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常识之败(雷曼背后的金权角逐)
内容
编辑推荐

《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策划翻译,完美诠释了金权天下的金融潜规则,金融危机真的结束了吗?史上最大的公司破产案还有多少未被揭开的秘密?

“不明白金融潜规则,就永远不会明白世界金融集团存亡兴衰的本质原因”。

内容推荐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并不比其他人更冷酷无情,而且对是与非都有非常清晰的道德戒律;然而,我们战斗在华尔街的第一线,赚钱是我们的天职。

雷曼和其他投行一样,都是真正的黑箱,里面有数不清的秘密和黑幕……

老兄,在华尔街不要向任何人诉苦,因为听的人中有百分之九十根本不在乎,剩下的百分之十则在那里幸灾乐祸。

华尔街再不是往日的模样。雷曼使华尔街沦陷,使半个世界沦陷。我再次重申,这一切本不应该发生。

目录

译者序

1.通往华尔街的坎坷之路

2.把摩根士丹利吓得要死

3.唯有空头帮露出了微笑

4.象牙塔里的人

5.航道上的奇迹

6.达美航空破产的日子

7.通用汽车的悲剧

8.按揭泡沫的破灭

9.理查德王奋勇向前

10.一亿美元引发的资贷之祸

11.柯克的离职震惊了华尔街

12.富尔德最后的疯狂

尾声

致谢

试读章节

我十岁的时候,住在一个没有男主人的家里,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中心以西二十多英里一个叫博尔顿的小镇,树枝掩映下的一所美丽但毫无爱意的三角形屋顶的房子。我老爸叫劳伦斯·G.麦克唐纳,跟我的漂亮时装模特妈妈离了婚,把五个孩子全留给她养。

我是老大。

他们分手的主要根源是我老爸的坎坷生意。作为一家化学工程公司的业主和经营者,他就像直接从《毕业生》电影里的郊区鸡尾酒会走出来的人物,口中不停地念叨着:“塑料,儿子,这就是未来。”

我想这确实就是未来了,至少是他的未来,因为他靠着塑料挣了不少钱,挣到开起自己的经纪公司。这工作让他一天工作二十九个小时,一周工作七天。他简直就是个工作狂。

我妈妈认为,这是他好的一面:差的一面是,他对于高尔夫的痴迷占去了他全部业余时间。在我长大的那些年里,他的高尔夫水平在不断提高。在楠塔基特岛海岸,他赢得了伍兹高尔夫俱乐部的冠军。他挥杆的动作潇洒、精确、优美而充满诗意,在击球时,杆头会在温柔的海风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他还能将球打出相当远的距离。

我妈妈从没看过他打球。因为她从没在高尔夫球场工作过。而他看到她,就是从杂志上和波士顿周边的大广告牌上,她在一堆图片中展示着高级时尚饰品。

我说这个家毫无爱意并不准确。实际上,家里正在滋生爱意,不过跟我老爸无关。他搬走后很久,一个我妈妈的新追求者出现了。多年后,他们结了婚。即使是年少的我也认识到,他可谓是个现代的圣人,居然把这个漂亮女士连同五个个头参差不齐的“拖油瓶”一并接纳——还外带一个游手好闲转悠在她身边的前夫,算计着她挣的每一分钱。

这位后来成为我继父的男人名叫埃德·奥布赖恩。他是一位杰出的律师,前新罕布什尔州州长的孙子。埃德是个极品男人,他宠爱我妈妈,从各个方面帮助她。他不像我爸那样又高又壮。我爸长得有点像约翰·韦恩,带着种西部趾高气扬的匪气和霸气——白手起家的男人通常都有此气质。好了,我得切人正题了。还记得吧,我爸不跟我们住,而埃德时常在我家过夜。某天早上,我正站在客厅窗前,看着埃德崭新的奔驰敞篷车,即使是在70年代后期,那车也价值10万美元呢。突然。我看见一辆车在前门外停下。

劳伦斯·麦克唐纳走进宽敞的前院。手握一根在我看来是七号铁头球杆的东西。他大踏步地走到埃德的车前,一个轻松的后挥动作,左臂直伸,将前车窗彻底击成一堆玻璃碎片。球杆头正击中雨刷低一点的地方。我觉得老爸稍微抬了一下头。

一步没停,他毅然走到车前方,瞄准,击碎右侧车灯。往左移,他挥杆更快,我觉得这是更狠的一击,他的手握住球杆下部一点,以同样的方式结果了左侧车灯。这时候满地都是碎玻璃,我还呆立着,嘴巴和眼睛张得老大,看着老爸大踏步地走到车后部。有那么一会儿,我以为他想欣赏一下自己的杰作,就像你刚打进一个十英尺的球,退回去看看那样。

但是我错了。他再次站好位,挥杆直击左侧尾灯,红色玻璃顿时四溅。随即他右移两步,同样的另一击,轻转手腕一个强后旋动作,报销了另一只灯。如果这两只灯是高尔夫球的话,肯定会高飞上天,深扎入地,飞得比旗杆都高。那天早晨,我老爸打出不少精彩好球。

我提到这些,是因为此事深烙入我的记忆之中。十年之后,我才向他问起此事。他用他独有的,或者说是约翰·韦恩也有的慢速口气回答道:“那不是七号铁头杆,儿子,用个中号投杆就够了。”

又过了三十年,我才再次目击了另一场同等程度的放肆狂纵、任意横行的毁灭行动,它就发生在华尔街投资银行的交易大厅里。  我从分析我老爸的个性开始讲述,是因为他即使在离婚后,也对我产生着极其深厚的影响。他是天生的熊市主义者。我不是指那种头脑简单的看淡股市者,从每一次道琼斯指数下滑中预测世界灾难。我老爸是永久地看淡股市。从开盘铃响到收市时分,他每小时看见的都是大祸临头。

对一些投资者来说,纽约证券交易所大厅就是魔鬼撒旦的最后隐藏地,每一个闪烁的屏幕背后都潜伏着厄运。我老爸还没那么糟,他是一个直觉精明的投资者,选股如有巫术,总能抓住就要大涨的公司。但是,他的态度令他险些错过历史上最大的两次牛市,因为对他而言,现金为王,而且他预备着对付世界末日。他是那种彻底的价值投资者。外表上看,他是个谨小慎微,甚至多疑的悲观主义者,但在个性上,他比霍华德·休斯还内向。

在他自己的生意上,老爸非常成功。他从圣母大学获得化学工程学士学位,还是高尔夫球队的冠军。然后,他到通用电气的塑料部当销售员,在他那个时代,这相当于在谷歌和微软工作。后来,他成了拥有数百万美元的富翁,在马萨诸塞州有了自己的塑料工厂。

当他告诫我要提防历史会永远重演的时候,他想的可不是阳光普照之下充满成功与收获的一马平川,他头脑里的景象是喀拉喀托火山喷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罗马帝国覆灭,是苏联解体和1929年大崩盘。反正都是崩溃。

秉承这样的世界观,也就难怪他把充满安详与宁静的高尔夫球场当作主要避难所了。他确实是个高手。他曾在伍兹霍尔保持六十五杆的球场纪录长达二十多年,而且曾经近乎神话般地打出过三次小鸟球、老鹰球和双老鹰球的成绩。他参加竞争激烈的高尔夫大赛,在翼足乡村高尔夫俱乐部,他直到最后一个洞才输给马萨诸塞州常年以来最棒的业余选手乔·凯勒——乔不得不打出四十英尺的推杆球才险胜他。

在我的世界沦陷时,老爸已经把我带上了要成为一名高尔夫球手的道路。父母分手后,我妈妈带着我们这些孩子,生活和房子都没有了经济来源支持。埃德在伍斯特执业,于是我们迁移到那个倒霉的马州城市,主要是因为妈妈在失去了我老爸和他丰厚的银行积蓄后,需要一个朋友在身边。

我们一直居住的博尔顿,是块小小的风水宝地,绿树连绵,是中上阶层的天堂,很多居民都是成功人士。由于身处绝望的财务困境,我妈妈带着我和三个弟弟、一个妹妹,从那里搬到了一个可能是最差的城市住宅区——被荒诞地称为林肯村公寓,哪儿都不靠。我还小,不懂得什么叫文化冲击,但即便如此,我都感到天要塌下来了。

我妈妈要照顾五个孩子。曾被众人艳羡追捧的戴比·托尔,不可能再回去工作了。尽管所有人都说她还是个出众的大美人,可以再做时装模特,但那已经是不可能了。我们倒还不是一无所有。

公寓在一个噩梦般的住宅区内,衰落而肮脏,充满险恶气氛,好像随时都会发生惊人罪案。妈妈总是在哭。我知道她恨这个地方,她不想住在这个“死亡之谷”城市版的死角。

你能想象得出这儿的人都什么模样儿,多数都眼神猥琐,偷偷摸摸,邋遢不堪,充满敌意:不良少年,白色垃圾,毒品贩子。城里到处都是入店行窃和深夜抢劫的惯犯。他们不断试图拉我入伙。我有足够的警惕远离他们,拒绝加入。有一天晚上,他们的头目找到我们的公寓,把我从门里拽到台阶上,照着我的脸就是一拳。

P9-12

序言

今天,距离雷曼破产已经整整一年了。但是,一年前电视屏幕上的雷曼员工走出办公大楼时的悲伤失落表情,却依然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这样的画面把我的思绪带到了多年前何其相似的一幕幕,只是当年那家公司的名字叫世通。

世通公司位于弗吉尼亚州杜勒斯市(Dulles),其总部办公大楼周边环绕着一片郁郁葱葱的草坪。每天午饭时间,都有或结伙或独自的世通员工沿着大草坪边上的林荫路散步闲聊。2003年的春天,我最后一次经过那片草坪。当时,大楼里络绎走出的昔日同事神色黯然,人人手里都或提或抱着装满私人用品的纸箱子。大家都低着头,以避免再次看见头顶上熠熠生辉的世通公司徽标。

2002年6月,世通公司裁员1.7万人,股价从1999年时的峰值64.5美元跌到1美元以下。6月21日,世通提交了破产申请,随之被纽约证交所摘牌,到2003年的时候,世通转到粉单(Pink Sheets)市场上的股价连1美分都不到。然而曾几何时,世通俨然就是典型的美国电信业的传奇。

1983年,当过体育老师、时年四十三岁的伯尼·埃伯斯(Bernie Ebbers)跟几个朋友在密西西比州的一家小咖啡馆突发妙想,当时就在一张餐巾纸上草拟出了商业计划书,决定成立一家长途电话折扣公司。这便是世通公司的前身。在此后短短的数年间,埃伯斯制定出大刀阔斧的兼并和收购发展战略,通过大规模融资,吞并了数十家通信公司。当1989年公司上市时,任何曾购买100美元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都可以获得3000美元以上的股份。1998年,世通以370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长途电话公司MCI,创下当时的企业并购纪录。1999年世通的股价势如破竹,几近65美元;同时,公司又提出以1150亿美元的价钱收购美国主要的电信商斯普林特(Sprint)。但是,由于美国政府担心电信业从此一家独大,因而最终否决了该项收购案。彼时的世通是美国国内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第一大互联网数据传输公司,手里控制着美国50%的电脑网络传输线路,拥有2000万电话用户,数万家美国企业使用它提供的语音和数据服务,由此确立了其不容挑战的世界电信巨头的地位。

但是好景不长,世通的会计欺诈丑闻于2002年6月被曝光。1999年至2001年仅仅两年的时间,世通就虚构营业收入达90多亿美元;通过滥用准备金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计提的各种准备金冲销成本,夸大对外报告的利润金额高达16.35亿美元;而将38.52亿美元经营费用单列于资本支出,使得世通2000年的财务报表有了营业收入增加239亿美元的亮点。由于会计丑闻被曝光,公司无法再获得银行贷款,资金链由此断裂,加之疯狂的兼并收购所积累下的458亿美元的沉重债务,使得世通很快就以破产金额之最创下了历史新纪录。

几乎一夜之间,我在世通三年工作期间以公司股票形式积蓄下的退休基金就化为乌有。身边的同事中,在骤然失去工作的同时,遭遇一生积蓄顷刻变为废纸的人数不胜数。那段时期,办公室里的空气是凝固的,人人愁云惨雾,大家谈论的都是卖房子,给孩子换学校,取消度假,透支信用卡……当时,我头脑中久久萦绕着一个巨大的问号: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当初如果改变什么,就可以避免今天的恶果?带着破解这个问号的郁闷和渴望,我曾与几个世通的同事,开始撰写一本讲述世通从横空出世到繁盛一时,之后又轰然覆灭的跌宕历程的书。

然而,这本书在完稿之后,终于被束之高阁。因为我们都陷入了更深的困惑:尽管书中搜集了大量详实精确的数据信息,描述了曲折跌宕的公司发展历程,揭示了不为外界知晓的重重内幕,但是,我们头脑中巨大的问号仍然不得破解。世通,以及之前的安然,都曾是辉煌一时、权倾天下的业界巨头,然而突然之间就大厦倾覆、荡然无存,它们的丑闻和沦丧背后的魔咒究竟是什么?美国上市公司管理体制的漏洞、财会制度的内在缺陷、监管部门的玩忽职守、企业管理高层诚信操守的沦陷……凡此种种,似乎都未能充分揭示黑洞的核心。

……

劳伦斯的笔触充满生动鲜活的个性与幽默,令一本讲述金融机构内幕和次贷危机的书读来就好像悬疑小说,绝不让读者费解和望而生畏,而这正是我所欣赏的方式。对于作者讲述的他所经历的职业生涯中的几个关键阶段,我也有颇多同感。当读到与众位曾同甘共苦、经风历雨的同事兼好友惆怅分离时的感受,我仿佛回到了已恍如隔世的世通公司的大草坪,昔日同事们的脸庞一一浮现。他们在公司骤然覆灭时所经受的冲击和挫折,以及个人生活和家庭突然被阴霾笼罩的境况,都与劳伦斯笔下雷曼同事们的痛苦历程极其相似。

有时,我又忍不住想马上和劳伦斯做深入的交流,共同探讨和剖析这次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和金融海啸。对于劳伦斯所认为的,如果雷曼高层及时在交易技术层面从善如流,采纳正确意见,雷曼就可以避免灭亡的设想,我既有认同的部分,也有不一样的想法。正如劳伦斯的英文书名所揭示的,他认为雷曼的破产是一次常识的失败,但我觉得这更像是一次注定的失败,而决定这一切的其实是主宰天下的金权。

这是一本我极为欣赏的财经书,我乐于把这样一本好看的书介绍给更多的中文读者,尤其是每一位商学院的学生,这是他们进入金融业所需上的第一课。这同时也就是翻译此书的初衷和零星感想,同时也借这个机会向作者劳伦斯、帕特里克以及译林出版社致谢。

宋鸿兵

2009年9月1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常识之败(雷曼背后的金权角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鸿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10640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5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7.123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8
16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6:04:13