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关村科学城的兴起(1953-1966)/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关村科学城的兴起(1953-1966)》是可以勾起亲历者怀旧思绪的鲜活“童话”;是讲给后人了解共和国科学事业基地打造过程的早年故事;列是留给历史研究者的细节史料——献给中国科学史,也献给当代中国史和北京社区史。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我们不知道它100多年前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它是50多年前在坟茔、农田和荒野中拔地而起的新中国的科学城。

亲历者们向你述说:一座座科研大楼是何时在这里出现的,一个个研究所在这里安家落户的来龙去脉……毛泽东来这里参观跃进成果展览会时的谈笑风生,梅兰芳遽然谢世前的最后演小在这里谢幕……  在这里工作或居住过:作为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先驱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有秉志、钱崇澍、戴芳澜……更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二强、钱学森、赵九章、王淦昌;还有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叶笃正、刘东生。

本书是可以勾起亲历者怀旧思绪的鲜活“童话”;是讲给后人了解共和国科学事业基地打造过程的早年故事;列是留给历史研究者的细节史料——献给中国科学史,也献给当代中国史和北京社区史。

目录

引言

第一篇 村与城

 1 “老乡长”话中关 访谈邓启祥

 2 蓝图中的科学宫与科学城 访谈姜虎文

第二篇 早期奠基

 3 入住中关村的科学院第一人 访谈丘宝剑

 4 原子能楼 访谈叶铭汉

 附 早年的中关村和放射化学小楼的建设(杨承宗口述)

 5 地球物理研究所 访谈朱岗崑、吴智诚

 6 化学研究所 访谈胡亚东

 7 生物楼——昆虫研究所与动物研究所访谈郭郛

 8 力学研究所 访谈郑哲敏

 附 钱学森先生在力学所初建的日子里(朱兆祥)

第三篇 “火车头”时代

 9 数学研究所与计算技术研究所 访谈许孔时

 10 化工冶金研究所 访谈许志宏

 11 电子学研究所 访谈叶毓林

 12 声学研究所 访谈柯豪

 13 生物物理研究所 访谈郑竺英

 14 微生物研究所 访谈程光胜

 附1 最大的鼓舞——记毛主席参观我们的展览会(中国科学院机关刊《风讯台》通讯报道)

 附2 毛主席来到中关村(漆宗英)

 15 北京天文台 访谈李竞

 16 自动化研究所 访谈凌惟侯

 17 物理研究所 访谈贾寿泉

 18 电工研究所 访谈严陆光

第四篇 社区与“特楼”

 19 回忆早年的中关村 访谈李佩

 20 早年中关村的一些服务设施 访谈程光胜

 附1 中关村的日子(汪安琦)

 附2 在梅兰芳同志长眠榻畔的一刹那(郭沫若)

 21 “特楼”往事 访谈边东子

附录

 中关村科学城变迁大事记

 中关村科学城建筑布局演变示意图

 中关村史迹拾遗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关村科学城的兴起(1953-1966)/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560667
开本 16开
页数 3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9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5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7.13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0
152
24
整理 杨小林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2: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