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看着你的眼睛/殷健灵经典爱藏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看着你的眼睛》收入了作者殷健灵记录自己的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散文四十余篇,共分为“猜猜你心里的谜”、“跳出木格子窗”、“指甲壳里的海”、“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梦开始的地方”等六辑。

读殷健灵的散文,能把读者带回到自己的童年时光,感同身受着一切成长的过往——身体的、情感的、心智的。

内容推荐

这本《看着你的眼睛》收入了作者殷健灵记录自己的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散文四十余篇。《看着你的眼睛》篇幅精短,文字清新,作者投入其中的感情更是真挚且浓烈。同学、朋友、师长、亲人……所有这些关乎童趣、友谊、亲情、成长的烦恼的人物,就犹如一颗颗珍珠,串起了作者内心深处最温馨、曼妙的记忆之链……读殷健灵的散文,能把读者带回到自己的童年时光,感同身受着一切成长的过往——身体的、情感的、心智的。

目录

第一辑

猜猜你心里的谜

第二辑

跳出木格子窗

第三辑

好一棵“成长树”

第四辑

指甲壳里的海

第五辑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第六辑

梦开始的地方

试读章节

已经不记得那时候和海蓉有过怎样的谈话了,.只是依稀记得海蓉家永远昏暗的光线。放学以后黄黄的日光穿过错落有致的篱笆和高大的向日葵,斜斜地射进窗子,停留在老式的五斗橱和床架上,屋子里弥漫著被褥和家具散发出来的干燥而陈旧的气味。我和海蓉坐在这样的光线里,一丝一丝极其珍惜地吃着海蓉妈妈做的腌茄子。我嚼得很仔细,慢慢地咽下去,努力让美味的腌茄子在口中多停留一会儿。这是我第一次吃腌茄子,也是唯一的一次,以至于长大以后它的特殊而诱人的味道总是引起我美妙的回忆:海蓉把一根干干的茄子放到我的手上,然后侧过脸看我,她的嘴唇薄薄的,抿嘴笑时好像一枚弯弯的月牙……

我对海蓉的记忆有些苍白和单薄,因为三年级分班时,我和海蓉分开了。我们伤心地哭了一会儿,海蓉说:“以后我们还可以常见面。”说着,把一包爆米花塞在我的口袋里,将我的衣袋塞得鼓鼓的。可我们终究还是分开了。虽然海蓉的教室就在我的楼上,但是我们从此不再一起上学。不知道小孩子是否都这样健忘,脑子里似乎容不进太多过去的事情,总是不断填入新的内容。当我后来远远地瞧见海蓉,却不再有兴奋地跑上去抱住她的冲动时,我和海蓉的亲密友情也已渐渐地淡去。那时我的生活中出现了第二个朋友咏儿。

咏儿也住得与我相近,从我家的窗口可以隐隐约约地望见她家绿色的门,门前的走廊上放了三两盆绿叶植物,每天早上咏儿都提着水壶费力地踮着脚浇水。咏儿扎着两根小辫,缚着素色的蝴蝶结,穿一件碎花的绒布上衣,是一个很清爽娇小的女孩子。

我和咏儿的友谊是姊妹式的,常常是睡在一张床上,头靠头地说话,咏儿喜欢边说话边拉我的头发。那时候,我的头发很长很黑,咏儿白皙的手指在我的发丝间跳动,像是玩一个有趣的游戏。

做功课时,咏儿多半是没有自信的,却又是极认真的。作业簿上写得整整齐齐、清清楚楚,写错一个字,咏儿就要撕掉整张纸重新来过。我说:“咏儿,我的答案并不一定对呀。”咏儿却固执地要把自己的答案擦掉,轻轻地,一下一下地擦。咏儿的橡皮又大又白,还用淡绿色的纸做了个精致的套子。太阳光开始变暗的时候,咏儿的外婆总会端过来两只碗。那是两只细瓷白碗,好喜欢那两只碗啊,里面常常变戏法一样盛着好吃的东西,或是两三个嫩白的汤圆,漂在碗沿边,或是几颗甜甜的白枣,或是一小把酱红色的黄豆笋干……咏儿的外婆盈盈地笑着,露出白而整齐的假牙,咏儿的外婆是个和善又知礼的老人。

咏儿爱哭,得了“泪包”的绰号,我却总见不得咏儿哭。我说:“咏儿呀,为什么老师一说你,你就哭呢?老师不一定全对。”我还说:“我和蛋蛋一起玩,并不表示不和你好了,你怎么就伤心了呢?”咏儿听了,满眼是泪地看着我,脸涨得通红,拳头噼噼啪啪地落在我的背上。

上初中后,我和咏儿同校不同班,难得有机会在一起做功课了,咏儿也搬了家,搬到离中学很近的地方。有时上学的时候,在校门口遇见从坡上走下来的咏儿,咏儿见了我,立刻飞跑过来。咏儿跑步的姿势有点儿扭捏,辫子一翘一翘的,跑到跟前,咏儿的鼻子上冒着细汗,牙齿有些打战。(咏儿有个小毛病,一遇上兴奋的事牙齿就微微打战。)她的手紧紧拽住我的胳膊,把我拽得隐隐地痛。

我们仿佛都在暗地里恪守着什么,是对友谊的忠诚还是专一呢?其实友谊是未必需要专一的。但我们却偏执地相信,一旦各自有了新朋友,就仿佛有负于对方,就会离对方而去。

高一分班时,咏儿的妈妈找到校长,说:“把这两个孩子分在一个班吧,她们太要好了。”咏儿的妈妈是位医生,不是普通而琐碎的家庭妇女。我和咏儿后来真的分在一个班了,经过了漫长的三年的约定,我和咏儿坐在了前后排。我回转身把手伸到咏儿的桌肚底下,握住了咏儿伸过来的暖暖柔柔的手。

后来的三年里,其实我和咏儿并没有多少共处的时间,学业的压力淹没了许多有情趣的东西。但是,彼此真挚的劝勉和支撑却始终存在于两个人中间。当教化学的班主任站在讲台前面,一边翻着厚厚的试卷,一边用慢悠悠的声音说出我和咏儿的成绩分别名列第一和第二时,我的心便在那一刻悄悄地化开,说不出的甜蜜和舒坦。我相信咏儿也是,因为我分明看见咏儿兴奋得微微泛红的脸颊和她的双眼里跳动的光点,这种光点或许只有我才能读懂,这是两个息息相通的女孩子的心灵密码。

海蓉和咏儿,是我十八岁以前的两个最密切的朋友;咏儿,或许能成为我毕生的知己。在我长大后,对友谊便有了这样的领悟,如果说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都是朋友间亲疏的因素的话,那么心灵的感应却是超越时空的。朋友,并不在乎时时想起,而在乎他在自己的心灵中所占有的那一份小小的位置。也许我难得记起海蓉的名字,但我却会在倏忽间清晰地回忆起那道黄昏的日光和海蓉月牙般薄薄的嘴唇;也许有一天我与咏儿会相隔千里,但我仍会在电话线的一头用最熟稔的声音唤她一声“咏儿”,除了她的父母,没有人会像我一样如此真切地唤她。

朋友知己,让我们珍惜这笔无价的财富。

我面对别人的时候,喜欢看着他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湖。明澈见底的眼睛令我舒坦、平静;游移不定的眼睛让我惶惑不安;还有一种眼睛,它幽深而不见光亮,似乎蒙着一层薄纱,扯不断,掀不开,它遥远地飘着,飘不进我心灵的家。我最惧怕的便是这样的目光。P2-6

序言

在这个儿童文学也往往陷落于感官世界的时代里,关注心灵和彼岸的作家都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在我眼里,殷健灵是一位重要作家。在儿童文学创作的版图上,她为自己标示出了一块清晰的高地。

殷健灵不是通俗儿童文学作家,她其实是一个诗人。她写诗,写散文_,但是更多的时候,她写小说。她用诗的意绪写小说,用诗性语言做叙述。她的小说,写的都是青春的成长。青春的成长就是一首诗。

我在她的文学里,感受到她的真诚。她的作品是真实的。不是说它们不是虚构的,但那是来自内心的真实的一种虚构。这一点对于一个写成长文学的作家极为珍贵。

我也时时从她的独特的艺术世界里,看到澄澈的人生智慧的灵光。优秀的成长文学不仅为少年指点迷津,也为成人点亮灯塔。成长文学作家要做这样的有智慧的人。还有,她总是给生活,给她所关切的少年人以温暖、信心和希望,这是她的文字最让人欣喜的地方。这种儿童文学是成长中的人真正需要的文学。

我还感到,殷健灵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作家。她只是不专注于用情节做叙述的推助,而是喜欢用心理涌动做故事展开的动力。殷健灵是一位心理小说家,擅长心理的细腻刻画,是她建功立业的一个法宝。

尽管殷健灵曾经“自感不善虚构,缺乏创造‘戏剧性’的能力”,但是,《轮子上的麦小麦》、《1937·少年夏之秋》等作品,完全可以帮助她建立创作虚构的情节小说的自信。这样的小说让人看到,她在改变并发展自己。

殷健灵是一个谦逊的作家,这是因为她在辽阔的风景线上,给自己设定了远方的目标。我要说的是,殷健灵的创作,正走在路上。

书评(媒体评论)

想来,女作家殷健灵就在某个栀子花爬满后山的午后,一个人朝着记忆的回廊在走,在走。她是沉默着的,平静中带着沉思,或者眉头微蹙,或者抿嘴微笑,没有发出半点声音,其间心象万化,一会儿是豁然开朗的灿烂,转瞬又是阴雨霏霏的痛彻。我们所能感觉的,也就是她内心里不出声的低低吟唱,她是属于那种沉默的歌者。

——红泥巴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看着你的眼睛/殷健灵经典爱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殷健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751404
开本 32开
页数 1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3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1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07
143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3: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