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月亮茶馆里的童年/殷健灵经典爱藏
内容
编辑推荐

殷健灵,知名儿童文学女作家。法学学士,文学硕士。18岁发表处女作,以青少年文学作品为主。出版有诗集《盛开的心情》,散文集《纯真季节》《临界情感》《记得那年花下》,中篇小说集《青春密码》,长篇小说《玻璃鸟》《哭泣精灵》《月亮茶馆里的童年》《纸人》《轮子上的麦小麦》,纪实文学集《热点女人》以及作品集《殷健灵少女物语》等。

《月亮茶馆里的童年》是“殷健灵经典爱藏”之一。

《月亮茶馆里的童年》讲述了天米这位城市女孩子刻苦铭心的一段童年旧事,讲述了天米与她的同学、老师、邻居相处、相知的故事。

内容推荐

《月亮茶馆里的童年》(作者殷健灵)讲述了天米这位城市女孩子刻苦铭心的一段童年旧事。讲述了天米与她的同学、老师、邻居相处、相知的故事。《月亮茶馆里的童年》故事中有儿时幼稚而无邪的矛盾、有儿时所珍视的宝贝、有天性善良的同情心、有一丝丝道不明的忧伤与困惑……平淡中透出感人至深的情结:每一个“平淡”的情节中,都浸染着自然、真诚的友情,让人无法抵挡那份真情和心灵与心灵相撞的诱惑。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月亮茶馆

第二章

麦穗和天米

第三章

天米和廖廖

第四章

天米和闵多

第五章

艾云

第六章

眉娘

第七章

十字山

第八章

月亮茶馆

试读章节

厉寒冰老师却很喜欢麦穗的名字。有一回,在语文课上讲解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首诗时,不知怎的,就提到了麦穗的名字。厉寒冰老师说:“麦穗,这名字多好。它让人联想到春天里绿油油的麦田、秋天里金黄的起伏的麦浪,多有诗意啊。你们想,在蓝得透明的天空下,一片无边的金色的麦田,在和风的抚弄下,麦穗们轻轻地舞动着,‘沙沙沙’地唱着歌,还有三两只好看的不知名的小鸟在麦田上啁啾着起起落落。多美的图景!麦穗,只有那种温柔的、害羞的、喜欢梦想的女孩子才配得上这么好的名字。”

下面的小孩子仰着脸听着,觉得厉寒冰老师用语言画了一幅油画。天米尤其向往,羡慕麦穗的爸妈起了个别人想都想不到的好名字。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同学拿名字来取笑麦穗了。

其实,他们对乡村里的麦田并不陌生。

天米和麦穗生活的这个地方有些特别。它当然不是什么灯红酒绿的大都市,也不是闭塞的农村。它有点儿像集镇,但没有集镇的那种乡土气,却带着一点儿工业文明的痕迹。这是一个大型的钢铁企业,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在城市边缘的计划经济的产物。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宝野。那时候,许许多多怀着远大抱负的人丢弃了大城市的繁华生活聚集到这里,他们觉得自己肩上挑着很重的建设祖国的担子,他们在心里把“国家”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从宝野到离它最近的城市,最少得坐两个小时的车,人们难得进一回城。住在宝野的人推开窗就能望见碧绿的田野。天米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家的房子附近就有农民的村舍,他们养着牛、喂着猪,关着窗都能听见牛群“哞哞”的叫声。宝野是建在一片绵延的丘陵上的,所以那里随处可见水泥砂石砌成的楼梯和坡道。走在路上,小孩子们总有玩游戏的感觉,一路上上下下的,就走出很多趣味来。那里的人都固执得有些骄傲地说着原来那个大城市的方言,和当地人似乎格格不入。即使是外地分来的大学生,也慢慢地学说起了这种方言。说着这种方言的人,一辈子都改不了口音。

麦穗和天米刚刚有些熟悉了,却忽然转了学。麦穗的爸爸是炼钢厂的高级工程师,那年10月份的时候,给包头的一个更大的钢铁公司调了去。麦穗和妈妈也跟着一起去。天米记得麦穗走之前,厉寒冰老师还特意让大家从田边摘了好些黄灿灿的野菊花,编成小小的花环送给她。宝野附近的山坡上开满了野菊花,茎秆矮矮的,每到春天,就像漫天的星星一样冒出来。厉寒冰老师把野菊花环递给麦穗,说:“这些小花,即使干枯了,也能嗅到浓浓的菊花香。你嗅到花香的时候,一定能想起大家。”

天米看着麦穗接过花环,鼻子那里酸酸的,第一次感觉到分别的悲伤。

那天,下着大雨。天米他们的教室是学校里最矮的一幢房子,红砖墙,木窗户,雨点打在黑色的瓦片上,发出噼噼啪啪很大的声响。那声音似乎就在头顶,于是,就有孩子抬起头来看,怀疑是房顶漏了。嘈杂的雨声反倒衬托出一种异样的安宁和忧伤,在日光灯薄薄的光线下,麦穗的脸看上去有些模糊。

麦穗走后,天米边上的座位就换成了别的孩子。可是没有想到,麦穗刚刚有些淡出天米和大家的记忆,又忽然回到了他们中间。

麦穗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一年级的下半学期了。她像一个新生一样被厉寒冰老师带进了教室,战战兢兢地靠在讲台边上,垂着眼帘,不敢看大家。天米一眼看见麦穗的袖管上刺目地别了一枚黑纱。那天的麦穗穿着一件咖啡色的尼龙短外套,黑色的裤子,整个色调都很暗淡,可那枚黑纱还是像强光一样刺痛了很多孩子的眼睛。

教室前面的黑板上面,正并排悬挂着两位老人的头像,一位是毛泽东,一位是华国锋。大家在心里都隐隐约约地明白,那位叫毛泽东的老人,在中国代表了一种象征。几年前,当这位老人去世的时候,全国上下都成了黑纱和哀乐的海洋,那些戴在人们手臂上的标志黑蝴蝶一样地在寒风里飞舞,冰冻了那一年所有人的表情。

现在,这枚黑蝴蝶就栖在他们同学麦穗的袖管上。

厉寒冰老师用轻柔的语调对同学们说:“麦穗的爸爸上个月去世了……现在,麦穗的妈妈又带着她回来了。”她又轻轻拍了拍麦穗的肩:“我们都很想你呢,你看,天米边上的座位还空着呢!”天米边上的空位其实是厉寒冰老师前一天才临时调出来的。后来大家才听说.麦穗的爸爸得的是晚期肝癌,从发现到去世只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这是天米第一次听说“癌”这种可怕的病,也是第一次遇到认识的人死去。死,真的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麦穗的爸爸,那个戴着自边眼镜、脸色苍白、表情总是很和蔼的人,怎么就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就像蒸发掉的水蒸气一样?

麦穗一直低着头,脸颊比原来瘦了一小圈。听厉寒冰老师说着话,麦穗的睫毛上就凝了一小滴湿湿亮亮的泪珠,后来那一小滴泪珠又无声地串成了一串,滴滴答答地落下来。麦穗成了一个泪人。

坐到天米边上时,麦穗还在小声地抽噎。她的课本被眼泪浸湿了,又很快干了,那纸就变得皱皱巴巴的。天米很想劝一劝麦穗,却又不知说什么好。天米想起以前听《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的时候,曾经假想过自己是一个没有父母的孤儿:寒冷的除夕夜,孤儿天米孤零零地在街头流浪,没有炉火的温暖,没有大人的关照,更闻不到妈妈亲手做的酱鸭的香味……还没有设想完,天米已经为自己伤心起来。所以,天米能想象现在的麦穗一定比那时的自己难过一百倍、一千倍。

以后的日子里,麦穗像变了一个人。

原先天米觉得麦穗和自己一样,是一个怕羞的、很软弱的小姑娘。可现在不一样,麦穗虽然话还是不多,却常常做出让人惊奇的事情来。或许麦穗原本就是这样,只是天米没有发现罢了。

有很长一段时间,麦穗都有些沉默寡言。大家心里想着,她是一个没有爸爸的孩子,怪可怜的,都让着她。连爱欺侮她的那些个男生也收敛了不少。

那天上手工课。手工老师姓张,胖胖的,将近50岁的年纪,肤色很白净。课的内容是按照卡纸上的虚线把图样剪下来,然后做成:个大小不一的纸盒子。剪刀、胶水什么的都是从各自家里带来的。天米看见麦穗带的是一把银亮银亮的大剪刀,足足有小孩儿手的两倍大,用这么大的剪刀剪东西,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麦穗剪得很吃力,嘴巴因为过于认真而紧张地撅起,眼睛盯住手上的卡纸,几乎要成“斗鸡眼”了,可麦穗还是不能很好地驾驭手里的那把大剪刀,卡纸被她剪得曲曲弯弯,像是让小狗啃过一样。天米也好不到哪儿去,这个年龄的小孩儿,做手工总有点儿力不从心的感觉,好像平衡和协调功能都没发育好。

胖胖的张老师却是个急性子,她已经在麦穗边上站了好一会儿。是麦穗的那把大剪刀首先吸引了她的注意,她先是担心这孩子会不小心伤了自己,就特意走到麦穗边上留意着她。有入在边上看着,麦穗觉得浑身不自在,心里老大不乐意。越不乐意,那剪刀就越不听使唤,好好儿的彩色卡纸被麦穗剪得惨不忍睹。张老师耐不住性子了,从麦穗手里拿过那把大剪刀,说:“这么小的手,用这么大的剪刀,又危险又不好使,你看看,都剪成什么样了?”P9-13

序言

在这个儿童文学也往往陷落于感官世界的时代里,关注心灵和彼岸的作家都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在我眼里,殷健灵是一位重要作家。在儿童文学创作的版图上,她为自己标示出了一块清晰的高地。

殷健灵不是通俗儿童文学作家,她其实是一个诗人。她写诗,写散文,但是更多的时候,她写小说。她用诗的意绪写小说,用诗性语言做叙述。她的小说,写的都是青春的成长。青春的成长就是一首诗。

我在她的文学里,感受到她的真诚。她的作品是真实的。不是说它们不是虚构的,但那是来自内心的真实的一种虚构。这一点对于一个写成长文学的作家极为珍贵。

我也时时从她的独特的艺术世界里,看到澄澈的人生智慧的灵光。优秀的成长文学不仅为少年指点迷津,也为成人点亮灯塔。成长文学作家要做这样的有智慧的人。还有,她总是给生活,给她所关切的少年人以温暖、信心和希望,这是她的文字最让人欣喜的地方。这种儿童文学是成长中的人真正需要的文学。

我还感到,殷健灵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作家。她只是不专注于用情节做叙述的推助,而是喜欢用心理涌动做故事展开的动力。殷健灵是一位心理小说家,擅长心理的细腻刻画,是她建功立业的一个法宝。

尽管殷健灵曾经“自感不善虚构,缺乏创造‘戏剧性’的能力”,但是,《轮子上的麦小麦》、《1937·少年夏之秋》等作品,完全可以帮助她建立创作虚构的情节小说的自信。这样的小说让人看到,她在改变并发展自己。

殷健灵是一个谦逊的作家,这是因为她在辽阔的风景线上,给自己设定了远方的目标。我要说的是,殷健灵的创作,正走在路上。

书评(媒体评论)

天米、麦穗们的童年走了,却没有走远。它停留在本书中,让我们得以窥见沉重而纯正的生活本质,并感动着、感慨着。兴许,它还会在一颗颗简单的心里留下划痕。这种划痕会让我们在漫长的岁月里,有 天因为经历了生活而回想起来,然后有所安慰。

——袁千斌(优秀教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月亮茶馆里的童年/殷健灵经典爱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殷健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751367
开本 32开
页数 1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3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1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0
147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2: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