被聪明误

○八○ 杨虎城遇害

夫妇蒙难,英名千古流芳

○八一 穿越“死亡之路”

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

○八二 老华侨参加新政协

护侨胞情真意切,论国号义正词严

○八三 登陆海南岛

偷渡琼州海峡成功,“伯陵防线”成笑柄

○八四 烈火中永生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

○八五 五星红旗

鲜血与心灵凝成的旗帜,从此神圣而光荣

聚焦:1945年至1949年的中国

1945年至1949年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百科

人物索引

关键词索引

试读章节

1939年9月,刘少奇从延安出发,前往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河南确山县竹沟镇。和他同行的是新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四支队司令员徐海东。这时虽说是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之时,但国民党一些顽固分子对共产党还是处处刁难。

需要什么就扮演什么

刘少奇和徐海东从延安到竹沟,路行千里,而且要经过国统区重重关口。

出发时,刘少奇指着徐海东挂着八路军少将旅长的军衔的肩章,对徐海东说:“我做你的‘秘书’吧,你用官衔作掩护,这样就顺当得多了。”徐海东有点不自然地说:“你当我的秘书,那怎么可以?”刘少奇说:“这是工作需要么!我在白区时候,装扮过很多角色,工人、农1939年刘少奇在延安看望受伤的周恩来民、教书先生、阔佬都尝试过。跟敌人打交道,就像演戏一样,需要什么角色上场,就得扮演什么角色,哪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

3天后,他们经西安到达洛阳,住进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这是一座前清富绅的三进宅院,刘少奇住在后院东厢房,徐海东住在对面的西厢房。徐海东外出或接待时,刘少奇就像秘书,侍立左右。白天,徐海东遵照刘少奇嘱咐,必须摆出一副官架子,刘少奇在他面前就像秘书侍候首长,毕恭毕敬。到了晚上,徐海东向刘少奇汇报、求教。他们的关系正如若干年后徐海东回忆所说:那些天,白天我当首长,少奇当秘书,到了晚上,就得互换个位子哕!

送上门的工作只好做

在洛阳,徐海东拜访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卫立煌命他的参谋长郭寄峤代为回访,并设宴为徐海东洗尘。

郭寄峤遵命到八路军办事处回访,并拟设家宴款待。徐海东心想早点离开洛阳,竭力推辞。郭寄峤再三邀请,就在双方争持不下时。刘少奇从东厢房走了出来,被西厢房里的郭寄峤一眼认出了,连忙出房打招呼。徐海东急了,抢先说:“这是我的……”但郭寄峤已经握住刘少奇的手说:“刘先生好!大驾光临,鄙人着实不知!失礼!失礼!”

徐海东大惑不解,下意识地自语:“你们认识?”刘少奇坦然说:“一年前在山西垣曲卫司令长官处见过郭将军。”又沉稳地说,“请代我问候卫司令长官,我网0到洛阳,正准备前来拜访呢!”

郭寄峤再次发出邀请,并请刘少奇一同前往,刘少奇欣然同意。送走了郭寄峤,徐海东不免忧心忡忡。刘少奇说:“这送上门的工作只好做了'走一趟无妨。”

当晚,徐海东先陪同刘少奇赴卫立煌处造访,接着参加了郭寄峤家宴。郭寄峤约了几位同僚作陪。刘少奇在宴会上谈笑风生,让对方聆听两党合作共同抗日应该做的事。他说得头头是道,掷地有声,郭寄峤等人频频点头,很是佩服。

这个东西还真有点用

第二天,刘少奇、徐海东一行离开洛阳东行。徐海东从八路军办事处要来一大一小2辆汽车,请刘少奇和几名随员乘大汽车,自己乘小汽车。

大汽车先行来到南门口,几个宪兵挡住去路,说是要检查。宪兵让车厢里的随员下来,打算上车检查。刘少奇与司机只得打开车门走下车,不动声色地看着这群气势汹汹的宪兵如何动作。

这时,后面急驰而来的小汽车嘎地停在路边。身穿呢制军服,肩佩国民革命军少将军衔的徐海东走下车来,见了这番场景,厉声叱道:“你们要干什么?这是我的东西,没看见吗?我的家眷、孩子刘少奇给新汽车战士讲话都在车里呢。”宪兵不敢上车检查了'宪兵头目狐疑地注视刘少奇问:“长官,他是……我的秘书!”“啊,误会,误会!”宪兵头目连忙举了个帽檐礼,命令队伍散开,请汽车出城。2辆汽车一前一后扬长而去。

中午停车就餐,刘少奇和徐海东从车一七下来,两人相视而笑。刘少奇指着徐海东的肩章说:“这个东西还真有点用呢!”

P174-175

序言

《话说中国》中的《新世纪的曙光》卷与读者见面了。这一卷内容的时间跨度是1912年至1928年。

1912年到1928年,中国人民在北洋军阀统治下度过了十七年的苦难生活。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在先进政党和先进人士的领导下,继续进行反封建反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国社会出现了新世纪的曙光。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皇帝专制政治制度。但是两个多月以后,3月10只,继孙中山之后,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情势陡转直下。

袁世凯扼杀民主,削弱国会权力,任用亲近,最终废除《临时约法》,解散国会,自称皇帝,复辟了皇帝专制制度。袁世凯死后,中央政府仍然在北洋军人的控制之中。由于北洋军阀失去强人领袖,中央政府领导人出现了走马灯式的变换。大小军阀招兵买马,争夺地盘,混战不已。有人统计,当时全国军队至少在200万以上,超过清末的三倍。又有人统计,1922年以前各地军阀之间的内战达179次。大大小小军阀的私生活腐败堕落,不堪言状。有—人纳姬妾四五十之多者。抽鸦片、打麻将成风,重大军事政治议题往往在烟雾中、牌声中拍板。北洋军阀又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帝国主义借钱给军阀,作为回报,军阀出让国家主权给帝国主义。

1916至1918年问,日本寺内正毅内阁给段祺瑞政府上亿日元的借款。大批借款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目的呢?1917年7月20日,日本内阁通过的《对华外交方针》暴露得非常清楚。它说:给予段政府的援助,目的是“解决中日两国间的悬案”。所谓“悬案”就是日本已经向北洋政府提出但尚未落实的侵略要求。由于大笔借款,段祺瑞政府的确把山东和东北地区有关铁路、矿产、森林等大量权益出卖给日本帝国主义。

在北洋军阀统治的十七年中,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国运艰难,犹过晚清。

北洋军阀逞凶一时,但是决定中国历史发展面貌的并不是军阀,而是人民的力量。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动了反袁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出走日本,并将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以加强革命党的集中统一。国内革命人士则组建护国军进行武装反袁斗争。在护国战争胜利进展的推动下,许多省份相继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的反动统治。在强大的压力瓦袁世凯被迫宣布撤销帝制。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仍然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胜利的标志性成果。孙中山以恢复《临时约法》为号召,南下广州,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继续推动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由于全国人民的努力,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和科学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推动下,出现了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以提倡“民主与科学”开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形成了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第二个“百家争鸣”时期。这场运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思想觉悟,1919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反帝爱国学生运动。这场运动很快发展成“六三”全国大规模的罢工、罢课、罢市的“三罢”斗争。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受到鼓舞。最早向国人介绍十月革命的是李大钊。他写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对中国人民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

1919年1月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要人们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才“可以救中国政治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四个月后,1919年5月,《新青年》杂志为纪念马克思诞辰一百周年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早期,中国人民反抗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斗争停留在二次革命、白朗起义、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水平。随着思想启蒙的深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的鼓舞,出现了新亮点: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孙中山赞成“国共合作”,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在苏联援助下创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组建党军。黄埔军校培养了一支有战斗力的革命部队,准备北伐—以武力铲除军阀。首先在两广地区平息了军阀的叛乱。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并没有影响讨伐军阀的进程。1926年任命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开始北伐,当年克复了武汉。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在东北降下五色旗,升起青天白日旗,结束了北洋军阀在全国十七年的黑暗统治。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七一五”政变,大肆屠杀、驱逐共产党人,国共分裂。中国共产党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在若干地区发动武装起义。最重要的是进军井冈山,建立工农革命根据地。井冈山迎来了中国革命的高潮。

本书作者们选择若干故事,用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展示这段历史。我相信,读者在趣味盎然的同时,一定会依照自己的思考,得到有益的启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话说中国(共4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204551
开本 16开
页数 12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3.6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81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50
198
10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3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